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0 12:18: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学习格言警句,知道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要热爱祖国;懂得在邀请别人时要诚心诚意。

  知识要求:会读、会背格言警句,理解其意思;学习短文《三顾茅庐》,理解短文内容。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事、快乐、梦想、美景写成作文,要把意思写具体,写清楚。

  能力要求:培养背诵格言警句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这个词语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好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独立选择作文材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读、背格言警句,理解意思;理解短文内容,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能选择一本好书,具体说出书好在哪儿,清楚明白地向同学介绍;作文不出题,选好材料要动脑筋,把作文写具体,写清楚,需要下功夫。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格言警句

  1、读一读,读准字音

  卑、炬

  2、理解意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寸寸河山寸寸金:河山像金子一样宝贵,寸土寸金,不容侵犯。

  位卑未敢忘忧国:地位虽然地下是普通百姓,但不能忘了为国分忧,因为都是国家的主人,有为国分忧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兴盛、灭亡,人人都有责任,都应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丝直到死才吐尽,蜡炬的泪直到燃尽才能流干。借指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指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做大事情的时候不肯出力,怜惜自己;而见到很小的好处就去拼命,这不是英雄好汉,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事业与私利。

  人故有一死,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会死,有的人死得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3、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己读短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三顾茅庐:顾,看望;茅庐,草房。

  三国鼎立:指三国的势力对立(像鼎的三条腿)

  2、细读课文,找出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在书上批注。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告诉我们邀请别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二、课前准备

  1、选择自己准备推荐的`好书

  2、想想这本书好在哪儿,应该如何向别人介绍。

  三、小组推荐

  在小组内互相推荐好书,选出说得好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书的种类最好要多样化

  五、大家评议

  六、表扬优秀学生

  第三课时

  一、写作指导

  1、选择好写作材料,是写好这次作文的第一步。这次作文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范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也就是说,你心中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用我手写我心。只要是你认为可以说的,就可以敞开心扉尽情的说。

  2、把意思写清楚、具体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不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者写自己的理想、心里话等等,都要把自己要告诉别人的写具体,写清楚。写人要抓住言、行、神态、心理等,突出人物的品质;写事要写清楚六要素,事情的经过要写清楚具体,回忆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写好作文。

  3、动手作文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新词,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

  2、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理解主要内容,懂得思考问题要有创见、有新意。

  3、通过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科学小实验,学会把话讲清楚、说明白,并要耐心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4、学写书信。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读一读。

  ⑴ 自读,思考,说说这些词语都描写了哪些景象。(星月、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⑵ 先让同学们自由练读,然后邀请4位同学当小老师一人读一行,带领全班齐读。要注意读准字音。如,拱(gǒng)、烁(shuò)、滂(páng)、沱(tuó)、掣(chè)。

  2、背一背。

  ⑴ 教师举例启发。第一组中,月亮刚从东方升起到高高悬挂在天空,说的是哪两个词?月光像流水一般柔和,指的是哪个词?

  ⑵ 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像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其中一组词语,先让同桌猜,再让全班同学猜。教师在旁指点。

  ⑶ 仔细观察每组词语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启发学生注意各组词语描写对象和排列顺序的特点和规律。如,第一组月亮从“东升到高悬”;第二组“众星、群星、繁星”;第三组从“和风细雨”到“大雨滂沱”;第四组从“电闪雷鸣”到“风驰电掣”。)

  ⑷ 鼓励学生背诵这四组词语。

  二、完成“阅读”

  1、自由朗读,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说说“我”、班长、爸爸和王叔叔五岁的儿子对“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答案?对“我”和班长的回答,文中的老师有什么评价?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的三种答案,自己有什么看法。

  启发:“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爸爸会觉得是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和爸爸苦苦思索两天想不出来,而一个五岁的孩子会突发奇想,说出了满意的答案?

  3、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

  4、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课前准备:想想自己喜欢的科学小实验有哪些,收集关于小实验的资料,确定好要介绍的小实验,并自己在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在班级展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准备好各自的小实验了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喜欢的小实验介绍给大家,比比谁的小实验做得最有趣,谁介绍得最清楚,好不好?

