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过程:
1、通过预习结合书下注释,谁能说说“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
用自己话理解一下整个题目
2、既然是不遇,由此我联想到带有“不遇”的古诗,你知道吗?试着背下来。
诗人都把这些不遇记下来,一定用他们值得回忆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品诗意,悟诗情
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诗,结合书下生字,自学并理解。
2,指名读诗:注意读诗的韵味(平长仄短)
3,同桌欣赏读:思考,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没有遇见。
4,交流:从“小扣柴扉久不开”
为何不开?引出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怜、应、屐齿
那么诗人在不遇中又遇到什么呢?(苍苔,柴扉,红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事物是怎样的?对于苍苔园主人是如何对待?
5、再读这一句:现在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去读?抓住诗眼“怜”。
诗人带着满心的怜爱走到柴门前:引读第二句
面对这自然而古朴的柴门,诗人怎样扣的?理解:小:轻轻地。
为什么要轻轻地敲?鼓励学生想象,发表自己看法
(怕惊扰园主人,怕惊吓园内小鸟,怕吵醒了园内一切生物。)
6、再读这一句:读出“小扣”
7、引出:一枝红杏出墙来。
而当柴门紧闭时,它却探出墙头,这是一枝怎样的红杏?
8、你都收集哪些有关红杏的诗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枝幽幽探出墙头的`红杏预示着什么?(园内已是万物复苏、满园春色)
9、齐读后两句
苔自生,门自闭,红杏自出墙,他日遇园主人时,叶翁会向他讲述怎样的游园过程呢?发挥自己想象,创造的表述一下。
同学交流
陆游《马上作》
学习古人善于推敲。及对景物的侧面描写。
人生有许多不遇,但有时在不遇中有遇,诗人游园不值,在不值中有值。在不经意中你会看到希望,看到春天。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像那枝出墙的红杏。
游
园怜
怜春
不扣敬春
值赞春
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5、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体味古诗内容;文题勾联,感悟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自己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复习学古诗的方法。
1、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2、今天,我们就用这“四步法”来学习古诗。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感悟诗情。
1、释诗题。
值———遇到。
《游园不值》是说作者叶绍翁到老朋友家的院子里去欣赏春天的景色,但是没有遇到主人。
2、知诗人。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诗以七绝著称,有《四朝问见录》、《靖逸小集》。
3、初读指导。
(1)自渎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看图片,说说什么是柴扉,什么是苍苔。
柴扉——柴门。
苍苔——长得非常繁茂的绿色的苔藓。
(2)标出停顿的符号,有感情的读诗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理解诗句的含义。
(1)读诗句,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的敲门。
屐齿:木鞋底下的横木条。
(2)深入体会:你觉得诗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怜”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苍苔”的爱惜。
“扣”不同于“敲”,写出了作者对园主人非常有礼貌。
“关不住”写出了红杏的勃勃生机。
(3)说说诗句的.意思。
莫非是(主人)怕木屐踩坏了他的青苔?我轻轻敲着柴门,却久久不见有人来开门。这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早已伸出了围墙外。
5、悟诗情。
(1)体会前两行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读诗的后两句,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3)创设情景(看图画,听音乐)。
假设你就是叶绍翁,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首诗,体会这种情感。
6、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只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那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四)配乐朗诵全诗。
【最新《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优秀05-09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04-26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02-08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范文09-13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5篇02-11
《游园不值》教案09-14
地理优秀教学设计最新12-27
景阳冈优秀教学设计最新04-22
最新《渴望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