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5 16:57: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设计合集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3、考点分析:

  利用整数的乘法原理解决小数乘小数的算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小数,我们根据原则能不能计算一下下面的题目。

  1、复习旧知:

  师:根据15 × 12 = 1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师:

  那么大家知道:1.5x1.2=?

  2、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下图中是一个课桌,我们能看图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课桌的面积有多大?

  你会列式计算小课桌的面积吗?

  生:

  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桌的长和宽。

  ②提问:怎样求课桌的面积呢?

  2、探究新知

  一、问题解决(1)

  1、多媒体展示问题

  1、多媒体展示计算流程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观看课件解题过程

  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适的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看清小数乘小数的解题过程。

  2、问题解析:

  二、问题解决(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

  通过上一个例题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加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竞争学习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三、实际问题(例1)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小数的乘法究竟如何计算?

  计算:1.3x1.2

  生:

  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思考,看谁能最快找出解题思路。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3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为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2位。

  四、实际问题(例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0.14x1.2

  生: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得又对又快。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4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五、实际问题(例3)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1.1x0.12

  生:每位同学都看是进行计算,看那位同学计算的又快又准。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1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巩固提高

  1、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几道题,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课件出示题目)

  师:要找出正确的题目,主要是找对小数点的位置。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正确

  0.37×0.94=3.478错误,应该是0.3478

  41.2×9.2=3790.4错误,应该是379.04

  0.78×6.1=47.58错误,应该是4.758

  2、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小明每小时能走12.5千米,从教室去图书馆用了1.5小时,教师距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①各小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答案:12.5x1.5

  ②现在各小组开始竖式计算,看哪个组计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25x1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一个题目,这次要自己独立完成。

  题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75x2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有4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4位。

  4方法总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5作业布置

  1、计算下列小数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0px,宽为45px,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为:1.2x1.8

  答:长方形面积为54px?。

  课后小结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节课主要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小数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在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和原理。

  板书

  第2节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数学教学设计2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

  2.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k≠0),二次函数y=ax,(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一、问题情景

  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

  对于函数f(x)=x,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

  2.观察函数f(x)=x和f(x)=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22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二、建立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1.奇、偶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 (f(x)不一定是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 (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三、解释应用[例题]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

  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

  解:(1)任取x<0,则-x>0,∴f(-x)=-x(1-x),

  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

  (2)当x=0时,f(-0)=-f(0),∴f(0)=-f(0),故f(0)=0.

  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任取x1>x2>0,则-x1<-x2<0.

  ∵f(x)在(-∞,0)上是减函数,∴f(-x1)>f(-x2).又f(x)是偶函数,∴f(x1)>f(x2).

  ∴f(x)在(0,+∞)上是增函数.

  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

  [练习]

  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a,b]上是增函数(b>a>0),问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

  2. f(x)=-x3|x|的大致图像可能是()

  3.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 4.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

  四、拓展延伸

  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有,有多少个? 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1)F(x)=f(x)·g(x)的奇偶性. (2)G(x)=|f(x)|+g(x)的奇偶性.

  3.已知a∈R,f(x)=a-,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

  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

数学教学设计3

  一、案例实施背景

  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3节内容——5.3.1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六、案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2.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⑴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填写结果:

  第一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二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三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四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剪图—叠合—猜想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猜想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⑵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⑶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等量代换)∠2+∠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⑴(抢答)课本P21 练一练

  1、2及习题5.3

  1、3.

  ⑵(讨论解答)课本P22 习题5.

  32、

  4、5.

  5.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⑴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1、

  2、3.⑵教师补充总结:

  ①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

  ②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③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平行线的性质

  1、

  2、3的表述)。

  ④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性质2和3的说理过程)

  6 .作业。学习与评价: P 2 3 6 ( 选择);P24

  7、12(拓展与延伸)。

  七、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认真聆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花园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跳舞吧!

