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说课稿

时间:2023-12-18 06:58:2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辛亥革命》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亥革命》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辛亥革命》的说课稿

  《辛亥革命》的说课稿 篇1

  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悉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记忆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2.能够结合史实从多方面论证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引导和一定程度上的讲授;情景再现,体会当时的历史,反思历史;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论证某些历史结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革命者奋不顾身的斗争,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并对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堂教学类型:综合课

  三.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一向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它是前几课所讲的列强加紧侵略中国造成的影响的扩大,以及承接上节课中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个部分。本课不仅要完成辛亥革命背景、过程和结局的讲授,还要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教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评价。

  n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新生,高一的学生刚由初中升上来,一般都保留了初中生那种比较积极活跃的上课状态,但相对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远远没有高中新课标那么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对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再现当时的历史,创设情境,主要用启发式的谈话法、讨论法,分小组抢答等,配合老师的讲解来达到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n说教法、学法

  一.重难点及如何突破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难点是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分析。

  为突出这一重点,用播放一段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简单过程,特别是武昌起义的发生过程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历史。在学生观看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认真看,看完之后显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抢答问题,加深记忆。

  对于难点,老师出示一道动脑筋的题目,即课后的活动建议题,让学生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自由讨论,最后再总结。

  二.教学手段

  自制多媒体课件《辛亥革命》;视频《辛亥革命》

  三.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些方法:粗读、精读,快速浏览,圈点划批,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材料分析、自主探究,课前分小组搜集资料,总结答案,课堂上发表意见。

  2、通过情景再现,体会当时的历史,反思历史;

  3、师生互动,探究互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论证某些历史结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4、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

  5、用启发式的谈话法、讲述法、讲解法、分小组抢答、纲要图示法、讨论法和用漫画导入的方法,针对学生的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帮学生开拓思维,使其对该课的线索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n说教学过程

  u导入新课

  显示一幅漫画:一个腐烂了有虫子的苹果,通过提问学生:造成苹果腐烂的原因有哪些?再引入正题:如果把这个苹果比喻成19世纪末的清政府,它的寓意上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讲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各阶层的反抗情况,从而导入本课。

  u讲授新课

  一.背景(约14分钟)

  (一)清政府的内忧外患

  通过刚才的这幅漫画引入本课的背景,只简单地讲。结合后面讲讲预备立宪的骗局使立宪党人绝望和分化。

  (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通过阅读课本,再通过启发式的谈话法,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一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出下面的知识点。

  1.组织领导:(1)兴中会(2)中国同盟会

  显示一个表格,要求学生阅读后,看谁能最迅速填此表格(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总理、宗旨、刊物)

  2.思想论战:革命派对改良派

  用讲解法点明两派论战的中心问题以及由论战产生的影响。

  3.武装斗争:(1)皖浙起义

  (2)黄花岗起义

  启发学生回答两次起义,显示起义烈士或参加者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烈士的这种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

  二.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约10分钟)

  1.概况

  让学生认真观看一段《辛亥革命》的视频,看后看谁脑筋转得快,抢答老师的问题,加深认识。

  2.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合刚才的那段视频,再强调黎元洪的上台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的一些情况强调政权组成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3.影响:各地响应,清朝统治瓦解

  要求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和平光复”?(讨论法)

  三.成果:(约10分钟)

  1.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

  强调新课程标准中的重点: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显示成立时全国的形势图。(讲述法)

  显示约法的一些内容,让学生思考,再由老师说明其中体现出的原则。

  [补充材料]

  2.帝制终结(1912.2)

  3.袁世凯夺取中华民国政权

  通过显示当时复杂情况和三方关系示意图(纲要图示法),分析袁世凯上台的原因。

  四.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约5分钟)

  通过一道动脑筋题(即课后活动建议: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是怎么看的?)让学生分两组自由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伟大的历史进步。

  u小结并点明重点。(约2分钟)

  这节课讲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等问题,重点是辛亥革命的大概过程。

  u课堂练习(约3分钟)

  出示两道中西方有关政治方面内容对比的选择题,当场答题反馈,巩固知识。

  《辛亥革命》的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它最终结出的硕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是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推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重点是辛亥革命。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读、讲、议、练”的综合教学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教师适时给以鼓励和指导,充分当好“导”的作用。

  三、说学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法与学法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导入新课。

  (二)讲授、学习新课:

  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1)首先,用剪辑好的音像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举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迹。

  (2)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讲述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背景: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

  2、武昌起义

  (1)历史背景

  先让阅读课本P41第一段及有关新军的小字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2)经过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1课文,讨论记录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力量、主要事件。

  (3)影响

  运用电脑展示《辛亥革命形势图》,体现全国各省的响应情况。

  3、中华民国的成立(约10分钟)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播放电影资料《孙中山》节选,让学生明白中华民国的成立的准备和成立过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提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

  (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复习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等内容,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及失败的主要原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小结课文

  利用表格,让学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个全面的认识。

  课堂练习(如有时间做填充图册)

【《辛亥革命》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辛亥革命》教案07-28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01-13

坐井观天说课稿 《坐井观天》说课稿11-08

《船长》说课稿06-24

《石榴》说课稿06-24

麻雀说课稿06-25

《北京》说课稿06-25

《春》说课稿06-25

钠的说课稿06-25

《社戏》说课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