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4-12-22 21:09:32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猫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猫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猫教案集锦5篇

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去做客的游戏激发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大熊猫的情感。

  2、通过帮助熊猫妈妈做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一定的行为能力。

  3、以“请客人老师帮忙”的形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师生共同制作青青的草地和清澈的小河。

  2、熊猫家的创设:熊猫宝宝、小奶瓶、小手帕等幼儿人手一份,竹叶、水、抹布、盆子。

  3、配班老师扮演熊猫妈妈。

  4、录有欢快音乐和《摇篮曲》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打扮自己,去做客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以开火车的方式进入活动室,

  T:咔嚓咔嚓,呜——小X班的火车来啦!咦,这儿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呀,客人老师好!手机铃响,教师接电话

  T:喔,你好,您是熊猫妈妈呀!……您又生了小宝宝了?恭喜你呀,我们来看你和小宝宝吧!

  T:我们去熊猫家,好吗?

  T:我们来打扮一下自己吧!来,我们搽点宝宝霜,梳梳头发……(幼儿自由打扮自己)你

  们真漂亮!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啦!

  T:这儿有什么呀?(草地和小花),真漂亮,我们要爱护小草和小花,从它们身边轻轻地

  饶过去吧!……这儿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呢,小河里有什么呀?真像一面镜子,我们一起来照

  照镜子吧!……再见小河,再见,小草,我们去熊猫家咯!……咔嚓咔嚓——停!熊猫家到了!

  2、帮助整理,爱劳动

  T:熊猫妈妈好,我们来看你了!

  熊猫妈妈:你们好,欢迎欢迎!

  T:我们轻轻地去抱抱熊猫宝宝,看看熊猫抱抱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地抱熊猫,找座位坐下,轻轻地摇摇熊猫宝宝,看看熊猫宝宝。

  T:熊猫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黑黑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什么地方是黑黑的?哪儿是白白的?……我们来摸摸它胖乎乎的肚子吧!

  T:呀,熊猫宝宝的肚子扁扁的,它饿了,怎么办呢?

  T:熊猫宝宝是吃什么的?(奶水)它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小时侯都吃奶。我们一起来喂喂熊猫宝宝吧!

  幼儿自由地拿小手帕和奶瓶给熊猫喂奶,教师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来影响幼儿的'行为:轻轻地把奶瓶和小手帕分类放入盆子里。

  T:熊猫宝宝吃饱了,我们轻轻地摇摇它们让它们睡一会儿吧!

  在《摇篮曲》中幼儿自由地哄熊猫宝宝睡觉。

  T:你的熊猫宝宝睡着了吗?我们请客人老师帮忙照顾一下,我们还可以帮助熊猫妈妈做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与客人老师交往)

  3、渗透环保,再利用

  T:我们可以帮助熊猫妈妈做什么事情呢?

  幼儿通过环境中的物品:奶瓶,小手帕,竹叶等提示进行回答。

  幼儿自由地帮助熊猫妈妈做事情,例如:洗洗小手帕、小奶瓶、竹叶等,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T:地板上湿漉漉的,怎么办呢?(擦地板)

  T:真干净呀,可是这抹布放在哪儿洗呀?

  T:我们可以用刚才洗东西的水来洗洗抹布呢!

  T:用过水我们还可以用来干嘛?

  T:这么长时间了,熊猫宝宝会想妈妈的,我们去接他们吧!

  幼儿自由地与客人老师交往,接回熊猫。

  T:外面的太阳真好,我们和熊猫宝宝一起把小手帕放到外面去晒晒吧!

  T:谢谢客人老师,老师再见!

猫教案 篇2

  一、导入(背景音乐)

  猫是惹人喜爱的动物,它温驯、活泼,给人带来许多乐趣;然而,猫一旦亡失,就会给人带许多烦恼和忧伤,甚至带来心灵的震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听课文录音(多媒体播放)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相称(chèn)郁(yù)闷一缕(lǚ)娱(yú)乐污涩(sè)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蜷(quán)伏惩戒(chéng)怅然(chàng)

  四、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我们一起品读下面的句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ABC句均大屏幕显示)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是文章的重点。下面,我们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来比较与前两只猫的不同?(先来填写前两只猫的情况,之后,齐读第15自然段,再填写第三只猫的情况。)

  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

  第一只猫要来的白雪球似的可爱很活泼宠物

  第二只猫要来的浑身黄色更有趣、更活泼宠物

  第三只猫拾来的不好看、瘦忧郁、懒惰若有若无

  3、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17-29段)。

  明确: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大屏幕显示)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5、“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6、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大屏幕显示)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段。

  明确: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五、感悟。

  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看,对主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篇文章,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大屏幕显示)你是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的`?讨论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感触。如: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努力完善自我!

  弱小就要挨打!

  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大屏幕显示)

  结束语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大屏幕显示)

  六、作业:

  1、阅读冯骥才的《珍珠鸟》,找出你最喜爱的语句。

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

  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猫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特点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优美朴实,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猫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在不同孩子的眼里,猫各有特点,但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以及透过文字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于初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1、文因情而生,语文教学要抓住“情”字,引导学生于“情”的体悟中与作者进行交流。

  2、语文是用来读的,在学习中,让学生于读中思考,在读中悟情,读中享受语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任凭、尽职”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事物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 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重难点、关键】

  学习生字词,体会猫小时候的可爱及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猜谜,出示猫的图片,介绍猫。

  2、 简介老舍。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⑴自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几只猫?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大时候(第1——3自然段)

  猫小时候(第4自然段)

  (2)根据写猫的不同时段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3)老舍笔下的猫在大时候、小时候各有什么特点?汇报、交流。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古怪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可爱。

  (4)填空:补充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用——画出)写出了小猫的什么特点.(圈重点词)

  2、课文的哪些句子体现可爱淘气的这特点?

