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7 09:07: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风筝》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风筝》教学设计(集合15篇)

《风筝》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二、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2 . 图画纸和彩色笔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同学们,老师今天来给你们猜个谜,看谁能猜出来哦。〔像蝶不是蝶,

  像鸟不是鸟, 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 。谜底:风筝)

  板书:风筝

  2.你对风筝有哪些了解?能不能简单说说你放风筝时的感受?

  3.导入新课: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品读课文,走进他们的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读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一起自读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别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1、整体感悟: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

  2、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①“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②“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③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①练习朗读。

  ②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③展示朗读。

  3、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①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

  ②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③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4、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①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②理解“垂头丧气”:

  “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③相机指导认记“丧”字。

  ④讨论:

  “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 放风筝 ――→ 找风筝

《风筝》教学设计2

  【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

  识字。

  2、游戏识词:

  “摘风筝”。

  3、回顾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谁和谁的故事呢?(出示贴图)你们知道他们俩住在哪儿吗?(学生说完后上台贴图)老师指着板书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习1~7自然段

  1、(示课件)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6自然段。

  2、学生汇报: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板书贴图:纸船和风筝)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是让你“乐坏了”?

  3、指导朗读:(示课件)谁有信心,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刚才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大家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⑶ 齐读课件里的'四句: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取下纸船和风筝)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示课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

  2、汇报提出的问题。

  3、课堂练习:

  ⑴ 课件演示:

  飘荡、漂流。这两个词语中,(边说边出示课件)哪一个应该配给风筝,哪一个应该配给纸船?为什么?

  ⑵ 比较句子:

  ①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说得真好!连我们的电脑也忍不住要表扬你了!)

  4、指导朗读:(示课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些自然段呢?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学生评价;老师也可读,让学生评价。

  ⑶ 指一名领读,其他小声跟读。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心里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时,是谁受不了了?谁想读读这一段?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谁还想读一读?指导读(示课件)“如果……就……”,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6、听了松鼠的话,你愿意和松鼠和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松鼠会看见什么?(边说边贴上风筝)是谁放的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风筝啊!松鼠看见了,有什么反应呢?(高兴得哭了)他又是怎么做的?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主动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还能主动道歉言归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纸船和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传递他们的友情,真聪明!

  【课中操】

  《找朋友》(放音乐)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拓展思维】

  1、小朋友,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时,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2、下面,老师就给个机会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好朋友表达心意吧!

  【板书设计】

  以贴图为主(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风筝》教学设计3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出示风筝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你们喜欢风筝吗?

  2.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图片和言语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作出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啊?

  3.老师这有些词请大家读读。

  (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4.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着风筝写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结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学习第1自然段,风筝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做风筝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快去读读吧?

  (根据回答板书快乐)

  (2)那就带着快乐的感受读一读吧?(3-5人读)

  【设计意图:引入课文,体会课文是以快乐为主线。】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你的读书声中我听出来了你快乐的心情,现在就让我们去做风筝吧!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知道做风筝是快乐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2)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3)那你能带着快乐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吗?

  (4)谁能把依然换一个词但句意不变?(仍旧、仍然)

  (5)为什么风筝什么也不像,我们却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名字写在上面?

  (因为风筝上承载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我们憧憬什么,希望什么呀?

  (憧憬风筝做好以后飞上天空的样子,希望这只风筝飞得更高。)

  (6)我们在做风筝时就满心欢喜,如今它做好了,虽然什么也不像,但它所代表的快乐没变,憧憬没变,希望也没变!

  谁能把快乐的感受读得更好?

  (7)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放飞这只满载着我们憧憬和希望的风筝吧!末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的那句话使我们感受到了放风筝的乐趣?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过渡)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主要词、句子,理解风筝所承载的希望与憧憬,朗读出快乐的情感。】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生黙读第三自然段并画出句子。

  (2)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大家都画的是这句话吗?