  二、介绍方法

  1、指名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实验。

  2、教师点拨介绍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 向大家介绍小实验时,应该说清楚以下几点:

  ① 这个小实验叫什么名字。

  ② 做这个小实验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是怎样一步一步做的,可以边做边讲。

  ④ 可以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⑵ 同学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不明白的地方要提出来。自己讲的时候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要认真解答同学的各种疑问。

  三、分小组交流

  四、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1、听的同学可以提出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由介绍的同学回答。

  2、介绍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同学谈感受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听了同学的介绍,了解了许多有关小实验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2、平时要多与他人交流,说话要有条理,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要认真听别人说话,领会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

  六、以下实验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1、白纸显字。

  ⑴ 实验步骤:准备碘酒和米汤,以木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还是一张白纸,刷碘酒在纸上还原字迹。

  ⑶科学道理:淀粉与碘酒结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显出蓝褐色,字迹便显露出来。

  2、会跳舞的纸人。

  ⑴ 实验步骤:准备磁铁、铁钉和纸做的小人。以磁铁吸贴在铁钉上的纸人,纸人便翩翩起舞了。

  ⑵科学道理:磁铁的正负极分别对铁钉产生吸引力及排斥力。

  3、纸锅煮水。

  ⑴ 实验步骤:准备纸做的小锅、酒精灯和水。纸杯盛水,点着酒精灯在纸锅下烧水,水开而纸锅不坏。

  ⑵ 科学道理:加热纸锅的同时,酒精灯燃烧的热量均匀传递给纸锅中的水,导致水烧开,而纸锅烧不坏。

  4、巧取硬币。

  ⑴ 实验步骤:准备小碟、玻璃杯各一只,火柴、小纸片一张、硬币一枚。小碟装少量水,硬币放入碟中,使水没过硬币。点燃纸片,放入玻璃杯,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在碟中(不罩住硬币),取出硬币。

  ⑵ 科学道理:玻璃杯中纸片燃烧消耗氧气,杯中气压降低,杯外的大气压将水压入杯中,硬币便露出来了。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亲戚、朋友不能经常见面。当我们有事情或心里话想告诉他们时,就可以请“书信”来帮忙。它可以帮我们传递亲情、友情。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书信呢?

  二、用投影提供下面书信的例子,要求学生搞清楚以下几点

  1、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这是表妹石秋写给表姐红红的一封信。)

  2、在信中,写信人向收信人讲了一件什么事?(石秋告诉表姐红红,上个星期天,她家搬进了新楼,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3、这封信都包括哪些内容?(称呼、问候、正文、祝福的话、署名和日期。)

  我们在写信时,既要把事情写清楚,还要注意写信的格式。那么在写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自读介绍怎样写信的短文,了解信与信封的写法

  1、轻声读短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把短文的内容与前面的例信相对照,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写书信。

红红表姐:

  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姑父、姑母都好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星期天,我家搬进新楼啦!全家四口再也不用挤在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吃饭、睡觉(jiào)、学习、工作了。我自己也有了个小房间。

  我的房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夜晚,月光照进来,像给我的房间披上了一层薄纱。

  你还记得我家的那张旧书桌吗?它虽然很普通,我对它却有特殊的感情。我把它搬进我的房间,让它陪伴我读书、做作业。

  时间不早了,就写到这里。

  祝你

  学习进步!

  表妹

  石秋

  ×年×月×日

  3、轻声读短文第六自然段,把短文的内容与后面的信封相对照,了解信封的书写格式。

  4、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写信封。

  四、指导学生写书信

  1、阅读作文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⑴ 收信人: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

  ⑵ 正文内容: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⑶ 写好信封,把信寄出去。

  2、教师启发谈话。

  ⑴ 这封信你准备写给哪位不常见面的亲戚或朋友?

  ⑵ 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过哪些事情?哪一件事很有意义,值得告诉亲朋好友?

  ⑶ 你在信中准备怎样问候和祝福亲戚、朋友?

  3、学生自由练说,然后分小组互相交流。

  4、指名说信的内容,师生评议。

  5、学生练习写书信、信封,教师巡视指导。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

  一、 背诵课外选编的四字词。

  二、 阅读练习。

  三、 看图作文。

  教学重点:

  看清图意,推前想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回忆诗歌,背诵。

  1、 教师点词,全班背诵。

  2、 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四字词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 统计,评选最优秀的四字词背诵者。

  二、 背诵四字词。

  1、 听教师朗读,学生开始寻找四字词的规律。

  2、 学生齐读。

  3、 教师讲述反义的四字词的特点。

  4、 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 检查。

  三、 默写四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师生以环保为话题讨论珍稀动植物。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动植物?

  2、 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讲解生物链。

  3、 珍稀动植物的处境。

  二、 阅读短文《画龙点睛》。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解释植物熊猫,引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义词是什么?

  2) 说说为银杉保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担心 火灾 威胁 国宝

  3、 为什么买了保险后就能起到保护银杉的作用?你还有其他的办法保护银杉吗?