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表达式y=Asin(ωx+φ),掌握A、φ、ωx+φ的含义;

  (2)熟练掌握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的方法;

  (3)会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讨论其性质;

  (4)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例题和学生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作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求解关系性质的问题;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

  难点:各种性质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为,函数y=Asin(ωx+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模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5、布置作业:习题1—7第4,5,6题。

  课后小结

  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作业:习题1—7第4,5,6题。

数学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看图片和模仿动作等不同方式来感知四项循环的规律性。

  2、学习推测事物排列规律并补排或续排,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蜈蚣、小白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三项循环。

  1、观察袜子的规律。

  教师:瞧,刘老师今天带来什么?你们认识吗?(蜈蚣)仔细看看有什么特征?(有好多脚,每只脚上穿的袜子颜色都不一样)蜈蚣阿姨穿袜子特别的讲究,它穿的袜子都是有规律穿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袜子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原来蜈蚣阿姨的袜子都是按红黄蓝的规律穿的`。

  2、找出穿错的袜子。

  教师:有一天啊,蜈蚣阿姨生病了,小白兔帮忙照顾,小白兔帮蜈蚣妈妈穿袜子,我们看看小白兔为蜈蚣妈妈穿的袜子怎么样?(教师出示蜈蚣妈妈的袜子,请个别幼儿回答并操作)

  二、模仿小白兔跳舞的动作,在动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动作的四项循环规律。

  1、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幼儿发现动作的规律。

  教师:小白兔帮助蜈蚣妈妈感觉特别的开心就跳起了舞蹈,我们看看小兔的舞蹈是怎么跳的?(三种动作的交替循环规律)

  教师小结:小兔原来是拍手、打开、上举、拍手、打开、上举。

  2、发现四项规律。

  教师:老师还可以加一个动作来跳这个舞,瞧,拍手、打开、上举、上举……老师多加了哪个动作?现在老师的跳的舞变成了什么规律?你们发现是什么规律了吗?我们一起来跳跳。

  3、请你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这个循环规律呢?(引导幼儿用拍手或跺脚等方式创编动作表示四项循环的规律:前面两个动作不与后面两个动作相同,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符合这个规律的动作)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按照规律变不同的动作。

  三、观察项链的规律。

  教师:小白兔的舞蹈跳的可真好,所以呢,刘老师想设计一条项链送给它,可是项链还没有设计完,请小朋友来帮忙完成,先来说说项链是怎么排列的?遮挡住的部分要怎么排列?

  教师小结:项链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我们在完成的时候,先找出规律,再来完成。

  活动延伸:孩子们在生活中找找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下次课请孩子们告诉老师。

数学教学设计6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集合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知集合图的价值,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学习的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感想?

  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更容易理解。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掌握的情况怎么样。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第107页第6题)

  生:知道了3个小朋友比赛写出带“春”字的成语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师:读完题,你觉得怎么样呢?

  生:这道题的信息很多,有点乱。

  师:对于这样的问题,你想怎样分析解答呢?

  生:也许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意吧。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分析理解之后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

  求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多少个成语,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小佳写出了8个”,且“小佳写出的8个成语小刚都写出来了”,可以画图表示为......

  所以小刚和小佳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个。

  要求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同样首先要找出与这两个人所写成语有关的条件:“小刚写出了15个成语”,“小红写出了10个”,且“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小刚也写出来了”。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写出的成语中有5个是重复的,可以画图表示为......

  所以说小刚和小红一共写出的成语个数是15+10-5=20(个)。

  ……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师:通过练习题的解答,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面对很多信息时要思考清楚了再列式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排在从前数第9个,从后数第7个,小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三年级一班的50个同学中,每人至少喜欢一门课程,喜欢数学的有37人,喜欢语文的有35人,那么这个班级喜欢语文又喜欢数学的有多少人?

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

  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学生。

  教学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加强数学与文学的联系,体现学科间的互通性与相联性;

  3、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准备:诗词、谜语、题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数学知识。从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同学们有偏科现象,有些同学偏爱语文,有些同学偏爱数学。其实,数学与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知识在文学中的妙用。

  (二)数学知识在诗词文学中的妙用:

  出示诗二首:

  ①一去三四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乡村景色)

  ②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梨花都不见。(形容雪花纷飞)

  (1)问:诗中共有几个数字,从诗中我们可想象出什么?诗中的十个数字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2)指出:两首诗都用了1~10这十个数字,巧妙入诗,成为千古佳句。

  (三)数字成语: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四字成语之多,当居世界第一。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许多成语、口语中都镶嵌了数目字,所占比例非常大。看来,数字与中国人特别投缘。下面我们利用成语、常用语中涉及的数字,做一做巧妙的计算游戏。