  (如读了描写放风筝的句子,则要求他把句子读完整

  这句话写出了我们放风筝的动作,词语用得真好,让我们再去读读它吧!)

  (3)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放风筝的快乐?风筝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5)文中用一个词描写出了风筝飞舞的样子?(翩翩飞舞)

  (6)什么叫翩翩飞舞?你能做个动作吗?

  你平时都用翩翩飞舞来形容什么呀?(翩翩飞舞的蝴蝶,是在形容蝴蝶飞舞时优美的样子)

  现在在空中翩翩飞舞的'风筝什么样啊?

  翩翩飞舞都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可作者却用它来形容一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7)那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6)我们手中的风筝越飞越高,村里人看见说了什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夸奖,羡慕的感觉)

  (8)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快乐快去读读第四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能较好的朗读这段。】

  4.生读第四自然段的第1、2句。(出示课件)

  (1)风筝飞到了云彩上去了,把我们的快乐也牵到云彩上去了!这样激动的心情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2)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你们说发生了什么事?

  看文中是怎么说的?

  (3)看到风筝的线断了,我们怎么样?(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5)什么是“大惊失色”?

  (是惊讶吗?我们看到风筝倏地没了踪影心里有些恐慌,所以脸色都变了。)

  (6)什么是“千呼万唤”?

  (千呼万唤真的是呼唤一千次一万次吗?

  千呼万唤是用来形容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心里很着急。

  我们在呼唤什么呀?)

  (7)过渡:多好的两个成语啊,写出了孩子们惊恐、着急的心情。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能较好的朗读这段。】

  5.在我们千呼万唤下,风筝还是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四处寻找,赶快看看课文风筝找到了吗?

  (1)你们找着了吗?都从哪里看出来的?(根据课文说一说)

  (2)不管找没找到,风筝上都承载着我们的快乐。

  (3)让我们再次去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吧!

  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

  四、师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无论我们找没找到风筝,它都是我们童年的快乐。

  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名字,读读课题吧——风筝。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

  五、古诗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首古诗,请大家读读。

  (2)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孩子们在干什么?

  (3)诗中没有说风筝这个词呀?你从哪知道的?

  (4)请大家回去再查一查关于风筝的知识。

  【设计意图:知识拓展,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反思

  这次的评优课让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一层更深刻的认识。语文教学注重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和教师语言的严谨性。

  在备课时我发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师傅和李主任的帮助下我提高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同时完成了教学设计。在最初理解课文时,我只是根据教参浅显的理解了课文的两条线索,并把重点句做了朗读处理,很像一节二年级的课。再次备课时,师傅和主任一次又一次的帮我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课文围绕风筝给“我”带来的快乐,着重写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三个场景,紧扣“快乐”一词,沿着作者的心里变化:“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依然快活——快活的喊叫着,拼命的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来组织全文的。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中都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这只风筝有着什么样的感情(或者说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感受),就连课文中村里人简单的一句:放得这么高!都可以品味出夸奖、羡慕等复杂的情感,可以想像这篇课文中的用词用句了。

  虽然经过两次试讲。但在正式上课时还是有很多的缺点:对教案不够熟悉,课堂上出现了忘词现象,很让人尴尬(可能是由于教案改得太急了,上午第四节可刚定稿),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缺乏自信的问题;在课上没有做到精炼语言,废话太多影响了课堂;还有对于孩子们朗读当什么样才是好的标准不清,在孩子朗读不好时教师可以范读,要注重鼓励的语言,激起孩子读书的兴趣;在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时,我让孩子们做了动作,效果不好,那么结合文章理解课文就是一个好选择。当然我的缺点还不止这几处,希望其他老师能多给与指教。我会继续努力!

