【实用】综合实践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纽扣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孩子们都非常的熟悉。而玩纽扣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在孩子们收集纽扣、观察纽扣的过程中,了解纽扣的构造、特点。在玩纽扣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想象力,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在玩扣子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习惯。
2、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观察。
3、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纽扣。
2、在活动室外布置服装展。
3、小娃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各种各样的纽扣。
1、提出问题,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探究。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各种纽扣,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二、组织幼儿观看服装展。
1、带幼儿观看服装展。
2、讨论纽扣的作用。
三、组织幼儿讨论。
四、幼儿操作扣纽扣。
1、引起幼儿兴趣。
2、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示范讲解
(2)幼儿操作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教学重点:气垫船的原理及组成,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学会识图并能按图纸施工。懂得对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工具和加工方法。
教学难点:电动机与支架的固定,在不增加材料的基础上怎样加大强度?如何提高制作质量。
教学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分析气垫船运行原理(可以结合视频,让学生更加清楚)
①利用船底与地面间形成高压气垫,使模型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
用力学规律解释:在其运行时,是由专门的螺旋桨使气船内形成高速气流并喷向地面,当气流接触地面或水面后,同时会受到水面或地面的向上推力,此推力通过气流柱作用到运载器上,将其托起,托起的高度取决于运载器的结构、重量和气船的压力。
②前进依靠尾部的推进螺旋桨产生推力。
气垫船航行是根据什么原理?
二、讨论探究:材料及结构分析:塑料制成,轻巧美观
设计一个气垫船模型,互相交流。
①气垫袋:(塑料袋,只开一面口),袋口的密封是关键。鼓起后减小了摩擦力。
②内芯:(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薄、轻。)并密封气垫袋
③船底:轻,砂纸打毛,船底周边与气垫粘牢
④船身:割下的材料都要用,因此划线、下料时要准确无误。
⑤进气舱:进气舱上盖:要密封。
⑥电动机支架:加工得与电动机吻合,粘得稳固,否则易摇晃松动,最好用大块泡塑割成。双面胶的强度不够,溶剂型的胶水(百得胶、万能胶)不能用,热熔胶也不能用,可用白胶。
⑦船舵:要安装得平直。为使气垫船能笔直运行,而不至于团团转,形状类似于飞机的尾翼,用来控制气垫船的航向。
⑧电动机:131直流微型电机。
⑨导线:漆包线的注意事项同前。
⑩电池盒(纸筒):三至四节,用铅画纸卷起来。
找一找选择怎样的制作材料较好?
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船体的强度?需要哪些工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飞起来?轻、牢固。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船体的强度?如何做得整洁、美观,造型好?
三、制作方法及步骤(发材料,边教边做)
制作过程
1、气垫袋:按图2—21将250×180塑料袋的一面中间切去一块,大小为100×70,气垫袋一面中间开口时,不要损坏另一面。
2、气垫袋内装入吹塑纸:将原材料为230×160的吹塑纸按图的尺寸,把中间部分用刀片切去,装入气垫袋内,并将塑料袋口用胶带纸密封,使其不漏气。密封方法:把袋口下面一层塑料膜粘在胶带纸上,再将胶带纸对折,粘住袋口上面一层塑料膜,并剪去胶带纸两端比袋长出的部分。
3、船底:取190×120吹塑纸一张,按图尺寸切去画有斜线部分。在虚线内(图中虚线到边的距离是10毫米)粘上船身4,吹塑纸与泡塑板粘合的表面,要在上胶水前用砂纸打毛,提高粘接牢度。船底周边全部用胶带纸粘在气垫中央,要求不漏气。
第二课时
4、船身:取220×100×6泡塑板一块。按图所示,切下170×100×6做船身4,它的中间部分切下做电动机支架,余下部分做进气舱侧壁6,按图中尺寸一分为二,由于切下各块泡塑板都要利用,切割时要格外细心。
5、进气舱:由侧壁、上盖、电动机支架粘合而成。
6、电动机支架:取115×66×6泡塑板,将它加工成三块;a.65×22×6,b.55×22×6,c.35×22×6,其中b再一切为二,每块的一端面砂成一个斜面,c也切成两段,每块的一端面也砂成一个斜面,b、c的斜面与电动机粘合,如图所示。
各片泡塑板在粘合前要用砂纸磨平,粘合后不能有缝隙。由于胶水干化时间较长,可分步粘合;先将电动机支加a、b、c粘好,再粘上两片侧壁6和上盖7,等胶水干后,再将它粘在船身和船底上。
7、船舵:取130×70×4吹塑纸。按图所示制成船舵两块,将它们垂直粘在船身和船底上(见总装图)。
8、电动机:待进气舱与船身粘牢后,在电动机支架上装上电动机,并在支架上方用胶带纸将电动机与支架粘牢固定,再在轴上安装螺旋桨9。在接通电源时,从正面观察螺旋奖的旋转方向必须是顺时针方向,气流向右,否则需将导线与电动机的两个接头位置调换。
9、导线:取两根长400毫米、直径0.2毫米的漆包线绕合在一起,导线一端的两个头与电动机接线片分别接牢,另一端两个头分别与电池盒上的电极接触片连接。注意:漆包线和电动机、接触片的连接部分要用砂纸将表面漆层砂去。
10、电池盒:用铅画纸(或其他较厚的纸)卷成一圆筒,内径比5号电池略大,用胶水粘好,一头封口,用刀片切一条狭缝,将电极接触片B插入其中,从另一头装入5号电池三节。接触片A弯成如下图所示,作电源开头,在与导线连接后再用胶带纸将接触片固定在纸筒上。
四、试航
将气垫船模型放在干燥、光洁的地面上,接通电源,你的船模向前快速行驶了吗?
