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四五月的乡间田野,春光明媚,杨柳青青,是孩子们踏青的天然公园,一段柳条,几根野草,甚至是随处可见的小葱苗,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手中的宝贝。《柳条哨儿 葱叶哨儿》就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设计的教育活动。活动以引发孩子对声音的探索兴趣、培养儿童愉快的情感和自信心为目的,以操作和具体的感知比较活动为手段,让幼儿在积极主动地做哨子、吹哨子、比较哨音的操作及探索活动中,轻松愉快地感知到哨音的高低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有关系。
活动目标
1.情绪饱满地做柳条哨儿、葱叶哨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通过操作、探索、比较活动,能发现哨音的高低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活动准备
1.选在春季进行。
2.枝条平整、粗细不同的.柳条若干,小葱苗若干。
3.葱叶哨儿、柳条哨儿数支,小刀若干。活动过程
一、用哨音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请一幼儿吹葱叶哨儿和柳条哨儿(声音或长或短、或急或慢),其他幼儿猜一猜:
1.是什么声音?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2.用什么做的?怎样做的?(评:变化的哨音,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对活动的兴趣)
二、学做柳条哨儿
1.请有经验的幼儿示范、讲述柳条哨儿的做法。(评:同伴的示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突破了柳条哨儿的制作方法这一难点,此时,孩子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这么简单,我也会!”)
2.讨论:做哨子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幼儿知道应该用小刀轻轻刮柳条皮,不弄伤手指。(评:此环节消除了活动中的隐患)
三、幼儿自选材料做哨子、玩哨子
教师指导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幼儿表现,给需要帮助的幼儿以适当的帮助。
2.鼓励先做出柳条哨儿或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当小老师。
3.对于每个做出哨子的幼儿,教师都要指导他吹响,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评:此时,幼儿已充满信心地参与活动。对第一个做出并吹响哨子的幼儿,他们会羡慕不已,同时,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适时的点拨即可,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幼儿发现哨音与材料及材料长短、粗细的关系
1.选一对伙伴,两人吹各自的哨子,听一听哨音一样吗?为什么? 2.找三个吹柳条哨儿(或葱叶哨儿)的伙伴,比一比声音怎样?为什么?
3.找三支材料和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哨子,吹一吹,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哨子的制作材料不同,声音也不同;相同材料的哨子,如果长短、粗细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短些、细些的哨子声音响些,粗些、长些的哨子声音低些。(评:幼儿在充分地探索、感知以后,很容易发现柳条哨儿和葱叶哨儿的声音是不同的。带有比赛性质的问题2, 可使幼儿进一步感知相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长短的哨子声音是不同的;问题3, 能使幼儿感知声音逐渐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五、幼儿自由吹哨子玩,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做实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仪器图片,气象牌(人手一份)幼儿课前记录的气象预报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录像。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看的时候想想那位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
2.教师出示气象仪器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气象员能根据这些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一些聪明的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有时也能知道明天甚至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小朋友想想
3.教师小结:除了用仪器预测气象外,还可以观察一些动物的表现来判断天气的变化,有些动物也是气象预报员噢!我们来看看有谁?
二、通过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动物预报天气的方法
(一)看一看——感知动物在下雨之前的特殊表现
1.播放课件一:蚂蚁搬家
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谁能告诉老师?”“听听小朋友说的跟小蚂蚁说的是不是一样的。”点击(蚂蚁)“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二)猜一猜——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以下动物下雨前的表现
1.猜一猜鱼、蜻蜓、燕子在下雨前的表现
师:“除了下雨前蚂蚁搬家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奇怪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些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看,谁来了?下雨前鱼宝宝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猜猜看,猜出来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幼儿讨论)小朋友猜不出来啊,那我们来看看,听听鱼宝宝说些什么?”(点击鱼儿上浮的课件)。“听了鱼宝宝的话,小朋友知道下雨前鱼宝宝为什么会上浮了吗?谁来告诉老师?”
