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这一精神,在活动设计中充分挖掘音乐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活动内容、形式、方法进行了多重整合,将观看、欣赏、联想、演唱在富有趣味的情景中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形象,自然而然地学习。
小班孩子们十分喜欢在娃娃家中玩打电话的游戏,“喂,喂,爸爸,早点来接我,带我出去玩?”,“喂,喂外婆吗?星期天我来看你??”孩子们乐此不彼,不亦乐乎!孩子的表现及当今社会时尚、流行的“彩铃”为我创设教学情景带来灵感。我选择节奏舒缓,琅琅上口的改编歌曲《谁找我》旨在让幼儿在契合心灵,契合时宜的情景中拓展经验,学唱歌曲,大胆积极地表现,使教学在无痕中演绎。
活动目标:
1、 在“打电话”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的学唱歌曲“谁找我呀”。
2、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歌曲,为“手机”配彩铃。
重点:在“给动物朋友打电话”的游戏情境中跟随伴奏学唱歌曲。
难点:幼儿能迁移已有的歌唱经验,大胆的尝试唱出自己的“彩铃”。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中,对生活中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有初步的感知和探索。
材料准备:
1、亲子制作: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废旧纸盒等制作的各种有趣的手机。
2、多媒体课件: flash动画—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电话叮铃铃:引起孩子们对电话铃声的关注。
(一)听听、猜猜引起兴趣
播放铃声音效,
听!这是什么声音? 出示手机,引出电话铃声
(二)唱唱、跳跳,复习律动
播放律动音乐《宝宝打电话》(另附歌谱一)
你要找谁呀?找他干什么?(用问答的形式赋予游戏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律动。
电话叮铃铃,喂-喂-你好呀,请问你找谁?XX快来听电话!
二、彩铃声声唱:借助四个动物形象,运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快乐学唱歌曲。
(一)感受旋律
1、播放媒体,演唱歌曲:谁找我(出现手机和动物电话本,拨打电话号码:电话号码数字1—5,4个数字为一组,)(另附歌谱二)
提问:小狗的`电话铃声和刚才的电话铃声有什么不同?(是音乐铃声)
小结:会唱歌的铃声,我们叫它彩铃。
2、教师扮演小狗接电话,并说: “你好呀,我是小狗,找我干吗呀?”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打电话的想法)
(二)熟悉歌词
1、播放媒体动画, 重点倾听,小兔听到“彩铃”在唱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听到的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相应的歌曲演唱重复,帮助幼儿回忆歌词、熟悉旋律)
附:歌曲:谁找我(改编自英文歌曲《Big big 》儿整体听完之后,老师提问,和幼儿互动。“小朋友们喜欢听老师刚才唱的歌曲吗?小朋友们有没有听到老师唱的歌曲中有两个什么呀?他们在哪里呢?他们在干什么呢?”老师在幼儿给与不同的答案之后,让幼儿带着刚才的问题细心的再听一次,老师依然是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然后鼓励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刚才的问题,大概的“复述”歌词。
6、老师手上打着节拍,嘴上说着准确的歌词,让幼儿一边随着老师打拍子一边跟读。
7、老师弹一句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依照此种方法重复三次整首歌曲。
8、老师弹琴,引导幼儿和自己“同时”“一起”唱歌。依照此种方法重复三次整首歌曲。
9、鼓励幼儿脱离与老师的“合唱”,师幼分工合作,老师弹琴伴奏,幼儿集体唱歌。 教师评价:表扬大胆唱歌的幼儿,鼓励唱歌声音小,不善于与老师和其他伙伴互动的幼儿。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小伙伴听,也可以表演给自己家人听。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亲自动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述蚂蚁的形状、颜色和身体特征。
3、从小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蚂蚁挂图、放大镜、小棒、盆、小碟、投影仪、蚂蚁、小透明盖等。
活动过程:
1、激趣:
幼儿观察投影仪上面的蚂蚁,“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让你们看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小蚂蚁)
2、比赛捉蚂蚁:
让幼儿从大盆里用小棒把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再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让蚂蚁不会爬出来。
“你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小蚂蚁,你们想不想和它们玩呀?那好,咱们做个游戏,比赛捉蚂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胆大,把盆里的小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捉好之后还要想办法不让蚂蚁爬出来。”(用透明盖盖住)
3、观察蚂蚁: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捉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小不小呀?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眼睛、口、足…?)“我们现在再把小蚂蚁放回去。”
4、看挂图,分析挂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说说自己看到的蚂蚁和挂图上的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我们都观察了,现在我们来看一只大蚂蚁,你们想不想看呀?”
教师出示挂图:
“看看刚才你们捉到的蚂蚁和教师图上的这只蚂蚁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谁能看出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头、胸、腹三部分)
“我们再看一看,蚂蚁头上都有什么呀!”(眼睛、口、触角)
“你们知道小蚂蚁的触角是干什么的吗?”(两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消息,就像我们说话一样。)
“蚂蚁身体上还有什么?”(足,一共有三对)
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5、游戏《小蚂蚁搬豆》
“好了,我们今天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小蚂蚁的知识,你们表现的都这么好,想不想玩一个游戏呀?”
