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2-01-26 13:15:1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猫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猫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猫医生要去哪里?怎样才能过河?”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

  2、引导幼儿根据各种动物的自身特点编出合理情节。

  3、通过“联想法、排除法”启发幼儿围绕重点进行感知、理解、表述。

  【活动准备】

  “猫医生过河”挂图,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1、这是哪里?有谁?

  2、故事(一)

  3、猫医生为什么要过河?

  二、解决问题。

  带着问题想一想,小动物会怎么帮助猫医生过河呢?

  引申:猫医生急着要过河,那个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达对岸呢?(分组讨论)

  三、复述故事。

  1、连贯的讲述故事。

  2、为故事起个名字。

  四、课后延伸。

  如果猫医生想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帮助猫医生呢?

  附故事:猫医生过河

  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河对岸森林里许多动物都受凉生病了。他们打来电话,请猫医生为他们看病。猫医生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向小河对岸的森林走去。走到河边,他愣住了。猫医生急得大叫起来:喵喵!谁来帮我过河?游泳的大白鹅听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听到了,在散步的大象听到了,在抬水桶的小兔姐妹也听到了,它们都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们来帮你。

猫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猫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词,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阅读课文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打开。今天咱们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师:文中作者有几次养猫经历?三次的结局总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细读课文,重点研究。

  讨论问题:

  1、师: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如: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教师小结: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师: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师:“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4、师:“凝望”是何意?。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5、师: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师: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7、师: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8。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要平等的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我们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讨论,学生汇报,教师补充。明确答案。

  四,课外拓展:

  我想,我们身边肯定也有许多爱好并且善待小动物的人和事,也许就包括你自己,同学能谈谈他们吗?

  五,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

  外形花白的毛浑身黄色。毛色花白,不好看。

  性情 活泼 活泼,有趣,捉鼠 忧郁,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不大喜欢

  结局死亡 丢失 死亡

猫教案 篇4

  活动目标认识1、2的点卡,知道1、2代表的物体数量。

  活动准备

  1、贴绒卡片:一只猫、2只狗、2只鸡。

  2、数量为1、2的物体图片若干及作业卡。

  活动过程

  一、感知2以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动物卡片-猫、狗、鸡

  让幼儿说出贴绒板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多少?

  2、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认识点卡,给实物或图片匹配点卡。

  1、让幼儿观察猫,说出猫的总数,告诉幼儿一只猫可以用点卡“1”来表示,出示点卡“1”,

  告诉幼儿,像这种有点的卡片叫点卡。

  2、出示狗、鸡的卡片,匹配点卡“2”,指导过程同上。

  三、在数量为1、2的物体旁匹配点卡1、2。

  1.、教师任意抽出一张图卡,让幼儿说出它的总数,并将点卡贴在旁边,

  如出示1个苹果卡片,幼儿贴上点卡1,出示2把椅子,让幼儿贴上点卡

  2、提问:幼儿点卡1、2还可以表示什么?

  启发幼儿说出许多数量是1和2的物体来。

  四、指导幼儿做练习。

  1、让幼儿指认数量为1、2的物体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2、给点卡1、2匹配相应的物体。

  3、给数量为1、2的物体匹配相应的点卡。

猫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数量的几何图形,并能听懂要求进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去做客的快乐。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1)与幼儿数量相等的贴有7-10不同数量鱼的盆子。

  2)贴有数字图形的手环和一定数量的三种几何图形。

  2.课件:去小猫家去做客的路上风景及遇到的小动物。

  3.教具:贴有7-10数字的操作板。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猫妈妈家做客,你们说好不好?

  师:小朋友老师要问问你去可人家做客要注意什么,能不能直接自己推门一声不吭,招呼不打就进去了?

  幼:不能。

  师:对,不能这样,那要怎么样呢?

  幼:敲门,到招呼……师总结:我们到了客人家呀要先敲门,或者按门铃,进去后还要有礼貌的问好、打招呼。

  2.准备礼物:

  师:但是这样我觉得还不够,你们说我们这样两手空空的去好不好啊?

  幼:不好师:那请小朋友来说说去别人家做客我们可以带什么啊?

  幼:……、……师:可以带……、……这些送给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叫它礼物。

  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去猫妈妈家,猫妈妈最喜欢什么呀?

  幼:鱼师:猫妈妈呀可喜欢吃鱼了,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准备了送给猫妈妈的礼物,那就是猫妈妈喜欢的鱼。

  请小朋友轻轻的把准备好的鱼拿起来,然后观察一下你的盆子里有几条鱼,举手告诉我。

  请1-2个幼儿说一说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鱼,我们看看有几条。(师幼共同数)啊,我有7条鱼。

  二、去做客的路上。(感知10以内的数量)1.出发前的准备:

  师:现在我们给猫妈妈的礼物也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去猫妈妈家吧好不好。去猫妈妈家的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好多小动物呢,请你仔细看看他们是谁?