教师小结:“原来下雨前水里的空气很闷,所以小鱼们都喜欢浮出水面透透气。”“小朋友,猜猜看,还有谁会在下雨前预报天气?”
“你们看谁来啦?下雨前蜻蜓宝宝会飞得很高还是飞得很低啊?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听听蜻蜓宝宝是怎么说的”(点击蜻蜓低飞的课件)。
教师小结:“原来呀,下雨前空气很潮湿,蜻蜓的翅膀又很薄,所以就飞得很低。”
“老师还知道有一种动物下雨前也会飞得很低,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谁知道下雨前燕子为什么会低飞啊?”
教师小结:“原来下雨前空气很潮湿,小虫子们都飞不高,燕子只能低飞才能捉到虫子。”
出示蜜蜂采蜜,鸡不进窝的图片,与幼儿讨论(蜜蜂只有在晴天才会出来采蜜,下雨天是不会出来的,鸡下雨了不进窝,因为笼里面太热,鸡是最怕热的,它没有汗腺不会排汗)
2.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哪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对了,一些动物感受到这些变化,就会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比如鱼儿会上浮、蜻蜓、燕子会低飞,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三)听一听——知道从动物的叫声判断天气的变化
1.播放青蛙声音课件,引导幼儿知道动物的'叫声也能判断天气的变化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什么小动物的叫声”“那下雨前它会有哪些表现呢?”
2.出示知了图片,提问那么下雨前知了会叫吗?
教师小结:对了,雨天,塘边青蛙呱呱叫,因为青蛙喜欢干躁的天所,下雨天很湿,把它皮肤都弄湿了,所以青蛙很讨厌就叫的很大声。知了,不喜欢把水气吸到肚子里所以不会发出叫声。
3.教师以儿歌的形式动物在下雨前的现象。
下雨前蚂蚁搬新家,水里鱼儿浮上来,蜻蜓、燕子飞得低,树上知了无声响,塘边青蛙呱呱叫,下雨蜜蜂不出门,小鸡下雨不进窝,不进窝。”
四、玩一玩——会根据课件图片玩气象牌
1.介绍气象牌的用法。
师:刚刚小朋友都知道动物是怎么预报天气的,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天气预报的游戏,这里有两个气象牌,一个画着太阳的表示晴天,一个画着雨点的表示下雨天。”
2.教师快速口述,幼儿翻牌。
师: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两张牌,请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拿出相应的气象牌,看看哪个小朋友又快又准确。
五.学一学——根据图片报天气,学做播音员
游戏“小小播音员”,请个别幼儿将自己前晚记录的气象预报,给其小朋友进行播报。
六、 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都知道动物是怎么播报天气,也学了怎样播报天气,请你们回去仔细观察或者跟爸爸妈妈查查,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明天告诉老师。”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天气变化,知道不同天气现象的名称,并用语言正确表达。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晴天、雨天、多云的气象图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标志图片,小兔图片
活动过程:
1、情景角色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扮演小兔:听说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然后教师演的.小兔起了床,拉开窗帘,强烈的阳光射进来。
2、观看图片了解不同的天气变化。
(1)观察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教师出示晴天的气象标志:一个红太阳。
小兔:今天是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高高挂,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观察阴天的天气特征。
小兔提着篮子走在树林里,忽然一片乌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阳。
教师播放阴天的气象,问:现在天气怎么样啊?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阴天的天气标志:乌云。
(3)观察雨天的天气特征。
教师播放雷雨气象,讨论:这时候,天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现象呢?教师出示雨天标志:雨滴。
3、幼儿从图片中找出晴天、阴天、雨天的标志并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9-30
[精选]科学教案08-28
科学教案07-21
[优秀]科学教案07-23
科学教案【热门】08-21
科学教案[集合]08-21
科学教案(通用)10-20
[精]科学教案09-24
(必备)科学教案11-09
《电话》科学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