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5 09:36:0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通用]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9篇[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单元理解:

  本单元以“鸟儿”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分别介绍或叙述了有关鸟儿的知识和特点,这些精彩的描述可激发学生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鸟类,理解亲情。

  本单元的学习,可使学生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做好。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进行描述,并练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教学目标 :

  1、 学习课文《翠鸟》、成语故事《惊弓之鸟》、阅读课文《一只小鸟》和自读课文《鹰》。

  2、 学习生字33个,写字26个。

  3、 让学生了解有关鸟的知识和特点。通过精彩的描述可激发学生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鸟类,理解亲情。

  4、 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描述,并练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揭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翠鸟,激发学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交流:相互交流翠鸟的资料。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观察翠鸟,了解翠鸟。(揭示课题)

  二、课文初读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①读准字音。

  ②读一读:

  f 腹部 jí 疾飞 dǎi 逮住 jǐn 尽管 鲜艳

  s 饲养 陡峭 小巧玲珑 荡漾 逃脱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三、学习交流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预习。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4、出示重点语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①指名读句子。

  ②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③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④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⑤出示图片,填一填,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了翠鸟的可爱?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 。

  背上的`羽毛像 。

  腹部的羽毛像 。

  翠鸟小巧玲珑:

  一双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

  四、指导朗读

  1、自读。

  2、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的外形描写,了解了翠鸟的外形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二、学习交流

  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

  2、抓住重点句、理解句意。

  ①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②指名读句子。

  ③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②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①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②指名读有关句子。

  ③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 )开苇秆,像箭一样( )过去,( )起那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 )走了。只有那苇秆还在( ),水波还在( )。

  这两句写出翠鸟 。

  ④讨论括号里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⑤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小鱼是那样( ),只( )地把头( )出水面来( )了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 )翠鸟( )的眼睛。

  这一句写翠鸟 。

  锐利:a.目光尖锐 b.锋利 c.尖而快

  三、 拓展

  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又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 练习

  1.多音字组词。

  尽 jǐn ( ) jìn ( )

  2.抄一抄。

  鲜艳 荡漾 陡峭 小巧玲珑

  3.试着用以上词语造句。

  4.比一比,用一用。

  愿望 失望 希望

  1我有一个美好的( ),( )能乘着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

  2我一直( )能亲眼看到孔雀开屏,可是今天在百鸟园等了半天也没看到,真让人( )。

  第四课时

  一、课前交流

  课前,你们都收集了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收集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冰心写的一篇文章《一只小鸟》。

  二、质疑问难

  板书课题。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 这只小鸟什么样?

  —— 讲了一件什么事?

  —— 这只小鸟出什么事了?结果怎样?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独立识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认识它们。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解决自学时遇到的困难。

  3.较正读音:同桌互读、互帮、互检、互评。

  4.指名课文。

  四、交流识字

  1.读句子,解决难字。

  “弹”读dàn,我们还学过它的另一个读音tán,试着读句子。

  2.读生词。

  丰满 觅食 景致 倾听 仰望 翎毛

  弹子 衔 树隙 清脆 柔美 啁啾

  1自读,读准字音。

  2互读,读给同桌听,互相较正。

  3指名读。

  五、学习课文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指名读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读,思考:每段讲什么?

  指导学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时,注意抓住要点: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3、.下面我们就按照三部分来学习课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边读第1、2自然段边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理解词语:翎毛、觅食、倾听。

  抓住小鸟的动作:抖刷。

  体会小鸟的快乐、可爱、好奇的心理,边表演边试着读读1、2自然段。

  六、 诵读表演

  1.自读。

  2.指名读,体会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自然画图啊:“灿烂的阳光,葱绿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加上小鸟“清脆和柔美”的歌声。

  3.读后,来表演一下这只小鸟。

  七、评价

  1.自评。

  2.互评:学生之间互评,从感情投入及朗读的技巧、字音是否准确几个方面来评价。

  3.师评:鼓励,指导学生读出小鸟的可爱、快乐。

  第五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小鸟的可爱,快乐以及它“清脆和柔美”的歌声。接着,发生了什么,它还会那样快乐地歌唱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二、学习交流

  (一)学习课文3~6自然段,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1.“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两个“天天”,既表现出小鸟的可爱,也说明孩子们是很喜爱小鸟的。由于喜爱,有的孩子便想捉住它。因此发生了射伤小鸟的悲剧。

  2.抓住小鸟的动作“跌”,说明速度快,情况危急。

  3.看到小鸟被弹子射中,老鸟这时会有什么反应?抓住老鸟的行动“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让学生充分讨论,从中体会亲情的伟大。

  (二)结果怎样呢?学习课文7、8自然段。

  想像:小鸟的歌声消失后,孩子们会是什么心情?他们会怎样想?

