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例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构想】
开展质疑性阅读,对于深化阅读活动、提升阅读层次,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都很有好处。虽然初二学生在知识能力上还处于较低层次,他们在质疑性阅读方面还不可能有很大的作为与建树,但是,能够在阅读中逐步形成质疑意识,并且尝试着质疑和生发,那么,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无疑是上了一个台阶的。
《我的“长生果”》一文,可以这样教。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理解性阅读。需要学生感受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的能力也发展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就得到充分的落实。与此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怀,这当然是语文课的人文性了。第二课时主要开展质疑性阅读。这篇文章在思想内容上不存在多大问题,质疑价值不大。在写作形式上,本文可质疑的地方很多。如课文最后两段可以质疑。还如标题值得推敲。从观点与材料的角度看,文章部分材料已偏离了中心话题和主旨。另外,有些“感悟”明显偏离了“读书”话题,导致全文思路不畅,文气不通。我个人认为,该文在写作上确有不严谨、不缜密之处,为质疑性阅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材。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
3.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4.形成质疑性阅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性阅读。
难点:质疑性阅读。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任务:理解性阅读。)
一、导入
在当代文学界,有一位女作家,她13岁时第一篇小小说在县报上变成铅字,至今已写作了50年,完成小说集19部,散文集12部,文集3部,出版作品字数达500万字以上。这么一位高产作家,你们想了解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请我们一起走进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
(简洁干脆的导语,既简介了作者情况,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长生果”在文中指什么?(书)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3.作者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断?你怎么看出来的?
提示:读小画片、读连环画、读小镇文化站的图书、读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共四个片断。从表示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可以看出。
(此环节为粗略感知课文。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应注重从“整体”着眼,同时,要让学生关注与文章结构思路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三、研读
“读书”对“我”有哪些作用?
第一,请学生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1.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2.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3.作文常居全班之首。
4.大大扩展了想象能力。
5.悟出了“作文贵独创”的道理。
6.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7.悟出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的道理。
8.使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
(此环节为定向搜索信息。要求学生扫描全文,快速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以上几条中,哪些在文中表达得比较鲜明突出?哪些是一笔带过?
提示:第4、5、6、7、8条较详细,其余简略。
(信息在文中所占的份量与比重,关系到文章主旨的定向。)
四、品读
“我”对“读书”是什么情感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或词
语看出来的?
1.教师示例:读小画片。
①情感态度:热爱。
②相关词句:美差、抢、眼羡、卖力、饱览。
③品味词语:用替换法,比较表达效果。如:
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事情)往往被男孩抢了去。
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看)那一大叠画片。
(语言文字的背后有情感。对语言的品味,只有达到“情感”层次,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内涵。而“细读”则是其必要手段,没有细腻的品读,就不可能体验到情感内涵,更不可能有欣赏和评价。教师的示例,只是一个引子,为学生引路。)
2.学生活动。
依次找出读连环画、读文化站图书及读图书馆图书内容中表示对读书情感的词语,并作点评。
读连环画:痴迷、想入非非、泪落如珠、忘吃忘睡、扎进、迷醉。
读文化站图书:绿洲、奔、囫囵吞枣、牵肠挂肚、如饥似渴。
小结:这些词语生动地写出了“书”对“我”的吸引,也写出了我读书的迷醉感、愉悦感。你应该有这种感受吧!
(在品味中学习品味文学语言的表现力,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感受,逐步形成品味语言的习惯与能力。)
3.讨论。
第2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提示:概述读书的感受,总启下文。“愉悦”为文眼。
(关注关键句。如果把l_2自然段视为“观点”的话后文就是“材料”。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与后文的内在联系。这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4.背诵第2自然段。
(精彩片段,要引导学生适当积累。)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
教学用具: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2、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读课文的时候,你想怎样读?