《风筝》教学设计4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愿望。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平翘舌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基于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后,以纸船风筝来修补“裂缝”,发展了彼此的友谊。本课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使学生学会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等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并能与同学交流。在写字方面,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生字的间架结构。

  (2)基于阅读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学会默读,知道默读的方法。

  4、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准确地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5、评价任务

  1、通过齐读、交流、互读、教师范写等方式检测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的情况。

  2、通过自由读,默读方式感悟文本。

  3、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指导,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诵读经典

  图片导入

  经典诵读:背诵有关友情的古诗

  1、出示风筝和纸船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师:请同学请认真看老师写这个词。

  (师板书:纸船和风筝。)

  风筝的“筝”读轻声,“纸”不带点

  导入并认识“纸船”和“风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纸船和风筝。

  环节二

  激趣识字

  认真写字

  1、师:猜猜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你用这些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课件出示)

  2、先同桌交流再“开小车”读生字。

  3、先同桌交流再齐读词语。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1、一类字老师范教,学生当小老师。

  通过读学生交调动积极性,老师纠正生字的读音。

  环节三

  多种形式

  读课文

  体会文意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己讲述故事发展

  详细品读:

  1、默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松鼠和小熊住哪里?

  2、(1)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呢?

  (2)我们继续来默读第2—6自然段,画出它们写的心情和祝福的话。

  3、(1)此以后,他们俩的感情一直都这么好吗?

  (2)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

  (3)他们俩的心情怎样?

  4、最后谁先主动和好呢?心情是什么样?

  通过多种形式读,突出重点,练习难点。

  了解文意,体会感情

  环节四

  总结回顾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友情让我们快乐,需要我们维护,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谅解,珍惜友谊。

  环节五

  小练笔

  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要求用上礼貌用语,字体要工整,语句要通顺。

  附:板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8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确、端正、整洁地写“坏、扎、抓、松、幸、福、祝、抓”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注意读准“风筝”的“筝”为轻声)

  2、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3、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4、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乐坏了扎(za)风筝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难受

  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学生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小老师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读准翘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书写生字

  1、观察所要书写的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摆放。

  2、师示范写并讲解:

  8个生字,有6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左窄右宽的类型,写时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写正确:“祝、福”:左边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边只有两横,而不是三横“羊”。

  (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生描红,后临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1、自由读,同位互读

  2、开火车读

  3、用词说话

  4、你还喜欢本课中的哪些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媒体出示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谁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帮帮他们找家。

  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了解课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⑵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看!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⑶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⑷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呢!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3、学习第七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⑵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⑶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6、拓展练习:

  ⑴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⑵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风筝》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难点: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折过纸船,做过风筝吗?想知道纸船和风筝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吗?

  二、自读自悟,教师点拨,理解课文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自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纸船和风筝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后课文里用什么词形容他们的心情的?

  (2)你能用“乐坏了”造个句子吗?你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让你“乐坏了”的事吗?

  (3)你能带着这种“乐坏了”的心情读一读课文吗?

  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都有和好朋友吵架的'时候,那么你是怎样处理的呢?松鼠和小熊也不例外,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可以小组学习,可以自己学习,弄明白已下两个问题。

  (1)吵架后,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2)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

  (3)学习完后,汇报交流:

《风筝》教学设计7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礼物,请看,这是——纸船(出示图片),这是——风筝(出示图片),那我们今天就来分享一个和纸船风筝有关的故事,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纸(最后一笔是斜钩),船(这一笔是横折弯),风(这一笔是横斜钩,最后一笔是长点),筝(上形下声)。齐读课题,老师听到你们把“筝”读的又轻又短,你们读的几声,单独出现的时候第几声,筝单独出现读第一声,和风交朋友就要读轻声,再读课题。

  二、播放朗读,初读课文

  今天贝贝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边板画边描述——那里呀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溪水从山顶往下流,绿绿的树,嫩嫩的小草,还有鲜艳的小花,可热闹了,这里美吗?松鼠和小熊就住在这里,他们的故事就此发生——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这个故事好听吗,那我们就来带着任务自由读读课文吧,谁来读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完标上自然段;开始吧。

