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假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假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设计汽车造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的汽车。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各种纸盒、胶水、剪刀、小贴画。
教师:美术教学课件、各种汽车模型若干个。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谈话、演示、提问等
学法:欣赏、交流、动手实践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会唱的也可以跟着电视一起唱!
播放《小汽车真漂亮》歌曲动画
师:在刚才的动画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汽车呢?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汽车是动画片里没有的呢?学生欣赏歌曲,认真观察。
学生:客车、货车、面包车、吊车、救护车、警车等等。
学生补充:铲车、太阳能车、赛车等。通过欣赏歌曲,进入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启发学生回忆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汽车。
师:马路上的汽车有很多,它们的品牌不同,样式不同,颜色不同,非常漂亮。我这里有一张在停车场拍来的照片,有很多漂亮的车,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
学生欣赏
师:这么多漂亮的汽车,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那位同学了解这些汽车,请你给大家做一名讲解员,讲一讲它们的.功能和特征好吗?
师:还有哪位同学知道其他功能的汽车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在介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汽车时,会加进自己对汽车的情感,,能介绍的更全面,更生动。从而对画汽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指导分析汽车的结构
师: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种类和不同功能的汽车,使我了解到了很多汽车的知识,现在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你们能找出这些汽车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吗?
(出示4幅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引导学生从众多不同的汽车中找到共性,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寻找图片中汽车的共同点: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
教师总结:汽车的造型虽然千奇百怪但是都有发动机、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必要的设施,所以这些都是设计师在设计汽车时不可缺少的元素。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也来做一会汽车设计师,体验一下亲手设计一辆自己喜爱的汽车得快了吧!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2.分析汽车的设计方法
师: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你设计的汽车将有哪些设施和功能呢?学生思考......
师:在设计图纸上怎样把这些功能表现出来呢?
教师讲解消防车的设计过程:
“比如,消防车救火需要很多水,设计师就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水箱来满足它的需要。车身的红颜色,使它与其他车辆相比起来既独特又醒目。”
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想法。
3.学生作业
教师启发: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利必有弊。(课件演示撞车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废气污染)你希望看到这些吗?你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1: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我想设计一辆环保的汽车,不用燃油...
学生2:我想...
布置作业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一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对人们有利而无弊吧!
提示: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4.课堂评价组织作业展评
师:同学们设计的小汽车可真漂亮啊,你们愿意驾驶着自己设计的小汽车来参加老师举办的创新汽车展吗?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都来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新款汽车好不好?
师小结: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有新意,不但造型漂亮,而且功能性非常好。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介绍与欣赏。主要介绍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成功之处,在互相评价中发现他人的优点。
三、课后拓展
出示几件用纸盒等废弃物品制作的汽车给学生欣赏。
师:如果大家对设计汽车还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可以利用身边的废品设计制作一辆可以活动的立体的车模。学生欣赏互相讨论自己的好想法。
《假如》教学设计 篇2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生字
1.教师不出声读字,让学生判断是哪个字举哪个生字卡并齐读。看谁又快又准。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一种新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画些什么?为什么?
二、读文感悟
1.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小组内交流。
2.感悟句子: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你能用我要给说一句话吗?
4.在组内读一读。假如你是小树(或小鸟、西西),你心里会怎么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5.师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学生边读边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读。
6.说说你觉得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他吗?
7.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三、拓展活动
1.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
2.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会画得更好,对吗?请你用小画笔把你们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依照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3.作品展示。
(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创新思维。)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双、体、操、场四个字,指导学生观察,找出难写和易错的字,进行交流。例如,操、场不容易写好,体`易写错。
2.教师示范书写操、场两个字。
3.学生自由练习,互相交流展示作业。
五、总结
如果我们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六、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举办作品展。
七、板书设计
23.假如
(神笔)
画太阳 让小树成长
画谷粒 让小鸟吃饱
画好腿 让西西奔跑
《假如》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
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课文用三个小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愿望,把它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⑴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⑵ 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⑶ 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3、总体朗读指导:
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⑵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⑶ 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⑷ 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四、扩展活动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吧。我们来为课文再写一小节好吗?
《假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学情分析
学生从三年级的课文《赵州桥》开始已经接触了说明文,学习了《太阳》、《秦兵马俑》等说明性的课文。本学期又学习了《鲸》、《松鼠》、《新型玻璃》,掌握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了一些应用说明表达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灰尘!你喜欢吗?