  好了,请小朋友站起来,站在小椅子边上,跟我一起出发吧。

  2.去的路上:

  教师随这画面的变化提不同的问题。(是谁呀,有几个?)8、9的时候与幼儿一起数一数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1.猫妈妈家到了,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

  师:啊,猫妈妈家到了,我们先要怎么样啊,(敲门)猫妈妈把门打开了,我们来和猫妈妈打个招呼吧(猫妈妈你好)2.给猫妈妈送礼物师:哎呀,你们带了怎么多鱼给我呀,谢谢你们,但是猫妈妈年纪大了,数不清了,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好吗?

  帮我把它放到相应的数字下面师:我们来看看怎么放,这快板上有数字7、8、9、10、那你们说7下面贴几条鱼,8下面呢,9下面呢,10下面呢。

  我们看看老师这里我们刚才数了是几条,(10条),那我应该贴在数字几下面。

  分组贴,一次为7、8、9、10条师:我来帮猫妈妈检查一下对不对。捡几个盆子数一数(8、9、10)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猫妈妈要送手环给我们,不过她还没做好呢,猫妈妈要考考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做出来。做对了猫妈妈就会把手环送给你。

  (2)介绍材料:手环上有数字图形标记,请看清楚手环上的数字和图形标记就贴几个相应的几何图形。(视频演示:三角形、长方形)(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要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四、结束。

  没做完的幼儿可以在区域游戏时完成。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猫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音阶的递增关系,掌握音准。将有关音符与数字建立紧密关联。

  2.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并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多、来、咪、发、索、拉、西”音符胸牌三套。

  2标好音阶的立体音乐盒一个。

  3墙上挂许多可摘取的小音符。

  4.花猫、老鼠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舞蹈《小小音符真可爱》进入音乐室。

  2.故事:《猫和七只小老鼠》导入主题。

  (1)教师操作活动教具讲故事《猫和七只小老鼠》。

  (2)提问:

  a.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教具猫和七只形象生动的小老鼠。)

  b.故事里的小老鼠叫什么名字?(给小老鼠贴上相应的名字1、2、3、4、5、6、7)

  3.游戏:《爬楼梯》。

  a.请幼儿认真听这七个音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音高变化像什么。(爬楼梯、爬山)

  b.幼儿用手势表演七个小音符。

  c.幼儿自由创编,尝试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爬楼梯。

  d.小老鼠“多、来、咪、发、索、拉、西”也来爬楼梯。请幼儿大声跟唱。

  4.游戏:《猫和七只小老鼠》。

  玩法1:幼儿分三组同时进行,均代表七个小音符,戴上小音符的胸牌,由小花猫出题,出示哪个音符,每组就由那个音符出来在音乐盒里找自己的位置,先到者为赢。

  玩法2:交换音符,幼儿分三组坐好,代表七个小音符,由小花猫出题,出示“1”,大家一起唱“1”,听到音乐一响,佩带“1”音符的小朋友马上跑到墙上摘取“1”,取对了,小花猫亲亲它;如没有拿到或拿得不对,小花猫就要抓这一组的七个小音符。提示音响了之后,可迅速找回自己的位子坐好。游戏从新开始。

  5.教师,幼儿分享快乐经验。

  6.自由舞蹈出场。

  附:故事《猫和七只小老鼠》

  小花猫做了一个美梦,她梦见自己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在舞台上弹钢琴,她美妙的琴声获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收、停)几天过去了,小花猫心里老想着那个甜甜的梦,真希望能拥有一架新钢琴,有一天,猫咪小姐一觉醒来,发现屋里居然真的多了一架新钢琴,他高兴得蹦蹦跳。从此美妙的琴声不断地传来传去,传遍了大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1234|55543|44432|1350|1234|55543|44432|1310|)。山的那一边住着七只小老鼠,他们听到了这好听的琴声,也想去弹一下,最小的那只老鼠建议大家一起去看看,但是大家又害怕被小花猫给捉住吃了!最后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来到小花猫家里,在钢琴上蹦呀跳呀,“叮叮咚咚”的琴声从他们的脚下蹦出。(1353|1353|1111|1353|1353|1111|)这琴声惊动了小花猫,(重音两次),小花猫非常生气,“看我不把你们抓起来才怪呢!”可是他心里又痒痒的,因为他想在小老鼠面前露一手,想到这,她赶快去喊小老鼠:“喂”,一听到这个声音,七只小老鼠吓的到处乱跑。“我不吃你们,我是和你们一起来玩游戏的!”小花猫让小老鼠按顺序排好队,还给他们起了名字,最小的那只叫“多”,第二只叫“来”,第三只叫“咪”,你们猜剩下的小老鼠叫什么名字?对了,叫“发、索、拉、西”,七只小老鼠在小花猫的指挥下,弹出了一串美妙的音乐。

猫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爱文学作品,体验猫变大后发生的趣事。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像,尝试续编故事。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图片

  2.已简单了解酵母的作用。

  活动过程

  1.看看越变越大的猫。 ——幼儿分散自由结伴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幼儿重点观察图中猫的变化。 ——引导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猫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只面包房里的猫,它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大?让我们听听故事吧!