  4、 学生自由讨论保护其他珍稀动物的方法。

  第三课时

  一、 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二、 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 分析图意。

  1、 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2、 析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物或景物。

  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3、 哪些是非写不可的?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 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

  从图意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理解名言警句,背诵积累。

  2、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短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勈习作,训练。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名言警句,背诵积累。

  2、阅读短文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学生自由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分句读,检查读音与停顿。

  3、师生讨论理解句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说的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水有源泉,因此流淌不停;树有根,所以蒸蒸日上。办事要开源固本,才能求得不断发展;看问题要追根溯源,才能抓住本质。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再聪明的'人考虑问题,也必定会有一次失误的时候;愚笨的人肯动脑筋,总有一次是正确的。告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深知别人的人算得聪明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算得上明白通达的人。用以教育要善于正确认识别人,正确估价自己。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说说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6、抄写这些名言警句。

  二、阅读短文训练

  1、学生自由读短文,划上自己不懂的字词。

  2、再读课文,讨论释疑。

  3、默读思考:短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1)吉鸿昌被逼出国“考察”。

  (2)吉鸿昌在美国大街遭到嘲笑。

  (3)吉鸿昌在邮局遭受到侮辱。

  (4)吉鸿昌百叶窗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走在美国大街。

  4、你从吉鸿昌的所作所为中感受到什么?

  5、感情朗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大家高兴吗?谈谈你以往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一些活动,好吗?

  二、进行交流

  1、谈话:学校老师也希望大家每一个“六一”都过得愉快,有意义,所以先在同学们中征询好的建议,今天我们一来筹划一下。自己的“六一”儿童节。

  2、议定计划框架。

  (1)活动新颖有意义。

  (2)参与面广。

  (3)切实可行。

  3、分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整理并发言。

  4、小组长全班内发言,评选一项最切实可行方案。

  5、中队长整理“六一”活动计划,送交学校。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步骤

  一、读题目明要求

  1、自由作文,写人写景记事都行。

  2、想好主要内容与写作顺序。

  3、写具体,写清楚主要内容。

  4、修改作文

  二、讨论定材料

  1、独立思考你想告诉别人什么。

  2、小组内讨论,定出自己的写作素材。

  三、学生拟定提纲,写作文草稿。

  四、分小组评改作文稿。

  五、全班讲评、交流。

  六、誉写作文。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写作,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购物讲价。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16个词语。

  二、朗读《此地无银三百两》,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特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学生自由结合,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讲价。

  四、小组汇报

  说: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

  听: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五、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有机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第三、四课时

  通过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力。

  2、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一球的优点,激发学生以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热爱。

  3、引导学生能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4、引导学生大胆想像未来世界的美好生活并写成作文。

  二、教学重点

  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

  2、通过积累运用三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

  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图片”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37)

  一、教学内容

  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

  星球的热爱。

  二、教具准备

  1、抄有格言的小黑板。

  2、有关介绍地球知识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任务。

  完成“渎读背背”和“阅读”部分。

  <二>学习“读背”中的格言(出示小黑板)

  l、自由读,解决生字新词。

  稼穑(sè):种地。

  2、再读格言,说说你对格言的初步了解。(生述,补充后师小结。)

  第一句:每一次吃饭,都要想想种地之艰难;每一次穿衣,也都要想想纺织的辛苦。(之:的。)

  第二句:借土地的力量生长的物体有一定的数量,借人力成长的物体也有一定的限度,我们开采、利用这些物体时要把握一定的度,则经常可以开采利用;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大量地开采利用,那么资源就慢慢减少,不能供给人们的需要了。

  3、谈话,从中受到教育。

  这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格言?(第一句告诉我们农民劳作的辛苦,叫我们饮水时别忘了想想水源是谁开发的,即饮水要思源。第二句是告诉我们要爱惜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要无休止、无节制地大肆开采,以致导致资源枯竭。让我们受到环保教育。)

  4,指导读背。

  <三>完成“阅读”部分。

  1、揭题,释:颂:赞美,歌颂。

  ‘

  、

  2,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指导自学:你读通这一短文了吗?

  字词:

  窒(zhì)息:呼吸被阻而停止。也比喻事物受到阻碍得不到发展。

  妥(tuǒ)善:合适,稳当。

  乐土:快乐地生活的地方,文中指地球。

  主要内容:

  课文介绍了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的几个大优点,号召人们要好好保护地球这一美丽的'家园。

  4.结合课后思考题,再读短文。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地球优点资源,理解课文。

  (1)气温变化冷热宜人。

  (2)大气层中的氧的含量恰到好处。

  (3)有一斜轴造成地球自转、公转,使地球有昼夜之分、四季交替现象,而且时间很适合人们的需要。

  (4)有重力,让地球上的东西相对稳定。

  (5)运转不停。

  5.再读短文,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从中受到热爱地

  球、热爱环保的教育。

  (1)理解“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2)我们应当怎样为维护地球做努力?