老师想起一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请大家读两遍,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
2、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指名回答。
人无法睁眼
天始终蔚蓝
地湿漉漉的 生物无法生存 大自然变单调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情形呢?你们的想法有几条得
到了印证?
4、小组活动:
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想法是符合实际的?
三、精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根据刚才读的句子,请同学们想想灰尘有什么作用?快速默读课文。
2:交流,讨论
(1)使光线柔和。
(2)使天空颜色渐变
(3)使大自然气象万千
3: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灰尘。可是,这么细小的灰尘,怎么能使阳光变得柔和,使天空改变颜色,又让我们看到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呢?相信通过读书,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文中找找有关的句子,想想他们的特点。
(1)吸收并散射光线。
(2)具有吸收性能。
4:灰尘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课文还写了什么样的特点呢?(颗粒小)
5: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对怎样的情形呢?(出示课件)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电视,网络,游戏……
五、总结升华
是呀,我们平时人人讨厌的灰尘却有这么大的作用,小小的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你能举出生活中具有双面性的事物吗?课下与同学交流。
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呀,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造福自己。
板书:
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的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做假设 吸收散射光线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有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说明有序,浅显易懂。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响应学校提倡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为此,在导入课题时,先出示灰尘二字,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检查字词,重点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一谚语,让体会到原来灰尘在人们心中的危害是那么的大。再接着,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2自然段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最后,还引导学生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这让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学生理清线索、理解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熟读精思、讨论交流。并启发学生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学生举了好多例子,如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但洪水泛滥,会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废品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但如果利用不恰当又污染了环境等等。
学习了这篇课文,练笔也很有必要。为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以“假如没有……”为题,写一次小练笔,让学生深刻理解使用假如句子的应用并搜集有关灰尘好处的资料,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施展的同时了解到灰尘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
这节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假如》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吗?马良得到神笔后,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马良用神笔帮助人们的课件)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呢?(学生回答)有一位小朋友也有这个梦想。假如他拥有了马良的神笔,他都会画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3、板书课题:《23、假如》
4、理解“假如”的意思。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假如”的神奇,让孩子们翱翔在未来的世界里,让孩子们把心中的愿望实现。谁说“假如”只是梦想,不能实现,那是理想的起点,未来的生活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句子的通顺连贯;并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2、学生汇报交流。
3、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4、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5、汇报交流。
(说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朗读课文(接龙分段朗读)。
2、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并汇报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4、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第三小节:
a、认识词语“健康”,并造句。
b、为什么小作者要给西西画上一双好腿?(学生汇报)
c、学习“x”字,并书写。
d、西西有了好腿,他会干什么?(指导朗读)
e、“我”为什么帮助残疾人?你体会到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a、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学生回答)
b、认识生字“良”并组词。
c、学习“缩”,并说出冬天的小树是什么样的?
d、此时,如果你是小树,你想对小作者说什么?你认为小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e、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小节:
a、为什么作者要给小鸟画“好吃的谷粒”?
b、体现了作者怎样?
c、如果你是鸟妈妈,你会怎样感谢小作者?
d、指导朗读。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x。此步骤重在让学生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体会中心:作者一个有爱心的人,进而落实教学目标。)
(四)朗读感悟。
1、朗读指导。
a、指名个别读课文。
b、重点语段的训练和指导。“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朗读?
c、多种形式练读。
d、创设情境诵读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说明: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五)、识字写字。
1、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如,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用加偏旁的方法识
记。
2、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组词运用。(2)迁移识字。(3)说话运用。
3、指导写字。书写前,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字,先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写字指导。
说明:重视学法指导,拓宽学生的认字空间。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x;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扩展延伸活动:
1、提问:同学们,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有什么愿望?(可以让学生说或写一段诗歌,还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自己想象的内容)
2、汇报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收集关于想象的名言,体会想象力的巨大作用。
(2)、好书推荐《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假如》教学设计 篇6
[设计思路]
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
(2)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让学生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3)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步培养学生学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导写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二、引导走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有关假设类想象作文,并在浏览的基础上做好摘录笔记,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揭示其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表象
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假想类作文,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假设类想象作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假设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揭示以下写法规律:
(1)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来写。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所写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
三、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同学们,写假设类想象作文,写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对流逝的时光、对古老的历史有一种揭开谜底的欲望,你可以把时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学习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等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假如我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提供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假设类想象作文
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将发明一些东西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独立构思表达
(1)启发引导,开拓思路
教师在进行构思指导时,要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愿望,可以想象成多种不同的人或物,同一个人或物,情节结构的安排也可以多种多样。
(2)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运用学到的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进行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对在25分钟内能完成习作初稿的学生授予耕耘奖。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病句常规修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下列要求进行独立修改。
(1)是否通过假设中的人或物来实现自己某种愿望的?这些人或物是否具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2)想象是否奇特、合理,假设的推测是否有理有据?情节是否生动有趣?
