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9 12:18:1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日》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2

  《铃儿响叮当》——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日)——风俗习惯。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

  2、理解情况(元日除屠苏曈曈桃符千门万户—千家万户换与除的联系)

  3、资料情况关于作者的了解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三、学法延伸

  我们学习的这24课的课题叫——《古诗两首》,还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轻声地读一遍用一个字说出这首诗传递给你的感受。这个感受又是谁传递给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他又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们从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读《元日》的方法去读一读。

  24古诗两首

  读诗文

  经典读作者

  读自己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3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方法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

  3、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

  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韵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生趣

  师:老师先给大家欣赏一组音乐图片,同学们可要睁大眼睛看仔细哦!

  (播放有关春节的图片,配以欢快的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看到这些图片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节日呢?

  生:过年,过春节

  师:你们怎么知道就是春节?

  生:我们过年也会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过年时常见的习俗。同学们你们过春节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放鞭炮、领红包、吃饺子……

  师: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过年时有不同的习俗;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不同的朝代过年习俗也有所不一样,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那时的人是怎样过年的。

  (板书:元日)

  二、初读古诗,明节奏

  师:请你们打开课本第128页,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元日》,读准字音。(目光巡视,看谁读得认真、读得好)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谁知道元日是农历的哪一天?

  生:一年中的第一天

  师:“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我们一起读:元日

  师:谁能当个勇敢孩子,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诗,读准字音就可以。(提两三位,相互评价:你读得真响亮!你读得音真准确!你还读出了喜悦之情!老师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出了你很喜欢古诗……)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得非常棒,我们像他们一样,一起读。读准,读响。(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关于这首诗,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写这首诗的诗人叫什么来着?(故做忘记)

  生:王安石

  师:王安石特别有才华,不仅文章写得好,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负,通过他的努力,这一年他终于当上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这时的'王安石特别高兴,心想:手中有了权力,就可以为老百姓多做好事。大年三十的晚上户外飘着鹅毛大雪,户内王安石喝着自家酿的屠苏酒,一杯接一杯。渐渐进如了梦乡。突然一种声音把他吵醒。你听(播放鞭炮录音),好热闹的鞭炮声,诗人睁开眼睛,温暖而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斜射在早已准备好的新春对联上,红红的对联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的醒目。这时的王安石睡意全无,披衣而起开始吟诵:(课件朗读《元日》)

  三、细品古诗,明诗意

  师:现在四个人为一组,根据课件、故事,默读这首诗,看看诗中写了什么?开始吧!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

  生:爆竹是鞭炮的意思

  师:“爆”字跟什么有关?

  生:火

  师:爆竹原指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后来“爆竹”就引申为鞭炮。(课件配图解释)

  师:“爆竹声中一岁除”中“一岁除”什么意思?

  生:一年过去了

  师:“岁”是年的意思,“除”是过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生:“春风送暖如屠苏”就是把春天温暖的风送进酒里。

  师:“春风送暖”告诉我们这时“春风”给人是什么感觉?

  生:暖和

  师:宋朝当时有一种习俗,在过年前用屠苏草泡酒,过年时拿出来喝。喝了这种酒,一、可以消灾;二、喝了这酒全身暖洋洋的,就像春天已经到来。(课件明晰)

  师:晚上下着雪、刮着风。这时的风给人什么感觉?

  生:冷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元日》教案设计范文08-25

优秀教学设计04-24

优秀的教学设计07-06

优秀的教学设计06-16

优秀教学设计08-01

《绝招》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3-23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优秀10-25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02-14

《透镜》教学设计优秀03-19

《蜜蜂》教学设计优秀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