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画风教学设计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色彩的感情
现实场景中,观察到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应力求呈现的多元材料与学生的体验融为一体,采用直观性、启发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和想象力。首先展示暖调的色相环,学生看到这种色彩后,能联想到自己熟悉的某些与此色调相关的事物,如大片的油菜花、丰收的向日葵,继而展示出暖色调的实物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联想与分组讨论,由所看到的色彩图片,能直接想象到哪些富有哲理性或象征性概念的联想,进而产生哪些相应的情绪变化。最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色彩的情感,带领学生观摩动画影片《千与千寻》,黑暗色系列的色彩设计运用给观众呈现出诡异神秘的气氛。在动画制作中,需通过把握好各种具体场景,根据不同的剧情氛围分析色彩和设计色彩,使动画更有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
二、色彩的设计
动画是一种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视觉艺术。它给观众的不仅是一种美感,而且还表达了设计者所要烘托的某种心境和气氛。色彩设计是动画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甚至决定着影片的成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这种设计元素强化动画作品,彰显色彩设计理念,营造适宜的氛围使观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作品。因此,在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中,色彩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力,是观众通向精神家园的方舟,动画作品风格在视觉上的既定标准是色彩整体基调设计理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色彩的风格和寓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采用设计色彩的情感性、意向性来调动观众的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渲染特定的情绪,深刻传达角色情感,表现出设计者所需要的环境效果,使影片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强化剧情跌宕起伏,更深层次地引领观众欣赏作品,使主题进一步升华,获得审美愉悦。再通过对作品的回味,上升到更高级的审美阶段――精神升华,更深层次的使观赏者得到动画片内容以外的人生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转变为新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主要通过角色形象设计与场景设计来体现,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1.角色形象与色彩设计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真实案例,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分析角色形象的色彩设计,以便让学生从中借鉴到色彩设计成功的做法。在《花木兰》这部动画片中,整体视觉基调充满了东方气息。首先,带领学生观摩影片中花木兰的服饰,学生分组通过设疑、提问和案例讨论隋朝女性的服饰文化,分析动画片中木兰着装两个阶段的色彩设计。第一阶段,从军前女儿身的服饰遵循了隋朝妇女的着装风格,颜色上以娴静淡雅为主,体现出木兰性格以潇洒、爽快开朗、叛逆为主,有自己强烈的个性。第二阶段,从军后女扮男装的木兰的服饰,以绿色和墨绿作为主色调,铠甲灰色调的设计,体现出她的力量和能力,智慧及勇气。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设疑提问使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肯定学生表现,进行行为性激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在案例教学中。
2.场景设计与色彩
动画中的场景是故事展开的环境,需要设计者发挥想象力将故事放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去,一方面渲染场景气氛,另一方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角色主体是处于特定时间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里发生的行为与动作。动画场景是围绕在角色周围,是衬托主题特色的重要环境。“色”是构成场景画面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形成影片视觉基调风格的重要符号,更讲究依据物象色彩规律结合对影片内容的理解所产生的更为主观的倾向。动画片中的色彩是最丰富的,表现力更强,更具有主观创造力的艺术。因此,场景色彩设计、角色主体色彩设计尤其重要。设计师依据色彩的明度、纯度、饱和度来进行夸张变化组合,冷暖色调的联系对比,将场景设计得更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来渲染气氛烘托剧情,更容易使观众身临其境,触动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产生强烈共鸣。
在教学中,以《大闹天宫》这部影片为教学案例,其在背景设计的色彩运用方面有着极其卓越的创新。在授课中采用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中国山水画知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敦煌壁画、中国工笔重彩画和皮影戏的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色彩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魅力。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为避免人物形象处理运用装饰化单线平涂的方法出现皮影戏的视觉效果,此影片背景如何设计?然后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大闹天宫》整部作品在色彩运用上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深刻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洋溢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是动画片中真正的杰作。
三、动画片中的情感表达
色彩是感受和表达客观世界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之一,可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感性认识,具有人类共同的感知和心理体验,从精神需求上当作人类心灵和情感的投射,给予我们情感碰撞与共鸣。欣赏《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片进行案例教学,可采用启发渗透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如何表现恐怖氛围?可运用哪些色系?在此影片中如何体现?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产生探索问题的愿望和主动思维的动力,启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情节色彩运用,这种淋漓尽致的诡异环境设计,进一步表现了千寻的惊惧心理,给观众一种奇特体验。
【画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风教学设计11-08
《画风》教学设计01-03
《画风》教学设计01-23
《画风》教学设计优秀02-05
《画风》教学设计(15篇)06-05
画风教学设计15篇03-26
《画风》教学设计15篇04-29
《画风》教学反思04-14
《画风》二年级教学设计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