  三、随文识字,体悟友谊

  1、学第1自然段

  这是松鼠和小熊的家,谁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选1个学生贴家,并询问原因。出示卡片:山顶山脚直接读指名读第一段(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让我们知道松鼠和小熊的家在哪里)。齐读(小熊和松鼠住在这么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得读读吧,是呀,我们看着画面或者想象着画面再读读,也是很有趣的读书方法哟。)

  2、学2到6自然段

  (1)(教师手指板画)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虽然距离很遥远,但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接着到课文中去找寻答案吧!请看第二自然段,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飘哇飘读一读。出示卡片:折纸船漂哇漂你读得又轻又柔,好听极了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认识折这个字加一加

  (2)小熊收到收到纸船后,又有什么回应呢?

  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出示卡片:扎风筝飘哇飘着重讲“扎”,za风筝,有什么好窍门记住这个生字,生活中我们女生的头发束起来,叫扎小辫,扎辫子,生活中用东西捆起来这个动作叫做za。他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叫zha,生病了可能就要去医院扎针,就是这个扎。我再找学生读读。我们来关注“抓”这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呢?

  (3)他们互相都收到了礼物,心情如何?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读读相关的句子。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出示卡片:乐坏了生活中什么事让你“乐坏了”?你的分享让大家也乐坏了。动作表情为什么这么高兴,把高兴的感觉读出来,你真是一只高兴的小熊,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读,小组赛读。

  (4)老师发现你把抓这个字重读了,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小熊收到礼物的惊喜,我们来看这个字,如何识记呢?“抓”必须用手才能抓。所以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爪”。爱思考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恭喜你,你做到了。

  分析对比:折扎抓三个字书写仔细观察,你有什么什么发现,是呀,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在书写时却有所不同。只有细心观察的孩子才能把字写好。汉字书写要讲究一招一式,我们来关注每一笔的笔画走势。描红一个写两个,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背直脚放平。注意握笔姿势。抽两份来展示,批星。

  (5)师引读:山上的松鼠给山下的小熊送去祝福的方法是——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师:山下的小熊给山上的松鼠送去祝福的方法是——

  生: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谁愿意戴上头饰来当松鼠和小熊,读读相关的句子。我发现你读得轻飘飘的,你的纸船在慢悠悠得漂。通过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风筝高高飘荡在空中。

  师:这两句话里藏着两个生字,特别像,一起读,

  出示卡片:漂哇漂飘哇飘读一读比一比课后题

  谁能帮助大家把它们区分清楚

  预设生:第一句上面的“漂”是随着水流漂的,所以是三点水旁,小船漂下去是漫长的,路途是弯的。;第二句的“飘”是随着风飘的,所以是风字旁。

  师:你说得真清楚,让我们很快就理解了。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你有一颗细心观察的心。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发现汉字中的小秘密。

  老师还编了一首儿歌,我们可以来记一记,出示儿歌:

  水里漂,这样漂,小船漂流慢悠悠;

  风中飘,这样飘,风筝飘荡轻悠悠;

  字音相同义不同,祖国汉字真奇妙!

  师: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一读。

  (6)有好朋友的感觉可真好,不仅可以收到礼物,最重要的还有暖心的祝福呢,小熊和松鼠收到了什么祝福呢,谁说说看。

  出示卡片:祝你快乐!祝你幸福!他们可能还会收到什么祝福呢?书写“祝”

  师: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从此,他们每天都会……

  生:扎风筝,折纸船。

  师:他们还会彼此传递些什么?

  3、学第7到11自然段

  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时,他们俩却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看不到飘流的纸船了,(去掉纸船和风筝悲伤配乐)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和小朋友吵架之后心情怎样?

