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和小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和小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和小树》教学设计1
重点: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准歌曲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歌曲中附点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比拟手法引导幼儿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复哼唱重点小节。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2.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工具及材料:
挂图、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歌曲主旋律
(一)示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下小树苗,小树在成长,小朋友们也在成长。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树比一比,看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二)掌握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哼唱歌曲旋律,随音乐拍手。
2.带唱的方式,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3.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
二、环节改革:
在开展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首先练习节奏,由最基础的节奏到歌曲的'节奏,有手击打xx’xx’xx’/xxx’xxx’xx’x—’。熟悉了节拍后,用发声la哼唱歌曲旋律,强调重点、难点部分。最后一步就是填歌词,一首歌曲就在这样的发声练习中自然学会了。
三、观察所得: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氛围好,学习热情高。
自身反思:
一贯的教学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维,同样也匡住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单一化、机械化、老套化,在教学中我们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方式、思维去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见识,不断地寻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每一个活动。
《我和小树》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2、通过学生合作与交流,感受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看图提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春天到了,为了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得更加美丽,一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分别在校园里种了许多小树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我们的朋友笑笑和淘气走进这些小树苗,认真观察,善于发现里面的小秘密,一起来体验和小树成长的快乐,好吗?
二、活动一:投影打出我和小树一起成长的图片。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知道些什么?(小组合作交流)。
2、分组汇报得出的信息,以及解决的方法。
3、各组讨论的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班32棵,二班43棵,三班45棵。出示图表
(45棵)
(43棵)
(33棵)
0一班二班三班
看到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哪个班植树最多?哪个班植树最少?
(2)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棵?
(3)二班比三班少多少棵?
(4)二班比一班多多少棵?
三、活动二:投影打出小树长高的图片。
1、谈话引入,激发兴起。
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小树也在大家的精心护理下茁壮成长,淘气和笑笑又坐上飞机为我们拍下当年小树长高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
(1)能从图中看到栽有哪几种树?
(松树、柏树、杨树、柳树)
你能从图中找出给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小组合作交流)
(2)情景体验:选四名同学分别戴松树、柏树、杨树、柳树四种头饰来表演图中提供的信息和问题。
(3)汇报解决问题方案。
(柳树有多少棵?44+16=56(棵)
松树有多少棵?根据松树比柏树少多了,可知松树有18棵)
(4)出示统计表:
种类杨树松树柳树柏树
棵数(棵)40185652
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解决)
(5)猜想:淘气和笑笑坐上飞机看到凉亭是什么形状(画“”)
四、小结:
同学们学会了观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我和小树》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一般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用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会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更好的'学习知识。歌曲演唱中,低年级学生经常会用语文课上读课文一样喊唱歌曲,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用轻盈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和小树》,体验3/4拍歌曲的律动特点。
2、能用肢体语言(拍手、拍腿、拍肩、捻指、等动作来表现歌曲节奏特点,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并能用指定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教学难点:
3/4拍歌曲的律动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树木景色图片
《我和小树》歌曲录音伴奏
打击乐器:碰钟串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用校园内的树木图片导入本课)并教育学生要保护树木。
二、初听歌曲,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我和小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4-13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2-26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5篇04-05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汇总3篇]09-26
小树教学设计06-13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04-11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5-03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1-22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6-13
《爷爷和小树》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