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28 08:24: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

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五、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六、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

  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意。

  (1)鲸非常大(2)鲸是哺乳动物。

  (3)鲸的种类(4)鲸的生活习性。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借机点拨。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一段主要介绍了鲸的.大,那么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作者还有没有用到其他的好方法呢?大家试着找找吧!

  课件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

  句2不仅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我国一个真实的例子,更增加了说明的力量。

  四、引导学生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说明方法,试着找找。

  2、尝试用所学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件事物。

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2

  1、知识与技能。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什么知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信息,提出课题,教师板书)在这节课上,你想学到什么知识?(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简要板书。)。

  (二)、感受周长。

  什么是周长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镶边图。

  发现了什么信息?阿姨是怎么围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桌布的周长呢?(生说)。

  2、出示量树桩面图。

  哎哟,这么好的一棵树被砍了,有什么感受?(生:可惜)以后我们可要保护好树木。小姑娘想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得量一量,怎么量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树桩面的周长呢?(生说)。

  3、教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吧?抽生说一说。

  其实,要真正认识周长,我们还得具体研究。

  (三)、描一描,感受一周。

  不管是给桌布镶边,还是量树桩面,他们都是怎样围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是沿边线围一周。教师板书:围一周)。

  生活中,很多图形也有这样的一周,我这里有一些,来看看吧。

  1、认识图形。

  2、抽生描。

  你们能一笔沿边线描出图形的一周吗?请两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在黑板上描。

  要求:台上同学描的时候记住,你是从哪一点开始的,又是到哪一点结束的。

  台下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图形,用手书空,与他们一起描。

  汇报结果,同时抽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其他点开始描吗?

  3、辨别一周。了解知识建构情况。

  大家知道什么是一周了吧?看这一个图形,红色线条围的是它的一周吗?

  逐一汇报,并说理由。重点讲两个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图。让学生明白沿大长方形边线围一周,才是它的一周。

  4、集体动手描一周,强化“一周”。

  出示课件,学生在书上用水彩笔描。

  (四)、摸一摸,感受长度。

  1、学生活动。

  2、汇报。你找到什么面的一周?动手摸一摸。

  3、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长的一周?

  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短的一周?

  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这一周也有长度,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周长。教师板书、完善概念。(生读)。

  4、说物体面的周长。

  围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你还能说围什么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自由说,再汇报。

  5、比一比,周长是一样的吗?

  (五)、量一量,再认识周长。

  大家知道周长的意思了,要知道周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测量)。

  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长方形、圆、五角星三种图形,你能测量他们的周长吗?

  你觉得太难了,就可以选择简单些;觉得太简单了,挑战一下难一点的。

  1、提出测量要求。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求周长的?按图形抽生,寻求不同的方法。

  总结,在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图形灵活选择测量工具。

  (六)、拓展,强化认识。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

  1、出示课件,(展示方格纸中的长方形和台阶形)用手指图形的周长。

  2、学生思考。

  猜测——验证——结论。

  3、汇报。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看黑板,现在明白什么是周长了吧,那周长,又有什么用处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可大了,让我们在图片与音乐的欣赏中结束这节课吧。

【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角的教学设计09-04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2-18

《认识角》教学设计11-02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7-1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14

(经典)《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7-1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7-03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11-27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推荐)11-27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