  1、在( )里填数字,组成数,按规定进行计算。

  如:(十)拿(九)稳-(七)上(八)下=(三)位(一)体

  算式:109-78=31

  分组竞赛:(在规定时间内全体同学操作,看哪一组组员做对的总题数最多。)

  ①( )光( )色×铁价不( )=( )货公司

  算式:

  ②( )年青÷( )合花=( )花齐放

  算式:

  ③( )刀( )断×( )字经=( )头( )臂

  算式:

  ④( )嘴( )舌×( )视同仁=( )上( )下

  算式:

  ⑤( )万火急×( )指连心=( )万富翁

  算式:

  ⑥( )( )生肖×连升( )级=( )( )( )计

  算式:

  ⑦( )年树木×( )年树人=各有( )秋

  算式:

  ⑧( )面威风×( )窍生烟=( )颜( )色

  算式:

  ⑨( )霄云外-( )见如故=( )面玲珑

  算式:

  ⑩( )令( )申+( )波( )折=( )通( )达

  算式:

  2、根据等式填成语或口语。

  如:算式:78+23=101

  成语:(七)上(八)下+(两)面(三)刀=(百)无(一)失

  (1)分组竞赛:(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结束后小组间互相交换,评价答案是否可行。)

  ①算式:48-36=12

  成语:

  参考答案:(四)平(八)稳-(三)头(六)臂=(一)刀(两)断

  ②算式:9+1001=1010

  成语:

  参考答案:(九)霄云外+(千)钧(一)发=(十)全(十)美

  (2)每个小组出一道类似的题目(必须先拟定参考答案),指名考一考另一小组。

  (答对的加1分,答不上的扣1分:由出题的小组出示答案,并加1分。)

  3、分别用“一”至“十”10个数字为头,写出十个成语。

  一( );二(两)( );

  三( );四( );

  五( );六( );

  七( );八( );

  九( );十( )。

  (每对一个,计一分)

  (四)数学谜语:

  导入:数学与文学之间还有一些很有趣的联系,如数学谜语,既可以由数字想象出文字,又可以根据文字的'意思联想到数学名词。

  抢答:

  (1)7/8(猜一成语)七上八下

  (2)并肩前进(猜一数学名词)平行

  (3)0.30元(猜一数学名词)三角

  (4)七天七夜(猜一图形长度)周长

  (5)两牛相斗(猜一几何名词)对角

  (6)2~9999(猜一成语)万无一失

  (7)7分钟+8分钟=1000元(猜一成语)一刻千金

  (8)10002=100×100×100(猜一成语)千方百计

  (五)小结评价:数学在生活、学习和其它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广泛,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善于应用数学知识,才能使人类智慧得以提升。在今天的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敏捷,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投入,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做到吗?(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课外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除文学外,数学知识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数学教学设计10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 (-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 (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 (a-2b)2= a2-2ab+b2 ()

  ② (2m+n)2= 2m2+4mn+n2 ()

  ③ (-n-3m)2= n2-6mn+9m2 ()

  ④ (5a+0.2b)2= 25a2+5ab+0.4b2 ()

  ⑤ (5a-0.2b)2= 5a2-5ab+0.04b2 ()

  ⑥ (-a-2b)2=(a+2b)2 ()

  ⑦ (2a-4b)2=(4a-2b)2 ()

  ⑧ (-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 (x+y)2 =______________;

  ② (-y-x)2 =_______________;

  ③ (2x+3)2 =_____________;

  ④ (3a-2)2 =_______________;

  ⑤ (2x+3y)2 =____________;

  ⑥ (4x-5y)2 =______________;

  ⑦ (0.5m+n)2 =___________;

  ⑧ (a-0.6b)2 =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 公式右边共有3项。

  (2) 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

  p34 随堂练习

  p36 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由于语言缺陷的原因,这一点对聋生来说比较困难,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1 . 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容量恰当,重点突出,体现内容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有序性;

  2 . 重视启发,活跃思维,方式、方法多样,选择适当;教学环节紧凑、合理;

  3 . 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4 . 教学结构组合优化,优质高效。

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掌握一个因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二、探究新知

  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在得数后面添上两个0。

  三、尝试练习

  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异同点?

