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8-09 13:11: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7篇(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7篇(优选)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及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学习随乐曲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

  2.鼓励幼儿在歌曲活泼、热情旋律的感染下,积极愉快投入活动。

  3.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事先适当欣赏该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乐曲,掌握ABA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感受新疆民歌活泼、欢快的风格。

  1.让幼儿听第一遍乐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大;考吧.幼,师网出处你想到了什么?教师介绍乐曲的基本特点(新疆民歌)。

  2.让幼儿听第二遍乐曲,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3.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两拍拍一下手,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及附点、切分音多的特点。(两遍)二、倾听乐曲,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重点强调合节奏地做动作和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

  2.教师将幼儿想的身体动作编入进去,幼儿观看教师表演。

  3.幼儿跟随教师做身体动作。

  4.个别幼儿带做。(遍数视幼儿的情绪而定)三、幼儿随音乐跳新疆舞。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开心罐头一个。

  2、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合理利用废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

  2、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幼儿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的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或棉花。

  2、已经制作好的作品:台灯、船、脸谱、桌子、椅子、花盆、钟、煤气灶、镜框等。

  3、水彩笔、剪刀、镊子、胶水、细铅丝、自粘纸。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讨论

  师:出示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盒子放哪里了?你喜欢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观看录象)

  师:谁告诉我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

  (应该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放到垃圾箱里。2-3位)

  师:你们的这种行为真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引导: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

  师:谁来说说可以怎么办?(可以做成东西)师:可以做成什么东西?(花盆、椅子、包……)

  二、参观制作好的物品,自由结伴探索讨论。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等一下请你们去参观一下小朋友与老师共同制作举办的一个“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你们几个几个结伴自由研究讨论一下,如何制作的,等听见老师的信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幼儿参观)教师指导观察:看看这个包的带你有什么发现?是怎么粘上去的呢?看看煤气灶上面的盆子你有什么?旁边的'开关是用什么做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镜框的下面的脚是怎么做的?(剪两小块一样大纸盒,然后剪一刀,就能把镜框插上去了,另外一种是将饭盒带边剪下一块,然后贴在后面)边讲边演示一次。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脸谱是怎么做的?(把饭盒分成两半,然后在后面划上两道,然后粘上布、线、纸)……

  三、幼儿操作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东西,第一张桌子上的材料是制作台灯、包、船;第二张桌子上是制作钟、脸谱;第三张桌子上是制作镜框和花篮;第四张桌子是制作桌子、椅子和煤气灶,做好后,请放在“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中,等一下,我们要拿到外面去展览。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脚协调,及钻爬、投掷的能力。

  2.在活动过程中,大班幼儿提醒小班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用合作、协商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3.萌发大带小、大教小、小爱大的亲情,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工具包(7):内装三块泡沫板;信封(7):内装动物拼图3.7个动物玩偶,7个沙包,7套家庭胸卡4.场景布置:1条河、2个“山洞”、1只老虎

  活动过程:

  一、角色分配。

  结合《爸爸去哪儿》,大班哥哥做爸爸,小班幼儿做宝宝。

  (随音乐《爸爸去哪儿》进场)

  师:刚刚听到的音乐小朋友们都熟悉吗?幼儿:熟悉

  师:这个节目看过吗?幼:看过。

  师:那里面都有谁呢?幼:石头、kimi、angle

  师:哦,小朋友说的都是宝宝,那除了宝宝还有谁啊?幼:还有爸爸,还有村长。

  师:我们今天也来玩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好。

  师:谁来做爸爸?幼:大班的哥哥做爸爸。

  师:那小班的弟弟妹妹呢?幼:做宝宝。

  师:那村长这个角色就由孙老师担当,你们同意吗?幼:同意。

  师:现在请小班的弟弟妹妹,你愿意谁做你的爸爸,就去拉拉他的手,叫一声爸爸。幼:(大小自由搭配)

  师:大家都找到自己喜欢的爸爸的宝宝了吗?让我们一起数数这里有几个家庭。幼:1、2、3、4、5、6、7。

  师:村长为每个家庭准备了爱心标志。请每个家庭的爸爸到我这里来,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大的给爸爸,小的.给你的宝宝贴上。幼:(选择颜色贴在胸前)

  师:现在你们就是一家人了,爸爸做游戏时要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宝宝也呀跟着自己的爸爸。

  二、完成任务

  (情景交代及活动前准备)

  师:村长刚刚收到一条紧急的消息,今天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被大老虎抓进它的山洞里了,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到山洞里救出小动物,你们愿意吗?幼:愿意

  师:好,在去救小动物前我们先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伸腿、弯腰......)幼:(幼儿跟做)

  师:我这里有三张任务卡,,如果你们能按照任务卡上的要求去做,就能救出小动物了。

  1.拼图。“宝宝”拼图,“爸爸”进行指导。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哦,是拼图。村长这里有7个信封,每个信封里面都藏着我们要救的那个动物。要求宝宝们动手拼图,爸爸们可以用嘴巴教宝宝,但是不可以动手拼图,明白了吗?幼:明白了。(宝宝挑选信封,进行拼图,“爸爸”指导)

  师:宝宝们拼好之后告诉你的爸爸,你要救的是哪只小动物。幼:狗、马......

