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30 09:06: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1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读:学生自读课文,③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

  1、(必做题)从问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5、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积累拓展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3、背诵课文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语句,并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2)、感受我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理解《论语十则》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评点、质疑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学内容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本课的字词障碍。

  3、熟读文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划出自己最难理解的地方。

  二、教学内容

  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活动形式:请一生讲台为大家介绍。

  2、初读——读准字音、停顿恰当

  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字,指导语气停顿

  活动形式:男女生擂台赛。

  全班齐读

  3、翻译

  ①提问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解决。

  ②翻译。活动形式:擂台赛:由男生讲解第一则大意,男生听完补充,女生听完质疑。

  4、整理文言知识:通假字;虚词“而”的用法;成语。

  第二课时

  一、自学内容

  1、熟读并背诵后五则,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思考哪些内容是探求知态度的,哪些内容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内容是谈修身做人的`。

  二、教学内容

  1、你认为哪些语句是谈求知态度的,哪些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谈修身做人的

  归纳明确。引导学生明确每则的道理。

  2、谈感受。

  哪则对你启发最大请说说你的感受。

  3、明确整理的文言知识。

  背诵并默写《论语十则》。

  教学反思:

  学生对擂台赛的兴趣比较大,在男女生分别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时,学生听的特别认真专心,全班学生都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需要思考的是学生在谈启发时,仍然停留在翻译层面,谈不出更深的理解,也不知道如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仍是很窄,语言表达较弱。计划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读读《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3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三、自学提纲

  (一)自主学习

  1、解决生字词读音

  论语说愠三省罔殆女凋恕

  业亦矣已己是知也自省弘毅

  2、查阅资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3、熟读课文,并进行示范朗诵。

  4、关键字词理解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时:习:之:亦:说:

  B、愠:

  C、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E、交:不信:传:

  F、温故而知新(温:故:

  G、可以为师矣(可:以:

  H、罔:殆:

  I、诲女知之乎(诲:女:

  J、是知也(是:知:

  K、见贤思齐焉(贤:齐:焉:

  L、必有我师焉(必:

  M、善者:从之:改之:

  N、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弘毅:

  O、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

  P、死而后已(已:

  Q、岁寒:凋:

  R、行之者乎:

  S、其恕乎(恕:

  5、翻译原文

  6、阅读课前导读,按照下面三类把内容划分类别:

  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

  7、搜集整理本课的成语。

  (二)、合作探究:

  1.用文中的话回答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

  2.曾子认为“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行?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可以称之为“士”?

  3.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4.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时就要“施于人”吗?

  二、拓展学习:

  以下是《论语》精华选读,读读背背,让自己的心灵沐浴在经典智慧的光芒中。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的学生很多,《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就是说孔子学生有3000人,成绩优异者72人。

  颜回,字子渊,以德行著称,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夸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路,即仲由、季路,以勇武著称,性子急,脾气大,常挨孔子骂。

  子贡,即端沐赐,以言语著称,是办外交、做买卖的好手,是树孔子为“圣人”的主要弟子。

  曾参,字子舆,孔子的继承人。

  四、自学测评

  1、孔子,名,字。(朝代)国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学派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一部书,共有篇,是(学派)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词语

  不亦说乎五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翻译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4

  教学目标:

  1、积累“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翻译十则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内涵。

  3、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个“圣人”2562周年华诞。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很多人去山东省曲阜fù市“朝圣”!这个圣人是谁呢?(ppt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天我们在成都狮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2562年。(PPT2:“论语”。)学习该课的目标是(PPT3:“展标”。齐读目标。)

  二、诵读课文

  学生齐读;正音。

  第一则:直译、理解(弄清每一则谈的'主要是哪个方面。板: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随机PPT4:“直译理解”)

  第二则:抽生解释红色的字并直译;抽生判断每句谈的各是哪个方面。

  第三则:抽生解释、直译后强调“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则:抽生解释、直译。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和通假字“女”“知”

  第六、七则:抽生解释、直译。思考为什么把两则合在一起解释翻译。

  第八则:抽生解释、直译。思考并回答前后三句的关系。理解“仁以为”。

  第九则:抽生解释、直译。启发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处于乱世,君子能坚守道义,洁身自好。

  第十则:抽生解释、直译。启发学生理解正面阐释“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与反面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读

  1、把文中的成语找出来。

  2、把自己最喜欢的格言、警句背一背。

  五、分读课文(男、女轮流,捕捉感受)

  六、分享感受(围绕三方面)

  1、自己感受最深或收获的是什么?

  2、自己过去做得不好的是什么,今后怎么办?

  七、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积累相关的成语、格言、警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并把它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和修养,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对孔子的纪念!

【论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论语》教学设计01-01

论语的教学设计04-24

论语教学设计11-20

《论语》教学设计 14篇03-09

《论语》教学设计15篇05-12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04-20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04-2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教学设计07-11

《īūǖ》教学设计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