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
教学目标:
1、体验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2、认识圆,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或者在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教学圆规若干。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圆规、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师:请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片。(多媒体出示硬币、钟、光盘等实物图。)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演示生活中的物体:硬币、钟表面等,从这些物体中闪动、抽象出圆,指出圆是一个平面图形。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引出课题:圆的认识。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展开新课
2.1画圆
1、为了能使同学们自己去认识圆,自己发现圆的特征,我们要先画一个圆。你们有什么方法?
2、认识圆规,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3、试画一个圆。
4、交流画法;师适时板书画圆的步骤,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圆。
5、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圆剪下。
2.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把剪下的圆折一折。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再从另一个角度对折,请同学们别急着打开,拿在手里。好,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呢?
(1)学习圆心的知识。三条折痕有个共同的`点,这个点就是我们画圆时,圆规的针尖的一脚固定不动的点呀,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与其他同学说一说,大家相互之间交流一下。
(2)认识半径和直径:
①动画演示,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定义。
②判断: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说明理由。(多媒体)
③半径、直径的特征。
比赛:在老师发下来的圆上画半径,给你10秒钟时间,看谁画得又多又准确。
反馈:画了几条?还能再画吗?说明什么?(半径有无数条),现在请你量一量这些半径,又有什么新发现?(每条半径都相等)出示大小不等的两个圆,它们的半径相等吗?所以半径相等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同一个圆里)
4人小组讨论:直径有这个特征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小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板书:(1)d(2)d=2r r=d/2)
对照课题上的圆,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小结: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85――87页。()
4.学习反馈
1、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4)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大。
2、课本练十二第2――6题
3、拓展练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可以用哪些办法来确定它的圆心?它的半径是多少?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知识应用
1、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2、提问:如果车轮制成方的,坐在车上的感觉会怎样呢?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P93―94页,例1、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多媒体投影出示小运动员射箭图片。
二、动手操作,学会画圆
1.学生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2.指导同学们用圆规来画圆,画完后,用剪刀把这个圆剪下来。
三、掌握名称,探索特征
1.结合学生剪出的圆片,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1)教师从射箭时的靶心,引出圆的圆心。(板书:圆心)
(2)教师让学生找出圆心,用铅笔把这个点点出来,并且标上字母O。
(3)引导从描述圆的大小引出半径。(板书:半径)
(4)让学生画半径。(学生操作)
(5)指导学生用字母r表示半径。
(6)引导学生画直径。(学生在圆片上画直径,让一学生上黑板画直径)
(7)引导同学评价一下,观察直径,是一条――线段,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还要通过圆心。
2.初步感知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提问:这条直径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为什么?(长度是6厘米)
(2)提问:你怎么知道它的长是6厘米的?(因为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3)提问:反过来怎么说?(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4)提问:关于圆的`半径和直径,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题目,请你说说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师生辨析)
3.自主探索,深入研究圆的特征
(1)启发:关于圆,还有没有知识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正好,刚才同学们剪下的圆,就是我们研究的素材,同学们身边的直尺、圆规,这些就是我们的研究工具,一会儿,就请同学们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相信,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研究完了,注意记录在“我的发现”纸上,如果你不知道研究什么,可以看看研究提示,最后,同组的同学们互相商量一下,看看怎样说给大家听,让别人相信,你的发现是正确的。
学生操作、讨论、记录。
(2)指导:我们也不要光顾着研究,还要把研究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让大家一起来看看,你们这些研究成果能不能经得起推敲。(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发现)
a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你怎么发现的?都同意吗?
b在一个圆里,每条直径都一样长,你是用什么方法的?测量,画,折,还有没有补充?
c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怎么发现的?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d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你是怎么发现的?折的方法,这么多对称轴相交于哪里?也就是说,如果你找不到圆心,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圆心。
(3)指导操作:请拿出彩色小圆片,利用折的方法,找出圆心。(学生操作)
四、巩固内化,拓展应用
1.巩固新知、促进内化
(1)判断题。(略)
(2)填写表格。(略)
2.拓展应用,提升能力
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画的同心圆最多?就画在彩色圆片上。
3.操作感知,体会作用
(1)提问:车轮为什么车轴要装在圆心的位置吗?