(3)你的习作是否能给人以某种启迪?
2。分四人小组互批互改。
3。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如何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4。对通过自己的修改,习作有明显进步的同学授予百花奖,进一步调动学生修改的积极性。
六、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让被评为百花奖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师生进行示范性评赏。
2。分四人小组自评自赏或互评互赏。
3。对评赏得好的学生授予浪花奖。
4。将班级优秀习作汇编成册,在班内或校内传阅,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5。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少儿报刊投稿。
《假如》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食、缩”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信息资料】生字词卡片,准备课件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一、讲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神笔马良》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这个梦想,假如他拥有了马良的神笔,他都会画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二、对话平台
(一)初读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2、自由练读诗歌,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中你喜欢的一节读给你的伙伴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4、请四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大家听读评议。
(二)识字
1、出示文中生字,同桌互做小老师认读、正音。
2、指名开火车读字,组词。
3、组内玩抽卡游戏,交流识字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如顺口溜记“哭”字:一只小狗两张嘴。换偏旁识字(拉──泣、澡──操),加偏旁识记(寸──寻、良──食、建──健)等。
4、游戏:摘取幸运号。认读幸运星上的生字,读对的就得到一颗幸运星。
三、读议
1、在读得正确的基础上再细细读课文一遍,看看课文有几节;这个小朋友用神笔画了几种东西?(太阳、谷粒、一双好腿)
2、你喜欢那一小节就仔细读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3、抽生谈自己的想法,师相机指导朗读,生谈到哪段就读哪段。
4、这个小朋友总是为别人着想,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你喜欢她吗?那你想怎样来读课文呢?生自由读课文。
四、练习(读读比比,体会句子的不同,再练习说一说)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的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来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
五、朗读
1、有感情地练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分组汇报朗读,教师有重点地加以指导。(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句在四小节中语气要有不同变化。各段描绘的对象不同,朗读时应该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3、评出朗读小能手。
六、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寻、哭、良、食”4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找出容易写错的字如“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
2、教师范写“哭、食”二字,学生观察、评议。
哭:上面两个“口”,像两只眼睛,下面是“犬”,不是“大”,可以将那一点看成流出的眼泪。
食:提醒学生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随机展示优秀作业,评出小星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学生在桌面上摆好课本、生字卡,教师说字音、学生举字卡、组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画些什么?为什么?(指我板画,并说一说。)
二、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他吗?
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交流各自的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了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教育。
2、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读。
三、背诵
1、同桌合作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练习背诵。(可结合板书练背诵;可边闭眼想象画面边背,也可一边动手画画,一边练背。)
3、举行背诵比赛。
四、练习
文中的最后一小节作者没有写完,请你发挥想象,可以帮他读写一段诗歌,也可以帮他把愿望画下来,再把想法写出来。
五、写字
1、出示“双、体、操、场”4个字,指导学生观察、找出不好写和易字错的`字。进行交流。(如“操、场”不容易写好、“体”易写错(少横)。
2、教师指导书写“操、场”二字。
3、学生描红、临帖,互相交流展示作业。
作业布置:书写作业,完成同步。
教学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不全全包办,亦不可袖手旁观,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有目地的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加以指导,甚至范读,对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续编小诗这一拓展练习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一个训练,也是学生理解,欣赏能力的体现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创新思维。
下水文:
假如我有一只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偏远的山区
画一个发电厂。
那里的人们
再不用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活。
明亮的灯光
精彩的电视
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活力。
假如我有一只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我们的地球
画一台超级吸收污染器。
让我们的家园
气候不再变暖,
北极熊和企鹅能自在地生活在北极
让非洲的兄弟姐妹不再担忧会失去自己的家园而哭泣。
《假如》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3.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初步掌握写想象作文的方法,并能通过一定的课外阅读来丰富课堂写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学生能把想象具体化或在想象中编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认识想象,体验神奇
1.看图片猜神话故事。(课件展示《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的精彩图片)
2.交流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你觉得这些神话故事里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相机展示精彩视频)
3.小结想象在神话故事中的作用:人类的想象力真是太神奇了。正是在想象力的.帮助下,有了像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想象有多遥远,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们也要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的精彩故事。
二、激活想象,演绎神奇
1.出示作文要求,引导审题。重点引导理解:“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中任何人可以是什么人,任何物可以是什么物?
