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茉莉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茉莉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茉莉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演唱、聆听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语言上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通过聆听、演唱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比较感受地方民歌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师: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一起听一听她唱的是什么?
(播放20xx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
(生畅谈)
2、欣赏茉莉花图片
师:我们来看一下茉莉花是怎样一种花?
点击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师:茉莉花洁白无暇,小巧玲珑,清香四溢,代表着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xx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所以在这重要的时刻编导选择了这样一首歌。
3、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播放录音,学生听赏。
师: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它的.情绪怎样?速度怎样?节奏呢?
二、歌曲新授
1、分析歌曲
出示歌谱
师:看一下歌曲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
旋律中出现了哪几个音,这样的曲调我们称为(五声调式),它属于其中的哪一种?(五声zhǐ调式)
2、模唱歌谱
用LU模唱。
3、朗读歌词
4、学唱歌词
直接跟琴唱出歌词
找出难点并解决
5、歌曲处理
师:你觉得这首歌应该用怎样的速度演唱?
尝试慢速、快速,感受不同的效果。
师:最后一句连用了两个茉莉花,充分表达了什么?
演唱时我们的力度要怎么变化?速度呢?
加上反复记号,从头反复,最后一个音,提高八度。
6、师小结
这首《茉莉花》是我们江苏一带的民歌,体现了江苏民歌的音乐风格,你能概括一下江苏民歌的特点吗?(优美柔和、细腻婉转)
三、欣赏比较
1、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除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外,东北也有一首《茉莉花》一起听一下。
师:(课件播放:东北《茉莉花》)
这首东北民歌《茉莉花》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热情、豪爽、夸张……
2、曲式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东北民歌是几拍子的,什么调式的?
歌曲中还多加了衬词和拖腔,体现了东北民歌热情豪爽、夸张风趣的特点。
3、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那么热情,那么河北人怎样呢,一起听一听河北民歌《茉莉花》
播放视频河北民歌
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属于什么调式?这首歌曲旋律明快,体现了河北民歌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小结:河北《茉莉花》旋律特点: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三、拓展
1、欣赏《图兰朵》中的《茉莉花》
听一听歌剧《图兰朵》中运用的是哪一个版本的《茉莉花》?
2、欣赏宋祖英《茉莉花》。
茉莉花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分别感受乐曲段、小节,并按音乐的变化和老师的指示用不同形式,优美的动作加以表现。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特色。
3.萌发喜欢听民歌和对民歌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录音机、茉莉干花、花饰、茉莉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你们喜欢花吗?
2.你最喜欢什么花?
3.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关于花的歌曲,大家听听唱的是什么花?
(二)欣赏歌曲的开头,得出歌名。
1.歌中唱的.是什么花?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2.取出干花,简单认识。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
3.揭示歌名,介绍有关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初略知识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三)欣赏歌曲的后半部分,了解节奏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你觉得《茉莉花》是一首怎么样的歌曲?听了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歌曲是两拍子的,这是一首旋律委婉、流畅,感情细腻的歌曲。
(四)完整欣赏一遍,感受歌曲的乐段,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
根据段落的变化尝试每一段用不同的开花造型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茉莉花》这首歌曲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呢?
(五)再次欣赏,感受歌曲的小节,幼儿集体合作逐个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教师观察引导并用贴饰奖励动作优美,感受正确的小朋友)
(六)颜色信号,分组、分段用好看的动作表现歌曲。
幼儿自己在前额贴上四种颜色的花,按老师的提示分别到教室中间随音乐跳舞。(教师把好看的花环套在舞姿优美的小朋友脖子上)。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制作舞蹈表演的道具。
2.游戏活动:将《茉莉花》的音乐放在表演区中,进行舞蹈表演。
3.家园共育:家庭中可以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音乐表演,可以加入扇子等元素。
茉莉花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教学难点:
学习一字多音、切分、附点的唱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茉莉花》。那么大家对茉莉花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回答交流。
2、师:看来大家对茉莉花了解的不多,下面呢老师老给大家介绍一下茉莉花(多媒体显示图片)。
3、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几段有关茉莉花的歌曲,大家认真聆听那段音乐是来自江南水乡,为什么?(播放东北、河北、江苏民歌《茉莉花》片段)
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歌曲风格不同。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让我们一起来它的魅力吧。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感受。(优美、抒情、婉转、细腻、柔美)
(二)学唱歌
1、学习歌曲简谱
重难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一字多音
突破方法:图形谱辅助,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音准和节奏。
2、学习歌词
(1)感受歌曲,通过歌曲的情绪,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演唱声音要柔和,避免喊唱。
(2)通过拼音声调引导学生加歌词之后音准的学习。
(3)情感处理
a、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
b、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4)教师纠正学生唱的不对的地方,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8、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更能把《茉莉花》的风格演唱的较好。
(三)拓展
通过欣赏下面的音乐,独唱、欣赏乐器演奏的《茉莉花》、欣赏舞蹈《茉莉花》思考为什么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们都想演绎《茉莉花》?(独特的曲调风格、优美的乐曲旋律,演唱琅琅上口。)
作业:课下搜集不同形式演绎的《茉莉花》,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课堂小结:
《茉莉花》是中国有名的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茉莉花》优美婉转的旋律,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它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
茉莉花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江南小曲》: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以我国某一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本课是《江南小曲》这一单元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充分领域该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了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善于用表现自己的才艺。学生在乐理知识,识谱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能独立理解,解释歌曲的大意和基本内容,但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面向全体,教师运用不同的教法,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会用竖笛演奏《茉莉花》,感受乐曲优美婉转的旋律。
教学重点:
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
会用竖笛演奏《茉莉花》
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杯茉莉花茶;课件;钢琴;卡片。
教学过程:
一、茉莉亲亲
(课前播放古筝曲《茉莉芬芳》)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委婉动听的江南音乐吧。出示茉莉花图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花?有什么特点?
