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03 07:14:5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经典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续编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编出一个大家都爱听的故事。

  2、先在小组讲,然后在全班交流。

  3、口述自己打算怎样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续编《猪八戒吃西瓜》,编出一个大家都爱听的故事。

  教具准备:

  录音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弄懂课文内容。请学生回忆,课文主要讲了猪八戒的什么事?再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哪部分最感兴趣

  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续编”是接在原来结尾继续讲述的`意思。续编故事,首先要把故事情节弄清楚,然后从原来故事的结尾接着往下编。

  二怎样编故事呢?应该注意什么呢(分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讲:续编故事的关键是展开想象,但不是胡思乱想,要根据故事情节接着往下想。

  三你打算怎样编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发言。

  教师讲:打开思路,展开想象,一定能编出大家爱听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班上的劳动委员李小青转学了,补选劳动委员时,王宁提出选自己,并说了选自己的原因,同学们热烈地鼓掌表示同意。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明白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9个生字中,“今”“林”的韵母是前鼻音,“名”和“让”的韵母是后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今”的最后一笔是“ ”,不能加一点。

  话:右边是“舌”,不是“古”。

  要联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了解字、词的意思,有的字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了解字义。

  2、写字教学

  “让”“说”“话”左窄右宽。“今”的“人字头”撇捺起笔相接,开口度大,下面的点在横中线与坚中线的交点处。“为”的笔顺是 。

  二、词句教学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静悄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要让学生明白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是很认真的。

  王宁说“我选我”,大家都愣住了。“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选自己的。

  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这段话讲了王宁选自己的原因,是课文的'重点,要让学生多读,体会王宁说的话,一是王宁想学习朋友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二是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到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让学生体会到,掌声表示全班同学十分佩服王宁自己选自己的行为,相信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

  三、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如“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老师的话要读得使人感到和蔼可亲。王宁说的选自己原因的那番话,要读得很诚恳,表示他选自己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一)

  9、 我选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5个词语。认识“班、静、悄、亲、切、集、体”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用选举实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提问:读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你想知道的问题明白了没有。

  2、数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论。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劳动委员”。

  (劳动委员负责班里的劳动卫生工作,班上没有劳动委员可不行。)

  (3)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想想通过读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班内交流。

  (3)提问: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经过思考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理解“静悄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是认真的。

  (4)指导朗读。

  “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①王宁说“我选我”后,大家为什么都愣住了?②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2)小组讨论。

  (3)班内交流。

  (①“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呆住了。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选自己的。②王宁选自己的原因,一是王宁想学习朋友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二是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到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齐读王宁说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

  4、学习第四自然段。

  (l)出示课件:同学们表情怎样?他们在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

  (2)自由读。

  (3)提问: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同学们都觉得王宁的想法很好。相信他一定能说到做到,都非常欢迎他当劳动委员。所以,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4)齐读。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知道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原因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3、重点指导:

  今:下面不能加一点。

  心:注意“三点”的位置。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听歌曲《亲属歌》,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出示亲立字下面一个小是亲。

  1、小朋友们,在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2、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亲属,好吗?

  3、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4、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

  2、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

  3、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6、认读生字。

  注意分类识记女字旁的字。

  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7、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灯排列好。

  8、练习。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1、随乐曲唱《亲属歌》。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

  出示亲、伯、兄、外、叔,请同学认读,讲讲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三、练习

  1、读一读。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现。

  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试着写一写。

  2、涂色,会写的写下来。

  仔细观察图画,试着读一读气球上的词语。

  照样子涂一涂,该怎样涂?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妈妈”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一篇自渎课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妈妈的爱无时不在身边,懂得回报母亲无私的爱。进而增进母子亲情。

  《妈妈的爱》是本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小诗,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是一篇意义很强的课文。

  二、学情分析:

  本首诗里所描绘的生活细节几乎发生在每个学生的家庭,每个学生都经历过,正因为司空见惯,成长中的孩子反而容易忽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之中。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特点,制定目标如下: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0个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阅读中独立识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平日的爱,懂得要尊重关心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四、重点与难点:

  体会诗歌的'感情,有感情朗读。

  五、设计理念:

  凭借教材把浓浓的亲情传递给学生,让孩子留意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体会妈妈的爱。,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字词,受感染。让他们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准备:

  磁带《世上只有妈妈好》;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切入课文

  谁愿意介绍自己的妈妈?