  <四>小结.

  从古到今,环保都是重要话题,我们应当尽我们所能为保护

  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作业设计。

  一.想一想应该怎样为环保出力。

  .二、填空,回答问题.

  1.每一(

  ),使(

  )稼稿之艰难;每一(

  ),

  则(

  )纺织之辛苦。

  (1)“食“‘衣”这里应作为———词来理解,意思是————。

  (2)填入的词中,有一组近义词,它们是-----------。

  2.“地力之生物有———,人力之成物有--------,取之有

  度,用之有节,则常是;-----------————。

  这句格言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

  第二课时

  (38)

  一.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能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2.学会制订简单的计划。二.教具准备

  1,有关人们为环保作贡献的图片或报道。

  2,制订的计划范本一份。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1.说说你觉得可以为环保出哪些力。

  2.你为什么这样做?

  <二>师谈话引入。

  对,我们生存的星球——地球很美丽,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可去。同时它是那样的脆弱,很容易就被摧毁,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热爱地球的思想感情,要身体力行地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保护环境”(板书题目)。先来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们为环保做了哪些事。(出示图片等)

  <三>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看法。

  1.分小组讨论,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人做记录,讨论完后再派一人上来汇报。

  2.小组汇报后,全班作总结性记录。

  <四>投影各小组的笔录和全班的笔记,选出认为比较有意义和切实符合我们身体力行的方案,再指导学生制订成计划。内容包括。(出示范本投影)

  1.标题。(如:×××计划)

  2.谈谈这么做的紧迫性和原因。

  3.一一列出措施.

  4.结尾处呼吁周围的人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地球做贡献。

  5.署上制订计划的人物名和日期。

  <五>小结.

  1.表扬学生认识到环保的意义。

  2、督促大家将自己制定的措施一一落实。

  (六)练习设计:用几句话汇报一下自己最近为环保做了哪些事,还有什么打算?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任务。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部分内容。

  二、学习“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1、谈话,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这学期以来我们所积累的关于讲学习的格言或成语吗?背一背。

  (2)这些格言告诉我们什么?

  2、揭示本课学习的格言,出示小黑板。

  (1)指名读、正音。

  (2)齐读格言。

  3、自学格言,了解格言所包含的意义和道理。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格言展开讨论,弄清意思和包含的道理。

  (2)汇报交流评点。

  4、联系实际,说说这几条中你做到了哪几条?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打算怎么做?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做学问的格言,背出来大家听听。

  6、指导读、背文中格言。

  三、完成“阅读”部分内容。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请大家仔细看图,准备用一、二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板书:梅雨潭)

  2、出示图,指导看图,初步感受梅雨潭的美。

  3、汇报观看所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瀑布和潭的美。(注意有一定顺序)

  4、图文对照,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1)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2)全班齐读,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读后联系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

  (3)自由读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课文介绍了哪两处景物?重点介绍哪一处?

  B、画出你认为写得美丽语句读一读,准备感情朗读给大家听。

  (4)汇报自学情况。

  (5)指导感情读句,读文。

  (6)选择喜爱的语句起立读。

  四、小结

  体会景美及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五、作业

  1、摘抄短文中的优美词、句。

  2、背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口语交际”部分内容。

  二、板题:评画

  三、读题第二段,明确评画的依据

  可以从以下评:

  1、谁画得好,内容新,题目取得好。(可三者兼而有之,也可只有一项长处)

  2、让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画画的经验。

  四、根据要求展开评比

  1、十人为一小组,先由每个成员介绍自己的画的取材、画的经过。

  2、从每一小组中选出3~5幅较好的参加全班评比。

  3、全班评比,从刚才的评比的画中评出10~15幅较好的画。要说出评选的依据。

  五、请画得好的同学上前介绍自己画画的经验

  六、小结

  从这节课中你得到哪些收获。

  七、作业

  依据别人画画的经验画出更好的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本次作文是写景作文。

  2、要求写你喜欢的景物。

  3、仔细观察。

  4、模仿《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方法。

  三、练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方法。

  1、总写景物特点。

  2、按地点变化来写景物各部分特点。

  3、总结:人们将把西沙群岛建设得更美。

  四、出示看图,引导看图,确定写作对象。

  1、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指导按一定顺序看图。

  2、从这几幅图中或你喜爱的其他景点中选一处来展开描写。

  五、指导写作

  1、列出小提纲(师指导):

  (1)总写你最喜欢的景物是哪儿?你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特点。

  (2)按地点变化抓住其中二~三处展开写,要将景物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写出来。并做到语句通顺、优美。

  (3)结尾歌颂景物的美丽,或写出看了景物后的感受。

  2、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简介本单元学生作文完成情况

  1、评好的地方。如

  (1)文章结构如何。

  (2)地点变换顺序的过渡自然吗?

