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1 11:41:2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

  在整个课堂中,由于太紧张,没有很好的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回答问题也不是特别积极,看到台下这么多名师以及领导听课,一紧张就把课中的有些环节给忘掉了,在第二自然段讲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时,没有很好的指导孩子们的阅读。在分析“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没有进行拓展的检测。在课件的'最后一页,原本是利用背景音乐来试着背诵课文,却在手忙脚乱中点错了背景音乐。

  本文是一篇很适合孩子朗读的课文,通过朗读和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在朗读教学时,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的朗读课文,我在准备的时候很花了一番心思。因为之前的课文,都是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很愿意读。可一接触这样成段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就有点拖腔拿调,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这其实与学生的语感是分不开的。所以我选择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品读、男女对读、比赛读。而且每一次读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一遍自由朗读要求是把课文读准,接着同桌对读是把课文读顺,后来的个别品读则是要求把课文读好。这样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难度,并且在朗读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想象并通过图画在语言的感悟中学习。

  上完课以后觉得很遗憾,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导致上得不成功。或许是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在课题导入的时候,就因为没有组织好,浪费了很时间,后面的内容上起来就有点仓促。想了很多,虽然这次上得不太成功,但是我不能气馁,我应该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步,相信自己会在这种磨炼中得到提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2

  教学《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时,我发觉只要联系生活实际,遵循孩子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进行适当引导,学生理解、接受更快。

  1、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学校的园林老师就给校园里的所有小树刷上了一层石灰水,当时孩子们还问我:“老师,树上白色的是什么?”所以在理解课文中“暖和的衣裳”时,我引导学生想想生活中人们给小树穿衣服的方式。从而明白为什么小树不冷了,体会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互相关怀。

  2、利用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

  教学时,我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与学生进行启发性的谈话:“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刮着,这时你感觉怎么样?想想屋外的小树怎么样?在这样的天气里,小树会说些什么?”有的说“我好冷呀,谁来帮帮我呀?”、一边哆嗦一边说:“天公爷爷你就行行好,不要这么冷了,我快受不了了。”……。这样的氛围一下将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3、反复朗读,情感熏陶。

  学生理解课文后,指导他们反复朗读,便能读出爷爷和小树互相得到帮助后的快乐,从而想到人与人之间也要互相帮助,想到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景。

  借助、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感同身受,更能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恰当的开发教材,有效地再现生活,会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3

 【教学理念】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7 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刂、冫"。

  2、初识“自然段”,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3、感受爷爷爱护小树。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预设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和学习伙伴熊大熊二比谁的表现好情境。

  2.齐读课题。

  3. 学习生字“爷”。读准字音,读好“爷爷”的第二个音节(轻声)。与“爸”比较,认识“父字头”。记住“爷”并组词。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1.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读准确。

  2.你有新发现吗?引导学生初识自然段,课件示范标注后,学生在课本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3.师生合作读全文。

  三、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先看第一自然段(出示带拼音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1.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谁愿意读?

  2.学习生字“棵”。拼读后记字形。

  3.如果这棵小树,它长大了,就变成了“一棵大树”,大树能做什么? 小树长大后,有这么多作用,我们用喜欢的感情来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冬天里的小树情境,学习生字“冷”读准字音,认识新偏旁两点水,记住字形组词。

  可怜的小树在风雪中喊冷,爷爷也听到了,看爷爷在做什么?(出示爷爷护树图)

  2.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带拼音句子)

  (1)读准“和”“裳”。 认识多音字“和”

  (2)这句话中藏着好几个生字宝宝,先自己读一读,记一记,等会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

  (3)小老师领读,读准字音。

  识记字形。四个生字宝宝,你记住了哪些?

  到:认识“立刀旁”。

  给:做动作。

  穿:复习穴宝盖。用“穿”说一句话。

  暖:复习日字旁,组词。

  3.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里。

  (1)读句子。(去掉拼音)

  (2)理解“暖和的衣裳”句中的“衣裳”是什么?

