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1-29 11:29: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一天,通过对具体的事例的描述,展示了人们珍惜时间,在一天里做出的成绩,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切的关爱。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读文体会:什么叫“失去的一天”?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过一天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自读课文,读准读顺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相互检查,读勾画出的生字、新词,相互帮助。

  3、出示小黑板,检查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的情况。绿荫如盖 佩佳 羞愧 馋涎欲滴 翻耕砌墙游 手好闲 麦茬地。

  4、分段抽读课文,比一比哪位同学读得更准确、更流畅。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师生评议)

  四、质疑

  把读课文时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 二 课 时

  一、精读课文,习得方法

  (一)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二)全班交流汇报读书收获,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研读重点词语。

  1、“游手好闲”

  ①、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

  ②、读课文1~5段,勾画出能够回答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板书:睡 坐 吃 嬉戏

  ③、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叫“游手好闲”。(板书:游手好闲)

  ④、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2、“羞愧”

  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请用线勾画出来。从“低下头”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

  ④、妈妈是怎样帮助佩佳认识自己的错误的?读课文6~10段。通过妈妈带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们在这一天的工作成绩。

  ⑤、读这部分课文,读出妈妈语重心长帮助孩子的语气。

  ⑥、齐读最后一段。“他想了想”,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⑦、出示最后一段,学生试着补充出“……”省略的内容。

  二、拓展升华

  1、你知道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吗?

  2、你有像佩佳这样的“失去的一天”吗?

  3、师生交流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课后利用资料办一期班报。

  4、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从小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课文理解:

  课文写了旧社会农村的一个穷苦的孩子以挖野菜为乐,表达了对荠菜的特殊

  感情,含蓄地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的孩子对自由的向往,也从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课题“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接着写“我”小时候馋是因为肚子饿,具体记叙了“我”因饥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财主家的人凶狠地追赶的事,既反映了旧社会财主欺压穷苦人家孩子的罪恶,也是“我”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课文最后写出春天带给“我”的希望。文中“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习重点:

  1、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当段落由多个自然段组成时,经常

  用到自然段段意归并法。阅读时,先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接着联系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哪几个自然段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取主去次,归纳出完整的段落大意。

  《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二段(第2、3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详见课本第六单元单元学习提示)。“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难点在于对各自然段的段意根据主次关系进行取舍。在概括时应反复阅读体味才能确定,有时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完整的事,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概括。如课文第3大段(第4---8自然段),在对各自然段段意串连起来时,对语句进行加工,使之完整通顺。这段段落大意可这样概括:“我”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广阔的田野上。

  2、课文第9自然段“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蓝天上白色的云朵”,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程辅导——16、我盼春天的荠菜》。读这段话,要这样去理解:1、劳苦的人家辛勤劳动了一年,秋天收起来的粮食大多被财主剥削去了,家里一点粮食,不够一家人生活,冬天只得挨饿。2、穷人盼望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可以挖野菜来充饥。3、“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多好吃了”。这样的食物只有穷人孩子才感到好吃,因为它比挨饿好受多了,所以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4、为什么“挖野菜时会有那种坦然的心情”,而且感到是一种享受呢?这更是对荠菜有一种特殊感情的反映。因为如今去挖荠菜时,可无忧无虑,不必担心财主家的人拿粗木棍凶狠地追赶,还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空的小鸟、树上的杏花、天上的白云。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在

  那个社会里,要是妈妈知道这件事,怎么会不哀愁呢?因为担忧自己的孩子遭到财主毒打,担忧财主会借此向父母敲诈、逼债。我怎么忍心看着妈妈再苦上加愁呢?孩子怕失去相依为命的父母,所以说“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四、参考资料:

  荠菜,一种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有缺口,花白色,嫩叶可以吃。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设计理念: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对比阅读、合作探究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今昔对比,瀑布变化前后景象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竟能使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逐渐枯竭而至消失。让学生自主、独立体会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披情入文,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采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瀑布被葬送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再现情境,是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还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环保资料(特别是环境被破坏的实例,开阔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并让他们作为“巴西总统”,动手写到此,初步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谈到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深刻内涵及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CAI课件(瀑布往昔的壮观景象和枯竭后的衰败景象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1、(板书:葬礼)师:什么是葬礼?(为死人开的追悼会)

  2、(补充板书:大瀑布的)看了课题,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是怎么回事?谁为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要这样做?……)

  3、过渡:同学们提出的这一连串问题,书中都有答案。请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想象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后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过渡: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由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巴西,来到追悼会现场,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课件)

  三、情境对比,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追悼会场景)

  (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为之哀悼;看到他们深厚枯竭的瀑布……)

