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媒体设计:
课文录音、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 贪婪 宝剑 时值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焦急 敬重 翻箱倒柜 洒满银辉
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③种)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3.讨论交流后总结。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奸 诈 贪 婪 值 剑 逼 辉 焦
2.指导要点。
“诈”、“值”、“辉”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一。
“剑”的左边要写得宽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第七画是“提”。
“辉”的第六笔是“竖提”。
“逼”是半包围结构,“ ”要偏右上写,给“走之”让出位置。
“焦”上面的笔画较多,约占字的四分之三,下面四点要宽,以能托住上面的“ ”为宜。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2
一、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二、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三、过程
1、环境创设。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学生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观众。互相轮换。
四、建议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3
一、 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我想考验一下大家,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飞上太空,乘坐的是神舟几号飞船?这是中国第几次载人航天飞行?作为一个中国人,祖国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你的心情如何?
2、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中国就有人不乘坐飞船飞上了太空,而且直接飞上了月球,大家相信吗?
3、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图)你看,正在奔向月亮呢!
4、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图的内容。(引出课题)嫦娥奔月,其实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在仔细阅读中去感受,去品味,去想象,走进嫦娥的内心,记住嫦娥的故事,好吗?
5、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练习读题。
二、学习重点段,感受意境美
1、刚才,我们用一个词语概括了图意,你能用一段话具体说出图的内容吗?请大家打开书,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你能发现吗?
2、生读第六节(课件出示: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3、这段话只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请大家再读一读,哪些词一下子跳入了你的眼帘?(生自读,圈画)
4、(生交流:飘飘悠悠 洒满银辉 碧蓝碧蓝 一轮明月)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大家闭上眼睛体会一下。(师语言描述这段话的意境)睁开眼,你看到了吗?感觉怎样?
5 你能用朗读表现这段话的美吗?(生练读后,指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6、过渡:学贵有疑,读了这段话,会思考的同学想到了什么问题?(为何吃仙药?仙药哪里来?为何飞上月亮?……)带着问题读书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不过,老师告诉大家,这些问题提的比较浅,一读书就能解决了,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老师这有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愿意思考吗?
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内心
1、注意听:奔向月亮的嫦娥,内心有怎样的感受?是高兴,难过,无奈,欣慰,留恋,气愤,还是……请大家捧起书,不放过一个词,一句话,去用心地感受吧。注意,将能带给你感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开始读书吧。(生自读体悟)
2、同学们将自己的感受化作了一道道充满智慧的、美丽的波浪线,你体会到的嫦娥的内心是怎样的心情?谁来说一说?
3、根据学生理解,相机重点点拨:
(1)高兴: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嫦娥平时对乡亲们如何?请你读读文中的语句。(生读第四节开头,板书理解词语:接济)我没有粮食了,嫦娥会----我没有过冬衣服了,嫦娥----我的被子很薄,嫦娥----(懂了吗?齐读词语)你体会到的是高兴,这是你的理解,请上黑板写下来。
(2)气愤: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的回答中,提到了另一个人物——逢蒙。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第五节,注意描写逢蒙的语句。(课件出示,生自读)你觉得逢蒙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生讨论、朗读体会)面对这样的逢蒙,嫦娥如何做的?(板书:周旋 )谁读懂了与老师合作表演“周旋”的意思。生上黑板写自己的感受。
(3)留恋:后羿与嫦娥的感情怎样?你从什么语句感觉到的`?
4、你理解到的嫦娥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5、你有一种感受,我有一种感受,互相交换,加深了我们对人物内心的理解,所以,学习需要互相启发,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现在,我们知道嫦娥的内心有那样复杂的心情,真是百感交加,再读描写嫦娥奔月的这段话,带着对嫦娥内心的理解,你不仅仅体会到文字表面的美,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四、 三读重点段,升华学生情感
五、 复述故事,增加语言积累
1、 从此,每年的八月十五成了一年一度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这则动人的故事结束了,愿意将嫦娥记在心中吗?那我们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吧
后羿射日,众人拜师;
王母送药,嫦娥藏起;
逢蒙威逼,嫦娥吞药;
月地相望,乡亲怀念。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4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讲讲月亮的变化(阴晴圆缺)。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3、欣赏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播放相应资料:人们是怎样过中秋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老师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在家长的帮助下)。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领略语言文字的意境美;理清课文的叙述结构,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复述课文。(重点)
4、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国古代有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叫嫦娥奔月。同学们听说过没有?