  (3)说话练习:暖和的( )

  4.有了暖和的衣裳小树感觉怎样?(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齐读。

  5.这两个句子组成了第二自然段。我们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过渡:

  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很开心,就快乐地长啊长啊,夏天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趣味识字。

  学了这么久了,生字宝宝请我们一起做游戏。

  1.猜字谜。

  (1)爸爸老了主拐杖。(爷)

  (2)做动作猜字。(冷 穿)

  2.捉迷藏(在生活图片中找生字)

  3.吃苹果。(认读生词)

  五、写字指导。

  1.创设学习伙伴要和我们比比谁的字写得好。引出要写生字(不 开)

  2.课件演示,观察“不”的笔顺,自主说说写好“不”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同法学写“开”。

  5.练习写字。

  六、书写交流及评价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七、总结

  1.和学习伙伴说再见。

  2.结合板书说说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八、作业

  1.把今天新学的知识说给家长听。

  2.和家长一起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hé

  和

  父 冫刂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五课。本课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一年级的学习要求,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初识自然段、认识7个生字、会写两个字和练习朗读课文1、2自然段。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我设计整个教学流程都让学生在情境和游戏中进行,让他们在玩中学,同时体会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纵观本节课,各教学重点都有落实,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教学预想。比较满意的有两点:

  一、直观形象,吸引注意。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突出,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环节,我将课文做成PPT,用红色方框和数字进行提示标注,学生很快就对自然段有了感性认识。又如指导写字环节,我将“不”“开”两个字的笔顺,做成放大的动态的课件,学生观察起来清晰明了,说关键笔画时准确到位。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次让生字与学生见面,但每次出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让学生在自然段的句子里找出生字,这一遍重点关注字音,通过小老师领读生字卡方式,既复习了拼音又读准了字音;第二次,将生字去掉拼音,送回句子里请学生读,好胜心强的学生读起来十分卖力;第三次,联系生活,把生字词以做动作、猜字谜、捉迷藏、吃苹果等游戏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生字。

  朗读课文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个人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做动作读。不同的朗读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总之,整节课老师的情绪饱满,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老师和学生都是快乐的。但快乐之余,我也发现自己的教学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

  一、重视组词技巧的训练。

  在生字教学时,我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学生干巴巴的组词,而有些生字如“给”“穿”是不好组词的,我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字说一句话。又如多音字“和”读“hé”时指导学生词组时,尽量说一些常用的词,如“和平”。还有,当学生

  组词后,也可以让他们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二、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

  课堂上气氛活跃了,课堂纪律就容易散乱。在本节课的写字环节,学生的书写速度不一,出现了学生自由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而我只顾着评改学生的书写质量,忽略了维持课堂纪律,其实,只要说一句“我们看哪组小朋友表现好?”之类的话,学生会很快安静下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的故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有童趣,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对练习朗读注重太少。

  从教学过程看,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生字,让学生互相说说记生字的好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想到的办法还真多,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

  在教学课文时,我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尤其是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通过反思,我了解到,学习本篇课文,只要多读,并借助图画,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撑开的绿色小伞”指的是树冠。可以针对年级特点练习说短语,如:暖和的()、绿色的()等。

  听了于老师的朗读教学的报告后,更加觉得朗读的必要性了,接下来的课文我将会尝试以读代讲。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5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2.《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倡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增强学生的感悟体验。即要求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重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本课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强化朗读,引导学生经历内化和表达语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语感。此课文中孕育着浓浓的情感因素,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语文学习的任务,教学时还应当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趣逐渐形成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健康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给树穿缓和的衣服,绿色的小伞等表达方式适合儿童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在已学习拼音后,对认识10个单音节生字,读音难度不大。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认识的10个生字时由于部分生字笔画较多,且伴有新的偏旁出现,在认记上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联系生活实际,形象地感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会写不四。

  2.让学生初步感悟到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两个字。

  2.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哪一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5.爷爷和小树) 指名读课题指出爷爷的读音(板书:yēye) 全班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三、学习课文(同学们生学掌握真不错,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69页,看看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一)

  1.范读第一自然段,这棵小树会说些什么?它想要什么呢?(板书:树)

  2.这时谁来帮助了它,出示课文插图一。(板书:爷爷)

  3.爷爷是怎么做的呢?