2、品茉莉花茶。想象自己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满园芬芳,然后深深地闻一口花香(吸气),觉得很香,很享受,再徐徐地吐气(呼气)。(设计意图:这首歌曲的学唱非常简单,重点应该放在对声音的美好和情感的把握上,建立良好的呼吸体验对演唱这首歌很有益处,而且让人更好地抒发歌曲的情感。)
二、茉莉芬芳
1、教师范唱歌曲《茉莉花》。
(1)你听到了些什么?说歌词
(2)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曾伴随我国歌唱家宋祖英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以它抒情秀美、婉转流畅的旋律和既纯美又含蓄的音乐形象征服了外国人民的心。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
2、学唱歌曲《茉莉花》。
(1)初次识谱,学生根据自身音乐能力识读旋律卡片上的音符。(设计意图:音高和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两个基本要素。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
(2)识别卡片,教师哼唱或在钢琴上弹出旋律、或是只用双手击打节奏,要求学生识别出相应的卡片,最终确定整首歌曲的演唱顺序。(设计意图:教师事先将《茉莉花》的简谱旋律分别写在七张卡片上,然后打乱卡片的顺序,让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的音乐知识识读乐谱、唱出音名、击打节奏、确定歌曲顺序。)
(3)教师领唱,教师隔一小节进行演唱,其他部分由学生自己歌唱。
(4)拍打节奏,学生用双手拍打出节奏,由此来熟悉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节奏型。
(5)一领众和,以小节为单位分别由不同的学生领唱,其他人进行模仿。(模仿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基本能力,而学生群体内部的相互模仿有时会显得更加有效,它能够为程度好的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又可以为程度弱的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还可以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各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被点到的可能,所以学生们需要时刻跟随教师的思路,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6)音乐记忆,教师依次将7张卡片中的某张拿掉,直至所有卡片被全部拿掉时,学生已经能够背谱歌唱并击打出节奏。(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演唱歌曲,在变化中不断反复,在不断反复中强化学生的音乐记忆,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摆脱单一枯燥的反复歌唱模式,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3、演奏《茉莉花》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片段。下面我们练习用竖笛吹奏《茉莉花》。(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用竖笛吹奏《茉莉花》,体验歌曲的情境美。)
(2)简单的节奏二声部,歌唱旋律的同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击打节拍,另一组拍出节奏型,以小节为单位交替进行。
(3)固定节奏型伴奏,学生自己创编一组固定节奏型,一边击打固定节奏型一边歌唱旋律。
(4)乐器合奏,在歌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运用竖笛、三角铁等乐器为旋律伴奏。
三、茉莉精神:
茉莉花以它独特的芬芳美丽和朴实无华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性格、习俗的不同,因此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方音乐柔美清秀,而北方音乐热情高亢,这正是我国民歌的地域特点,我给大家唱唱另一首《茉莉花》。江南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它抒情、委婉、细腻、流畅的'特点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以后,我们还会感受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
教学反思
1、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在教唱新歌前我通过范唱和听赏宋祖英演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听钢琴弹奏旋律,学生自己添加歌词,是一种很有效的学唱方式。
3、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
我课前将《茉莉花》的简谱旋律分别写在七张卡片上,然后打乱顺序,让学生借助自身已有的音乐知识识读乐谱、唱出音高、击打节奏、确定歌曲顺序。由此,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的识谱视唱过程得以实现,注重将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日后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
【茉莉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茉莉花》教案08-05
茉莉花说课稿09-27
《茉莉花》教案10-11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教学教学设计11-17
an教学设计09-16
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