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科学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本活动旨在和幼儿一起探索光影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让幼儿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引导幼儿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发现“物体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
3.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多媒体、台灯、小熊、各种形状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通过演示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只小动物,看看是谁?(小熊)
演示1.(开灯)看墙上有什么?(小熊的影子)。关上灯,还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没有光,就不能有影子)。
演示2. 开灯有光了,我把小熊放在台灯后面,看墙上有小熊的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怎样让它有?为什么?(只有小熊在前面挡住光,才会有影子)。
小结: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只有光,没有东西挡住光,也不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只有物体挡住光,才会有影子。小熊挡住光就有小熊的影子,小朋友挡住光就有小朋友的影子,老师的手挡住光就有手的影子。
请小朋友站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伸伸手,跳一跳。请小朋友说一说,还有什么光能照出影子。(太阳光、月光、烛光、火光等都能照出影子)。
二、改变光的位置,或者改变物体的位置与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
(出示小熊)先在背后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再举得高一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在离他近一点地方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在离他远一点的地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
小结:光的位置变了,影子就变了。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亲近他人、尊重他人劳动的情感,初步形成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2、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取暖器及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取暖方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组织幼儿感受室外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引发幼儿寻找热是从哪里来的。
二、展开
1、提出问题:教师里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2、请幼儿讨论:还有哪些办法让屋子里暖和起来?
3、观看课件
让幼儿知道几种常见取暖用具的名称,如暖气、空调、烤火炉等。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取暖器并会说出其名称。
4、向幼儿介绍锅炉工师傅的工作及辛苦,使其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劳动。
重点渗透、培养幼儿亲近他人、尊重他人劳动的情感。
5、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初步形成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结束
教师进行,活动结束。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初步认识区别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会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物体的大小,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难点: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卡片上的各个动物
物质准备:大小动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礼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箩筐一只
活动过程
教师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围坐在草地上。
一、认识“大树”和“小草”,区别大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和草,请他们比较树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大树大,大树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树妈妈。”
2、请幼儿去抱抱大树妈妈,抚摸小草娃娃。
二、给大树和小草找邻居
1、师:“今天还来了许多动物客人,它们想和大树妈妈、小草娃娃做邻居,大动物说想和大树妈妈做邻居,小动物说想和小草娃娃做邻居,我们给这些动物排排好,行吗”
2、请幼儿按“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别取动物卡片放在大树脚下和草丛边,边放边说:“大xx是大树的邻居,或小xx是小草的邻居。”老师个别指导。
三、给大树、小草和动物们送礼物。
1、师:“我们给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找到了邻居,我们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2、请幼儿按大小给卡片分类,大的挂在大树妈妈和它的大动物邻居身上,小卡片送给小草娃娃和它的小动物邻居。
四、玩“拣皮球”游戏。
1、师:“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真开心,它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2、游戏:老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四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了一个大(小)皮球。”(游戏2―3次)。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益智区增加比大小活动,美工区增加涂色活动――涂大树和小草。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园内的优美环境,将孩子们领到室外,席地而坐,让幼儿直接与小草、大树接触,直接与大自然对话,切身体会小草的嫩,大树的美。活动自始至终以“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为主线,将大树和小草拟人化,以达到人、动物、植物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一体。根据小班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过程始终围绕着“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的游戏内容而展开。活动中,教师以不同的学具,吸引着幼儿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并让幼儿在想想、找找、送送、讲讲、玩玩的过程中,正确地区别大小,感受物体大小的'相对性。从而提高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效果分析
教学活动场地由室内搬到了草木盎然的室外,孩子们不但可以摸一摸嫩绿柔软的小草、郁郁葱葱的大树,还可以与它们一起玩游戏,甭提有多高兴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把小草、大树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在轻松的数学游戏中,自然地贴近了小草大树、贴近了大自然。整个活动始终贯穿一个“玩”字,游戏化的活动情境缓解了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的矛盾,充足的学具满足了孩子好奇、好玩的特性,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完成得很好,虽然孩子们在操作中的语言表述不是很完整,但操作的正确率很高。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28
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09-30
科学教案优秀12-26
(荐)科学教案08-13
(通用)科学教案07-29
科学教案[集合]08-21
科学教案【精华】09-12
科学教案【热门】08-21
(集合)科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