  三、指导诵读

  1.练读。读出小鸟被射中时,老鸟的心情,体会亲情。

  2.指名读。学生评价。

  四、拓展

  小鸟后来怎么样了?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最后写一写。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

  那么可爱、幼小、快乐的小鸟因为被孩子们用弹子射中了,却再也不会听到它“清脆和柔美”的歌声了。你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要对那些孩子说的吗?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学习交流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帮我们做了许多事。

  1.交流查找收集的有关鸟类的资料,评选鸟类能手:

  鸟名

  外貌与特点

  歌唱能手

  捉虫能手

  捕鼠能手

  筑巢能手

  2.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合在一起办一个展板,放到校园里让其他同学一起了解鸟类,保护鸟类。

  3.鸟儿既然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鸟类呢?

  三、练习

  1.拼一拼,组成词语。

  弹 dàn( ) tán( )

  只 zhī ( ) zhǐ( )

  2.抄一抄。

  丰满 觅食 景致 倾听 仰望

  3.试着用上面的词语造句。

  第 七课时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并要求:

  1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名用指定符号标出,即词用“△”标出,句子用“——”标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多音字读音。

  为 wéi( ) wèi( )

  更 gēng( ) gèng( )

  3.检查生词朗读情况

  惊弓之鸟 射箭 郊外 疑惑

  悲惨 愈合 弧单失群 拼命

  4.让学生说说读书时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

  5.教师适当解决一些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本课共有8个形声字。掌握生字的字形及读音。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生字在书写时易错的笔画。

  如:“魏”左边“委”字的捺要写成“点”,“女”字的横要写成“提”。

  三、学习交流

  1.自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四、指导朗读

  注意突出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自己先练读。

  互读,互评。

  第八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交流

  (一)学习2~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4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评判:哪个同学的表演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

  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

  6.谈话过渡:更羸的本事就是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二)学生第9自然段。

  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问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4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因果句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三)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1.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即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事胆怯的人。

  2.成语今用。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四)复述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

  三、拓展

  1.交流收集、查找到的有关鸟的成语。

  2.在小组内总结,比一比哪组收集的多。

  3.试着说说它们的意思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第九课时

  一、开卷有益

  1、自读《鹰》,画出不认识的字,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

  4、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哪些关于鹰的知识?试着概括段意。

  5、你还知道哪些鸟类的知识?

  6、有感情地朗读,互评。

  二、金钥匙

  1、 读一读丁丁、冬冬的话。

  2、 当你在朗读中读错时,你是否能立即纠正呢?

  3、 有的同学在读书时,往往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当他非常专心,眼到、口到、心到时,又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的。所以,我们读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第十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填一填,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了翠鸟的可爱?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 。

  背上的羽毛像 。

  腹部的羽毛像 。

  翠鸟小巧玲珑:

  一双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

  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鸟儿?你想不想也试着把你喜欢的鸟儿写一写呢?

  二、再读例文,感知写法。

  1、边读边思考。

  (1)这段写了翠鸟什么特点?

  (2)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感情?怎么看出来的?

  2、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3、点拨后,师生共同总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试着也按这几点来说说你喜欢的鸟儿

  (1)你喜欢的鸟儿有什么特点?

  (2)按顺序描述它的样子

  (3)试着用些比喻句。

  学生自己试着练习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一说,评一评。

  4、写一写。

  把你说的,试着写一写。

  5、展示部分学生的作文:看看他们写的鸟儿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评一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仿写第五小节。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残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许铁甲舰街头巷尾融洽酋长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街头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⑸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按方位顺序观察、介绍一个地方。

  2、初步学会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点。

  3、能语句通顺、连贯地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懂例文,能按方位顺序通顺、连贯地介绍一个地方。

  教学难点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点写。

  教学准备:2课时

  教学目标:学懂例文,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它们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朋友们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笔来把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按方位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能写清楚每一个方位主要有什么?语句通顺、连贯就行了,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学懂例文《我的小房间》

  1、读例文,讨论:(1)读了例文给你什么感觉?