  四、填空复述,小结课文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天,松鼠(折纸船)给小熊,纸船(漂哇漂),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小熊(扎风筝)给松鼠,风筝(飘哇飘),上面写着:(祝你幸福)!他俩(乐坏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吵架了,心里(很难过),后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讲,下课。

  你读得精彩极了,我要给你一个特权,这个特权就是你想听咱班谁来读,请你推荐下。

《风筝》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圈点勾画,涵泳品味语言。

  3、珍视家庭亲情,丰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播放flash歌曲《风筝飞吧》,欣赏风筝图片,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风筝是报春的天使,是孩子们的梦想。同学们都放过风筝的`吧?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各抒己见)

  是啊,看见风筝,我们会忆起诗一样的童年生活,内心充溢着愉悦与激动。可是,鲁迅先生一见到风筝,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一篇散文《风筝》。

  二、明确活动任务

  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是:

  1、感情阅读,了解风筝故事。

  2、涵泳品味,体会作者情感。

  三、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1、师生合作读课文

  首先,让我们伴随音乐,伴随作者走进课文,了解风筝故事吧。我想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请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吧。老师做一下分工:我读1、2段,两位同学分别读3—4段、5—11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倾听,用心思考。

  (屏显: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谈一谈:你听读后有哪些感受?

  2、配乐朗读

  3、评价朗读

  4、讲述故事:请咱们班里的故事大王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5、交流听读感受

  过渡:同学们的感受真是丰富多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宝贵的阅读的经验走进鲁迅,把握他在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吧!

  四、走近鲁迅,把握情感变化

  1、我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

  (屏显:活动一:品读3-4段

  品一品:兄弟二人对风筝的态度各是什么?从那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读一读:你能读出这种态度吗?

  评一评:你能评价兄长的做法吗?)

《风筝》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看了这些风筝想说什么?(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

  4、学习课文中的资料袋,了解风筝的来源。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

  2、认读本课词语。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5、再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三、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此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这就是“憧憬”)

  (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给“依然”换换词语。

  (3)为什么我们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要是你来给风筝取名,你会取什么?

  (4)我们把名字写在风筝的翅膀上,有什么意义吗?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4)展示朗读。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丧、磨”。

  一、检查。

  1、 认读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并用“翩翩飞舞”说话练习。

  3、看到风筝飞上天,我们快乐地喊着,会喊些什么?

  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5、展示性朗读。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4、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总结。

  1、 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着急,难过,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风筝》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进一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德育目标〗

  1、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2、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通读两遍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因此,可先让学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采用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研究具体问题的思路进行阅读。对少数需要联系特定写作背景来理解的疑难语句,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讲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色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设计问题。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和过程中。用录音矫正读音,以弥补普通话不准之缺陷。用小黑板先把板书设计写好,以便课堂上好展示,免得耽误课堂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找出本文难以理解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一般在什么季节玩?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写到过风筝的吗?(《春》“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

  人世间,什么感情最珍贵?当然是亲情了。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作者、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02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2、学生根据自己听读或预习的情况,把文中的生字列在黑板上后,自己动手查字典分别注音。

  3、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难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查词典注释并走上讲台为同学解释。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用小黑板展示)

  ⑴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chà):桠杈,树枝歧出。

  寂寞(jìmò):孤单冷清。

  憔悴(qiáocuì):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风筝色彩黯淡。

  肃杀(sù):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再见的离别)。

  嫌恶(xiánwù):厌恶。

  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惊惶(jīnghuáng):惊慌。

  瑟缩(sèsuō):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

  傲然(àorán):坚强不屈的样子。

  虐杀(nüè):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ù):寒窗饶恕。

  恍然大悟(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愿上讲台完成)

  juébié(诀别)dàngyàng(荡漾)qiáocuì(憔悴)

  jīnghuáng(惊惶)huǎngrándàwù(恍然大悟)

《风筝》教学设计11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3、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学情分析

  鲁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伟人,但《风筝》是比较有难度的文章。所以本课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主要以学生回忆为主,而对《风筝》主题的把握,语言的分析尽量做到深入简出。

  3、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风筝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谈谈最喜爱的玩具。

  2、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看注释1,选自《野草》,看PPT野草介绍。

  二、阅读课文,教学新课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散文回忆了哪两件事?(“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②哥哥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分析思考

  1、哥哥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第几段?

