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06 08:48: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列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会用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问:什么叫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1页例1情境图,学生读题,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分析题目。

  小组讨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结果预设: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2)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等于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二天摘的个数加5…

  提问: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成员。

  指导学生完成书上表格。

  现在你知道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个了吗?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3)你们会用列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吗?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小结。看来“列表”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求出第三天和第五天小猴摘的桃。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2、小结策略。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板书:弄清题意)

  (2)可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从条件想起)

  (3)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列表”的策略有什么优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2、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理解“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

  学生交流,从16米高处落下,弹起高度也就是16米的一半,用16÷2。

  学生填表解答。

  3、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你能找到芳芳和兵兵的位置吗?(在图中画出来)

  数一数他们之间有多少人?

  4、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

  说说从条件开始可以怎样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根据“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先算出有多少块白地砖,再根据“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算出花地砖有多少块。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5、完成教材第7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弄清题意。

  估计每个正方形里,每行画4个圈,可以画4行。

  先估计第几行正方形画不下。

  第一次画2个圈,第二次画满第一行,第三次画满第二行,第四次画满一个正方形,第5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动手试着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在解决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用列表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第五天 45+5=50(个)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教学反思: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能使信息显得很有条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列表的价值,并能寻找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于进一步学会用列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难点就在于怎样正确地运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较复杂的信息。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06-0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05-26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数学教案06-01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优秀说课稿02-2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04-0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05-20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06-04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案08-26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04-2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