3、(感受大、广阔),齐读课题
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读书,理解,讨论,回答)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
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
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
(4)(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不光有绿色,还有其它花的颜色点缀着,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有()有(),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
2、教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1)、请学生放声自由读
2)、指名读,感受广阔美丽
3)、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最后是()。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们知道草原不仅是广阔美丽的,而且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轻声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1)说(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2)训练语言(因为矫健的雄鹰……所以……)
(3)小组同学连起来说说。
(4)听录音:小牧民多么快乐,所以神气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四、想象、创新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我们一起创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学了课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表达自我感受)
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创作。
展示创作并评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五、课后作业
锡林郭勒大草原现在是什么样的呢?还这么美丽吗?请同学们课下做一次小小的调查或访问,写一篇调查报告。
语文教案 篇3
找春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
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 “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 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会写“捕”“询”“论”“吠”“痕”“硕”“蒲”“盏”10个生字,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教具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和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
1.板书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
3.交流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交流自读情况
1)注意读音:
捕bu询xun论lun吠fei痕hen
蒲pu盏zhan译yi衔xian硕shuo
捕的声母是bu,
硕的声母是shuo
“询论痕盏衔”都是前鼻音
1)注意字形
3.读课文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自渎课文,思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汇报
描写一位守林老人保护树林和鸟,赢得了鸟的信赖喜爱和尊重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自由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感动?在课文中圈点批注。
四.课堂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学过程:
自主积累
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同学自学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朗读课文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要求: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同学评析。
探究练习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例:它(潜艇)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2.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并说明其好处吗?
说话练习: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谈学习体会。进行说话练习。
作业:
1、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在课余时间播给同学听,并请对方评论。
2、完成本课相关的书面作业
语文教案 篇6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
快──筷──加—加
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
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4.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并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培养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2.编写动物童话故事,培养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
3.认识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4.积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
5.通过生字连词,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6.读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理解寓意。
学习重点:“读读背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的阅读。 学习难点:口语交际和习作
学习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是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书包里面的东西杂乱无章,用的时候找不见;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当你遇到这些麻烦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解决,今天我们就讨论这些问题。
二.明确交际的要求
1.提出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2.寻找生活中不方便的事情的原因。
3.和同学讨论,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大家评一评。
三.小组交流
1.我来说说生活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大家帮我想办法。
2.按照“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联想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选出说的好的同学。
四.擂台比赛
我要参加擂台赛,介绍我的办法,请其他同学评议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好不好。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读了这些词语后,我发现每组词语意思是__,是___(反义词还是近义词)。
2.区分贬义词和褒义词:“我的.发现”中上面一行是___,下面一行是________。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优美 —( ) 茂密 —( ) 集合 —( )朦胧 —( )
善良 —( )诚实 —( ) 伟大 —( ) 温暖 —( )
二.日积月累
⑴读读背背
1.我记住了这八个字的成语,我来背給大家听。大家评一评,看我背的怎么样?
2.补充下列成语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②人无完人,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更进一步。④___________,眼见为虚 。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连连认认
1.我能借助拼音读生字,并把它和相应的字连起来。
2.我会填
①“笛”是 ____结构,部首是___,共——笔,第八笔是______。
②“谎”是 ____结构,部首是___,共——笔,第八笔是______。
③“棍”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画,组词( )。 ④“港”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再查—画,组词( )。 ⑤“捆”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组词( )。 ⑥“愤”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组词( )。
3.我能给下面的生字组两个词
谎()( )棍()()愤()()妇()()
笛()( )港()()怒()()捆()()
二.阅读成语故事
1.我发现了“不慌不忙”这个词的特点,我还能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里填上序号.
⑴我们做事情要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方法.
⑵我们看人看事不能用老眼光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⑶我们不要做一个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而要做一个思想开放灵活的人。
三.习作
第三课时
一:启发激趣,创设情境
我读过很多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仔细读题,明确要求
1. 编写童话故事2. 要写清它们之间的事情3. 编的故事要生动有趣 三:小组讨论
1.我知道什么是动物童话,它就是把动物当作——来写,使他们像——一样有生命、言行和情感。
2.我确定的主人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_________的事情。通过编写这个故事,我要给大家一个启示:________________。
3.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大家评一评,怎样才能更生动有趣。
4.我知道了要想写好动物童话,首先要联系动物的___________,还要联系___________,要把文章的___________确定好。
四:我来写一写
第四课时
一:自己修改
1.我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看是否具备下列要求:
①写时有一定的顺序,故事过程要清楚
②语句要通顺。③童话故事的内容是否有趣。
2.我要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桌听,听取他的建议,然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誊写习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8-17
语文《台阶》教案12-19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8-11
语文教案(精选)04-19
语文《荷花》教案11-2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精选)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