  (3)有没有较优美的语言词汇。

  2、评不足之处。如:

  (1)结构有欠缺:头尾部分和中间的地点变化不连贯。

  (2)语句不够优美,有病句、错别字。

  二、欣赏好的习作

  1、投影好习作,读后评评作品好在哪。

  2、从自己的习作中,找出闪光点,哪怕一个词,一个语句。读出来供大家欣赏。

  三、指导修改习作

  1、投影中、差习作,自由读。

  2、找出文中不足之处和有毛病之处,并谈谈怎么修改。

  3、再读读改好的习作。

  4、模仿刚才的修改办法批改同桌习作,训练学生互批能力。

  5、能在同桌的意见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会修改习作。

  四、作业

  继续修改并抄正习作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3、指导学生审作文题,并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重难点: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背对联,初步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祖国语言的美丽。

  2、阅读短文,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从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教育。

  教具准备:对联一幅

  过程:

  一、谈话

  1、过年了,你们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联)

  2、说说看,你知道哪些对联?背一背

  3、小结,逢红白喜事都兴帖对联来表情达意。

  二、学习“读读背背”

  1、出示对联,齐读

  2、说说读懂了什么。

  (1)前半句是上联,后半句是下联

  (2) 4个字的词是横额,也叫横批

  (3)上联与下联对仗工整。

  (4)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一般是第三、四声,下联的末字常是第一、二声。

  3、出示事先准备的对联,让学生说说读对联或帖对联的知识。

  4、逐句学习文中对联,说说每幅对联描写的什么?歌颂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颂祖国江山美,表现祖国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庆对联,表现出祖国不老,大地同乐的情感。

  第三幅:歌颂祖国人材多,祖国气象兴旺。

  第四幅:科技发达,经济腾飞。

  第五幅:昐祖国早日统一,亲人团聚

  5、指导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6、试着选中其中之一背诵,说说你是怎么背的

  7、指导背诵

  三、学习“阅读”部分

  1、快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课文讲了哪些人?谁是最主要的人物?

  (2)、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

  (3)、画出文中用来解释题目“手不释卷”的意思的句子。

  2、检查阅读成效。

  (1)课文讲了吴王孙权、大将吕蒙、主将鲁肃三个人,主要讲的是大将吕蒙。

  (2)课文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在吴王孙权的影响下教育下,由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学问家,并做了吴国主将的事。

  (3)课文最后一节解释了标题意思。另孙权的话中也有一句从事物方面讲了这一意思:“手不离书本”(孙权、光武皇帝)

  3、针对“我爱读书,可是没有时间读书”(即吕蒙语)展开一个辩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启示:

  (1)只要肯挤,都能挤出时间。(孙权语)

  (2)读书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还可以为人们争来许多荣誉(如文中倒2节)

  (3)读书很重要,只有多读书,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办得更好。(孙权语)

  4、齐读课文。

  5、课堂练习。

  四、小结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语言优美,我们要利用大好时光,多读有用的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自己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审作文题,并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2、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作文的要求

  二、指导审题

  1、指名读题,说说题目提出了哪些要求

  (1)不给命题

  (2)不定范围,自由表达

  (3)把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

  (4)不写错别字

  (5)写完后读一读,认真地修改。

  2、谈话,拓宽思路,寻找作文素材

  (1)小组谈话,组内互相倾听,并对发言人提出意见,指导对方修改。

  (2)派成员汇报,注意说清过程

  三、指导书写作文

  四、作业

  继续作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自己习作中的好词佳句。

  二、欣赏1~2篇好作文,同学评议。

  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处?

