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5 14:00:37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简单复述故事,感受故事中同伴间的关爱之情。

  2、在趣味游戏中感知数字的平均分与数字的排序。

  3、用简单的方法表现出这个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胸饰),1-8的数字卡片,1-8数字胸卡人手一份(每个数字各四个,共32张)

  【活动过程】

  1、进入活动——老师带着小朋友唱《小鱼游》进入活动室。(小朋友胸前配戴胸卡1-8随便入坐)。

  2、出示课件“两大筐鱼”,大熊小船。

  师:哇,游来了好多鱼,看,大熊渔民今天可是在丰收呀!小朋友,如果你是大熊,网到这么多鱼,你会怎么办呢?

  幼:(1)我会请好多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请他们吃鱼。(2)我会把这些鱼分给我的朋友们。

  3、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放课件。

  师:小朋友们都很有爱心,大熊也很有爱心,听听看这些鱼都分到谁家里了。(教师讲述故事,一边操作电脑课件)。

  4、幼儿简单复述,教师一边提问幼儿一边讲。

  (1)大熊回来先把鱼送给谁,送给他多少鱼?

  (2)河狸觉得有好多的鱼他又把鱼怎么分?

  (3)狗獾数一数(幼儿数数)一共八条鱼分一半的鱼给狐狸有几条鱼,花猫分到几条鱼,绿头鸭分到几条鱼?

  5、幼儿玩数字广场游戏。

  (1)这么多小动物都分到了鱼,他们把鱼拿回家会做什么?(煎鱼)对,但是他们要先去超市里习酌料,你们帮他们去买好吗?

  (2)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胸前的数字按顺序排好队(共四组,每组依次是数字1-8),教师检查顺序的'对错,并请幼儿来数数。

  (3)出示超市大门——唉呀,超市的门怎么打不开呢?原来要找开这个门需要密码.老师这里有三道数学题只要小朋友解开了就可以进去买东西了。

  (4)幼儿分四队,哪队先解题,哪一队先购物,用举手抢答的方式解题:

  “8”的一半是数字几?

  “4”的一半是数字几?

  “2”的一半是数字几?(老师随意加题)。

  6、幼儿表演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动物们解开了难题,他们家里都传出了香喷喷的煎鱼味。

  (2)请四组小朋友自己选择角色按故事内容表演或用绘画的形式将故事情节画下来并说一说,教师总结。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物体数量的差异。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水果实物图:分别有8个西瓜、8根香蕉、9个桃子、9颗荔枝、10颗、10个哈密瓜。

  2、分类盒:6~10数卡、水果小胶粒,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感知10以内的.数量。

  1、教师以水果超市进了许多水果为题,引出课题。

  小猫的水果店新进了许多水果,让我们看看有什么吧!(西瓜、香蕉、桃子、荔枝、樱桃、哈密瓜)但是这些水果有多少呢,小猫不知道,让我们帮他数一数吧!

  2、出示水果实物图,请幼儿观察水果分别有多少,并出示数卡匹配。

  二、比较水果的多少。

  以“水果店摆放水果”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水果的多少,将相同数量的水果放在一起。

  1、教师出示桃子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什么水果和它一样多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一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水果的多少,并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同样多的水果,为什么摆放的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因为有的水果大,有的水果小)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水果排队:请幼儿将6~10的数卡在分类盒上按序插好,并摆放相应数量的水果。

  2、《幼儿画册》练习“水果有多少:数数图中各有多少棵,用点子表示出来。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知道超市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尝试购物,并尝试解决在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教师事先与附近的超市取得联系,商量好参观购物事宜。

  2、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3、把摆放整齐的物品以及各类别标志拍成照片。

  4、每个幼儿准备2~5元零钱。

  活动过程:

  一、引出超市。

  师:我要买一袋盐,可以去哪里买?

  你去过哪些超市,它们叫什么名字?超市里有些什么?

  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类。

  师:怎样在超市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出示照片):看这里的照片,商品是怎样分类的?有哪些记号?

  引导幼儿讨论相应的区可以放哪些物品,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知道这样摆放是为了方便人们查找物品,为人们的购物节省时间、提供方便。

  三、了解超市购物的程序。

  组织幼儿交谈,了解购物的环节。

  师:你去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人们是如何买东西的?

  师幼共同总结。

  四、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

  交代购物的要求。

  引导幼儿认识超市的标志,向超市的营业员问好。

  幼儿观察其他顾客在超市购物的程序。

  幼儿自由购买2~5元的'物品,了解购物的过程以及超市营业员的工作。

  围绕“我去购物”谈话,共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你在购物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在超市购物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自然数列,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

  2、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确定物体排列顺序。

  3、培养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教具火车图片、火车音乐,1~5数字卡两套,动物贴饰:小兔、小猪、熊、青蛙、猫各两套(其中一套小动物身上编上1~5序号),楼房挂图(窗户立体设计可开合)。

  学具:操作卡(树、苹果、蛋糕图形各一排,每排数量均为5),蜡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动物坐火车

  1、伴随火车开动的音乐,出示火车图片,提问:什么开来了?火车有几节?(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火车节数)谁来用数字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车厢呢?引导幼儿观察火车头,从左到右贴数字卡。

  2、今天小动物们要坐火车回家去,火车就要开了,它们却不知道自己该上哪节车厢,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出示小兔图片)小兔的车票上有数字几?它应该上第几节车厢呢?(请幼儿操作。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送小猪、熊、青蛙、猫上火车。音乐起火车开动,收好图片。)