想一想制作中你发现了什么奥秘?
比一比将你制作的气垫船模型与同学比一比,看谁跑得更快!
由学生讲述制作要领,交流体会,作品评价。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课堂里要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基本技能的自主操作和探索。要结合具体的作品制作对学生进行设计学习和评价指导。在具体的作品制作中要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工具。
采用探索式学习,使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态度,通过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并由此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表扬有创见的、制作有特色的,制作精细的,表扬注意卫生、注意安全的,表扬节约、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电池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随着电池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与日俱增,废电池引起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现在人们对电池的危害性认识还很不够。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危害很大。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心,注意收集周围的废电池,培养环保意识。
二、活动开展的可行性论证:
首先,电池是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生活物品,学生很容易了解,认识电池的危害,对学生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其次,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拥有网络信息,学生具有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图书馆藏书丰富,使学生查找图书、实地考察、搜索网络信息成为可能。
第三、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既有懂得摄影剪辑的信息技术老师,又有实践知识丰富的科学老师,给予了学生大量帮助。而且学校领导、各位老师都非常支持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和欲望非常高。积极开展工作、研究,推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伐。
三、参加活动的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池的种类、用途,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并集体讨论制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
(2)利用图书馆、实地考察,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摄影、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
(2)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3周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关注电池形成主题(课内1个课时)
1.通过对生活中电池的收集观察,并用表格记录收集的情况。
2.上网查有关电池污染环境的资料。
2.根据发现的新问题,提炼主题。
预设主题
1)电池使用情况的调查
2)废旧电池真的有毒吗?
3)废旧电池哪里去……
4)我们能做什么
第二阶段了解电池危害,分组进行研究活动
具体操作:
分成5个小组进行研究活动。资料组:通过上网搜集电池危害与回收方面的资料,实验组:通过做种子发芽实验,了解电池危害。调查组: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解人们对电池危害性的认识和处理情况。制作组:用电池进行小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宣传组:设计宣传方案,在校内进行宣传活动。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汇报,回收废旧电池
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研究成果,发现废旧电池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开始回收废旧电池活动。
(四)、活动总结: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回收废电池开始,为环境出一份力。
六、活动内容成果:
(一)活动内容:
活动一: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访谈等方式了解电池的种类、构成、主要原料、用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活动二:了解电池和人类的关系。
活动三:制作调查表,了解人们对废旧电池的认识和处理情况。
活动四:向全校同学宣传电池危害并倡议回收废旧电池。
活动五:到社区、家庭收取废旧电池。
七、对课题研究的反思
1、学生:
我们班的课题在学校开展得非常好,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我们的收获不只是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并发展了我们的多种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们努力去寻求答案,锻炼了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使我们能够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于实践。虽然如此,我们的课题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老师也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为我们指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使我们的课题得到了延伸。
2、教师:学生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潜力。
经历了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感触颇深。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潜力,平时鲜见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迸发,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他们积极投入的精神使老师为之感动。在"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的主题研究活动中,老师有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有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有时甚至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从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是问他们该怎么办,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甚至是争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老师总是尽量让学生明白一点,"你才是研究废电池的专家。遇到问题,你可以请教别人,但谁也不能代替你。这些活动,他们都是尽力独立完成。虽然有时走弯路,但是他们兴趣盎然,蠢蠢欲动,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教学反思
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部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加、主动实践。学生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各方面经验和能力不足,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会调查表该写一些什么样的题,我没有直接告诉,而是给他们细致的讲解,然后由他们自己去合作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宣传组设计宣传方案,也是由他们一起研究制定的,我基本没参与。写完倡议书,怎样才能在全校同学面前宣告呢?我给他们出主意,找校长商量,谁去?去了怎么说,同学们一起出主意,还让我给他们听,这样说行不行,那样说行不行?在我给他们提完建议后,就高高兴兴的去找校长说去了,一会回来报告我“一切oK了”。在小组里同学们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写倡议书,有的画宣传画,在小组里献计献策,非常活跃。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两点感觉十分深刻。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一开始学生们去研究电池的成分,发现电池里的某些成分已被列为危险废弃物,立刻产生疑问:如果将废电池扔掉是否对环境有危害,因而开始研究电池的危害。在研究危害过程中大家又发现人们对危害没有认识,因而又开始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研究。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真实的体验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制作的调查表、倡议书在我们看来或许过于粗糙,但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制作出来的,从中我们找到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他们的措施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稚嫩,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经过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已将环保意识转变成了自觉的行动。几乎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搜集废旧电池,有的从家里,有的从亲戚朋友家,有的在路上捡,有的在居住的小区,甚至在垃圾堆里捡。这让我非常感动,这都是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