2.激趣交流:同学们,如果你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记住,只有一次“变”的机会哟!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明白: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要变得有意义。)
4.猜一猜,老师现在最想变成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想?你知道我变化之后会做些什么?想知道什么就问吧。(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你想做些什么?你有什么神奇的有用的本领?……)
5.分小组交流:你们知道老师的想法了,那你们为什么想变成这些呢?变化之后你又会做些什么呢?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6.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7.教师小结:其实,说出你的想法,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三、放飞想象,书写神奇
同学们,大家的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别忘了给你的文章加个引人注目的小题目。
生独立作文,师巡查选取合适的习作。
四、分享故事,评说神奇
1.选取部分习作,当场评说。
2.同学们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假如》教学设计 篇9
教学计划:
1,会写“操”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读文,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假如》的第一课时,假如你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生字词,就请你大声读给大家听;假如有些生字词你还不会,那也没关系,请你认真记,用心想,你很快也就学会了。请看屏幕
(1)请读出下列词语
善良 缩小 遥远 寻找 食物 哭泣 健康 谷粒 身体 双手 操场
(2)你能选出其中的一个词语说句话吗?
(3)会写吗?听写。寻找 身体 双手 良好 哭声
(3)教学“操场”。
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左边的偏旁写得小,右半部分写得大。)
现在来观察“操”,在田字格中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三个口写得小,第一个口稍大,写在横中线的上边)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再来观察“场”,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 画。老师要提醒大家“场”字右半部分的横折折折钩要写端正,起笔横要短,并且不要顿笔,折的长短和横差不多,再折要和横平行,再折要向里收。在书上写。写完了,同学间互相欣赏一下,如果你能发现问题,可以向你的同桌提点建议。
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还想听同学们读课文,能读给老师听吗?(分小节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小作者假如有马良的神笔,他要画什么吗?(板书:太阳——小树 谷粒——小鸟 好腿——残疾人)
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画这些?
学生汇报,分小节学习:
第一个假如:
1、课文中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冬天?(寒冷的冬天)
2、 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小树很冷?
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3、 来,我们一起来演演这棵小树吧,你听,北风呼呼地吹,寒冷的北风吹到小脸可真疼,冰冷的雨点掉进脖子里了,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最需要什么? (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4、瞧,太阳出来了! 在红红的太阳照耀下,你们快看,小树在快活地成长。
5、 假如你就是这棵小树,你想说什么?
指导朗读
你喜欢哪幅画?学习第二个假如
1、 指读第二节,为什么喜欢?你能读出什么心情?(高兴,难过,伤心,孤单)
2、 从哪些句子读出了伤心的心情?有谁也读出了伤心的心情?来,用你的朗读也让大家感受一下你的心情。
鸟妈妈因为寻找食物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小鸟们会像你们一样伤心难过,想念妈妈吗?
3、看到小鸟们,在妈妈的陪伴下,吃着树上好吃的谷粒,你想说些什么呢?
4、指导读。
1、刚才我们跟着小鸟一起伤心一起开心了,假如我们看见好朋友的不幸,你会怎样呢?
当我们在操场奔跑时,西西只能——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时,西西只能——
当我们在野外玩耍时,西西只能——
4、多么不幸的小朋友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为他画什么?
5.西西有了好腿,他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有了马良的神笔真好,小树能快活地成长,小鸟不再哭泣,不幸的朋友重新站起来,让我们双手捧书,带着美好的祝福读一读全文吧。
三 同学们能用很短的时间把课文背下来吗?注意背的时候,要抓住写作的规律,每小节的第一句话都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接着写画了什么,最后写为什么画。”
四、拓展训练
同学们看,最后一节中的`6个小点点是什么意思?(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小作者还要为很多希望帮助的人实现他们的愿望。)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比,你要用它做什么?请同学们看屏幕: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同学间先说一说。
全班汇报。
五、小结:同学们真有爱心,你们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乐于助人,明辨是非,所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每一个同学画一支神笔,让你们去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吧。
《假如》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良、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
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第一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读悟结合,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
2.有个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感受一下吧!(示课题:假如)
二.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圈圈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标标有几小节。
2把你喜欢的、最想读的一节诗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带领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谁愿意把你读的最好的一节诗歌读给大家听?