  2.听听面包房里的猫的故事。 ——倾听故事第l节至第7节。 ——小猫莫格的家在哪儿?它是怎么变大的? ——小猫是怎样越变越大的? 它变得像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莫格在逐步变大)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小猫变大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莫格越变越大,面包房里都装不下它了,它只好住到外面去了,你们猜它会碰到哪些事呢? ——倾听故事后半部分。 ——洪水来了,是谁救了大家?它是怎样做的? ——虽然莫格的变大,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是,也正因为它的变大才挡住了洪水,救了大家。

  3.编编有可能发生的故事。 ——变大的莫格还会遇到哪些事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像莫格变大以后发生的事情。 ——帮助幼儿整理续编的故事情节。(如:提示幼儿小猫变大后还会变小吗?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活动建议

  1.活动后,提供角色指偶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跟着录音讲讲故事,也可根据自己续编的内容,自制指偶在区角中操作讲述。

  2.活动中,也可让幼儿用肢体(借助身体的伸展)来表现小猫吃完酵母后,越变越大的形体,体验变化的乐趣。

  附:面包房里的猫

  胖面包师每天早晨很早很早就起床去做面包。他先在面团里放上酵母让面团慢慢胀起来,越变越大,再放到炉子里去烤成面包。

  莫格是胖面包师养的小猫,每天早上都到面包房去捉老鼠。捉完老鼠,它就趴在炉子边上打瞌睡。

  这几天,外面总是下大雨,小猫莫格追老鼠,淋得全身都湿透了。

  胖面包师心疼地用毛中把莫格擦干,把酵母放到牛奶里让莫格喝下去。面包师说:“莫格,你受凉了,吃一点酵母就不会感冒了。”莫格喝了有酵母的牛奶,又趴到炉子边上打瞌睡。

  睡着睡着,莫格的身体胀起来,越变越大,越变越大。

  一开始莫格变得像绵羊一样大。

  后来它变得像马一样大。

  再后来莫格变得像河马一样大。

  莫格越变越大,面包房里都装不下它了。莫格只好住到外面去。它挡在马路上,汽车开不了,人也走不了。

  面包师只好带着莫格往城外走去。他们走到一个山谷的河边,莫格饿得走不动了。

  面包师回去把面包和面团都拿来给它吃,莫格吃了以后,身体又胀起来,变得像一头大象了。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辩驳别人的倾向了,所以当故事中有矛盾冲突点时,我给予了他们辩论的机会,最终孩子的辩论分为两派:认为莫格变大是好事的说:莫格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洪水,保护人们。

  认为莫格变大是坏事的说:莫格会影响交通,会把房子撑破,会把别人都食物都吃完等等。通过辩论这种互动形式,孩子们了解了对方的理由,给了自己另一个思考的方向,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倾听分析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同时也让孩子看待问题也变得更为全面了。

猫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

  2.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喜欢朗诵绕口令。

  3.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

  2.每人一份《猫和包》的图标(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图标的底板。(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教师将绕口令《猫和包》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面有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摆放图标如、当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叫《猫和包》,教师就将标题图标“猫和包”放在自板上;当幼儿说到“故事里有小宝,还有小猫”.教师就将“小宝”和“小猫”的图标摆出来。以此类推,根据幼儿的回答增加图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绕口令的格式将图标摆放出来。

  二、集体欣赏绕口令《猫和包》,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

  1.师: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念,想不想听一听?

  2.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一2遍,并加快速度,使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三、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2~3遍,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1、师: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这些图标特别指出来,让幼儿反复念一念,感知这些字词的发音特点)

  2、教师小结:绕口令是将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帮助大家练习发音。绕口令有节奏感,可以越念越快,十分有趣。

  四、引导幼儿借助小图标朗诵、记忆绕口令。

  1.请幼儿把椅子下面的图标和贴图标的底板拿出来。

  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标读一读,练一练,注意把那些容易念错的字念准确。

  2.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小图标朗诵绕口令。教师注意巡回倾听,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幼儿尝试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逐步减少图际记忆绕口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去掉两个图标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去掉多个图标,直到最后鼓励幼儿不使用图标进行练习。

  五、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

  1.加人节奏练习,如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掌握绕口令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加快速度朗涌绕口令并进行比赛。

  3.“绕口令秀”: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4.师:你们回去学一些绕口令,我们再开一个绕口令表演会。

【有关猫教案模板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1.有关猫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2.猫教案模板集合7篇

3.【精华】猫教案集锦9篇

4.关于猫教案

5.有关生日教案模板集锦9篇

6.猫教案范文10篇

7.关于猫教案九篇

8.精选猫教案5篇

9.【精选】猫教案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