虽然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结束了,但综合实践活动还刚刚开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情,发现身边的问题,然后研究这些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家用电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日益成为家庭生活不可缺的“好助手”。但是,许多学生对家电一无所知,甚至连热水器的开关都不会使用,更不必说用熨斗熨衣服,用电饭锅做饭了。让学生们走近这些家用电器,也就是走近现代科技。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在学生心中埋下科技来自生活的种子,让科技之花开遍学生的心田。学生对这一课题兴趣极高,他们每天都在使用家用电器,学生也愿意动手摆弄他们,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给学生搭起一座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2、让学生懂得知识来自生活,知识还要为生活服务。
3、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本着“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全程指导”的原则,以重过程,求实效为宗旨,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活动主线,渐次开展了四个阶段性主题活动:1、调查了解;2、认识探索;3、实践应用;4、设想创新。
四、活动实施
(一)调查了解——访家庭,走商场。
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常用家电的种类及家电发展状况,感受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了解常用的家电。
(1)学生讨论设计《家用电器知多少》的问卷调查。
附:《家用电器知多少》
①、电冰箱上可否放置重物?为什么?
②、当你给电视机插插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③、如果电热水器不能正常进水,你该怎么办?
④、如果电风扇接通电源后,齿轮不能转动,你最先应考虑的是什么问题?
⑤、假如遥控器失灵,电风扇手动装置也坏了,电风扇不停的转,怎么办?
⑥、经常接触计算机应注意什么问题?
(2)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
(3)小组成员自行选定调查地点进行调查。
2、了解家电的发展状况,体会科技的进步。
(1)图书查阅有关资料。
(2)网上查询。
通过调查,学生对一百多份有效调查表进行了资料统计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家用电器发展迅猛,种类激增。80年代前,城乡家电总种数为9种,户均4种。目前,城乡家电总种数为26种,户均12种。
②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型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如电脑,两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每换代一次其功能就更为齐全,使用更为便捷;电视已进入数码技术时代,多种超屏、纯屏、等离子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电冰箱已向无氟时代迈进。
③随着我国家电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并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过去那种唯外国产品是瞻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国产家电已取代进口货,并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
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家电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价格的下滑幅度很大。
⑤现如今家电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各项技术也精益求精,返修率也比较低,保修服务细致周到,让人买得放心,用得省心。
(二)认识探究——看资料,出小报。
目标:在前一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家电进行认识探究,了解家电常识,并通过编拟“家电产品说明书”、发放家电知识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课题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家电科技知识全面深入的探知,感受科技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1、小组成员每人选定两种以上的家电进行研究。
2、通过查阅产品说明书、咨询、动手拆装等途径,了解家电的构造、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
3、出一期和家电有关的.手抄报。
4、编写家电产品说明书。
(三)实践应用——大胆尝试,做生活小主人。
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电器,能进行简易故障的排除和维修,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个人活动∶
1、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对两种以上的电器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使用。家庭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用电吹风帮母亲吹头发,有的用电熨斗熨自己的衣服,有的用电饭锅做饭菜。
2、试着运用学过的科技知识,进行简易电器障碍排除,或由父母人为设置障碍,如:让孩子尝试解决:接上断了的保险丝、搜索电视频道等。
集体活动∶
1、组织“家电知识、使用及简易维修”竞赛,分家电科技知识竞答、家电使用演示、故障排除三大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各小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4、评委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
反思:
通过《家电电器与生活》这一课的实践探究,学生和我都感到收获很大,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科技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完善了自我。
2、这次活动融洽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家长和学生都从中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位,认识到了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
3、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教育理念也随之改变。
现实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课堂,只有在这个课堂里,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全部潜能,让他们各方面全部展示出来,将来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综合实践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案05-23
综合实践教案09-16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1-25
综合实践课教案10-25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09-07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05-31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6-18
【必备】综合实践教案08-05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06-21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