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30 18:26: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

《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具准备:

  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1、团结合作。2、注意卫生。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学会自制图章,进行拓印,学习形式美的原理和感受造型的乐趣。

  2、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刻制图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橡皮擦、地瓜、水粉颜料、刻刀、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唱一唱,准备上课。

  二、引导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

  (一)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感受用图章拓印的艺术美,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思考:

  1、看到的印纹与上一节课的有什么不一样?

  2、这是怎样产生的?

  三、教师出示几枚图章,引导观察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沾上颜料印上,看看出现了什么,激发刻制图章的愿望。

  四、示范刻制图章,强调难点和安全。

  1、在橡皮擦或地瓜切片上画出图形。

  2、沿着描绘好的图形把不需要之处刻去。

  五、指导拓印:

  1、把图章沾上各种颜色进行拓印。

  2、用排列或重叠等各种方法拓印,发挥想象力,印出一张有意思的画。

  六、学生练习。

  七、教师进行实际指导。

  八、展示作业,引导观摩。

  让学生表达观摩同学作品的感受。

  九、小结。

  十、整理、打扫卫生。

《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进行沾印,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纹理。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促使其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通过实践,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物着眼,引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乐趣、激发学生潜在的丰富想象力。全面发现美丽的大自然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探究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用手、树叶等印出的印纹的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自制印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策略

  本课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只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机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本课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现凹凸不平的材料质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利用采集到的机理效果,展开想象,作添加,制成新的作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学生体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纹理拓印的简单方法和步骤。在初步体验印纹美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把印纹与其他事物的形象相联系,大胆将单个拓印的印纹,进行随意排列或者有规律地进行排列组合,然后添画造型,在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通过课前的初步感受,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基础。

  导入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学生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初步观察印纹的形成特点,总结出简单的规律。认识印纹。

  讲授新课

  1、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注意卫生,看看老师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呢!(教师示范制作印纹的过程)

  师: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你学会玩这个游戏了吗?好,接下来就请你大胆的动手来玩一玩这个有趣的小游戏。

  学生动手实践:

  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2、发现表达纹理:

  (1)寻找身边的纹理。

  师:请小朋友在身旁和周围找找摸摸,看看哪些地方有可以拓印的漂亮的纹理。包括师生一起收集的……

  生:在教室内找纹理。边找边说。

  (2)欣赏课件中的范画。

  师:播放媒体。

  这里有许多漂亮的拓印画,你能看出拓印的是哪里的纹理吗?假如你看到的是在外面的纹理,你可以举手告诉大家是什么地方的纹理;假如是手边有的就举起来给大家看。

  (3)指导拓印方法:

  师: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漂亮的纹理,也知道这些纹理拓印起来既有趣又美观。一定很想动手了。

  出示刚才小组的拓印画。

  可是,有的同学对刚才的画并不满意是吗?比一比,找一找,印得最清晰漂亮的是哪一张?为什么有的画印得模糊?怎样才干印得清晰?

  生:讨论。交流。

  师归纳:拓印时左手按住纸,注意左手要移动时右手要帮助按住纸不让纸和下边的物品移动,蜡笔线条排列紧凑整齐轻轻涂抹,蜡笔的颜色要比纸的颜色深。

  同学观摩老师的演示。

  (4)同学操作。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选择教室里或教室门口和近的一种纹理,一起完成一张有印纹的画。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观察实践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会印纹的制作技巧,用手去直接印制印纹,促进学生对印纹的认识。

  通过直观欣赏课件中更多的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

  欣赏课件中的范画,提升学生对印纹的认识,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学习拓印技巧,为呈现出更多的印纹奠定技巧基础。

  在实践中体会拓印采集印纹的方法。

  创作阶段

  小组合作,制作一枚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的图章,然后各组将自己的图章盖出的印纹剪下来,在黑板上的纸上拼贴出一幅大画。再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美化装饰。

  教师指导评价要点:

  图案在图章中的构图是否饱满;印纹是否清晰;是否做到团结合作;卫生保持的情况。

  通过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展评作品

  组织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评。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评互评能力。

  举一反三

  出示用磨印的方法制作的彩纸,简介磨印的方法,鼓励学生回家找找生活中凹凸不平的物品,通过磨印的方法制作有美丽印纹的纸,用到以后的艺术创作中。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大胆发现,用不同方式体验磨印的方法,并且进行创作。

《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1—2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造美的学习活动的快乐,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学习目标:(1—2个目标)

  1.学会干印和湿印简单的方法和步骤。

  2.能用印纹添画组合出新的`造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课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二)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小盘放着)找学生蘸上颜料后在白纸上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

  三、讲授新课:

  (一)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二)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三)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第一课时:利用手掌、手指作画

  第二课时: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拓印(如树叶、钱币等)(树叶不能够采摘,可以捡拾落叶)

  五、学生评价作品,小结。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美丽的印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12-06

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03-10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11-19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06-08

美丽的规则教学设计04-13

《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05-09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04-09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06-27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