  2、对比阅读,夸赞曾经的瀑布,惋惜现在的瀑布。

  (1)找出描写瀑布的句子今昔对比,对比阅读。(运用“读—画—品”的方式自学,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方式学习。)

  (2)小组交流:(可采取“甲方乙方”的形式)

  如:学生甲1:曾经的瀑布使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

  学生乙1:现在的瀑布一个观光者也没有,因为风景早就消失了。

  学生甲2:曾经,站在很远,都能听见瀑布的水声震耳欲聋。

  学生乙2:现在,瀑布却连一滴水也没有。

  学生甲3:曾经,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种有1万立方米的水飞流直下……

  学生乙3:现在的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读书,把书读活,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来说话,与人交流。)

  (3)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

  如:描写瀑布雄伟壮观的句子: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随机播放录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瀑布枯竭的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播放录像,真实感受)

  3、过渡语: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现在人们再也觅不到它的踪影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合作探究,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自由读课文,找出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原因为上游建起了水电站,水源大减;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

  5、学文质疑:巴西总统为什么要给它举行葬礼?

  6、学生思考,交流各自见解。(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四、再读课文,谈感受。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学生交流各自感受。(再也不能让悲剧再发生!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4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三.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a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

  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全文。

  (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lang边音;爽shuang翘舌音;洒sa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业,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2.细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

  3.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3.组词

  荡()

  浆()

  推()

  浪()

  汤()

  桨()

  堆()

  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细读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板书:

  自然

  热爱

  党

  祖国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主良()()

  ()()()()()()

  肖

  果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愉快的()

  凉爽的()

  尽情的()

  教学后记:

  学生在写字时,常把桨、爽写错,要注意强调和指正。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学生朗读时很有感情,在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他们觉得幸福生活是爸爸妈妈给的,对党、社会主义的理解,虽然我在课中渗透了一下,但学生的理解还比较浅显。我想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理解到这么深入,现在他们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生活,就是充满朝气、充满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爱祖国。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欣赏美景

  歌唱共产党

  感激祖国

  综合练习

  一、选字填空

  1.应映

  ()照答()放()倒()

  2.飘漂

  ()浮()扬()荡()泊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风

  愉快地飘荡

  鲜艳的白塔

  轻轻地欢乐

  凉爽的红领巾

  尽情地歌唱

  三、修改病句

  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

  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

  3、我们热烈欢迎新同学。

  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

  四、乱句成段

  ()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

  ()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

  ()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

  ()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

  五、填空

  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

  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

  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

  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

  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

  3.朗读指导

  ①抽三生读,读后评议。(你认为谁读的好,为什么?)

  ②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 了解颐和园的内容,质疑──讨论: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⑷ 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体会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质疑──讨论自主、合作的了解课文的内容。

  ⑵ 通过体会句子,学会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关键】

  1、了解颐和园的内容,质疑──讨论: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粗知文章内容,学习头尾两段。

  3、了解游览顺序。

  〖教具准备

  放大的颐和园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颐和园

  1、生自由介绍颐和园:

  最好由游览过此园的学生上台介绍,可出示图片、相片,不管去过的,可凭见过的图片或想象讲一讲。

  2、师归纳:

  北京西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典园林名叫颐和园。它原名好山园,后又名清漪园,是古代皇帝寻欢作乐的行宫。清朝的慈僖太后执政后,为把它作为避暑游乐之地,竞移用海军费用,重加修建并改称颐和园。国内各种园林建筑300余间。该园善用地形,构造巧妙,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结构,是我国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解放以后,这个园成了旅游胜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主识字。

  2、出示词语进行速记。

  3、了解疑难词语的意思:

  画肪: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琉璃瓦: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宇宙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肪形栏板。

  三、理清全文思路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人、事、景、物。

  写景的文章开头与结尾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写,大家说说:

  总分总。

  看书,找出头尾两段,看看主要讲什么?

  开头主要讲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结尾主要讲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这开头与结尾是什么关系?

  首尾呼应。

  剩下的自然段围绕着颐和园的美丽来写呢?

  四、理清2~5自然段的思路

  自由读2~5自然段完成练习:

  2~5自然段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方位)

  画出表示方位顺序的语句。生自由画后汇报。

  生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生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生3:登上万寿山。

  生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引导:到了昆明湖还游览了什么?

