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活动教案

时间:2024-10-18 16:39:1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绘本活动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绘本活动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绘本活动教案3篇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带来的乐趣,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

  2、观察了解生活周围的配对,感受朋友之间和谐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书课件、生活用品及其场景图。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P1:故事的名字叫《天生一对》

  二、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概念了解:

  找找环境中什么是可以配对的?

  找找:你和朋友身上,哪两个是可以配成一对的?

  2、观察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1)观察朋友的不同:找找,哪两个是可以配成一对的?

  (2)寻找它们般配的地方,理解天生一对

  (3)模仿表现,尝试合作。

  三、阅读倾听故事可是,这天生一对来到长颈鹿城,他们来到鳄鱼城,显然,大家觉得他们是奇怪的一对。

  *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你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吗?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名字就叫《天生一对》。

  *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是一对,是相亲相爱的一对。

  四、延伸*寻找生活中的"天生一对"。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整体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对于故事的理解也蛮不错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故事,以后还可以多尝试寻找绘本内在的亮点和学习点。但是在语言的组织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炼,废话要少,但是还是需要自我学习。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开展了《七彩下雨天》的教学后,我问孩子们:如果你是龙王,你要下什么样的雨呢?孩子们立马开始了五花八门的想象!艺术是幼儿表达自我的另一种方式。《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于是我挖掘绘本中的语言规律,为幼儿创设想象的空间,在幼儿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设计了美术活动《七彩下雨天》。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使用绘画材料去创造“雨”,去感受“雨”,从而绘制新的绘本故事。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经验大胆想象,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下雨天的情景。

  2、能较合理的安排画面,体验自制图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我喜欢下雨天》、钢琴曲《雨的印记》,

  2、报纸、画纸、油性笔、油画棒2盒、绳子2根、编了号的夹子、记录纸、盘子8个

  活动过程

  一、阅读图书,关注细节部分,萌发创编故事的愿望。

  (1)教师出示图书,引导幼儿回忆书名后提出看书的要求:仔细观察书中以前没有注意看的.地方,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集中交流,介绍自己发现的细节。

  (4)教师小结:小女孩的想象可真有意思。如果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你想下一场怎样的雨呢?

  (5)分组讨论,尝试创编自己的“七彩下雨天”故事。

  二、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钢琴曲《雨的印记》。

  1、现在请小朋友们尝试把你喜欢的下雨天画下来,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工具来作画,四人为一组。

  2、在作画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安排,突出主题,给所画的东西用点、线、面进行装饰,保持画面的干净。

  三、作品展示。

  1、请小朋友们把画夹在绳子上。

  2、请你们来说说你喜欢几号作品?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

  师幼合作设计图书封面,将作品装订成册,投放到图书角,供幼儿反复欣赏。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情景激趣:幼儿说说自己爱吃的糖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这是一家什么店?

  2.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糖果店的秘密》

  大胆猜测: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以绘本为主线,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上,边看边推理,边预测边验证,训练孩子通过观察到进行推理到进行预测,的这个思维能力。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1.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的买糖记录。

  提问:你们同意蜘蛛的猜测吗?从记录中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都记录了什么?

  2.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了东东的买糖记录。

  提问:冬冬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这次他可能会买什么糖?

  3.洋洋来买糖,蜘蛛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洋洋买过几种糖?他怎么来过5次,只买了4种糖?这次可能会买什么糖?(幼儿操作记录表)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过糖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经过统计我们就能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会喜欢吃什么糖。

  观察统计:利用表格,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统计,提升了幼儿的能力。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才是最受欢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销售记录表”及“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统计表,找出最受欢迎的糖果。

  小结:用这个表格我们马上就可以找到了,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统计的方法看来来他们喜欢的东西。

  意料之外:通过让幼儿猜不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生活中也会有特殊情况的发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出乎意料的结局

  1.小明来到糖果店,出示买糖记录。

  提问:小明可能会买什么糖?为什么?有其他的可能吗?

  小结:原来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绘本活动教案07-18

大班绘教案07-28

大班绘本教案06-27

大班绘本教案:蛤蟆爷爷的秘诀04-15

绘本教案11-28

幼儿园大班绘本《犟龟》教案06-30

优秀绘本教案07-28

绘本《树》教案12-15

小班幼儿绘本教案09-01

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教案《谁吃了桃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