  二、游戏:小动物住哪里

  1、小动物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有几层呢?(出示房子挂图)谁来用数字表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楼呢?引导幼儿从下到上贴数字卡。

  2、每层楼住着谁呢?老师依次打开窗户,幼儿说出××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上。

  3、我们请小动物下楼来玩好吗?我们先到第几层楼请谁?又到第几层楼请谁?幼儿说出序数词,依次请所有动物下楼。

  4、老师将小动物排成一排,请幼儿说出:谁排第一、第二?交换小动物位置,再说说各个动物排第几。

  三、图卡操作请幼儿取出操作卡,老师逐一提出要求:请给第三棵树涂色,请给第一、第四个苹果涂色,请给第二、第五块蛋糕涂色。老师巡回检查。

  活动反思:

  活动前由幼儿自己选出喜欢的小动物和准备好小礼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对序数游戏很感兴趣,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在中班的序数教学中大多是排成整齐的横列,在初步认识序数的时候,整齐的排列、习惯性的排列,都有助于幼儿较快地认识序列中序数的关系。而这个活动用了三种序数形式,幼儿都能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即使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大部分幼儿也能很快地知道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序数”这个概念。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计算“复习5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趣味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主动的去学,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环环相扣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1、猜数和排序

  (1)猜数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a、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B、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D、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 字几?

  (2)巩固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 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4) 排序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给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队,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们先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集体检查)请小朋友数数,自己排的对不对?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一遍。

  2、复习序数和认数

  (1)你们喜欢吃水果吗?我们到水果店里去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二进制图)我们帮水果点运点水果去好吗?

  (2)(出示卡车)“嘀嘀,什么车开来了?开来了几辆卡车?”第一辆是什么颜色?那 么第三辆?……

  (3)幼儿动手拼水果现在我们要帮水果店准备水果,请小朋友先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个长方形,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4)二进制游戏“我知道你的 水果是什么?”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装上车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谢谢你们帮了一个大忙,现在让我们一起开着车把水果运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儿开车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轻易发生意外伤害。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生成了《小鬼当家》这一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小朋友的自我保护意识。详情请访问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

  活动过程:详情请访问

  一、观看情境表演 《爸爸、妈妈不在家》。

  1、教师向幼儿介绍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

  小品开始:幼儿天天独自在家中玩耍,边玩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让我好好看家,嘿!这回我可要自己玩个痛快。”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医生的家吗?”亮亮问:“你是谁呀?”来人说:“我是查电表的,请你开门!”(表演暂停)

  2、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天天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

  ① 来的是什么人?

  ② 天天能开门?

  ③ 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④ 天天该怎么做?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天天,另一幼儿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随便找理由)。幼儿教育网

  二、《依依看家》。

  1、师:有个叫依依的小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爸爸、幼儿教育网妈妈也不在家,你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

  2、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盘子、笔、毛巾、统计表、一次性餐盘。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出示大小两个桔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是什么?

  师:这两个桔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结:这两个桔子的大小、高矮不一样?

  2、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盘桔子。

  师:这两盘桔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你来猜猜大橘子有多少个?

  师:小橘子有多少个?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数桔子。

  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盘桔子的数量呢?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数好后,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上)

  师:谁来数数这盘小桔子有多少个?(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数)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数的?(一个一个)有没有谁有更快的方法?

  师:你用的是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数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数数。我们数了几次数好的,(6次)有没有谁能更快数好?

  师:你用的是几个几个数?(3个)我们也来数数。输了几次数好的?(4次)比刚才快了?还有更快的吗?(4个4个数)

  师:老师还有更快的方法(6,12)我数了几次就数好了啊?(2次)比你们都快吧。

  师:刚才我们用2个2个,3个3个,4个4个,还有6个6个数的方法数出小桔子有12个,可能还有其他数的方法,回去我们再试试。

  4、讨论:为什么大小相同的两个盘子,小桔子装的多,大桔子装的少?

  师小结:同样大小的盘子,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

  二、猜测大小橘子的瓤数。

  师:桔子皮里有什么?(桔瓤)那大桔子和小桔子的桔瓤一样多吗?请你猜一猜?(记录在统计表上)

  三、验证大小桔子的瓤数。

  师:想不想来试一试,喜欢大桔子的就拿大桔子,喜欢小桔子的就拿小桔子,桔子老师洗干净了,小手用小毛巾擦干净,剥下来的皮放哪儿?(中间的空盘子里)

  师:你剥的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有几片桔瓤?你是怎么数的?(教室记录在统计表上)

  (1、一片一片数;2、围圈数:先找好第一片一个手指固定好,然后围圈一片一片数,数过的要数吗?3、分成两半数4、边吃边数)

  师:老师还有一个方法肯定是你们喜欢的?(教师边吃边数)什么方法?边吃边数,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大桔子的桔瓤最多有几片,最少有几片?小桔子的桔瓤最多有几片,最少呢?

  师小结:桔子里桔瓤的数量与桔子的大小没有关系,有可能大桔子里的桔瓤少,也有可能小桔子的桔瓤多。

  师:现在,我们和班级里其他朋友一起去边吃边数吧。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11-07

中班的教案07-24

(精选)中班教案10-25

中班教案【精选】10-17

中班教案(经典)10-14

中班教案[经典]02-26

中班教案03-02

(经典)中班教案11-29

(经典)中班教案05-08

中班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