  (十七孔桥)

  现在完成练习: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五、总结

  我们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作者是怎样把处处景点写具体的,下一节课再读。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

  宫殿 长廊 油漆 栽满 昆明湖 清爽 阁楼

  2、复习昨天学过的2~5自然段的游览顺序:

  (方位)顺序,游览了(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二、讲读课文

  大家自由读课文。

  最喜欢读哪一段就先说哪一段:

  采用的方法与以前的一样,先找喜欢的段、句、词, 再说好在哪,最后再感情朗读。

  生自学5分钟。

  听取汇报。

  生1、生2、生3各说一段,师为了结合方位顺序讲,故意选取最后一段──昆明湖。

  1、精讲昆明湖第5自然段:

  方法同上:

  找、说、读。

  自由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恰似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动物世界,感受到小鸡努力冲破蛋壳后,看到世界如此美丽的惊喜的心情。抓住课文的两条线索(小鸡的孵化过程;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借助课文插图;抓住关键词体悟小鸡内心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巩固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周围的世界美不美呀?有谁能为大家说一说周围的世界美在哪呢?

  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眼中的美好世界,教师鼓励评价。

  2、以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词: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粘贴画)小朋友,你们瞧,这幅图画上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世界多美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图画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习吧!

  学生分小组相互读词语,相互评价,小组推荐优胜者,再全班比赛,评出优胜者,奖励一幅粘贴画。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师:说说这幅图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投影图下的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让学生认真的读两遍。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表示颜色的?能找出来后能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吗?

  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三个词,想象画图。

  教师分别出示投影,向学生展示“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和“碧澄澄的小河”。并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想象画,加深对表示色彩的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4、复习诗歌《家》(新课标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中课文):

  师: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多美呀!孩子们,你们能用我们以 前学过的一首诗来赞美它吗? 齐背诗歌《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提出朗读要求: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要通过这节课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得的本领!展示什么本领呢?第一,展示我们读课文的本领;第二,展示我们小朋友写字的本领。有信心吗?好,老师要求你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意思读懂?

  2、 出示问题,指导阅读:

  ⑴、小鸡在蛋壳里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啄破蛋壳看世界很容易吗?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关键词予以提示:“先――后来”、“睡――醒了”;“看见――想”“啄呀啄呀”、“很久”、“才”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⑵、小鸡想象的世界和它看到的世界一样吗?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它的表现会怎样?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⑶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象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一撑”、“就·撑破了”。“叽叽叽”,“慢慢”。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并准备对教师的朗读水平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并衷恳接受学生的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创设情境,体会感悟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并配上音乐: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课文,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师生共同玩抢接读比赛 。

  2、师:小朋友读得非常流利,老师觉得大家读课文时再加把劲就更感人了。你们谁喜欢哪一部分课文就读那部分课文。一会儿,让大家评一评你读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学生自己练习后展示读课文的本领,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头饰:

  师: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蛋壳,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小鸡。谁喜欢演小鸡?指名愿意展示的学生戴上。

  师:现在你戴上蛋壳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鸡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请戴头饰的同学上台表演,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和惊奇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

  表演结束,把头饰奖励给参加表演的学生。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读好课文,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小朋友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读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字型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写好汉字的习惯。)

  五、指导背诵: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课文。

  六、作业:

  画画写写:《美丽的世界》。

  要求学生课下在回忆课上内容的同时,想象画出身边美丽的世界。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重点难点:

  能通过读、想象,体验诗歌的境界。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诗人导入,整体感知

  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两位诗人(板书:吕岩、杨万里)。吕岩,我们对他很陌生;杨万里呢?(引导背诵杨万里的小诗)。看来大家很熟悉它们了。但是老师要说,看似陌生的诗人,其实我们早已耳闻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杨万里,但我们并未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相信吗?不信,等我们认真学完它们的古诗,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2、你们说,怎么学?(读准-〉读懂-〉读出感受)。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两首诗读三遍以上。(老师板书课题)

  3、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两首诗。

  (评价、正音。指导书写“蓑”字:手和老师一起书空,默记5秒钟)

  4、故事读正确,读通了,我们还应该争取把诗歌--(读懂)。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学们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学习,还可以询问老师。

  5、学生说故事大意,老师纠正。

  6、从刚才同学对故事的理解,你能发现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吗?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3)、都表达了诗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闲适。

  (学生如果说不全:老师相信同学们学完他们的两首古诗,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发现)

  (二)、从形象入手,教学《牧童》

  1、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电视动画片中看过牧童吗?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样的?

  2、让我们认真地读,没读懂,细细体会,你一定会从诗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说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预设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

  (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风明月为伴)

  (2)这样的生活真是--?(板书: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指导朗读,范读)

  [预设二]: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铺”:着一“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是无限宽阔的原野。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

  (3)你能读出这样的原野吗?

  (4)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

  “弄”:逗弄的意思。快乐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张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有远的牧童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或许……

  4、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友,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样的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板书:童乐)你能读出这样的快乐吗?

  5、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读出你的向往。

  6、吕岩又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展开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些什么?

  7、总结:生于兵荒马乱的吕洞宾更渴望能过上这样安悠、快乐的生活。谁能读出这种渴望。

  (三)、从场景入手,学习《舟过安仁》

  1、牧童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让我们目光跟随杨万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过安仁,看到了什么?