2.这个故事有很多个流传版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二、读书、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有没有特别需要强调或者提醒同学们的知识点。
2.预习检测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
逢蒙、奸诈、贪婪、一丸仙药、企盼;("丸"是量词)
昆仑山、接济、百宝匣(用"济"的另一个音组词)
3.出示其它的词语,读。理解词语。
威逼、周旋、疾步、凝望
翻箱倒柜、皓月当空、迫不及待、树影婆娑
深度感悟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经过是什么? 结果是什么?
3.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简洁)
4.读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 "后羿"、"逢蒙""嫦娥",看看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要说说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四、汇报交流
五、情感升华。
1.面对凶相毕露的敌人,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下了去。突然之间,她……(引读第六节)。
2.出示文字。你觉得这一段文字美吗?读读这段话,说说美在哪里。
(1) 飘飘悠悠。(学生交流--教师提示:老师把这句话中的"飘飘悠悠"换成"飘悠",你来读一读,感觉怎么样?)小结:课文中使用的这个叠词让我们感受到嫦娥飞升时的轻、慢、一种美感就体现出来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 洒满银辉。
(3) 碧蓝碧蓝。
(4)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的美感表现出来。
3.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嫦娥这一去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她将永远地离开那美丽的家园,永远地告别她深爱着的丈夫,永远见不到她曾经救济过的乡亲们了。在向月亮飞升的过程中,嫦娥一定想到了许多许多。你能体会到此时此刻嫦娥的心吗?请你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
(1) 留恋--人间还有她的丈夫,她再也不能与他在一起生活了。
(2) 遗憾--从此再也不能帮助大家了。飞向月亮,留给人们的美丽、自在、逍遥。可带给嫦娥的却是无奈、痛苦、悲凉。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幅凄美的画面,再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3) 欣慰--不让乡亲们受苦了。(这是一个柔弱女子壮士断腕的悲壮。你能读好它吗?)
4.嫦娥的身体变轻了,飞出了窗子,飞向了天空。永别了,那曾经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美丽的家园,永别了,那勤劳善良的.乡亲们,永别了,那曾经全身心爱着的丈夫。嫦娥的心中有千言万语啊!(看插图)如果让来画这幅图的话,你觉得怎样画也许会更好?
5.飞向月亮,嫦娥心中有着千言万语,有留恋、有遗憾,也有欣慰。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6、体会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
1).引读:嫦娥向着月亮,越飞越高,最后,她飞向了月亮。那么,嫦娥深爱着的丈夫呢?他在哪里?(把书翻到56页,引读)后羿外出回来……"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说的唯一的话,其实,他的心里有千言万语哪!面向月亮,面对着也同样深情凝望着自己的妻子,后羿会说些什么呢?
2).引读:乡亲们也很想念经常接济他们的嫦娥,引读第八小节,每年8月15日,乡亲们会对嫦娥说些什么?
3.以上两个话题,请同学们任选一个展开想象。(交流)
六、延伸拓展。
1.关于嫦娥为什么奔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种不同的传说。古代文学作品《淮南子》中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仙药,奔逃到月宫。屈原的《天问》中则是这样说的,说后羿后来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这么多的传说中,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我们书上的这个版本?(书上的故事反映了我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七、作业
1.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的一则神话故事。每次月亮圆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像嫦娥奔月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八仙过海。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期盼。课后我们可以找这样的故事来读一读。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04-14
《嫦娥奔月》优秀教案08-26
优秀教学设计08-01
优秀教学设计04-24
优秀的教学设计07-06
优秀的教学设计06-16
《绝招》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3-23
优秀教学设计——《船长》优秀10-25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9-27
秋天优秀教学设计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