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9 08:27: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

  一、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二、思路说明

  通过具体实验,比较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最后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抓住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引导学生认识到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利用实物教具使学生体会到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离开实物去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抓住实际事例,帮助学生区别比较体积和表面积。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本单元的内容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几何知识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长方师:引导学生用数小正方体的方法,数出第1题中两个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来比较各自占空间的大小。学生数出个数后比较大小,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第一个图形可以利用长方体体积的公式计算出来。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

  2、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四第2题。

  师:我们学习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在头脑中有了直观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

  学生小组内交流,填出适当的体积单位。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出示教材第48页练习四第3题和第4题。

  师:我们通过用小正方体摆图形的方法找到了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总结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谁来说一说计算公式?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师:很好,请同学们完成第3题和第4题。

  学生独立利用公式计算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04-21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11-14

《单元练习4》教学设计01-17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11-08

《练习四(一)》教学设计07-29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1-14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优秀11-1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三06-04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案04-08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