  (第五段。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哥哥以前是怎么对待弟弟的呢?用课文的词回答。

  (虐杀。)

  3、虐杀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虐杀?

  (虐待人至死。这里是指精神上的。“……踏扁了。”)

  这些动作给我们什么感觉?要求学生多次读,读出我当时的粗暴,愤怒。

  4、我只不过是踏扁了弟弟的风筝,课文为什么说是“虐杀”?

  (破坏了心爱的东西。)

  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筝是弟弟心爱的东西?

  (苦心孤诣;多日拾枯竹;……大概十岁……风筝,买不起……呆看……小半日)

  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出弟弟对风筝的`痴迷。

  5、哥哥把这么可爱的小兄弟的风筝踏扁了,他的感觉怎么样?弟弟怎么了呢?

  (傲然。弟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追问:绝望留在小屋里的弟弟会想些什么,做什么?

  6、弟弟曾经那么喜欢风筝,曾经那么绝望,后来他记得这事吗?

  学生讨论,答案不强求统一。

  7、面对“虐杀”,弟弟为什么会毫不反抗,全然忘却呢?

  (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

  8、哥哥心里是爱弟的,起先的虐杀是糊涂的爱,而后的“不幸”是痛苦的爱。文中读出鲁迅心中想表达的是什么?

  (1、鲁迅对于小兄弟的感情2、对于自己的错误该怎么办3、怎样看待游戏)

  三、课堂总结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四、自由感悟——向生活延伸

  1、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概念。

  2、有关天性的名言。

  3、说话训练课文中说“我”想送弟弟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和他一同放,想像一下,当时去放风筝的场景。用50个字,100个字,写在插图下面。

  (师评:写得真好。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你们心中有一份情,让他们能快乐。鲁迅心中也有一份情,希望天下的孩子快乐。所以,他后来又写了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在文章中说,:“爱,就是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

  这本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这本书里面,还放了几十张儿子的照片,每张照片上,他都题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是真的做起来却很难。 (学生读:他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天使,)

  我们最后来体会一下。我们来体会鲁迅心中的温情。

  老师配乐朗读文章第二段。

  同学们,记住这个风筝,记住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记住鲁迅告诉我们的故事,记住鲁迅心中的温和。

  五、板书设计

  风筝

《风筝》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风筝》是一篇思想内涵很深邃的文章,由于经历和文学底蕴不同,不同的人对它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解读,文章中疑难问题也较多。这样的文章对于第—次接触鲁迅先生文章,且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的初一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所以这堂课适合干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一、导入

  上节课,让同学们进行自学,要求大家将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写下来。为了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文,只有将课文读透了,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

  二、合作探究

  1、教师(配音乐)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⑴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意,行为十分粗暴。等到明白游戏对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为,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⑵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请从文中找到依据。

  提示:

  ① 亲情。

  ② 自我解剖。

  ③ 封建教育。

  ④ 科学思想。

  ⑤ 宽恕别人。

  ④ 儿童教育。

  2、教师点拨:

  点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且都围绕着这一主题选材。但文学作品是一种形象性的语言,有的作品包容性很强,就不只一个主题了,尤其是大作家高水平的作品。如《虹楼梦》的主题就有多种解读,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读解出来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和作者当初写作的初衷是一致的,有的可能是不一致的,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分析文章也可以从多角度来分析理解。

  3、探究问题。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 为什么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⑵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

  ⑶ 看到“远处有一;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⑷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

  ⑸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却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⑹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⑺ 对于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为什么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⑻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有什么意义?

  ⑼ 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什么含义?