  三、评议1~2篇中等作文。

  四、分小组互评同学的作文。

  五、根据同学的评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抄正作文。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组织学生收集、欣赏春联

  2、指导学生用毛笔书写自己喜爱的春联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实践活动”部分

  二、出示活动要求,明确活动要求

  1、春联的意义,象征着祝福与愿望

  2、何为好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

  3、平时注意搜集春联,与好朋友交流欣赏

  4、练习书写自己喜爱的春联

  5、节日里为家里、亲戚或邻居写春联

  三、展示课前收集的对联,学会欣赏

  1、指名朗读、投影自己搜集的对联,说说这幅对联的内容及表达的含义

  2、评一评,谁的对联美,汇报过程大胆,语言清晰

  四、结合写字课指导书写春联

  五、作业。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反义结构成语。

  二、阅读练习。

  三、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四字成语,背诵。

  1、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检查。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第三课时(辩论)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在“提示”提出的两个辩题(“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广泛收集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开启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举例示范,如,你喜欢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大家轮流当班长好不好?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据收集整理工作进行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辩论会的效果。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以“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辩题为例,“正方”学生从看电视的好处方面去思考,可能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电视是新的知识媒体,通过“科技博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看得越多知识越丰富;(2)看“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3)看“东方之子”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杰出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4)看“文艺节目”可以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反方”学生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很可能提出下列反对多看电视的理由:(1)小学生多看电视,占去大量时间,影响完成作业,使学习成绩下降;(2)多看电视对眼睛有害,视力下降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3)电视中播放的许多节目中有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小学生爱模仿,容易学坏;(4)电视中许多节目的成人镜头容易使学生早恋……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3、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第四步,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如果教师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应建议学生怎样继续研究探讨,推荐阅读资料或调查、采访对象。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第四课时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读背积累。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介绍少儿节目。

  4、写写自己的小发明。

  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读背背。

  2、独立阅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简介作者,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他的小令尤佳,格调韵远。

  2、自由读,把这首词读熟。

  3、理解词意。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山海关外。

  4、再读,想象词描绘的画面。

  5、学习欣赏这首词。

  (1)介绍: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关外,这首词可能是此行途中所作。

  (2)找找哪些地方分别写所经,所见,所闻,所想?

  (3)作者挥毫写词的时候,在千帐灯火,风雪交加的深夜。所以起笔先写白天登山涉水,夜来设帐宿营的行踪,后写风雪聒耳,欲梦不成、思乡情切的心理活动、写景抒情巧妙融为一体,表达了思乡之情。

  (4)词的大概内容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人静时唯见千百帐蓬点点灯火。

  风雪交加,长夜难熬,风雪之中不时传来更鼓声。这风声、更鼓声打破思乡之梦聒得人难以成眠。故乡那宁静的夜晚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啊!

  6、指导朗读,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不懂的词句划上记号,想想读懂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

  (1)读懂了内容

  (2)弄不懂的词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弄懂文中的词句。鼓励学生、辞典。

  3、引导学生弄懂短文第2题

  (1)自由读并思考

  (2)讨论交流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是短暂而渺小的,但人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留下些令人珍惜值得玩味的有价值的东西。

  (3)引导理解: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中,固执是说当一个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时,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不懈的努力。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这是固执的含义。简单是说真正的人生其实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生。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5、小结:人生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该给他人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这是作者在观察一枚贝壳时所感悟的。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养能力。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拼音

  1、小朋友,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地正确地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帮助纠正读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 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非常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1、分别出示比赛的内容“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朋友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认识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10、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11、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都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如果我们把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打乱,同学们还能把句子整理出来吗?

  三、游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请七位小朋友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朋友帮他们找到家。要求组成的句子通顺,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试着让词语回家(说一说或写下来)。

  3、生汇报,并上台将七位带词语卡片的小朋友带回家。学生评议。

  4、总结学习情况,找出出错的原因,再把整句话读一读。

  5、指导正确写句子的方法。(1)初读词语,初步建立“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印象。(2)再读词语,进一步建立“谁怎样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印象。(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漏字和加字。(4)将句子写下来。

  6、出示一组词语,学生练习写句子,看能写几个。

  7、学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读读,猜猜,玩玩

  1、生自读谜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齐读。

  3、放CD,生跟读,并自己做动作,猜谜语。

  4、猜出谜底(蜻蜓),指名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根据外形特点、本领特点。)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捉害虫的动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及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7、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悬念引入,学习古诗

  1、师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蜻蜓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用自己的本领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老师说诗句,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猜出是公鸡。)

  2、出示挂图,请学生自主观察。指导学生说说画面描绘的公鸡的外貌特点。

  3、自读古诗,边读边想公鸡的特点。

  4、借助图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并背诵古诗。

  5、汇报背诵古诗的情况。

  6、你还能背诵哪些写动物的古诗呢?试着背给大伙听听。

  六、读一读,和鸽子做朋友

  1、激趣谈话。师引导学生看窗外的天空,鸽群正振翅飞过。这些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出示短文。