  说到妈妈,老师看出你们很自豪,今天我带来一首赞颂妈妈的歌,一起来听听,会的同学可以一起唱。

  正如各种所唱,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们从小到大,妈妈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就是妈妈的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妈妈的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同桌合用一本书,相互检查正音。

  通过指名读、开火车、擂台赛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诗歌中把妈妈的爱比做什么?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整体感知内容。

  默读这首诗,然后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想怎样学这首诗?

  就按你们说的方法来学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学。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喜欢她?

  在学生汇报时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理解妈妈的爱为什么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联系实际,赞美母爱

  同学们,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妈妈的爱还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从那里感受到妈妈的爱了?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朗诵这首儿歌,能背得背下来。

  3、把你对妈妈的赞扬像书上那样写成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通过与两类人的比较,能说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2、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3、理解作者忧乐观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通过对作者忧乐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过程:

  一、美景欣赏

  自读课文,划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读一读,试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并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情感体验

  1、划出文中描写人们欣赏景物所产生的情感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2、造成他们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试作分析。

  三、作者之志

  1、面对这样两种人的表现,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宽广胸襟和的政治抱负。

  四、文章主题

  1、滕子京是否属于“仁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五、“仁人”之心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范仲淹身上,我们看到了忧国忧民的责任心和先苦后乐的忧乐观。面对这样的“仁人之心”,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六、学(教)后记

  七、随堂练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点字词

  ⑴古仁人之心()⑵或异二者之为()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⑷微斯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古仁人”的“忧乐”与“迁客骚人”的“悲”“喜”形成鲜明对比,前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的悲的句子是“”,喜的.句子是“”。

  4.文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此段文字在《岳阳楼记》中是显示主题的段落,作者在此段中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B此段文字探究了古仁人的博大胸怀,揭示了古仁人与上述两种人不同的思想根源。

  C此段文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阐发议论,点明全文的中心。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3、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根据挂图简介壁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壁虎的常识性课文,请用一句话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绍一下。

  2、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

  3、好,我们今天进一步学习有关壁虎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抽生读课文,注意准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课文介绍了壁虎的哪些特点?可分为几个部分?

  2、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文,了解特点

  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感兴趣?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展开学习,注意用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

  1、复习学习方法:如“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重点词句法”、“反复朗读,读悟结合法”等。

  2、自选学法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二、汇报交流,深入理解

  1.从壁虎的外形,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壁虎确实是名副其实的虎将?

  (1)捕捉蚊子、苍蝇、飞蛾。抓住描写壁虎动作的词,如“伸长”、“跃起”、“张开”、“吐出”等分析体会。

  (2)捕食蝎子。抓住“面无惧色”、“毫不在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等词进行体会。

  (3)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壁虎胃口很大、能飞檐走壁、巧妙避敌、喜欢清静、机警的特点。

  3.可借助多媒体教学,重点理解第六段。

  (1)读读画画: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勾出来。

  (2)可借助媒体演示体会壁虎是怎样“丢卒保帅”的。

  (3)多种形式读,体会壁虎的机灵可爱。

  4.借助多媒体教学,体会壁虎冬眠的情景,说说哪些动物也像壁虎一样冬眠。

  5.总结交流、读写结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壁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读写结合:运用本课所学方法,观察、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吞食虫子

  捕食蝎子 名副其实的虎将

  胃口大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 飞檐走壁

  巧妙避敌 大自然的神奇

  静静冬眠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

  口语交际

  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小组交际,邀请父母一同参加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如: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正甜甜地笑呢。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因为我肚子疼。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又着急又心疼。奶奶说我出生后的三个月,一直这样,而妈妈因为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有锻炼身体,让身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顾您)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习作