幼儿扮成小蚂蚁站分成两组:钻过山洞,跑到小河边,跳过小河,爬到小豆豆那里,拿一个豆跑回起点。
幼儿进行比赛,看哪组搬的最快。
教师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游戏反复玩几遍。
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蚂蚁还做了游戏,你们高不高兴呀?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小蚂蚁,送它们回家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如果有图片或课件,能让他们看到其它样子的蚂蚁,就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井底之蛙,认为蚂蚁就是他们看到的样子的。另外,由于蚂蚁体型小,头部的组织观察不是特别清楚,如果有放大镜的话,会观察的更清楚一些。以后的观察课,应该选择容易观察清楚的动物会更好。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儿歌的习惯,并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的念儿歌。
3、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的'念儿歌。
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2、篮子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出示小手,和老师一起做《大小指头》的游戏,之后创设情境。(假装接电话,收到来自华胥镇的山羊爷爷的电话,邀请我们班小朋友去他家帮助他摘樱桃,然后吃樱桃。我们为了感谢山羊爷爷的好意,要学习红樱桃这首儿歌,准备朗诵给山羊爷爷听。)
二、学习儿歌
1、出示红樱桃树的图片,让幼儿观看,并提问:树上有什么水果?引导学习第一句,“树上许多红樱桃”。
2、想不想吃呀,想吃的话是不是应该把它们摘下来?引导学习“一颗一颗摘下来”。
3、小朋友们喜欢吃樱桃吗?喜欢。学习“我们喜欢吃樱桃”。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樱桃非常喜欢生活在我们蓝田,她不仅长的漂亮而且非常有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在樱桃成熟的季节,我们可以多吃樱桃。学习“多吃樱桃身体好。”
5、幼儿一边双手拍膝盖一边念儿歌。
6、带着动作学习念儿歌。
三、拓展:
1、提问:小朋友吃过的水果中,还有谁也是红色的?可以出示红苹果、红柿子的照片。让幼儿尝试着改编。
2、把今天学习的儿歌念给山羊爷爷听。
活动延伸:
提供更多的水果树,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能感知幼儿园过年前的景象。
2.会用一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准备:
中大班及幼儿园已进行新年布置。
过程:
1.引发参观兴趣。
提问:这几天幼儿园和哥哥姐姐班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们是怎么打扮幼儿园的?
2.明确参观时的纪律。
跟着队伍走,小声讲话,别影响别人。
爱护哥哥姐姐布置的环境,不用手乱碰。
与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师谈话时有礼貌等。
3.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节日环境布置。
教师启发幼儿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节日景象,体验要过新年的'愉快情感。鼓励幼儿与遇见的哥哥姐姐等交谈。
4.共同布置自己的班级。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和老师一起把教室也打扮打扮。
如:粘贴彩色纸、挂哥哥姐姐送来的红灯笼。
建议:
本活动也可采用“大带小”的形式进行。
评价:
1.能观察中大班教室及幼儿环境中的漂亮布置,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节日景象。
2.有迎新年的快乐情绪,参加布置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本教材来自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活动中的“石头大家玩”一主题。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取的教育资源,它随处可得。由此,我利用了周边的社区资源、以石头为主要活动材料,让幼儿倾听了有关石头的故事,并进行了幼儿对石头的涂色,以引起幼儿对石头的兴趣。然后,利用孩子们玩的天性,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设计。
目标:1、体验ABAB模式,巩固对红黄绿蓝几种颜色的`认识。
2、观察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
准备:1、红、黄、蓝、绿颜色的石头各若干。
2、大地毯一块。
过程
一:分石头(给石头分家)
1.导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客人,这些客人穿着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衣服,真漂亮。首先,我们按颜色给他们分分家。
2.分石头。幼儿给石头按颜色放入筐子。
二、石头铺路。
1.这么多的石头太漂亮了,那么,可以拿来干什么呢?
2.幼儿举手发言。
3.教师总结:漂亮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用来玩,还可以用来铺路。
4.那可以怎样铺更加漂亮呢?
5.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讲评。
6.给幼儿分组,教师提出要求:
(1)幼儿两人一组在地毯上作业
(2)铺路石头采用ABAB颜色排列顺序
三、走石头路。
漂亮的石头路铺好了,我们一起来走走吧!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浓,目标一已基本达到,目标二没有深入,幼儿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在活动之前,收集生活中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如:花边、手链、项链、画布等,让幼儿欣赏并发现规律,然后再进行本次活动,可能效果会更佳,幼儿一点就通。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经典)小班教案05-03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教案(精选)08-01
小班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教案【经典】10-10
【精选】小班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的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