  2、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短文的情况。指名读短文,生评议,互相帮助。

  4、熟读短文。读了短文,你了解鸽子有哪些本领?生反馈。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生反馈。(信鸽可送信,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读短文,整体感知。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安排的7个训练,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2、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参与竞赛等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教学难点

  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运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谁的普通话说得好

  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出示两道朗读题,每个组读一题。要求:人人参与,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⒉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翘音zh、ch、sh,后鼻音ang、eng和复韵母ei、ui的读音;注意指导学生区分f-h和鼻音n-l。

  ⒊两大组交换学习内容,比一比哪个组学得快,音读得准,普通话流利。

  教学这两道题时,也可以根据班上学生学习拼音的情况,先对重点的拼音进行复习,然后再提出要求分组朗读。

  二、播放录音,做拍手游戏

  ⒈播放课前制作的《拍手歌》,教师边读边拍手,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

  ⒉告诉学生想做这个游戏,得先熟读儿歌,借此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熟读儿歌。

  ⒊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伙伴协作,边拍手边诵读儿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更要参与,要注意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民主、参与的良好氛围(也可借此题的学习组织学生课间休息,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

  三、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⒈分别出示“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的内容,告诉学生比赛内容。

  ⒉找自己的好伙伴,将这两题分别读给他听,并请他给你评一评,你认识多少字、多少个词。在不认识的字、词下面作上符号,请你的伙伴教教你。

  ⒊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待学生学习结束后,分别抽好、中、差三个学生读一读,激励优秀的争取更优秀,后进赶先进。

  四、写一写你想写的词语

  教师不要作过多要求和限制,让学生选择自已想写的词语写一写、读一读即可。

  学生写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关注一两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在课内解决困难,激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

  五、 同桌互读《问答歌》

  教学后记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背诵古人论述学习、做事的三段名言,《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之一。

  2 独立读懂短文,感悟画家的独特构思。

  3 通过评议“优秀作文选”,进行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 练习写信,提高与人书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 完成“读读背背”

  1 学生自己试读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查字典;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 指名读名言,说句子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 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讨论:每段名言告诉人们的道理。

  4 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 阅读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1 各人自读,同桌互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 按短文后的第一题阅读、思考,写一写自己对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的看法。

  3 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补充原文最后的评论。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用眼睛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表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4 说说自己见过的构思奇妙的画。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在这次口语交际之前,应组织学生编“个人作文选”。让学生从本学期或升入五年级以来的作文中,选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顺序编辑在一起,工整地抄写或打印装订成册。

  一 观摩、浏览

  评选前,把学生各人编的作文选全部陈列出来。

  三五个同学自由结组,观摩、浏览全班同不的作文选,现场议一议每本作文选的长处和不足,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之一》。

  二 小结推荐,全班评选。

  1 每组向班级推荐三至五本优秀作文选,并逐一说明推荐理由。对推荐意见有分歧的作文选,重点展开评议。作者本人亦可参加,自评或申辩。

  2 在评议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归纳评选标准:

  (1)作文选中每篇作文质量要比较高。做到: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

  (2)作文种类齐全,篇数较多。

  (3)字迹工整。

  (4)装订整齐,美观。

  (评选标准和如何掌握评选标准,是学生天评议的裨性内容或争论的焦点。为了使学生充分展开口语交际,老师不宜过早地拿出统一的标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争辩,在争辩中逐渐统一看法,可联系某一作文选入选与不能入选,讨论评选标准。)

  三 交流体会,介绍经验

  “优秀作文选”评出来之后,大家鼓掌通过。

  请“优秀作文选”作者介绍自己编辑作文选的经验。

  学生互相交谈编个人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讨论如何把这项有益的活动坚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这项习作是写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明确以下几点:

  (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2)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变可发电子邮件。

  二 认真构思,想好再写。

  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学们议一议。

  归纳学生意见,使学生知道,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习作前应认真地想一想: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好以后再动笔。

  三 动笔写信,完成初稿。

  老师要关注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 典型初稿评议,引导修改

  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本来不应该公诸于众,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人个认为没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请大家欣赏一下或征求点儿意见?谁愿意读就主动站起来读。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读背背”中的词语,读熟后背诵下来。

  2、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进行当众演讲训练,培养演讲能力。

  4、学会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学会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2、难点:进行当众演讲。

  三、课

  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词语,积累词汇。

  2、进行阅读训练。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习积累成语将会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今天,我们要学习部分成语或词语,并背下来。

  <二>学生自由读词语。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也可以查查工具书。

  <三>集体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情况.