  三、归纳总结

  《风筝》中包含着兄弟之间的亲情,也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启发人们用科学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这篇文章是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来解读的。其实这篇文章要探究的问题很多,它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语言也别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再深入探究。

  四、作业

  “研讨与练习”之三。

《风筝》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第三册20、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并能正确书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大家可真精神,看图片(出示“我会读”)一起读吧,多好听的声音啊,像银铃一样,那就用同样的声音读课题吧!(板书20、纸船和风筝)我发现有的同学知道“风筝”的“筝”字该读成轻声,课题读的这么好,课文一定读得更棒!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不认识的字去请教书上的大枫叶,读不懂的句子把它划下来。(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二、感悟新知:

  1、品句。

  有这样的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幻灯出示)

  ①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②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③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④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1)小组交流读。

  (2)展示读。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2、识字。

  过渡: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老师多高兴啊,因为这些字就是我们要学的生字,通过自学就读的这么好啊,你是怎么认识的呢?在小组里交流,把你的好办法推荐给其他人。

  (1)小组交流。

  (2)说说你的好办法。(土里不能长东西,坏。土下小羊没有腰,幸。每天头上带草帽,莓。示字旁边一口田,福。)还有很多小朋友想推荐他的好办法。

  (3)我们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大家呢!拿出你的识字卡片,读一个摆在桌面上。全部读完同桌之间“你指我认”。

  (4)游戏:老师要带你们去动物园去认识一些新朋友。有调皮的松鼠、漂亮的公鸡、可爱的小兔……但他们现在都有一个新的名字了,他们正等着我们去认识他们呢?看看谁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听清老师的要求: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来指认动物,其他的同学举出相同的卡片,读得准,举得对的字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了。(生指认,其他同学跟读。)

  (5)重点讲解“抓和扎”。“抓”是翘舌音,“扎”不能读成“zhā”。动物园里只剩下两个动物没有朋友了,看上去他们多伤心啊!听他们在说什么呢,噢他们在说:“谁发现我们有什么不同吗?”(生各抒己见)大家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的不同,他们又有说什么呢?“不知道小朋友能把字写得漂亮吗?”(出示我会写)(生写字,师纠正姿势)同学们写的可真漂亮啊!(指导写抓和扎)这两个小动物可真高兴啊!他们也该成为我们的`朋友了。如果让小熊成为我们的朋友他一定会(乐坏了)!

  3、读文。

  看看谁觉得能读好。(幻灯出示)

  我能读好: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1)指生读。(评读)

  (2)小熊的表情怎么样?(师示小熊图)(乐坏了)

  (3)从山上的小溪里意外的飘下来了事纸船,小熊他怎么能不乐坏了呢?再看小松鼠又是怎样的表情?(出示松鼠和风筝图)(也乐坏了)(师边说边画)。

  (4)谁能读好: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5)大家都乐了,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吧!在小组里读读,想读哪段就读哪段。送去祝福的人乐坏了,收到祝福的人也乐坏了,是啊,这纸船和风筝给他们俩送去了多少幸福和快乐。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生一起读: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过渡: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朗读:可是有一天——小溪里)

  (6)你们想象老师这样读吗?就从“可是有一天——小溪里”体会你读了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读)(说感受:感动、要流泪、难过、为他们的和好高兴)。

  (7)读词:漂流、飘荡(师出示词语卡片)

  ①找个小朋友贴到黑板上去,想一想贴到哪最合适呢?(生贴)

  ②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贴?