  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写“左”“右”“寻”等8个生字,会读“唯”“琵”“捕”等10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搜寻、成员、充足”等词语,积累词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黑脸琵鹭的可爱,激发小学生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黑脸琵鹭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4.体会黑脸琵鹭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黑脸琵鹭的长相和捕食过程,感受黑脸琵鹭的可爱。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汤匙”的理解以及学生对黑脸琵鹭的喜爱之情与保护意识。

  教学素材:

  1.黑脸琵鹭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关于乐器“琵琶”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学习本课“左、右”两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动物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揭示课题

  同学们,要和别人交朋友,我们首先要做自我介绍,比如“我叫林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那你是怎么做自我介绍的?(找三个同学做自我介绍。)

  同学们都很棒,一定能交到好朋友!有一只小动物也想和大家交朋友,它说——(学生齐读课题)大声告诉老师它叫——黑脸琵鹭。这个名字真奇怪,它为什么叫这么奇怪的名字呢?它长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我叫黑脸琵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小眼睛认真看,小耳朵仔细听。师范读。

  同学们听得真认真!下面你们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标出自然段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坐好告诉老师。出示读书要求。

  同学们读得真好!有些词语老师把它们从课文中挑了出来,要考考大家,看你们能不能读对了。出示词语,同桌互相检查,指生领读,开火车读检查,去掉拼音再齐读。有一对是反义词,大家发现了吗?生答:左右。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也有一对反义词,黑白,真棒!再提示其他反义词。左右同时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学习“左右”,怎样能写好这两个字?生答。师范写,生描红临写,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投影仪展示。

  生字和词语都学会了,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中,看你能不能读准了它们。找四个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学习第一段

  一只黑脸琵鹭飞过来了,它热情的跟同学们打招呼,它说:——齐读,你们真是一群可爱的小黑脸琵鹭!板书:长相,解释。注意长相的“长”是个多音字,它还可以读作——谁再来学学黑脸琵鹭打招呼,指生读,老师听出来了这位同学注意到了第一句的叹号和第二句的问号,语气不错。指生读,你来试试看。

  男生来学学黑脸琵鹭打招呼,齐读第一句。女生有问题要问吗?齐读第二句。男生来回答一下,齐读第三句。你们真有礼貌。

  四、学习第二段

  黑脸琵鹭长什么样子?生答。出示琵琶图片,认读琵琶。齐读。哪个同学来扮演小黑脸琵鹭,介绍一下自己的长相?两个学生答。看图片,根据提示词说出黑脸琵鹭的长相。

  五、学习第三段

  黑脸琵鹭的嘴巴不光长得特别,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齐读第一句。板书:捕食

  它是怎么捕食的?生答第二句。谁来说说它捕食的时候都有哪些动作?模仿做动作。播放视频光看捕食过程。你们想不想也来模仿一下黑脸琵鹭捕食?生表演。同学们表演的真像!抓到鱼了它什么心情?齐读第三句,再高兴地读一遍。它骄傲地跟我们说——齐读第四句。

  六、学习第四段

  刚才看视频,同学们觉得黑脸琵鹭可不可爱?生答:可爱!喜欢吗?生答:喜欢。对,黑脸琵鹭很漂亮很可爱,我们很喜欢,可是,目前它们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全球就只剩下三千多只,已被列为全球濒危物种,快要灭绝。我们应该怎么办?生答:保护它爱护它。板书:保护。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四段。黑脸琵鹭是候鸟,每年秋冬季它们就要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它们找到了一个好地方——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为什么要去那里?生答。希望它们在那里能度过一个快乐的冬天。

  七、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黑脸琵鹭的长相、捕食,它们那么可爱,我们要学会保护它们。

  八、作业:

  回家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黑脸琵鹭。

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2、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3、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⑴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⑵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⑶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⑷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课外拓展,丰富语言

  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0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1-14

语文下册教案08-28

语文树教案08-13

语文小学教案10-02

语文教案12-07

语文优秀教案11-12

(经典)语文教案09-27

语文教案【精选】09-27

语文《台阶》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