  4.小树捆上了稻草就像我们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冷)

  5.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

  (二)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暖和的衣裳、爷爷不热了各指什么? 全班交流

  四、小结

  1.如果冬天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人和树是好朋友,人类爱护树木,树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好处。

  2.夸小树。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不四字。

  2.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四的第四笔是竖弯,强调竖要直,弯要圆。

  3.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爷爷 小树

  不热 不冷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来体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句式一样,教学时,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观看插图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老师注意到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但却未能很好的落到实处。如果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多元化地评价并且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的话,应该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但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过于成人化,语言还不够生动活泼。

  三、学生朗读存在唱读拖音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对学生朗读习惯进行严格要求与指导。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更清楚地明白了自己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扬长避短,使得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得以更大提高。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6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兴趣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了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无味的呈现形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然占优势。他们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如:在学生字时,让学生想想你在哪里看到过或用到过这些字。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这些字,“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说得很好,“我在和爷爷说话的时候要用到爷。”“我在开门、开窗的时候要用到开。”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更在生活中运用了这些生字。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孩子们也在这寻找、记忆、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7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

  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1)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A、“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B、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A、理解“绿色的小树”B、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语文,四五十个可爱的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跃。拼音教学时尤为突出,进入课文教学后,有一段时间课堂上显得较为沉默, 但当我教过《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后,我发觉只要遵循孩子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们一样热情洋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师语句充满童趣,将他们带入童话世界 教《爷爷和小树》时我没有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与学生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我家门前种了一棵树,冬天到了,风儿呼呼的刮,你是小树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答案精彩纷呈,童趣十足。像“我好冷呀,谁来帮帮我呀?”、一边哆嗦一边说:“天公爷爷你就行行好,不要这么冷了,我快受不了了。”等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起来。

  2、联系生活,学生感同身受,理解课文内容 启发学生了解爷爷为小树穿衣裳,小树为爷爷撑开小伞这件事后,学生自然想到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讨论后知道给小树穿衣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刷白漆、捆草绳等,还知道为什么小树不冷了,体会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互相关怀。

  3、反复朗读,情感熏陶,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和感悟 学生理解后反复读,便能读出爷爷和小树互相得到帮助后的快乐,从而想到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帮助。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掌握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以外的知识,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和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相信课堂教学一定会充满乐趣。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8

  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 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二: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三:以培养习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习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9

  《爷爷和小树》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到了,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小树不冷了;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阳光,让爷爷能在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根据1年级学习的重点,我这样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比较好动的特点。因此我重视在游戏中识字认字,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多样,认读生字

  在儿歌导入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和同桌认读,一方面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促使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然后以“我会认”的形式,请学生自由分享自己认识的字,并请读得正确的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领读。接着去掉拼音,全班“开火车”认读,这样不但照顾了大多数,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归类识字的环节,我设置了“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让拿到字卡的学生,在“……朋友在哪里?”的拍手声走上讲台,并把字卡贴到黑板相应的地方。也许孩子们表现的欲望被激发了,都跃跃欲试,课堂出现了第一次小高潮。

  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本课要认识的生字有10个,相对较多,而且有几个不常见,为了巩固学生识字的效果,我注重生字与学生的反复见面。因而把课文的10个生字,串联成一首语境歌,帮助学生记忆。在比较充分地认读完生字后,开始朗读课文。在此环节,我依然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再点几个相对优秀的学生展示读。

