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0-06-09 16:01: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48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3.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相应的学习的平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

  3元+8元=

  3元+8角=

  你是怎样计算第2小题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展开活动,研创新知。

  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击相对应的问题。)

  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3.4-2.65

  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揭题:小数加减法

  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学习小组内交流组员的计算方法及为什么这样算得理由,教师巡视,看是否有竖式错误的,及时将错例收集,等会儿全班一起“诊断病因”。

  (3)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列的竖式,并说一说他们组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解题方案。(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

  (4)如果其他学习小组还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做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及在班级博客中与大家的交流,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讲,他们是迫不及待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的,教师就适应这些学生的需求,给他们一个平台一吐为快。而且学生的讲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儿童化,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5)教师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6)师:你们说了这么多,请允许我对你们提几个问题,能接受挑战吗?

  A.这样列竖式可以吗?说说你的高见(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数位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

  B.和是8.15,百分位上的5是怎么得来的?(不是把4.75百分位上的5落下来的,而是4.75百分位上的5与3.4百分位上的0相加得来的。)

  追问:3.4百分位上添0的依据。(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C、你认为小数加法应该怎么计算,能用简洁的话语总结一下吗?

  问:你是计算方面的专家,你来给大家说一说,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再次强调:1、数位对齐,2、从低位加起。

  温馨提醒:别忘了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7)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

  (8)师: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完成了一次挑战,有信心和能力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吗?

  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

  (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

  (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

  7.探讨“试一试”

  (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

  (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

  8.总结和归纳

  师:大家通过合作探索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首先恭喜你们。在这段探索的历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

  先小组交流,再整体交流。

  (三)设计练习,运用知识

  层次一:教材第48练一练第1题

  练习目的:(1)整数与小数相加,特别注意数位对齐(2)注意连续进位;(3)明确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层次二:(1)精灵诊所(即错例分析)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题或者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错例。

  练习要求:学生具体说明每一个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2)温馨提醒(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

  层次三:口算,即练习八第1 题。

  练习要求:当学生基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后,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口算简单的小数加减算式。同时请口算既对又快的学生介绍口算的经验。

  层次四:解决实际问题,即练习八弟3题

  练习要求:(1)请学生读图,了解图上信息(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解题策略,优化方法。

  三、课后:“实习养路”

  师:别忘了这两位孤独的使者:3.4+2.65 3.4-2.65

  师:你会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说说与课堂中的练习题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

  4.75+3.4 4.75-3.4 4.75+2.65

  4.75-2.65 3.4+2.65 3.4-2.65

  (列竖式)

  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由于在之前对整数加减法接触较多,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应该能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价格的和与差”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揉合在一起。在课堂上,首先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对位就较容易。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对个别学生则提出强制的要求,必须记住这种方法。

  2.在口算整数加小数时,学生会将这个整数与小数的末尾对齐后加。如:8+1.2=2,0.46+4=0.5等。究其原因,学生在口算时不仔细看题,当作整数加法进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质量。对此,就要加强口算训练,日积月累,长期训练,逐步提高正确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2.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4.《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

5.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6.《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7.《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设计

8.《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