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4 06:56: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之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

  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容。

  4.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重点难点】

  1.解读“三纲”“八目”的内容。

  2.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做为《四书》之一的《大学》这本书,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称赞。孙中山先生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见到,都未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其“三纲”“八目”,对人生之目的以及达到此目的之步骤与方法,条理分明,阐述无疑。下面,开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文化常识:古代学制

  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学习不同的东西。小学阶段主要教授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2.作品《大学》简介

  《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它与《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5页学习提示: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三、学习活动

  (一)朗读文本,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解,翻译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4.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止,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解: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详。5.得:处事合宜。

  翻译: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翻译: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阐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诚实,就要先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解: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壹是:一概,一律。

  翻译: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够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

  过渡语:在了解了选文的字面意思以后,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探究环节。要解读这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纲”和“目”的`含义。因为“三纲””八目”是《大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

  “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二者的关系是纲比目大,目从属于纲。

  在理解了这个概念以后,我们开始解读本文的思想。

  (二)解读文本,探究思想

  问题一:请同学们勾画有关“三纲”和“八目”的语句,进行朗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1.朗读“三纲”语句,解读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理解:所谓“明明德”,意指不断地彰明人内在的光明的德行,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求知和修身。所谓“亲民”,是指求知和修身达到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明明德”,那么就要亲民。前面两条都做到了,就会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2.朗读“八目”语句,解读内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显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为主。彰显品德就必须先把国家治理好,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那就要处理好家庭和家族的关系,而家庭由个体组成,能否使家庭和谐有序,个体成员的修养非常重要。一个有修养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这就要求我们排除私心杂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诚实不欺,就只有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获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问题二:哪些句子体现了“八目”的顺序,反复朗读,思考为什么这样排列顺序?

  1.体现了“八目”顺序的语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八目”的顺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齐天下

  3.理由:

  结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题三:请同学思考“三纲”和“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文开头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以说是本文的三个“纲”,第二段讲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个“目”。

  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属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属于“亲民”之事。“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最高阶段。

  问题四:怎样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实现“三纲”“八目”的目标的语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理解:

  在这句话中,“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实现“三纲”、“八目”的七个步骤。

  “知止”通过学习了解“至善之所在”,“止”指只应当处的位置,即至善的境地。了解了至善之所在,思想就有了定准,即所谓定。止与定是因果关系,“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定”,“定”则能心不妄动,即做到所谓“静”心静则能专一,即所谓“安”,身心俱安,则能思虑精密周详,即所谓“虑”,“虑”则能得其所止。

  (三)拓展延伸,思考讨论

  下面的材料是《大学》一书中关于论述“诚意”“正心”的文字,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谈谈怎样才能做到“诚意”和“正心”?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恶恶臭: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3.谦:通“慊”(qiè),满足。4.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详细讲解: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诚:使动,译成“使……真诚”,“毋自欺也”,倒装句,理解成“毋欺自也”。

  翻译: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

  “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慊(qiè)。”

  “如恶(wù)恶(è)臭(xiù)”的“恶(wù)”和“如好(hào)好(hǎo)色”的“好(hào)”,它们都为动词,表意相反,“恶(wù)”理解成“厌恶”“憎恶”,“好(hào)”理解成“喜好”。

  “恶(è)臭(xiù)”的“恶(è)”和“好(hǎo)色”的“好(hǎo)”是形容词,“恶(è)”理解为“污秽的”“腐臭的”,“好(hǎo)”理解为“美好的”。

  “臭(xiù)”和“色”都是名词,“臭(xiù)”是气味,“色”可以理解为“容貌”,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此之谓自慊(qiè):慊(qiè),满足。

  翻译: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翻译: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道德品德低下的人。闲居:独处、独居。为:动词,做。善:形成词作名词,好的事情。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也可以说成“没有什么坏事不做的”。

  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厌然,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样子。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动词,显明。

  翻译: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翻译: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谓:叫作,称作。

  翻译: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译: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全段的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东西一样,这样发乎本性的诚实不欺,才称得上是自我满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戒慎不欺。品德低下的人在独处无所事事时,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彰显自己的好处。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所想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曾子说:众多的眼睛都在看着,众多的手都在指着,难道还不够畏惧吗?富贵的人将房屋内外装潢舒适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离以道为家而光泽生命。内心坦荡自在,身体自然安和舒泰。内在生命真诚,外在行为态度也就真诚;这就叫以生命对生命,以真诚对真诚。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yà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内心。忿懥:愤怒。

  2.好乐:爱好,喜爱。

  【译文】

  我们所说的修养自身,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怎样做到诚意?

  1.保持内心的诚实不欺。

  结合“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一句理解,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观点: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就是不要欺骗自己。

  2.内心所想与外在表现一致。

  结合“诚于中,形于外”一句,即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

  3.慎独。

  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慎”就是小心谨慎,“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的自觉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怎样做到正心?

  正,即端正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结合文本,自身有所忿怒,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惧,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偏好,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忧虑,心就不能端正。要想做到端正内心,就必须摒除这些私心杂念,摒除患得患失的心态,不受情绪制约,保持心态端正。

  总结: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了解到“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同时,也教会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谨慎,我们不要像文中的“小人”那样,在独处的时候无恶不作,还在别人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我们要做到,让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与外在表现的一致,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面对生活中多种情绪,不因喜爱而偏好,不因愤怒而憎恨,保持自己内心的端正,这样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

  四、反馈与评价

  1.下列选项中画线的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动词,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止:达到

  D.致知在格物格:风格

  答案参考:D(推究)

  2.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

  A.《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家。

  C.“八目”之中,“格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D.“安而后能虑”是说思虑精详以后才能性情安和。

  答案参考:C(A.B.不全面,D.顺序相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的前两段,它讲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涵,也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明确了“修身”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让我们除旧迎新,不断雕琢自己的品德。

  六、课后作业

  1.总结本课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试着阅读《大学》全文。

  3.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0字。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文意,准确翻译。

  3.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课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

  二、文学常识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明、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美好。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是“新民”,使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

  6.静:心不妄动。

  7.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合宜。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也译为“就接近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06-11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1-17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09-12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01-20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08-30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06-2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5篇11-21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15篇05-25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5篇02-0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集合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