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聆听《龙腾虎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聆听《龙腾虎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聆听《龙腾虎跃》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击缶而歌》。
教师:一场气势恢弘的“击缶而歌”,独特的创意,完美而盛大的场面,带着华夏礼乐的传承,带着炎黄子孙百年的梦想和期盼,奏响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序曲。两千多名演员击缶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全世界发出的真挚友好的邀请。“缶”原本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据记载:古有将其蒙皮而鼓的史实,故而这种变了形的鼓,成为了这场盛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鼓,对于我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古至今,无论是在电影中古战场激烈厮杀的战争场面,还是在今天逢年过节喜庆的时刻,都少不了鼓,而且此时说不定我们还会对儿时记忆中的拨浪鼓倍感留恋呢。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曲以鼓为主奏乐器的民族吹打乐曲《龙腾虎跃》,请大家欣赏。
(设计思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下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聆听感悟
一)初步感知:
1、播放视频:由鼓乐演奏家李民雄主奏的民族吹打乐曲《龙腾虎跃》。
思考:
1)乐曲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你听到或看到了哪些民族乐器?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
2、相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图片:吹打乐是中国传统器乐乐种之一。认识民族吹打乐常见的乐器
二)深入体验:
1、
思考:
1)在所听的音乐片段中,你能逐一地描述出听到的乐器及其声音特点吗?
2)这一乐段中,音乐的发展有无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听到鼓与乐的演奏可谓是相得益彰,彼此烘托呼应,洋溢着喜庆热烈的围,中间唢呐插入了一段歌唱性的主题,曲调宽广挺拔,音乐热情豪放。如果说吹管乐及弦乐的演奏让我们感受到连贯流畅而完整的乐思的话,那么鼓乐、打击乐的出现则更多的营造了节日喜庆,彰显着干练个性。
2、
思考:我们听到的这段不同鼓乐的演奏中,出现了哪些鼓,各种鼓的音色及演奏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大鼓雄浑粗犷的齐奏显得情绪激昂;排鼓清脆悦耳,华丽流畅的鼓点一气呵成,节奏鲜明轻快;合奏部分大鼓主奏,其他鼓击鼓沿儿伴奏,加上板的规律性的节奏,使得音响层次分明,而且凸显了大鼓深沉有力的声音特点。
这段音乐集中了各类鼓乐的演奏,不同的'鼓乐音色各不相同,且张弛有度,层次清晰,收放自如。其中排鼓娴熟流畅的演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段色彩绚丽的鼓点加上人声的应和真可谓是锦上添花,而敲击鼓沿及竹板有规律的节奏,更是为各种鼓乐声音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幕独具个的背景。
3、欣赏片段三:
思考:乐曲的结束段是怎样形成首尾呼应的?试想,这种重复或变化重复可以传达出作曲家怎样的音乐构思?
教师:嘹亮的唢呐声及鼓乐合奏将乐曲带入又一个情绪的高潮,音乐色彩明亮,先是于热烈的情绪中演奏戛然而止,音乐改变了先前急促的节奏,出人意料地稳健起来,显示出豪迈而宽广的气势,最后以热烈喧闹的锣鼓与开头音乐首尾呼应,以一段精彩干练的锣鼓点作为全曲的结束,整首乐曲演奏在速度、力度的对比中,旋律跌宕起伏,恢宏而大气的音乐叙述方式更预示着我们祖国的发展将如同生龙活虎一般会再创造一个个历史的辉煌。
(说明:以下复听感悟环节,根据乐曲篇幅长短而定。由于此曲篇幅较长,故将其改为第二课时内容)
三)复听感悟
在重点乐段欣赏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感悟作品,进一步完善音乐赏析笔记,促使学生能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再深入乐曲体验感悟,从而形成个性的乐评,进行相互交流。
师生总结吹打乐的特点:粗,风格粗犷;长,乐曲篇幅长大;宏,音乐多表现宏伟壮阔,磅礴浩大的气势;大,人数众多,常作大型演奏。
(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三个步骤:初步感知、深入体验,复听感悟,使得音乐学习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教师着眼于音乐要素的挖掘、引导和感知,从音乐的细微变化中体验音乐语言表述的微妙之处,逐渐培养学生主动体验、鉴赏,深入音乐的学习习惯,从而整体把握乐曲的风格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三、表现创造
1、多媒体出示练习曲《金蛇狂舞》合奏乐谱,教师用电子琴配以中国锣鼓点演奏,学生获得整体印象。
2、学生以小组练习吹打乐曲《金蛇狂舞》
3、学生展示练习效果,师生评价。
4、师生合奏《金蛇狂舞》。
(设计思路:音乐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环节设计合奏练习意在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意识,并与
练习和表演实践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及创新能力)
四、拓展延伸
播放三维动画视频:
教师:三维动画的鼓乐视频,以其特殊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让我们看到现代人所体现的鼓的韵味,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此外许多现代鼓乐团的演绎中流露出了现代人对于鼓的理解和诠释。不过我们由衷地希望,民族音乐的发展无论其中加入多少流行的元素,都依然能够显现出其精髓所在。
(设计思路: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继承和发展的源泉。利用耳目一新的鼓乐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及发展方向的思考,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路,也使音乐课的学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欣赏、主动体验感悟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开发。
五、结束
聆听《龙腾虎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1、体验、感受鼓乐《龙腾虎跃》密集的鼓点给人带来的激昂振奋的情绪,激发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智育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佤族民歌风格的歌曲《木鼓歌》。
[素质发展目标]:
1.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即兴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木鼓歌》,表达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多媒体设备。大鼓、小军鼓、铃鼓、拨浪鼓、玩具架子鼓。
学生活动设计
唱歌 欣赏 活动
教学过程
第( 1)课时
1、导入。
师: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用途。
设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四种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街头的秧歌队中也有鼓做伴奏。
师:看来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出示图片。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
2、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部分。
师:你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由慢速到快速。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
师:作品很长,共有三个部分,我们先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欣赏音乐。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
(2)欣赏第二部分。
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
(3)欣赏第三部分及尾声。
师: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又听到熟悉的旋律,你们知道是前面的第几部分吗?
生:第一部分。
师:音乐的结尾节奏变得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4)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乐曲的录像,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4、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小结:人说鼓的敲击,体现着生命和激情的节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无论是其形制还是敲击方式,都蕴涵了极其丰富的社会内涵,构成了华夏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用简短的话小结自己的收获。(学生发言)
5、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设计意图
在20xx年9月,香港举办了鼓乐节群英会,中外鼓王云集,出示演出时的盛况。
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聆听《龙腾虎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学会聆听教学设计范文通用09-11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教学教学设计11-17
an教学设计09-16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9-27
教学设计08-10
《īūǖ》教学设计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