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1
一、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散文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作者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自主诵读、感悟体验
(一)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思考: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2、作者发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3、找出你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现在,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a、谈谈你的感受。(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b、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通过朗读感染大家,让大家体会时光易逝。谁还愿意读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读一读好吗?
c、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这个单元的读写例话就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边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a、首先谈谈你的体会好吗?(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的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b、结合你画的句子,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过渡:是啊,从这些句子中作者体会到了时光流逝的踪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叹息、惋惜。
2、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谈体会,朗读,说理由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进修;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
(1)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吗?(你真善于学习)老师也查到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组合,大家来读读吧。
(2)请你再读读最后几句话,体会到了什么?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吗?
(3)相信大家读了这段文字后,会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4)下面,请大家带着你的这种体会,放开声音读读这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过渡:作者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可以是一些关于时间的文章、诗词、格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
四、学生超市
(1)认真去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读一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4)办一期珍惜时间的手抄报。
(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1、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搜集有关异时的诗词、文章、名言或警句,现在我们就来比比看哪个同学背的多,哪个同学背的好。)
2、谁能说说看刚才同学们背的名言警句都有什么特点?
3、导入: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懂得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小黑板板书)
1)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2)指名认读下列词语:头涔涔泪潸潸遮挽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3)读准下列多音字:
罢bà匆匆罢了散sàn吹散薄bó薄烟
罢ba偷走了罢散sǎn散文薄báo薄雾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可一名学生读一自然段,边读边指正或边评)
4.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5.说一说: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6、简介朱自清: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扬州美丽的山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小黑板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感悟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第一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两句话作者又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3.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小黑板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小黑板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间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特点。
2.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小黑板出示):仿写句子:于是——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的时候,日子从过去。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保尔柯察金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一段话吧!(小黑板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3、再来看看老师教你们怎么善于把握时间吧!
早晨起床,用一分钟穿衣裤,一分钟理被子,一分钟刷牙,一分钟洗脸。
进教室,放下书包,用一分钟给自己和同桌擦净桌凳,一分钟拿出作业本,一分钟按课程表整理书本,一分钟交各门作业。
下课后,一分钟舒活筋骨,再慢跑一分钟,远望或看指纹一分钟以保护视力,与同学谈笑,喝口水,补充点“能量”,画个画……
回到家,你能用一分钟泡一杯茶,放一水壶水烧起来,能淘米下锅,能洗一双臭袜子,做十个俯卧撑,能给妈妈打好洗脚水,给爸爸端上一杯水,收拾碗筷……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3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匆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的,作者表达了光阴易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的迷惘与困惑。这种困惑是怎样提出来的?
二、分析课文中其他精彩的句子,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文在开头一小节就提出了作者的疑问。老师也经常感叹时光的一去不返,我也写过一些句子,请大家把老师的这段文字跟朱先生比较一下。
小黑板出示:
光阴一去就不会回头了,这真是令人烦恼啊,真是令人烦恼,我有许多事还没有做。
请同学评价。
谁写得好呢?同学们都看出来了,朱先生的.好,为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一小节,大家品味一下。
(学生会说,使用了排比、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非常有文采。反问句能更好地揭示作者那种迷惘、困惑的心情。给学生自由畅想的机会,让他们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着使用排比的句式说一句话。
时光匆匆地流逝,作者感觉到了,他感觉到时光是怎样流逝的呢?
小黑板出示: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心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4
教材分析: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4、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在课前搜集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或诗文,谁愿意来朗诵一下?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结合预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八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涔涔、潸潸、罢了、蒸融、挪移、跨过。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4、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复: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几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五、欣赏与小结
1、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
2、由此,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09-03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09-05
朱自清《匆匆》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02-05
匆匆优秀教学设计10-20
朱自清的《背影》教学设计优秀12-20
《匆匆》教学设计优秀(15篇)09-14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05-24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05-16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