  ③(幻灯出示)红字:“漂流的纸船、飘荡的风筝”谁能读得美,真美啊!但这么美的东西却不见了。(生齐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读完你是什么心情?(难过)

  (8)展示读给大家听听。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9)连起来读,师读美好的部分,生接读。

  大家都在为小熊和松鼠高兴着、感动着。

  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就在会心里默默地说一句话,他会对小熊说什么呢?(生自由说)

  三、总结深化。

  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又成了好朋友,他们高兴的唱啊、跳啊,快乐的歌声回荡在山上山下,幸福的感觉滋润着心田,让我们手拉手永远成为好朋友,祝你们永远幸福快乐!(生唱找朋友)

《风筝》教学设计14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过程与方法: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教学难点:

  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二、作者简介三、背景简介

  四、出示目标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1)生听读后解答

  (2)师总结

  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

  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读句子后做答

  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

  (1)生答

  (2)师总结

  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1)生答

  (2)师总结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七、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1)生交流

  (2)师总结

  八、合作探究

  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1)生交流

  (2)师总结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你能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

  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十、体验反思

  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生自由发言,师归纳

  十一、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十二、小结

  师总结,生欣赏歌曲《三月三》

  附: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林晓铃

《风筝》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学生事先准备好要送给好朋友的礼物。

  2、老师准备课件、小熊头饰、词语卡片、纸船、风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谁能读一下课题。(提示筝读轻声)

  2、同学们,纸船在小溪里漂流,风筝在空中飘荡,他们两之间啊,发生了一个很美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请同学们竖起你的耳朵,听老师讲给你们听吧。(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3、这个故事美吗?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吧,别着急,读课文,老师有要求:(出示要求)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生自由读课文

  2、同学们读的真认真,这些读书要求大家做到了吗,好,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

  3、出示带有注音的生字词。大家看,这些生字宝宝离开句子妈妈,和他的词语朋友来和我们见面了,谁认识他们。(指名读,领读)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去掉拼音还认得他们吗?

  5、出示生字。加大难度,只剩下生字了,谁还会读。

  6、同学们看,这三个生字穿上了红衣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抓、吵、受都是翘舌音,跟老师读,指名读,齐读)

  7、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下面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识字的好办法,等会推荐给大家。

  8、下面请同桌互相抽读卡片,读错了,一定纠正过来,并多读几遍。

  9、做游戏。(老师随机抽卡片,学生读,并找出自己的卡片举起来)

  10、指导书写

  同学们,生字我们都认识,有两个生字宝宝说,他俩很特殊,你发现了吗?(生说发现,说道都是动作时,做动作),最后指导书写抓。

  三、读句子,再读课文

  1、同学们,生字宝宝和我们做了这么久游戏,累了。他们又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你还认得他们吗?句子能读好吗?练习读一读吧。

  2、指名读,齐读。(主要评价读的通顺,字音读得准)

  3、句子读的这么通顺,老师相信大家课文一定会读的更棒,同桌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的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四、书写幸、福

  1、指导书写福

  2、评价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我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备课,精心制作教具和课件,试图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情境,让他们学得开心,学得扎实、有效。上完这节课,我感觉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学得轻松自在。这篇课文比较长,饱含感情,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我选择采用带着感情读,由感情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理解的教法。本节课能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教学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把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为课堂增添不少亮丽的风景,为学生提供美的视觉感受,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识字教学时,我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指导他们怎样学会生字,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帮助正音,再用考考你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会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记住它。学生学完生字后,我及时安排巩固识字的环节,抓住扎和抓重点指导学生发现提手旁的字跟手的动作有关,并让学生演示这两个动作。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提问的面不够广,这是因为这节课的密度较大,我一直担心上不完,所以不敢多叫几个人回答。其实平时在上课,我不是这样的。其次,课件上草莓的莓的拼音竟然加到了草的头上,我竟然没发现,真是粗心。通过这次讲课,我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今后,我一定会发扬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力争做一个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

【《风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风筝教学设计07-07

《风筝》的教学设计07-02

《风筝》教学设计02-21

《风筝》 教学设计08-20

《风筝》教学设计06-17

风筝教学设计01-06

《风筝》教学设计优秀02-04

《风筝》教学设计(15篇)02-22

风筝教学设计15篇03-10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