  师:宝宝们真能干,爸爸快抱抱能干的宝宝吧。爸爸们将拼图收好放进盒子里。幼:(按要求收好拼图)

  2.带宝宝过河。家庭合作讨论,想办法利用三块泡沫过河。

  师:第一个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那接下来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哦,过河。现在我们面前有一条很宽的河,爸爸们需要带着宝宝过河。村长给每个家庭准备了一个工具包,里面放了3块垫板。要求爸爸和宝宝一起商量想办法,用这3块泡沫板过河。请爸爸们去拿工具包。幼:(大班幼儿拿工具包,回来后与小班幼儿商量讨论,先想好的举起了手)

  师:谁家想出了好办法?可以试一试。幼:(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

  (教师表扬合作较好的家庭,并要求收拾好垫板,放回工具包里)

  3.救救小动物。大小合作,“爸爸”扔包子喂老虎,“宝宝”钻洞救小动物。

  师:恭喜大家已经完成了2个任务,现在要完成第几个呢?幼:第3个!

  师:哎呀!看看我们到了哪里,小动物们就子啊这个山洞里可是洞口有一只饥饿的大老虎,赶快让我们打开最后一张任务卡。最后一关的任务就是喂老虎、救动物。要求爸爸们负责喂食大老虎,宝宝们乘机悄悄地救出拼图上的小动物。最后把就出来的动物带到爸爸身边。明白了没有?幼:明白了。

  师:爸爸干嘛?幼:(大班)喂老虎。

  师:宝宝干嘛?幼:救出小动物。

  (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减少滞后现象)

  师:大家都救出小动物了吗?小动物们一定受到了惊吓,我们带着它们离开这里吧。记得回去的时候我们也要过河,宝宝们抱好小动物跟着爸爸过河。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每个家庭表现得都不错,通过合作救出了我们的小动物。现在村长宣布任务顺利完成。宝宝和爸爸互相抱一抱庆祝一下吧。幼:(幼儿拥抱)

  整理环境、幼儿离场(在音乐声中,幼儿有序离场)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大班幼儿基本能够进行投掷并体验做“小爸爸”的自豪,小班幼儿也从中锻炼了钻爬的能力,体会与“爸爸”合作的快乐。总体来说,目标基本达成。

  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由于接触幼儿时间较短,对幼儿的实际个体经验把握得不够充分,个别行为习惯较差的幼儿不能很好地带入游戏。2.教师语言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救救小动物”的环节,教师出现让幼儿排队救动物的现象,显得不够精炼。3.在活动道具的准备上,“工具包”的使用反而变成了幼儿的负累,幼儿在过河的过程中始终要带着他的“工具包”,幼儿甚至已经丢掉了,教师必须反复强调,可以删除。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 练习快跑。

  2. 培养幼儿躲闪跑的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老狼头饰一个,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

  (三)活动内容

  1、玩法:

  幼儿扮小动物,四散地站在起点线后,教师戴上头饰,背对幼儿站在幼儿前面几米的地方。

  游戏开始:

  "小动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动物"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然后又问:"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小动物"每问一句,就要朋胆地走近"老狼"。这样转身往回跑,"老狼"转身追捉"小动物",但不能越过起点线,被捉到的`"小动物"站到场外。

  2.规则:

  (1)"小动物"与"老狼"应边问答边往前走,不能停留。

  (2)"老狼"回答几点时,不能回头看。

  (3)"老狼"回答几点时,可以任意间隔钟点,但不能倒书时间。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常见交通工具的特点。

  2.知道旅游时应选择比较合适的交通工具,对旅游感兴趣。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一角创设“去旅游”的照片集;幼儿操作包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提问:请小朋友介绍你的旅游照片,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旅游?怎么去的?

  小结:我们去过不同的'地方旅游,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也都不一样。

  2.分组讨论

  (1)提问:这里有一张旅游清单,你想去哪里旅游?

  (2)请想去同一地方旅游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乘什么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最方便?

