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10-13 08:23: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补充写作背景来体会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态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播放一组与春节有关的画面和播放《过大年》歌曲。

  2、同学们,这些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个节日?(春节)

  3、(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指的是哪一天,你知道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大屏幕出示“元”在字典中的几种解释),在这个词中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二、检查预习,学习新字

  1、同学们,诗中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学生个别朗读,师生互评。

  4、大家把字音都读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我们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爆竹:就是鞭炮(简介爆竹到鞭炮的演变过程)。

  屠苏: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桃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古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引导。)

  6、学写“爆”字。强调右下角的写法。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讨论。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1)放爆竹(板书)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一句当中知道的。

  师:你能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生说,教师点评。

  师:这一刻是多么热闹啊!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

  除了放爆竹,古人过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2)喝屠苏(板书)

  生:喝屠苏酒。

  师:都有谁在喝屠苏酒呢?

  生:一家人在喝屠苏酒,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大家都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教师指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品着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吧!

  生说,教师指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还有什么习俗呢?

  (3)迎红日(板书)

  介绍古人年三十晚上守岁的习俗。第二天初一的一大早,人们推开大门,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说,教师板书“迎红日”。

  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4)贴春联(板书)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说诗句。

  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义吗?(辞旧迎新。)

  解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幅春联。教师板书。

  我们把三、四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新的桃符换下了旧的桃符。)

  2、是啊,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谁来说说?

  3、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感悟诗情,赏读背诵。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句诗一幅幅画,你从这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想象描绘画面。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谁能用一两个词来描述一下?(幸福、祥和、欢乐。)

  2、是啊,多么幸福、祥和的一幅幅过年的图画啊,谁都被这这情景陶醉了?(我们、古人、作者)

  (出示写作背景)当时的宋朝社会很贫穷,年轻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各地游历,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来他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49岁时就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一展抱负,于是就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元日》就写在这一年的春节。

  除了反映新年新气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新的政策必将代替旧的政策,以及他的坚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会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政的推行能够顺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他走在新年的街头,看到老百姓过春节热闹的景象,他此刻的心情如何?(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4、这真是一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

  5、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新知、谈谈收获

  1、考考你:

  (1)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2)说说“屠苏”和“曈曈”的意思。

  (3)桃符就是今天的()。

  2、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六、作业

  1、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还有很多,搜集几首读一读。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嘉放爆竹新

  节喝屠苏年

  号迎红日纳

  长贴春联余

  春庆

  幸福祥和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07-19

古诗活动教学设计03-16

古诗教学设计最新12-13

《古诗》教学设计模板01-19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1-15

古诗教学设计精选15篇01-20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1-12

古诗教学设计汇编15篇12-23

古诗教学设计合集15篇11-17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年级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补充写作背景来体会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态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播放一组与春节有关的画面和播放《过大年》歌曲。

  2、同学们,这些画面让你想到了哪个节日?(春节)

  3、(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指的是哪一天,你知道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大屏幕出示“元”在字典中的几种解释),在这个词中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二、检查预习,学习新字

  1、同学们,诗中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学生个别朗读,师生互评。

  4、大家把字音都读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我们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爆竹:就是鞭炮(简介爆竹到鞭炮的演变过程)。

  屠苏: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桃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古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引导。)

  6、学写“爆”字。强调右下角的写法。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时有哪些习俗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讨论。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1)放爆竹(板书)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一句当中知道的。

  师:你能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生说,教师点评。

  师:这一刻是多么热闹啊!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

  除了放爆竹,古人过春节还有哪些习俗?

  (2)喝屠苏(板书)

  生:喝屠苏酒。

  师:都有谁在喝屠苏酒呢?

  生:一家人在喝屠苏酒,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

  师:大家都会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教师指点。(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品着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吧!

  生说,教师指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还有什么习俗呢?

  (3)迎红日(板书)

  介绍古人年三十晚上守岁的习俗。第二天初一的一大早,人们推开大门,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说,教师板书“迎红日”。

  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4)贴春联(板书)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说诗句。

  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义吗?(辞旧迎新。)

  解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幅春联。教师板书。

  我们把三、四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新的桃符换下了旧的桃符。)

  2、是啊,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谁来说说?

  3、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感悟诗情,赏读背诵。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句诗一幅幅画,你从这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生想象描绘画面。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卷呢?谁能用一两个词来描述一下?(幸福、祥和、欢乐。)

  2、是啊,多么幸福、祥和的一幅幅过年的图画啊,谁都被这这情景陶醉了?(我们、古人、作者)

  (出示写作背景)当时的宋朝社会很贫穷,年轻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各地游历,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来他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49岁时就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一展抱负,于是就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元日》就写在这一年的春节。

  除了反映新年新气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新的政策必将代替旧的政策,以及他的坚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会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政的推行能够顺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他走在新年的街头,看到老百姓过春节热闹的景象,他此刻的心情如何?(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4、这真是一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

  5、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新知、谈谈收获

  1、考考你:

  (1)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2)说说“屠苏”和“曈曈”的意思。

  (3)桃符就是今天的()。

  2、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六、作业

  1、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还有很多,搜集几首读一读。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嘉放爆竹新

  节喝屠苏年

  号迎红日纳

  长贴春联余

  春庆

  幸福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