  (2)例文的哪几句按方位顺序在具体介绍。

  2、结合插图再读例文。

  (1)用“△”标出小作者介绍了小房间里的哪些方位?

  (2)用“○”标出每个方位主要介绍了什么?

  (3)例文除了写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还写了什么?(告诉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描写,这样就能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你的介绍对象了。)

  3、例文的开头、结尾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4、小结写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顺序写——有条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样的`(或有什么用)——写清楚。

  (3)有开头、结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确定习作内容,交流。

  1、确定介绍什么地方(学生对自己的房间和教室比较熟悉,可任选其一,但不必硬性规定)。

  2、在草稿本上写写习作大纲,打算按方位顺序介绍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纲补充具体内容,注意:

  ①尽量说出每一处物品的特点、用处。

  ②有开头和结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语文教案 篇4

  目标预设

  1、“我会说”:能正确读出平翘舌音,边鼻音八个声母,并感受它们读法的不同之处,能正确连线。

  2、“读读比比”:能说出每组字的异同处,逐步养成仔细看,认真写,牢固记的良好的习惯。

  3、“我会找”:能找出图中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那些是走之底。

  4、“我会读”“读读说说”:能正确读出题中词语,会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画鸡》,试总结背诵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绕口令

  2、讲清要领:要想读得快准,就要弄清字的读音

  3、展示和比赛

  4、小结过渡

  二、我会连学字母

  1、出示卡片,齐读,抽读。

  2、齐读题中汉字

  3、教师黑板示范,完成第一组的连线

  4、学生自连二、三、四组。

  5、同桌互相纠正

  三、我会找,学偏旁

  1、板书三点水,走之底,学生自读两个偏旁。

  2、创设情景

  3、出示板贴画。男女比赛找“苹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激发兴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当主持人吗?

  二、我会读,学词语

  1、学生自由读,教师强调要求

  2、同桌互读,强调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3、抽学生读,师生评

  三、读读说说,用词语

  1、读句子

  2、说句子

  3、扩句子。

  四、读读背背,积累词语

  1教师读《画鸡》,指导学生看图,简介诗意。

  2、学生读诗。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4、学生背诗。

  5、请背得又快有准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样背下来的,总结背诵方法。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伙”、“伴”等11个生字,会认“挖”“紧”等6个生字。

  2.正确书写学会的11个生字。

  3.体会小动物的美好愿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伙”、“伴”等11个生字,会认“挖”“紧”等6个生字。

  2.正确书写学会的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1.体会小动物的美好愿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了解多音字,学会“伙、伴、象、栽、坑”5个字,并正确书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认读生字,会写“伙、伴、象、栽、坑”5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同座检查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

  三、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讨论。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伙、伴、象、栽、坑”。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三个小伙伴

  野猪小象袋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书“运、肥、培、桶、浇、足”6个生字。

  3.能说出“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书“运、肥、培、桶、浇、足”6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说出“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些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生字词抽读竞赛:

  伙伴挖坑施肥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小野猪做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地二自然段

  b.指名说

  c.指导朗读

  (2)小袋鼠做了什么?(第三自然段)

  (3)小象做了什么?(第五自然段)

  (2)、(3)学生自学,方法同(1)教学。

  4.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又跳又笑?

  三、演一演:

  1.小组合作。

  2.全班表演。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运、肥、培、桶、浇、足”。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回家把故事演给家长看。

  板书设计: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拱树坑

  小袋鼠运肥料

  小象浇水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对话,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学生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 偷偷地” 中“地”读轻声;“身边” 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 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河” :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

  “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①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②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

  (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四、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捉虫子

  小公鸡 互相帮助 小鸭子

  捉鱼、救助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2.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

  教学难点:

  1、通过曲折离奇的故事叙述了解狼的本性与人类的智慧

  2.认识狼贪婪、凶狠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能准确、流畅、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复述并达到背诵全文。

  2、识记: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识记、积累。

  3、理解:把握课文“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个情节,以及狼和人在较量中

  的不同表现。

  4、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观因素及课文寓意,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5、拓展:

  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作家作品资料。

  2、依据注释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画出疑问。

  3、收集有关“狼”字的成语。

  教学思路: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在教学中屏弃对课文机械式的分割,特别对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独句串通很容易让学生感其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我们不能因为出于“夯实基础”的需要,而一味的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情节引人的优势,赋予教学过程以情节性、生动性、趣味性。首先,设想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听读——讲故事——朗读——自读——个别朗读)形象的朗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局地感知课文,这个作为重点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落实小局的字词,学生在知道情节的.基础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词的把握就不是纯死记硬背的难关。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大家知道关于狼的成语吗?(狼心狗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子野心、狼狈为奸)

  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

  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

  2、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以提问方式出现)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聊斋志异》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讲、再点评)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下面老师先请同学来试读一下,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如何。

  1、 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

  2、 其他生点评,师总结。

  3、 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准字音,这个的生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齐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细听,听时注意:听清节奏、体会感情。

  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读后学生点评。

  三、自主学习、疏通文义。

  大家想和老师来个比赛吗?先别急,成功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读文言文最高的要求就是读出感情,为什么刚才我们同学读的时候感情读得不到位呢,就是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下面我们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待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当堂将课文翻译一下。

  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要点补充:

  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

  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

  4、“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

  5、 “恐前后受其敌”中“敌”字名词作动词,胁迫、攻击的意思;“顾”,转头。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

  6、“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

  7 、“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

  8、“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 “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

  11、“一狼洞其中”的“洞”字名词作动词,意为打洞。

  12、“隧入”,从隧道入。

  13、“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

  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

  注意重点句的翻译:“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恐前后受其敌”、“其一犬坐于前”

  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请大家放开喉咙大声地读课文,并把生字词在课文中注好音,同时注意语句的停顿。

  出示自读要求:在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的情况下要读出轻重、读出快慢、读出抑扬。

  生自由读。

  个别生读,其他生点评。

  注意停顿的句子:(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创新阅读,评读故事

  这篇课文用181个字写了一段波澜起伏的人与狼生死搏斗的故事,我们试着从屠夫的角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

  屠户:(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在这个过程中屠户的心理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

  表明屠户心理的词语:惧狼——“俱”、“投以骨”、“复投之”——表明屠户害怕及侥幸的心理;

  御狼——“窘”、“恐”——表明处境危急;

  ——“顾”、“奔倚”、“驰”“持”——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明了他的机智;

  毙狼——“暴起”、“劈”、“转视”、“断”等表明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屠户从遇狼到毙狼这个过程虽然最终时有惊无险,但也让我们着实为屠户捏了一把汗,那我们也来充当一下屠户,让那惊险的一幕再次生动地呈现出来,下面给我们各个大组的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文中自选一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屠户当时的心理。

  五、合作思考:

  1、这篇文章中的人和狼都怎样的特点呢?

  人——机智、勇敢、果断

  狼——狡黠

  2、文中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它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人你应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义就能战胜邪恶,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坏人、恶势力和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应该像屠户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一定能战胜阻碍你前进的一切,最终取得胜利!

  六、读出情境,整体欣赏

  请生再次有感情地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简说

  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

  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为主角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图认识汉字,读通课文,体验学习拼音和汉字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选学课文,重在通过朗读训练、游戏活动等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团结互助。

  3、能根据文字提示和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选择表演、说话、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

  四、教学设计

  (一)看图导入:小朋友,看看这座桥(看图说话),给小动物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二)学习第一段

  1、读

  2、说说为什么“热闹”,找到相关词句:许多、每天、来来往往……

  3、试读,表现“热闹”

  4、小朋友喜欢热闹吗,把你的喜欢表达出来。

  (三)、学习2、3、4段

  1、出示图(两只大象搭起来的桥)这是怎么回事?

  2、自由读2、3、4段

  3、表演读第二段。

  4、小桥被冲坏了,给小动物带来什么不便?(读第3段)

  5、用奇怪、欢乐的语气读第4段(分男女、小组读)板书:

  (四)、第5、6段

  1、大象的举动让动物们感动,于是大家齐心合力造了一座新桥。(出示图)

  2、把动物的感动惭愧读出来。

  3、想象说话:“新桥修好后不久,……”

  4、读第4段,板书“”

  (五)、读全文。

  这是一座()的桥?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的桥

  齐心合力

语文教案 篇9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4.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6.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3.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4.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5.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五)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2.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3.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教案【经典】09-23

语文教案【精选】09-27

语文教案[经典]08-31

[精选]语文教案09-09

语文教案(经典)08-24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树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