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8 13:50: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计

  摩托车

  小汽车

  大客车

  载重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习。

  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2

 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这个教学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这个单元的第2课时,学生已对怎样收集和整理数据有一定了解,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并且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在教学中,我选择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让孩子们用投票的方式,选举自己心目中,数学成绩优异,也最热心协助老师工作,帮助同学提高数学成绩的数学课代表。这一活动立刻激起了学生收集数据的热情。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收集和整理数据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我先让学生进行投票,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记录数据,并请几名不同方法的学生到黑板上负责统计,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了记录数据的统计。这样做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体验了统计过程。最后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数据最简便,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用打钩、画圈等方法时容易数错出错,并且很麻烦,最后明确用“正”字来统计数据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这个环节花费的时间太多,所以练习的时间显得太少了,特别是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描述、分析数据,显得有点偏离了教学目标,这或许就是缺少教学经验的老师的表现吧。以后的教学中还得多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3

  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93~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了解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调查和收集数据的过程,体验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感受数据蕴含的消息,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3.感受统计活动的学习价值,培养乐于与同学合作的态度,激发对统计活动的兴趣,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并传播爱护牙齿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会有不同的方法调查和记录数据,并能把调查整理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师(出示儿歌):一起读一读,这只儿歌在说什么?

  生:牙齿。

  师(传播爱牙信息)牙齿是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好好爱护它,就会成为蛀牙?(出示PPT)

  师(出示例题)看!这几个小朋友正在讨论蛀牙。

  师:那你们有蛀牙么?

  生:没有......,有......,有1颗......,有2颗......

  师:如果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蛀牙情况,可以怎么做呢?

  生(会回答:询问、调查、记录等等)

  师:要知道大家的蛀牙情况,需要一个一个问清楚,然后再记录下来,才能知道结果。

  揭示课题——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2、分组活动,交流共享

  1.收集数据

  师(分组活动)了解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蛀牙颗数,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生(小组合作)

  师(巡视小组合作过程)

  你们小组师怎样调查和记录的'?

  将几种不同的记录放在一起比较: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

  指出用“正”的方法记录很方便。

  2.整理数据

  师(出示表格)同学们收集数据做的非常好,要想更清楚的看出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我们需要再把收集的数据分类整理,填写在表格里。

  生(独立完成)

  师:这两个表格分别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呢?

  生:第一个表格按蛀牙颗数分的,第二个表格按有无蛀牙分的。

  根据整理结果回答:

  (1)小组同学中,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

  (2)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你还能想到什么?和同学交流。

  小结:通过统计,能清楚地了解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

  画“正”字记录人数很方便,在生活中也可以用。

  3、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课程表,完成涂色,一个方块表示一节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各有几节?

  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你知道“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么?同桌两人之间玩这个游戏,做20次,画“正”记录每次的结果。

  和同桌的表格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两人的输赢次数刚好相反,平的次数相等)

  3.想想做做第3题

  课后完成

  4、总结

  教学板书: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没有正1颗正正2颗......3颗......4颗......

  教学反思: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合作记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记录,总结方法,体会活动中的一些发现,提高数学的兴趣。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4-30

数据的分段整理说课稿07-07

《整理房间》教学设计06-24

《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06-28

整理和复习的教案08-28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整理02-18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1-13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05-28

《帽子和鸟窝》教学设计06-20

《酸和甜》教学设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