  1.请几个同学逐个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有疑难的地方教师相机解释。比如以下词语:

  ·

  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方言。 ·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南辕北锑: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开。比喻背道而驰,行动和目的相反。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又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斗争,勇往直前。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着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

  左顾右盼:左看看,右看看。形容洋洋自得的样子。

  2.开火车读词语。

  <四>自由反复读词语,试看背下来。

  <五>阅读短文《画龙点睛》o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短文讲了南北朝时的画家张僧繇画好了栩栩如生的四条龙后,在大伙儿的请求下给两条龙画上了眼睛,龙变活了飞走了的故事。)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惟妙惟肖:形容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形容把龙画得非常遁真,好像活的一样。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

  3.默读短文,稍作难备,把《画龙点睛》的故事讲给组上的同学听,并说说后人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4.请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画龙点睛》的故事.

  <六>练习设计:找一些成语故事来交流。

  第二课时

  (51)

  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当众即席演讲,是当今生活的需要,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培养这种能力。今天,我们就来练一练这种本领。

  <二>提出“口语交际”要求。进行演讲训练。

  1.请一个同学读题目,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从“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中任选一题,先想自己表达的主要意思,再想想从哪几个方面,用哪些事例把这个意思说清楚,列一个简要的提纲后当众演讲。)

  2.学生按要求自己试着讲一讲,然后讲给小组的同学听。

  3.每组派出代表在全班进行当众演讲,其他同学认真听。

  4.引导学生对演讲者进行评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点:有没有把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讲出来,有没有从不同方面举出具体事例来讲。)

  5.学生按照同学的评议想想: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6.集体交流汇报: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总结:

  (1)当众演讲要先讲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观点要明确。

  (2)要从不同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才会有说服力。

  (3)注意口齿清楚,语言要清晰,声音洪亮,让人听明白。)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练习了当众演讲的本领,以后在一些公共场合,同学们也可以对一些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众演讲,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寸寸。

  (2)位卑未敢。

  (3)天下兴亡,有责。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或。

  (6)而,而,非英雄也。

  2.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5

  积累·运用六(第十册)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词(长相思)。

  2.通过阅读《贝壳》,理解短文内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通过介绍少儿节目,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能写出一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培养想象和作文能力。

  教学准备

  1.抄写《长相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收听或收看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少儿节目。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出示词《长相思人学生认读。不认识的宇。

  聒,guō,声音嘈杂。

  2.介绍作者。

  纳兰性德,原名成稳,清代著名词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侍卫,随康熙皇帝到过许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迹。他主张作诗须有才学,填词须有比兴。反对模仿。此词作子康熙二十年(l681年),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精练的手笔,描绘钱北方塞外的雪夜风光,抒发了思乡的离情别绪。

  (以下解释,供参考。)

  走过了千山万水的路程,~直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东巡的队伍歇息下来,一片灯火。(写出了皇家巡行的气魄和阵势,展示出空间的.辽阔。)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的风雪声扰得人不能成眠,家乡可不是这样。

  3.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贝壳》。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苟,马虎。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马虎。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脆弱:不坚强,经受不了挫折。

  2.默读短文,思考第2题。

  3.讨论交流。

  (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2)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去做,让后人从中体会出我的坚韧不拔,执着的追求,体会出我的一颗纯朴、真诚的心。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出本课要求。

  同学们喜爱听广播、看电视。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节目。大家回忆一下,在你听过看过的节目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的口语交际深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目介绍给大家。发言时可以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的主要内容,最后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也可以调整顺序,但要说得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

  二、分组交流。

  每个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就某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节目,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三、全班交流、评价。

  1.学生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

  2.教师对勇于发表见解、表达意思清楚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一定读过有关科技发明和科学幻想的文章,并收听或收看过有关这方面的节目,你有没有产生过自己也发明点什么的想法?如果有,能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吗?

  2.指名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拓展思路。

  1.说说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师生评议,哪些发明既想象大胆神奇,又能联系实际。

  3.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再说说自己有哪些新的想法,鼓励学生不重复说别人要写的内容。

  三、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表达的顺序。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评讲)

  一、自读自改。

  二、《小组评认。》

  1.组内轮读习作,大家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评出本组最佳作文,准备到班上交流。

  三、全在交流、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评价:

  1.是否写清楚了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外形及用途;顺序是否清楚,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2.个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誊写。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2-17

积累与运用的教学设计01-23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15篇06-13

《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01-21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04-13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01-31

《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03-05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08-11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04-06

《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