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

时间:2024-10-16 14:15: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1

  一、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

  二、活动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

  四、活动时数:

  一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5分钟)

  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历史的巡礼,来唤醒我们心中的黄河情。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板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1、首先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播放一段动态黄河图)同学们感受到黄河了吗?那谁能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感觉?(汹涌澎湃的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震撼、黄河的壮美)

  2、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光未然到黄河边去,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学生配乐齐诵《黄河颂》

  3、过渡:诗歌中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屏障、臂膀,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经过各小组课后对有关黄河的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请各小组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成果展示,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脚步进一步了解黄河,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大摇篮:(12分钟)

  1、请“地形环境”小组的代表给我们介绍探寻黄河的情况(3分钟)

  地理组代表利用多媒体播成果展示(地理环境、流域慨况)

  过渡: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悠久的历史中,他以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

  2、有请“历史小组”的代表给我们讲有关黄河的历史文化。(5分钟)

  历史组长结合多媒体进行成果展示(神话传说、。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黄河流域的古战场,)

  过渡。通过历史小组介绍与黄河有关的传说故事、及早期的`人类文化,折射出文化与黄河的关系,她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无数文人墨客歌颂他、赞美她,3、下面有请文学小组的组长给大家展示——关于黄河的俗语、诗词、歌谣(4分钟)

  (大屏幕上展示自己搜集的俗语、诗词、歌谣。)

  过渡:各组的发言都很精彩,通过各组的交流,同学们对黄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筛选几道题进行黄河知识竞答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发言。

  三、黄河知识竞答(10分钟)

  1、(指着黄河流域图)《黄河颂》诗中写到:“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请你说出黄河有多长?从哪里发源流到哪里?流经哪几个省区?(5464公里)、(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黄海)、(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2、请听第二题,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它的形状和那个汉字相似?

  (第二大河,几)

  3、请听第三道题,你能举出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吗?(三个即可)

  (1)旧石器文化: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3)青铜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三个来吗?

  (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等。)

  5、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6下面请听六题,黄河流域有许多着名石窟,请说出我国的四大名窟?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7、请同学们说说以下黄河的诗句出自于谁?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沿岸的哪一个省:

  (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

  (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

  (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9、请在以下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上哪个著名的地方

  (1)这个地方处于黄河中游。

  (2)在这里黄河河面由200多米缩小到50多米。形成了飞流直下的雄伟气势。

  (3)这是一个瀑布,1997年柯受良在这里驾驶跑车飞跃了黄河。

  10、有句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你知道这句话说明黄河水的什么特点?

  四、不废江河万古流(15分钟)9:40

  过渡:同学们的表现也非常棒,对黄河知识了解的真不少,黄河,之所以称为伟大的母亲河,(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着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2

  教学目的

  1.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课堂口语交际的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导语:

  黄河现为各种水道通称为“河”,但在文言文或古诗中,“河”专指黄河。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来捡拾沉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首先,我们进行黄河巡礼第一站:

  第一篇章: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1.引语

  在活动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收集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现在我们检阅一下劳动成果,进入我们的竞赛环节。

  2.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

  3.小结过渡

  通过这次小小的`竞赛,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第二篇章:忧患篇拯救母亲河

  1.导入

  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2.出示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配有背景音乐《黄水谣》及简短解说词)

  3.品读黄河

  a.读:发给学生两篇文章,找同学诵读

  b.品: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听后的感受

  c.谈: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小结过渡

  老师和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光彩!下面,让我们来倾听炎黄子孙对黄河的心声:

  第三篇章: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1.诗文欣赏

  a.欣赏程铎的《话说黄河》片段

  b.引用毛泽东的话慨叹黄河

  c.集体朗诵诗歌《黄河颂》

  2.课堂小结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将和中华民族一样在新的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3.布置作业(从下面两题中选做其一)

  (1)以“我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供参考题目:《母亲,你将不再憔悴》、《母亲河的迷人风采》。)

  (2)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案】相关文章: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09-02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通用8篇)05-11

黄河象教案01-08

科学活动课教案05-18

《黄河颂》教案07-20

《黄河颂》教案11-26

《黄河的主人》教学教案04-02

黄河颂教案11-01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