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台阶公开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台阶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阶公开课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小说三要素,初步养成现代文自主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合作探究小说主题(重点),学习细节描写和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写作手法(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待人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点)。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景设置法;
2、范例引导法;
3、适时点拨法。
学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
三、教学准备
1、预设导学题,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解决生字词、作家作品常识,理清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2、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导读题,解决生字词、作家作品常识,理清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1、课代表检查字词、作者常识的预习情况。
2、学生分组汇报导学题答案。
(二)成果展示
1、导入:打开PPT课件,在钢琴曲《雨的印记》中,教师朗诵《写给父亲》“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唯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也正是如此,然而,果真吗?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进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齐读课题,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2、过渡语:理清小说三要素,初步养成现代文自主阅读能力是中学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通过对老师预设导学题的.完成情况来检测同学们的自读效果。(进入成果展示环节,小组计分)
(三)合作研讨
研讨一:联系父亲一生的生活状态、精神品质和小说的结局,说说你觉得作者是要表达什么主题?作者对父亲寄予怎样的情感?
引导
1、回顾课文,思考父亲为建九级台阶而付出了什么?岁月、青春、健康
过渡语: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作者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察和思考。作者一般将主题隐藏在人物性格命运之中或人物关系背后,需要读者去揣摩感悟。(3分钟自读课文思考。)
明确:父亲用台阶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努力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台阶”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与崛起的一种精神。寄予了作者对父亲的尊敬和怜悯之情。(板书)
3、同学们,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此刻,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些什么?理解、尊重、学习
师总结: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浙东,父亲的使命似乎就是那么多,或造一座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便迅速衰老,再也不被关注,我们衷心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都能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由。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仍然还有一个梦:凝聚在党旗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为实现这个梦,国家:关注民生,精准扶贫,而父辈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却逐渐被淡忘,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一句话时刻提醒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
研讨二:本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试着找出一两处,和同学交流一下它在文中有怎样的表现效果。
点拨: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的细节描写,说明了父亲当年身体很强壮,与后文写父亲老了形成对比。
小结: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因此我们作文时应注重从细处着手,为文章增添神韵。
那么,本文在组织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方法呢?
研讨三: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如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写石板的粗糙、写“我”在石阶上跳来跳去呢?
(明确答案: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足见当年父亲的力气之大,后面写造新屋时父亲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差;
3、写“我”在石阶上跳来跳去,表明“我”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后,“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
2、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归纳:本文紧扣“台阶”这一叙事线索,按照父亲梦想造台阶-准备造台阶-建造新台阶-台阶成人老的顺序安排材料,思路清晰;同时,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凡与台阶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关系不大的内容,则惜墨如金,有的则点到为止,这样安排就突出了中心,从而丰富和突显了父亲的形象。
(四)当堂检测
写一段话表现父母对自己的爱,运用上细节描写和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方法。
(五)小组评价(汇总小组表现得分,表彰优胜小组)
(六)感悟提升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角度:写作/父亲/自己)
2、在《父亲》感情朗读中结束学习。
六、板书设计
11、台阶
吃苦耐劳善良淳朴
善用细节
敢于拼搏坚韧倔强
围绕中心
艰难→改变
要强谦卑渴望尊重
组织详略
崇敬、怜悯
台阶公开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尴尬、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正是如此。可是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从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中寻求答案(板书课题)。
二、速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字词积累。
凹凼( )尴尬( )涎水( )嵌着( )黏性( )胯骨( )撬开( )磕( )烟灰
门槛( )硌( )
2、你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若有所失: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3、作者简介。
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4、整体感知: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复述出来吗?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屋造成了,父亲也老了,身体也累垮了。
三、自读思考,合作研讨。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为了造屋付出了哪些艰辛?小说运用了大量细节描写,找出来,体会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从文中看,父亲身上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用“父亲是一个——的人”为内容说一句话。
4、新屋造好了,父亲却变得怎么样了?结尾的描写中寄寓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又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5、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试理解:
⑴什么写老屋的青石板台阶用了那么多笔墨?
⑵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6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巩固拓展
1、请以“台阶是父亲的———;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为话题写一句话。
例:台阶是父亲的理想;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2、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
五、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让我们在刘和刚动听的歌声中结束新课,再见!
六、布置作业
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附:
板书设计:
台阶
台阶关注农民命运老屋三级地青石板台阶位新屋九级水泥台阶父亲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关注农村贫困
教学后记:
【台阶公开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台阶》教学设计04-19
《台阶》的教学设计06-28
台阶教学设计12-07
台阶教学设计(15篇)05-27
台阶教学设计15篇05-27
台阶教学反思04-04
公开课《老王》教学设计10-30
谈生命公开课教学设计06-07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