  3.交流分享

  师:每一组请一个代表来介绍讨论的结果。

  小结:我们去旅游往往会选择比较合适的交通工具,近一点的地方可以开自家车或乘巴士,去远一点的地方可以乘火车或飞机,去岛上的话还可以坐船等等。

  4.延伸活动

  除了这些交通工具外,还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吗?这些交通工具的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呢?

  活动生成及建议

  1.交通工具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本活动重点放在去哪个地方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合适。在活动中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之后得出结果,这样对幼儿更有说服力。

  2.结合地图,了解中国各大省市和交通。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分享玩具和食物的同时,能与同伴分享空间。

  2、继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一:小熊让路

  活动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小熊让路》让幼儿知道关心别人,别人才会关心你。

  2、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空间。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小熊 让路》

  活动过程:

  1、幼儿看卡片,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只有关心别人,才会使别人快乐 ,才能让别人也关心你。

  提问:

  A、小动物为什么不愿给小熊让路?

  B、小熊应该怎样做才对?

  C、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体会关心别人后,别人对自己的关心。

  提问:

  A、小动物为什么又给小熊让路了?

  B、小熊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小结:在地方小的情况下,应该与他人分享空间,这样才会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自己才会感到快乐。

  活动二:分享好处多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分享空间带给自己的好处。

  2、学会正确分享空间。

  活动准备:

  时钟、两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看录像,了解互相关心分享空间的好处。

  提问:

  A、为什么一班的小朋友玩游戏了,而二班的小朋友没有玩到游戏呢?

  B、二班小朋友应该怎样才能很快玩到游戏?

  C、你怎么做的呢?

  2、幼儿学习搬椅子到墙边的正确放置方法。

  3、幼儿学习迅速排队的`方法。

  针对个别幼儿推挤现象,询问原因,讨论解决方法。

  活动三:你快乐、我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游戏、合作学习的快乐。

  2、通过故事学习,知道为大家做事受别人欢迎,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太阳妈妈、太阳宝宝胸饰各一个;小鸟、蜜蜂、青蛙胸饰若干;课件;大树模型;彩色树叶、小礼品;音乐等。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

  1、小朋友,我是新来的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来扮演太阳妈妈,请小朋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宝宝(提供小鸟、蜜蜂、青蛙三种胸饰),跟我一起玩,好吗?

  2、太阳妈妈带宝宝玩“捉迷藏”游戏,妈妈把眼睛捂住,宝宝们听着音乐躲起来。提问:“我的宝宝怎么都不见了呀?小鸟宝宝在哪里呀?蜜蜂宝宝在哪里呀?青蛙宝宝在哪里呀?(宝宝们依次围到妈妈身边)

  二、听故事,初步理解什么是快乐。

  1、我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宝宝,心里真快乐。可是,我还有一个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你能告诉他,到底什么是快乐吗?你遇到什么事情最快乐呢?

  2、那么,到底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演示)

  3、太阳宝宝出去寻找快乐,它遇到了谁?(小鸟、蜜蜂、青蛙)它们快乐吗?为什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

  4、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很快乐呢?请大家再仔细地听一听。(第二次观看多媒体演示)

  5、小鸟是怎样回答的?蜜蜂呢?青蛙呢?(请一位幼儿扮演太阳宝宝,其他幼儿扮演相应的小动物,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6、太阳宝宝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快乐。小朋友,你明白了吗?

  三、帮助大树妈妈寻找快乐。

  1、出示“大树妈妈”,“小朋友,你们都很快乐,可是我却一点儿也不快乐,因为我没有宝宝、没有朋友、没有漂亮的衣服,唉!”

  2、是呀,我们怎样帮助大树妈妈,让她也快乐起来呢?(启发幼儿讨论、想办法)

  3、提供彩色纸、胶水、小礼品等,幼儿一起打扮树妈妈。

  4、树妈妈:(放录音)“我找到了这么多宝宝、这么多朋友,还换上了新衣服,心里太高兴了,我请大家到我家里去玩!”(幼儿在音乐声中愉快地离开活动室)

  活动四:快乐心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前期准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兴趣,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重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难点: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

  预设内容:

  一、说说演演

  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高兴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2、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4、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二、画画讲讲

  1、根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和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察、倾听、随机引导。

  三、延伸活动

  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励幼儿在那里讲讲悄悄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3-14

大班教案【经典】03-14

大班教案(经典)03-30

大班教案(精选)01-05

大班教案【精选】11-07

大班教案[精选]12-06

大班教案07-22

(精选)大班教案10-03

[精选]大班教案04-07

大班教案[经典]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