二、随机学习,朗读感悟
(一)第一节:出示内容
1.学生读之后,问:他哪里读得好,谁来夸夸他?
2.学习缩:谁来拼音,读准确这个字。
3.理解缩轻轻叹息
师:课文中谁着身子呀?现在开始你就是寒风中的'这棵小树
出示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他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哪些小树扮得好,老师来采访几棵小树。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
全体小树把这句话再读一读。(指导读)
4.学习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阳光、温暖、帮助、关心)有人来关心我,帮助我,那该多么好呀!
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她是怎么帮助小树的?自己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我们知道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
),帮助(
)。
指名说,师板书(画太阳
帮助小树)
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帮你实现了愿望,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师:小女孩听了你的话心里一定(很开心)。让我们读读这一节吧。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看见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
还有谁想来读读其它几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谁来夸夸他。
2.这一节中还藏着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认一认。
遥
寻、食、泣
指名读,注意读准食,
3.小朋友你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二小节读一读。
4.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谷粒帮助小鸟)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小节哪些小朋友喜欢读。指名读。评一评。
2.学习多音字:还
这一节中藏着一个特别的字,你发现了吗?重点学习:多音字还①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②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好腿帮助西西)
三、课堂小结,感知升华,。
小女孩非常希望拥有一支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词语
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急着想和大家见面了。(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读生字,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齐读。
小朋友真能干,这些生字宝宝把音节藏起来了,你还认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当小老师找朋友领读,同桌找朋友。
老师也有一些词语,谁会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写良、食
送走了词语朋友,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想请大家写一写呢,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良食)问: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说。
那我们就赶快试着写一写吧.
板书:
23
假如
画太阳
帮助小树
画谷粒
帮助小鸟
画好腿
帮助西西
《假如》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重点难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平时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出示生字生词指明带读: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1、指明读阅读提示。
2、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作业
1、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2、完成指导丛书的练习
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细小削弱阳光列数字、做假设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做假设具吸湿性调节气候,气象万千做假设
《假如》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深切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3.对名言之句深入探究,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重点:
怎样面对挫折的生活。
教学难点:
从生活深入思索面对人生的困境。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听后,你听清了什么?(找同学谈一谈)
我们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只有阳光并无风雨,人生却不可能是这样的,那么风雨来了,我们又将怎样面对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中品悟面对人生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略)
三、诗文品味
1.听配乐朗读。
2.同学结合录音又感情的朗读。
3.找同学读。
4.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欺骗两个字的。
老师结合实际明确:认为只要去努力肯定会获得成功,而生活却不能如此,那当然就是欺骗。
5.你这样认为吗?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也曾这样做过。
四、名句积累
学习了本首诗,你想把哪些句子送给身在困境中的`亲人或朋友?引出诗的前四句,共同齐读把它记下来。(插入课件——前四句)
五、结束语
人生远不像一首诗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有一点,坎坷路上别忘了普希金的诗言,最后让我们依然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录音)
课后反思:
简单的诗句,给了身处逆境中的人以无限的鼓励,总是对诗句感觉他很简单,但能在苦难的生活中能做到普希金所写的那样,实际上是很难的。放开思维,让学生还是想想他所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坎坷的人生故事而体会吧。
《假如》教学设计 篇13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1.小组内交流。
师:在你读的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假如你是小树(或小鸟、西西),你心里会怎么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感悟句子。
师:读读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拓展说话。
师:你能用”我要给……”说一句话吗?
4.创设情境诵读这首诗。
(1)第一小节。师:马良的神笔可真好啊!能画出这么美的画。请女生看图,男生读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师:你们喜欢可爱的小鸟吗?会学鸟叫吗?男生小声学鸟叫,女生轻声读第二小节。
(3)第三小节。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与这首诗有关的'画面(抽人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5.赛读。
师:你们敢跟李老师比比吗?我读两行,你们读两行。一、二组与三、四组赛读;男生与女生赛读;学生边读边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读。
6.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7.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三、拓展活动
1.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
2.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会画得更好对吗?请你用小画笔把你们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3.抽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画的什么?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注意下边有老师和同学,你该怎么说?
四、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
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加强范写指导。
五、总结
师: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假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假如》教学设计07-21
《假如》优秀教学设计07-27
《假如》教学设计14篇07-23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01-22
假如教学设计(15篇)01-03
《假如》教学设计15篇04-22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06-24
《假如》教学设计(15篇)04-30
《假如》教学设计(集锦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