  三、察练结合,指导书写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另外还要教会方法。本课时要写的生字有2个,首先我提醒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尤其是特殊笔画,然后分享自己的所得,接着一起书空、练写,在写的时候强调写字的正确姿势,当评价完了之后再进行修正写。

  虽然在备课时也曾在脑海中预想了很多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课堂是生成的,在实际处理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许多顾此失彼的情况。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一、关注细节,重视发音

  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难读音,在本课中,主要是区分前后鼻音和边音。对于学生发音把握不准的地方,应该停下来进行典型指导,突破难点。

  二、自主学习,相机指导

  在识记字形的时候,可以尝试让生调动平时的经验来说,如“我会记哪个字?我用什么方法记的?”这样不但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能突出语言训练的特点。

  虽然只是短短的40分钟,但是通过这节课,我再一次明白了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才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看、多思、多总结,让自己更快成长。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0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的第一课时,整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从导入到学习生字、朗读课文,再到扩展阅读、打写训练。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便于教学,我利用课件配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结果来看,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成与败,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每次的授课都出现超时的现象,其实自己也很注意这一点,但是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要把四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这时间明显缩短了一半,无论对于老师的授课要求、技巧,学生的接受都是个转变与挑战。

  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这一环节上没有把握好时间,在教学设计上也欠佳,在听取博士和几位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后,如果把教学设计做以修改,应该能把握好时间。

  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有不断地进步与提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1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习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习,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习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 什么?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什么?

  教学难点: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具准备:生字卡,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用卡片复习生字,开火车认读,同时组词。

  2.朗读课文(齐读)。

  二.观察图画,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两幅图,同学们自己观察图画,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板书:爷爷和小树。

  3.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

  4,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件出示)一棵小树图,同学们看到了这是一棵小树,在课文中找一找,哪句话告诉我们这棵小树长在什么地方?

  2.读这句话。(即第一自然段),复习一下生字课。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仔细看看这幅图,说一说这幅图表现的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一段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3.齐读这一段。

  4.出示“暖和的衣裳”齐读

  提问: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学生回答正确之后 问:爷爷为什么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学生回答)

  结果怎样?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

  5.再读这一段。

  6.“暖和的”(课件出示)

  我们说“暖和的衣裳”,还可以说暖和的什么?学生练习说。

  7.间休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看,什么季节到了?从哪里看出来的?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3.齐读课文第三段。

  4,课件出示,“绿色的小伞 ?”

  谁能根据老师的投影来提个问题?

  (学生提问后,学生讨论回答)

  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结果怎样呢?

  5.带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6.课件出示“绿色的小伞” 齐读

  出示“绿色的”

  还有绿色的什么? (学生练习说)

  六.再读课文,回归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1.这就是爷爷和小树的故事,请你们完整的读一遍,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2.请大家再读一遍,你明白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读)小组汇报 (互相帮助,保护小树)

  3.再读课文,带着爷爷和小树互相关爱的感情读(齐读)

  4.小结:(指板书)引读。 冬天到了(生读)小树——(生读)

  夏天到了——(生读) 爷爷(不热)

  七.总结:

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这个故事,通过看图,朗读,提问和讨论,明白了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课后反思:

  一.关于教材:在使用这本教材时我深深地感到一种浓浓的至爱亲情。爱的情感渗透到方方面面。这篇课文也不例外,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设计教学时,我们由浅入深,从事例中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反复朗读体验到这种感情。

  二.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训练:学习课文第二段时,我们采用“看图——找内容——提问题——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对刚进入学校的孩子很适用。到第三段时,就采取让学生自己根据填空设计问题的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符合了学生的特点。

  三.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利用小组活动互助学习。教学中多次安排小组讨论,学习讨论很热烈。在回答问题

  时,也尽量分配得当。

  四.不足之处。令我感到分外遗憾的是:这次教学我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发挥。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没有扑捉到,这是由于备课时对学生信任不够,与新理念有所背离。