  3、文段中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作者是怎样评价猫?可看出作者对猫的什么样的感情?

  5、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

  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坚强、可爱?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理解:没完没了枝折花落

  6、教师归纳:

  7、一起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注意读出喜爱的感情。

  五、巩固练习:略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具体,并

  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人爱猫,猫亲人”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

  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淘气可爱,这节课我们看看长大了的猫又如何呢?

  二、品味赏读,理解‘古怪’

  (一)整体感悟1—3自然段

  1、体会猫的性格特点。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

  (2)古怪什么意思?

  (2)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小组讨论交流

  (三个方面: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与生气的表现;胆小与勇猛)

  (3) 谈一下读后感受。

  (二)赏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老实”、“贪玩”、“尽职”,体验作者对猫的喜爱。体会用具体事例来写猫的性格的`写法。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读老实。

  过渡:这真是一只老实的猫呀,她很乖,半步也不出门,只是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但是贪玩起来又表现怎样?

  2、引导想象会有谁用什么方法来呼唤猫?(任凭····也) 过渡:玩的那么痛快,工作又那么尽职。

  3、理解: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屏息凝视’什么意思?

  (2)体验屏息凝视10秒钟

  (3)结合插图感受猫的身心疲惫。

  (4)‘非···不可’体会到什么?(猫对工作认真负责,它等老鼠的决心、耐心,还有专心 ,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像猫学习)

  4、拟人手法运用

  5、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抓住‘乖’‘出去玩不来,有人找’(明贬实褒)

  (三)、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过渡:老舍如此喜爱猫,猫又如何对待主人呢?

  1、自主发现:自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猫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古怪。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重点理解“蹭”“印??小梅花”“丰富多腔”“无论??也??”等词句。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猫亲人,人爱猫”,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并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

  3、理解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叫声背后有趣的故事:

  吃饱喝足——长叫 听到主人召唤——干脆利落短叫 要打架时——粗吼一声 伸脖抓痒、蹭腿时——细叫(带着体验朗读)

  4、感受猫的胆小与勇猛。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 明确写作方法:

  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领悟‘总分式’构段方式。

  2、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

  四、小结

  同学们,人有百姓,这猫也有百姓呀!老舍先生家的猫真是古怪至极,但我们又分明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并不古怪的东西在涌动,那就是老舍对猫的喜爱!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大家一起享受了人与猫其乐融融的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课后观察猫,找找有关猫的资料,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3、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可记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猫 —— 古怪高兴 不高兴胆小勇猛

  小猫 —— 淘气 : 玩耍、 跌倒

  喜爱

猫教案 篇5

  活动目标及关键经验

  在游戏情景中,幼儿扮演喜爱的熊猫,进行滚接球动作的练习,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提高了传球、接球的动作技能,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力量,激发了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

  1、掌握滚接大皮球的方法,动作协调灵敏。

  2、喜爱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材料及相关环境创设

  材料:皮球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一半);熊猫帽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音乐磁带。

  活动准备

  幼儿有推球、玩球的经验,知道球可以滚动的特点。

  1、以游戏情境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

  教师扮熊猫妈妈,幼儿当小熊猫带上头饰,四散站在教师周围。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准备动作(弯弯腰、踢踢腿、伸伸臂、走一走、转一转等)“小熊猫真快乐,和妈妈一起玩玩、转转身体棒。”

  2、进行游戏“熊猫滚球”,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教师以游戏口吻介绍玩法:“妈妈带来许多大皮球,小熊猫找到一个好朋友一起滚球玩。两个好朋友你把球推给我,我接住球再传给你,滚来滚去真好玩。”教师边讲边与配班教师或幼儿做示范,

  引导幼儿推球时将两手分开,胳膊用力向对面的小朋友推去,对面的幼儿要注意球的方向,用手去接滚来的'球,然后再推回去。

  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幼儿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拍手做动作找一个朋友,两人一组拿一个皮球。

  教师指导幼儿面对面蹲下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滚接球游戏。

  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不断调整两人滚接球的距离,体验相互间滚接球的方法,掌握手臂用力前推和伸手接球的动作。

  鼓励并指导动作不协调和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快乐。

  3、玩球游戏:每人一个球自由的推球、追球、踢球、拍球等,体验玩球的乐趣。

  相关经验

  美工:绘画“大皮球”涂色。

  认知:在玩球时鼓励幼儿数一数,能够滚接多少个球。

  活动评价

  教师观察幼儿推球和接球方法掌握的难点,两人合作游戏的表现情况,对不会与人合作的幼儿给予引导或直接参与合作。

  活动的延伸与扩展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调整幼儿间距离,将滚接球距离由近到远适当调整。

  随着动作协调性的发展,进行传球的动作练习。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教案10-21

中班《猫》教案11-17

小学猫教案11-22

猫的优秀教案10-10

猫教案模板11-04

关于猫的教案10-14

猫郑振铎教案02-24

关于《猫》的教案12-23

猫的教案设计07-18

老鼠和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