  四、分层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4、5题。

  课题二用两位数乘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两闰数的乘法估算。

  3.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谁能说说上节课我们学

  习了哪些知识?

  口算:28×8

  89×9

  312×7

  498×6

  22×9

  说一说口算的简便方法。

  二、探究新知

  把本题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数乘法的估算作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46页做一做。

  四、分层练习

  1.估算下面各题

  79×5602×4

  87×9

  188×2

  2.写出下面估算结果。

  12×4232×5184×6293×53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3题。

  课题三除法口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快。

  200÷50

  280÷70

  3600÷90

  450÷50

  2.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算式与上面的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500÷100

  2400÷100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00÷100怎样口算?

  2.教学例5。

  3.归纳:怎样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哪种方法最方便?

  三、分层练习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算式可以看成右边的哪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800÷100

  6÷2

  600÷200

  15÷3

  2800÷70030÷6

  1500÷3008÷1

  3000÷60028÷7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3-5题。

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想象、和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通过迁移比较,促进学生掌握易混淆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火柴盒、直尺、数学书(师:大鞋盒、包装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已经拿到了一个。

  生:小火柴盒

  1、师:观察火柴盒,从数学的角度,你认识它吗?

  这是个长方体,既然是长方体它应该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面、棱的特征、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道具引入,激发学生对以往经验的回忆。】

  2、知道了长、宽、高,你能联想到哪些数学知识或者立刻想到可以求什么问题吗?(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公式、体积容积进率。)

  3、生根据测量的、长、宽、高求出盒子的棱长和、表面积(可简算。到了高年级,碰到了长长的式子,不要傻算,先分析分析式子,如果可以用简算的话,要采取采取策略!)、体积。由于火柴盒比较小,选择毫米作单位。(板书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算式))

  【设计意图:创设现实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又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师抽出内壳,(生继续观察)认识外壳、求出外壳的表面积(减去左右两个面)。

  5、师:如果壳纸是2毫米,一盒火柴盒的.容积是多少?(生试算,只列式)

  强调:长减2个2毫米,宽减2个2毫米,高减1个2毫米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尽情发挥想象、观察,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加深理解,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6、师:好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火柴盒,我们发现了这么多问题值得研究,如果不结合实际考虑,只求出它的表面积、体积就太简单了。实际生活中,不只是我们在课堂上学的那个数学的基本公式。所以我们要灵活运用。我还有个问题,如果用四个火柴盒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想好后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自己的想法可行吗?有几种拼法?(生四人小组试拼)

  从节省包装纸的角度,你会选择哪一种?(学生讨论7种拼法对使用材料多少的影响,一般是让它消失最大的面)

  【设计意图: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替想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8、(师展示包装好的鞋盒)如果你们把四本数学书也像老师这样包装,接头处留20厘米,需要多少带子?小组合作算一算。注意:这是求棱长和,2条长、2条宽、4条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包装中的数学)板书

  二、作业:每个同学用一张长方形纸,不许裁但可以粘贴使它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长方体展开图的感念】

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综合应用小数运算,观察物体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都相比低年级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加上天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喜欢去探索知识,喜欢边做、边想、边用的模式来参与学习活动。有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丰富的课堂内容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

  教材分析:

  在近三届奥运会比赛中,我国体育代表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数学好玩单元安排“奥运中的数学”这一内容,不仅能使学生综合运用小数运算、估算、观察物体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也能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主动交流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通过个体行动、小组讨论、综合知识运用,真正去体会数学的“好玩”处!

  教学环节:

  一、欣赏奥运

  比一比:欣赏奥运会精彩项目片段,并把自己知道的项目报出来,看谁报的多。

  导入课题:奥运中的数学

  二、金榜导入,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近三届奥运金牌榜,引导学生感受国家的体育事业的优秀成绩。

  抛出问题:“奥运会中有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呢?”