  课改体会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念正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反映了这种变化。

  1.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坦诚的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如,“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都没有注意到。”“你帮助了我们大家,谢谢你。”只是平凡的几句话,就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受。每

  个人都渴望成功,这样就更能促进学生对学习,对集体生活的兴趣,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2.注重榜样效应。在教学中把握好个体学生和群体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例如这样评价,“刚才那位同学读课文时,这位同学也看着课文,边听边看可认真了!”“自读课文的时候一些同学能用笔把小动物的名字画下来。”老师在全班同学中树立起“典型”,以珍视的态度提醒全班同学注意,得到老师的重视,学生多么自豪。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觉得亲切乐学。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从“裁决者”转变为“促进者”,给学生发展性、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都能快乐、自信、充满朝气的学习。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的第2课,爷爷和小树(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爷爷和小树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习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习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好基础。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 )了。

  口头练习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习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

  ①口头填空

  ②试着背诵。

  4.朗读全文。

  5.背诵全文。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课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1)先读一读。

  (2)进行扩展,暖和的 ,绿色的

  讲课反思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此时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他们在通过肢体语言、语气体会、自由对话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我觉得,这样做既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方式。摈弃了以往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目瞪口呆的局面。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4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这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字词和练习朗读。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对写字和练习朗读注重太少。

  从教学过程看,教师的导入自然、条理清楚、教学环节完整。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气随和,很有亲和力。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

  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生字,先让学生自己悄悄读,认识的直接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读。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其次,留一点时间给孩子,让认识的'孩子多熟悉一下,会更有信心。这种做法比起一出示生字,就让学生读,效果要好得多。

  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先做示范,让学生学会提问,这一环节收到了好的效果。但在一开头,先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就让学生关上书回答问题,这不太符合一年级上期学生实际。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效果不好。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一方面是朗读技巧的指导,有两次教师说到,读得有点拖,下次注意。都没有及时纠正,让学生改过来,让学生的朗读技巧没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其实教师根本不用花大量时间去为了解决问题而费心,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只要多读,并借助图画,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撑开的绿色小伞”指的是树冠。可以针对年级特点练习说短语,如:暖和的()、绿色的()等。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5

  [案例]

  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对抗,比赛认读生字和生词,其他同学当评委,最后的胜利者是小擂主。

  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依次出现,课堂场面比较活跃。

  师:组与组的对抗,一位学生背对黑板,另一学生做动作,让他猜这是什么字。

  生用手开门

  生猜:开

  生穿衣的动作

  生猜:穿

  ……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够根据字的字形编出谜语或儿歌。

  生1:书上结果子,是什么字?

  生2:棵

  生3:爸爸的爸爸拄拐杖,是什么字?

  生4:太阳出来暖洋洋!

  ……

  (采用多种方式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在生字的复现中巩固了识字。)

  师: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课文当中,看课件或插图,找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同桌练读,你读我听等各种方式。

  生自由练读。

  师:哪一组想先读,

  师:男女生比赛读,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字音,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师:(课件演示冬天的情景),北风呼呼地刮,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

  生1:它会说,我好冷呀,我会冻死的。

  生2:要是有人给我穿上暖和的衣服那该多好呀!

  生3:等我冻坏了,我怎么才能为人们服务呢?

  师:爷爷是怎么做的?

  生:爷爷给它穿上暖和的衣裳。

  师:再读课文,想一想“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生1:是可以保暖的衣服?

  生2:不是,是稻草,因为稻草可以保暖。

  师:是呀,爷爷给小树带来了温暖,小树过得可快乐了。

  (演示夏天的情景)夏天到了,小树是怎么做的?

  生:它会谢谢爷爷的,还要报答爷爷,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

  师:他会说些什么?