(2)讨论: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这样汽车就会保持平稳。
五、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1)提问: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学习了很多圆的知识,除了今天学习的箭靶以外,生活中哪里还有圆呢?(学生纷纷指出生活中有圆的地方)
(2)总结:其实,又岂只是箭靶上有圆,纽扣上有圆,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看――月球的环形山上有圆,盛开的向日葵上有圆,中国结的圆环上有圆,杯子上有圆,乐器上有圆……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仅仅是圆的初步认识,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3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教学活动感受并发现圆的相关特征,掌握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能借助工具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师(投影出示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的图片):同学们欣赏了图片,在感受美的同时,你们还发现图片中都有什么图形呀?(板书:圆)
师:谁来说说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圆和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师生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激活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圆的特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画圆,再次感知圆的特征
1.利用学具尝试画圆
师:你能用自己学具袋里的工具画个圆吗?(学生自主尝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用硬币描一个圆,或用钉子和绳子画一个圆)
2.利用工具学习画圆
师:我们刚才利用一些物体画出了圆,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你能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先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然后师生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体会画圆的大小和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有关)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刚才画圆时,固定的这个点,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圆心)圆心一般用大写字母O表示。请同学们在刚才自己画的圆上找出圆心,并标上字母O。
师(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画一条线段):老师刚才画了一条什么?(线段)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各在什么地方?谁知道它是圆的什么?(半径)
师:谁能来说说半径是一条什么线段?请大家在刚才自己画的圆上画出圆的半径。
师: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师板书r,并经过圆心画一条直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刚才画的这一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经过圆心,两端在圆上)这就是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请同学们也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直径,并用字母标示出来。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尝试画圆,再用圆规画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感受圆是一种曲线图形,体会画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有关,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画的圆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三、对比探索,研究圆的特征
1.猜想圆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前我们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时都要研究图形的特点,那圆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结合刚才我们学习的过程,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课本P94页例3),然后说说自己的猜想。
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投影出示:
(1)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
(2)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2.验证圆的特征
师:这些猜想正确吗?你们有什么方法验证吗?同学们先自己想想,然后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来验证,也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讨论。
3.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了哪一个猜想?(生答略)
师(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圆的哪些特点?请同学们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我们一起来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为自主探究圆的特征打下了基础。
四、巩固练习,深化圆的特征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题中的三个图形,让学生指出圆的半径、直径。
师:圆中的其他线段为什么不是半径或直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填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怎么画,画好后交流画法。
【设计意图:有选择性的练习,不但巩固了学生新学的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技能。】
五、回顾总结,再现圆的特征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圆,你对圆有了什么认识?在研究圆的特征时,我们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先回顾学习过程,再交流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关注知识及学法的总结,不仅有助于学生总结学习中的得与失,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经验。】
六、欣赏拓展,内化圆的特征
师:同学们,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课本P97页“你知道吗”中的图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4
《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上来说,也进入了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和圆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圆。
2、通过凭借圆形物体画出圆,然后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发现圆的特征;再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得出d=2r与r=的字母公式;最后教学画圆的步骤,培养学生作图的技能。
3、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同一个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2、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教具、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学生准备相应学具,小剪刀一把,红色彩笔一支。
[教学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
一、导入新课
1、圆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圆吗?
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能说说吗?一直说下去能说完吗?的确圆是无处不在的。(打开有关生活中圆的课件)
问:同学们你们从中又看到了圆了吗?你会画圆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今天的学家一定会明白其中的方法。
3、怎样可以画出一个圆?动手试一试,看谁想的方法多?还有其它方法吗?
(目标预设:1、用笔沿着教具画一圈,画出一个圆。2、用笔沿三角板上的圆孔画一个圆。3、在绳子一端系一支铅笔,按住绳子一端,也画出一个圆。4、用圆规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4、学生画完后全班进行交流。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圆,并说说你是如何画的。重点指名用圆规画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
5、把画好的圆剪下来。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师:我们都已经会用圆规画圆了,那你想不想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按照屏幕上的的学习提示,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
(目标预设:学生会通过自折一折发现: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通过自学认识: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自学认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师:在你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
(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目标预设:学生按要求画半径,发现同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同样也有无数条直径。)
(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量一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目标预设:量量所画半径和直径,发现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且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能把你发现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用字母表示:d = 2r或
(3)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师任意设置几个点,教师画圆时有圆规两腿间的距离与不变,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画的`圆不在同一位置上?任意设置一个点为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10厘米的圆,比比哪个圆大些?
(目标预设:画的圆不在同一位置上原因:圆心位置不一样。画的圆半径不一样大,所以圆大小不一样)
师: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深化认知
1、我会填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B.圆外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直径。A.直径B.线段C.射线
2、小法官,巧断案。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直径的长度一定是半径长度2倍。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3)半径3cm的圆比直径5cm的圆小。
四、延伸拓展
生活中哪些物体必须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辆小轿车)让学生展开讨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五、全课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在它的身上还藏着多少数学知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究!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心(O)――定位置
半径(r)――定大小――无数条――相等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2-2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2-0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8-03
圆认识教学设计03-29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2-16
《认识圆》教学设计03-18
人教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1-16
【精品】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7-0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