  2、介绍田径明星:刘翔,他是2004年110米栏奥运会冠军,欣赏当时夺冠时刻,感受精彩,捕捉数学问题。

  问题一 结全前三名的比赛成绩,计算出他们分别相差多少秒?(先回顾知识,后独立完成)“计算进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给学生一个知识方向的搜索,回忆并明确所用到的知识。(学生板演,发现问题,对照知识,纠正错误)最后明确:小数的加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问题二 根据上个问题的计算结果,判断以下两副图哪副符合当时的比赛情境(学生先思考,再小组内交流,并总结出判断的方法)。明确:“相差的时间越小,相差的距离也就越小”。

  问题三 通过口算算出刘翔的成绩和奥运会记录相差多少秒?巩固学生的小数加减,强化记忆。

  3、介绍跳水冠军何冲,欣赏何冲的高难度的跳水动作,感受成绩的来之不易,并公布前五跳的成绩,制造问题。

  问题一 最后一跳前,何冲领先秦凯多少分?(通过对信息中落后和领先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转化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不同的条件,所用的运算也会有所不同,强化认真审题的习惯)

  问题二 结合最后一跳的成绩,用自己的方法去判断三人的名次顺序。(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说明自己的判断方法,对比发现方法的优劣,感受数学的策略多元化)通过相差分数的累积和领先分数与落后分数的对比,可以快速判断出三人的顺序。

  4、认识女奥运冠军郭文珺,通过视频了解比赛规则,感受运动员的强大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成绩的变化,发现新的数学问题。

  问题一 前七枪落后0.2环,请根据八九枪的成绩判断郭落后还是领先?(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并对比各自方法,发现最优的方法)有的同学选择加总分再相减来判断;有的先观察成绩,找出相同成绩和不同成绩,发现只需计算不同成绩的即可,从而更快更准确的确定结果。

  问题二 给出郭最后一枪成绩,判断格贝维拉最后一枪至少打多少环才能夺冠?(先请同学们理解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才能夺冠?二是至少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先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再统一认识,对比同学们的见解,确定正确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夺冠可以是并列的,所以这个至少就是指格贝维拉要打一个能刚好和郭文珺总成绩一样的环数即可,即最低限度是多少环才能满足并列冠军。结合之前领先0.5环的优势,所以格贝维拉只需打出10.3环即可并冠军。

  问题三 格贝维拉最后一枪只打了8.8环,如何确定两人最终相差的环数?(结合跳水问题的经验,学生思考交流完成作答)通过最后一枪的成绩差,再对比之前的相差环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及准确列式。

  问题四 感受赛场,判断位置。(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判断结果)

  三、体验感悟,升华认识

  分享感悟,引导学生重新定位对数学课的认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的魅力之处。

数学教学设计14

  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方法的种子。”有问题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展、有创新。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机,唤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在好的问题情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菱形性质时,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菱形图案?(看谁说的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1)吃过的菱形形状的.食物

  (2)春节时门上贴的剪纸花

  (3)居室装饰地板砖

  (4)中国结

  (5)菱形衣帽架等。

  2、为什么把这些图案设计成菱形呢?

  3、菱形到底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和运用呢?(板书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可以总结出来。

  然后通过画图和电脑显示,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去论证。从而弄清了菱形的定义、性质、面积公式及简单运用,

  然后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菱形性质方面的应用。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为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本节课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转化成数学问题。但教学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东西。同时不是为情趣而情趣,要注意增加情趣的内涵。注意经常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二、变更表述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设障布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需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时可通过变更问题的表述形式,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为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通常提出问题:“如图(1),△ABC要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

  BC A 有哪些方法呢?”这样出示问题显得单调又乏味。为了同样的教图(1)学目的(引导学生获得判定定理),教师若能根据“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内在联系,在引导学生性质定理后,提出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如图(2),△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因不小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试问能否把原来的△ABC重新画出来?”不仅引发了生动活泼的讨论形式,而且也收到良好的引发效果,(有的先度量∠C度数,再以BC为边作∠B=∠C;有的取BC中点D,过D作BC的垂线等)。由此可见,在定理或概念性较强的性质的教学中,应尽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意义,使他们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猜想验证法,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积极的促进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兴趣高涨,主动的进行猜想验证。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试先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通过观察他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我问他们是不是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说这只不过是你们的一个猜想,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来验证你的猜想。于是,同学们立刻想到了手中的三角板,积极的行动起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建构数学知识,在情境中自主的参与探究和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争取更打的进步。

数学教学设计15

  重点难点教学:

  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

  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一.教学过程:

  1.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

  2.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yf_A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_A?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

  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像法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08-17

数学的教学设计12-27

数学游戏教学设计06-12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1-07

数学初中教学设计02-2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30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3-08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7-03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