  生1:爷爷,我要让你过个愉快的夏天。

  生2:我要让你过个清凉的夏天。

  ……

  师:边读课文边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可做动作理解)

  生1:是指小树的头。

  生2:是树冠。

  师:对的,爷爷在绿色的,可爱的树冠下乘凉,心情怎么样?读一读,自己体会。

  (再现课文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突破了教学重点。)

  师: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同学们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

  生1:小树很懂事,为爷爷遮住阳光。

  生2:只要我们对小树好,小树就会对我们好。

  ……

  师:同学说的真好,结合你课下搜集的信息,你能说说树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吗?

  生1:有了树,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有地方乘凉了。

  生2:在冬天,树能够抵挡风沙。

  生3:树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用的许多东西都是用树做成的。

  生4:有了树,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更美了。

  ……

  师:(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看到这些小树,你有什么感觉?

  生1:觉得小树很可怜

  生2:有人在破坏小树,觉得他们太坏了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树的好处,你觉得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

  生1:我们应该多种小树,让我们的环境更美。

  生2:我们应该按时给树刷白、治病,让树更好的成长起来。

  生3:我们应该爱护每一棵树,这样他们才能为人类造福,不应该乱砍乱伐树木。

  ……

  师:是的,只要我们对小树好,按时给他治病、穿衣,小树也会回报我们的,他能够为我们抵御风沙的侵袭,抵挡阳光的炙烤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不仅对树,对任何一种事物或者人都是如此,只要你真心的付出了,你对他们好的,你就会得到回报,记住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表演出来吗?

  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情节。

  师:谁来扮演小树,谁来扮演爷爷?

  (根据学生爱表现、好玩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阅读积累

  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的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树、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你能仿照例子把后面的横线补充完整吗?

  生:暖和的棉被

  生:暖和的热水袋

  生:绿色的草坪

  ……

  还有哪些问题?试着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讨论。

  生:我们组发现了爷爷怕小树太冷,给它穿上暖和的衣裳,爷爷为小树着想。

  生:小树还会报答爷爷的保暖之恩,给爷爷撑伞。

  生:我有一个问题:爷爷怎么知道给小树保暖了,小树就会报答呢?

  ……

  (“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师: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编儿歌吗?(课内不能完成,可以课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附学生儿歌: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大树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他从未嫌弃过谁。

  强树

  树有很多手,他想捉天上的云,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不怕动物的袭击,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反思]

  一、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教学演变成为学生道德生活。而这节课正是抓住了能够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的是应该爱护树木,保护植物。通过讨论、汇报搜集信息等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树木对人类的用处,及应该保护树木,引申了对做人的教育,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二、教师角色、学生地位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欣赏、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主体,符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活动多了。整节课,教师不再一问到底,不再满堂灌,而是组织学生游戏,阅读。由于是一年级,重在识字,识字与阅读的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学生或读、或划、或思、或议。正是因为老师实施了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聪明智慧的良机,大大激活了学生思维。

  四、注重朗读和感悟。于老师注重组织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学生读的形式多,读的时间长,读的效果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了语感。

  五、合作是集体生活的前提,

  学会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

  合作也是人类和平共处的主题。事实证明,

  一个不会合作的个人和组织最终会被集体所淘汰。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

  课堂上有效的合作既能提高教学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自主是自能的前提。学生是一个个具有自己思想、具备不同知识背景的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与学习方式。有的人喜欢大声朗读,

  有的人喜欢轻声吟诵,

  有的人喜欢边读边想。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助于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的学习形成一个双向助益的关系。

  七、激励儿童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抓住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重视儿童的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老师的激励,儿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综合训练培养能力。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弊端。克服了这种倾向,重视对儿童说话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把说话训练与语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综合起来进行。既训练学生认真地听,边听边想;又训练学生大胆地说,说的内容来自观察,观察了要思考。观察生活说话,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说的训练又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03-08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8-30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2-26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4-13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2-21

《爷爷和小树》教案03-23

《爷爷和小树》教案03-16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07-20

爷爷和小树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