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包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包装》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盒面的装饰和配色。纸盒包装设计
2、难点:纸盒的结构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包装设计的作用: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精巧的包装所吸引。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特别是当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
(二)包装设计的特点:
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
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美化生活。例如: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又美观精致。“火锅包装”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例如:课本“电子系列包装”、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鲜感。例如: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三)包装设计的形式:
商品包装的形式很多,有纸袋、纸贴等。其中以纸盒最为普及。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
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六面体、圆柱体和多面体数种。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
文字、图形、标志、色彩是装潢设计中的四大形式要素。
a.盒面装饰一般以文字为主,纹样为辅,两者互相结合。我们应掌握好各种字体的写法,字体要书写得正确美观。文字既可作设计标志用,也可作说明用。甚至在一件包装设计中完全用文字表现,也能朴素无华地突出重点。
b.纸盒装饰的图形要和商品内容一致,发挥摄影、抽象造型、装饰纹样、结构设计等手段,也可用绘画方法表现。中国的包装应该体现中国的民族色、地方物色,如用中国画,中国书法,使我们的包装设计具有民族风格。
c.标志的设计既要使人有记忆感,容易辨认,容易记住,还要有联系感,商标与产品之间要有联系,使人看后产生联想。
d.在现代消费市场上,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效果,具有提高商品销路的决定作用。因此,盒面装饰应色调统一明快,引人注意。成功的色彩应用,能给消费者留下极深的第一视觉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包装》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包装(教材第40、4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会利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要让学生学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该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给积加小数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间的关系更清楚明了】
二、创设情境
借助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引入买礼物,从而引入包装这个课题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景图.
教师:从这个图上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探究新知识集聚动力】
三、自主探究
(1)包装纸需要多少元?2.6×0.8①估一估
2.6×0.8,0.8米不到1米,不会超过2.6元.2.6×0.8,2.6元不到3元,不会超过3元……②算一算
26是2.6扩大到原来的10倍得到的,8是0.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得到的,用竖式计算26×8=208,又因为2.6和0.8一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的末尾也有2位小数,即2.6×0.8=2.08.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买彩带需要多少元?2.4×0.85.
①估一估
0.85元也就是每米不到1元,所以2.4×0.85,不会超过2.4元.2.4米看做3米,0.85元看做1元,不会超过3元……
②算一算
指名让学生到黑板板演计算过程
总结:
(1)先按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再数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在积的后面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末位是0,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下面请同学们尝试着算一算0.82×0.04和0.05×0.4.
指名让学生板演计算过程,下面的同学自己在本子上计算,最后根据两名同学的板演情况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课堂巩固
1.淘气带了10元去给奶奶买蛋糕.买了0.7千克,每千克9.7元⑴估一估,淘气带的钱够吗?
⑵售货员应付多少元?与同伴交流你的计算过程.2.给题目中的积点上小数点
五、探究汇报结果
通过刚才学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大家有什么收获?共同归纳:
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不用小数点对齐,只要末尾对齐.
②小数乘法竖式计算,应先按整数乘整数算出积,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③积的末尾的“0”可以去掉.
六、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包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能力目标: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包装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学具准备:
学生自带长方体纸盒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出示两个长方体,问学生喜欢那个?让学生体会包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很有必要。你别看这个事情很小,其中却包含着不少学问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独立探索,初步感知
(一)一个长方体的包装
1.出示长方体的物品,引入包装一个长方体时需要包装纸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求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要求出表面积,求表面积,先要知道长,宽,高。
2、学生动手算一算.
3、汇报答案,并进行讲解。
(二)两个长方体的包装
1、今天老师买了两个糖果包,打算把它包成一包送给朋友,你认为可以怎样包装?
学生上台演示,各抒己见。
三、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1、明晰问题:包装的方法有多种,到底怎样包装最科学呢?首先让学生说说“最科学”的意义。明确:这节课主要考虑节省包装纸的问题。
2、出示学习要求,学生开始操作探索。
3、学生反馈,进行交流。
明确:尽量把最大的`面重合,最节省包装纸。
3、继续引导学生发现三盒包装时的规律。(继续让学生寻找规律,说出想法。)学生通过重合面比较。
4、那四盒呢?用这个规律还行吗?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并说出自己的方案。(屏幕出示)学生先直观判断,然后引导计算比较六大面重合(方案一)和四大面四中面重合(方案二)时的表面积。
四、质疑,拓展:
1、通过计算提出质疑:尽量把最大的面重合并不一定最节省,怎样才能确定重合的面积最大?有没有规律可循呢?算算其他四种方案的表面积,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规律。
2、各小组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的和与表面积大小的关系,再交流。得出结论:包装后形成的新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越小,则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3、拓展练习:小组操作、讨论:六个相同的长方体,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六、布置作业
【《包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包装》教学设计09-04
包装学问教学设计10-15
《包装》教学设计15篇12-13
包装设计工作总结10-30
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学问》教学设计11-03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包装的学问的说课稿09-07
《包装学问》说课稿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