  (课件: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问?

  3、诗人也和我们一样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撑着一把雨伞,撑篙、船桨叶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你是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来,谁能读出这样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读)

  4、请同学们想象: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杨万里,恍然大悟,你会是怎样的表情?(体验诗人情绪--〉引出童趣)

  5、小结:一个“怪生”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恍然大悟,还让我们看到两个有趣的孩童,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爱的诗人,谁能用你的读书声,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呢?

  7、拓展: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其他描写孩童的诗篇呢。请同学们读读这几首诗,再看看我们今天学的诗歌(轻音乐起),结合起来,你能见到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喜爱儿童,未泯的童心)

  8、总结:诗人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对孩童充满喜爱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诗人。杨万里还写了许多其他的田园杂诗,每一首诗的背后,我们都能见到诗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诗人结尾,两手整合。

  1、现在我们在读这两首诗(老师范读),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2、陌生的诗人:吕岩,其实我们早已认识,今天更让我们看到了吕岩对悠闲、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诗人:杨万里,之前我们并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今天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诗人,今天依然呈现他们那么美好的心,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崇敬,齐读一遍,老师引读。你们愿意了解更多的诗人吗?那就去读更多的诗,是个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走进诗人内心的路。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课前预热

  1同学们,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一、导入

  1、时光如水,岁月如流,今天让我们一起慢慢回头,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一起读:《清平乐?村居》。

  2自己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读)

  交流:(词牌名上下片押韵长短句)

  二、初读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争取读得有感情。

  2、谁来读一读。(1-2人)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媪:根据字形就能猜测它的意思。

  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认为呢?

  吴音:吴的地方话!

  醉:知道意思吗?可能是谁喝醉了?你们认为呢?

  无赖:调皮的样子。

  卧剥:谁知道?(躺、趴)

  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三、品读。

  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相媚好”,老师还有更深的思考:词中说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贫,可为什么他们还这么“相媚好”呢?

  (一)自由读:自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二)交流:(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这个问题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1、学生发言:我觉得儿子勤劳孝顺,他们才相媚好。

  2、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儿子正在锄草,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体谅父母。(谁来补充的?你认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儿子正在织鸡笼虽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

  4、小结: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

  (三)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点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为什么喜欢?(小儿子调皮可爱)

  3、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哪些地方写出了小儿的调皮可爱?

  无赖:a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蛮不讲理游手好闲)

  b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C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老夫妇对小儿特别喜欢,是对小儿的爱称)

  a“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趴)

  b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真可爱调皮可爱)

  C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好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4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1)听老师读一读?

  (2)你觉得老师哪些词读得好呢?(好在哪儿)

  (3)谁能读出小儿的顽皮?

  小结过渡:大儿、中儿勤劳孝顺,小儿调皮可爱,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

  过渡: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相媚好呢?(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四)感悟景美

  1、生回答: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儿的景色很美。

  2、你从哪儿读懂的?

  3、谁来读读这句话:[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草青草茂盛生机勃勃)

  5、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A自由练说

  B指名说

  6、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7、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五)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听到老两口在说什么?

  2、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4、小结:乡村的景色如此优美,农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导朗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四、感情朗读全文。

  1、喜欢这首词吗?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把感情读出来。

  2、老师读上阕,谁来读下阕。

  3、还有谁愿意读的?你读上阕,老师读下阕。

  4、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任地方官期间,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却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教案设计

  (1)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受了打击,而如今还要面对晚年的凄凉和寂寞。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农家的生活时,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羡慕有多深,忧愁就有多深,面对如此美景,诗人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中走进他的忧愁,读懂他的向往。

  5、配乐吟唱。

  五拓展积累

  1、像这样清新的诗,辛弃疾还写过不少。辛弃疾一生写过600多首词。你读过他的哪些词?

  2、学生推荐

  宋词历来和唐诗并称双绝。每首宋词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课后,找来宋词读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告,要保持行动与目标的一致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明白什么是寓言。

  二、引入,揭题,读题,解题。

  1、学习辕、辙二生字(结合插图投影)

  2、解题:南辕北辙指的是战国时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别人说他走错了,他硬说能走到。后来比喻行动和目的不相符。

  三、观看课件,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看完之后让学生说说看懂了什么?

  四、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生字圈出来。

  2、划分段落,明白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认字表的生字。

  4、说说难写的生字有几个,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排练课本剧,完成课后第3题。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袁

  辕

  紧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明白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难点:

  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6、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7、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后记: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9篇】相关文章:

1.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7篇

2.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9篇

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六篇

4.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七篇

5.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三篇

6.【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5篇

7.【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8.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5篇

9.【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