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刮大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刮大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
围绕“自然”的主题,运用形色和肌理等进行主题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通过两幅画家的作品,第一幅是李青稞的中国画《西风烈),这幅画直观地表现人物在刮风时衣物、头发、表情的变化;第二幅是法国画家柯罗的《阵风),他借助周围的树木顺应风的方向飞舞的姿态,有动感地告诉观察者,刮风了。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运用线条、色彩及笔触来表现刮风的情景。教学重点体现在探索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在表现中丰富个人的情感与想象力:观察副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能利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刮大风时的情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大风时的情境。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观察中分辨刮风的场景,能在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在表现中丰富个人的情感与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环境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刮大风时周围的环境特点
五、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用具
音频、视频、PPT、投影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
课堂导入:播放音频,请同学根据录音思考这是自然界谁的声音。引入课题
学生听录音思考后抢答。
通过听录音,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引入课题。
(二)
新授活动1:认真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与思考:我们是如何感受到风的?
学生根据观看的有关风的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我们是如何感受到风的?如物象、皮肤、声音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
新授活动2:欣赏图片,提问:风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根据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进行视觉语言描述。
(四)
新授活动4:提问:风给自然界带来哪些利害关系呢?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探索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从小关心自然、探索自然的良好品质
(五)
新授活动5:欣赏,画家以及同学们是如何表现风的?
学生欣赏与探索不同作者如何表现风。
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
(六)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刮大风时的绘画技巧。解读绘画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认真学习刮大风时的绘画技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绘画技能。
(七)
学生创作:请学生画出刮大风时的画面。
学生绘画刮大风时的画面。
培养学生技能及表现力。
(八)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教师总结及拓展延伸。
同学分享并自我评价画面。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刮大风》
1.小组讨论
2.作画步骤
【《刮大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刮画教学设计08-21
大班《大风》教案12-19
中班刮画教案01-07
刮画大班教案10-22
教案快乐刮画模板10-19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教学教学设计11-17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刮画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