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9 10:13: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内容延续了例3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例4、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月月有9元,买两种玩具价格分别是3元和5元,够吗?(两种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在商店里购物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商店购物图和第97页的例4。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出从题目中获得哪些数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本题完整的信息,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3)、分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

  ①、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元?最后买笔记本和铅笔的钱数与买文具盒后剩下的钱比一比,得出结果。

  列式:10-6.8=3.2(元)

  2.5+0.6=3.1(元)

  3.1

  ②、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2.5+1.2=3.7(元)

  3.7>3.2 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了笔记本又剩下多少钱?最后看剩下的钱

  够不够买普通铅笔

  列式: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 买普通铅笔够

  0.7

  方法三:

  还可以把要买商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6.8+2.5+0.6=9.9(元)

  9.9

  6.8+2.5+1.2=10.5(元)

  10.5>10,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教师提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

  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题:小数加减法)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究算法

  先看算式6.45+4.29,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约一共有多少钱?

  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花的钱数呢? 生:我想用列竖式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来大家都选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么做呢?

  生: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学过整数的加减法。

  师: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你能用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吗?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并在练习本计算,算完后在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 (我们小组认为)

  师:说得有道理!这是你们组的想法。还有谁想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呢?

  师:其他组的同学,你们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一样)

  师:要正确的计算小数加法,一定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相同数位对齐是正确计算小数加法的关键,那我们把这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师:相同数位对齐,就能保证计数单位相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师:同学们计算不仅要算得准,还要算得快,那么计算小数加法时,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把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把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是不是把小数点对齐了,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把相同数位对齐,提高计算的速度呢?我们通过题目来体验一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53+4.67=

  16.07+24.89= (小数末尾有0时要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这是数学的简洁美。)

  师:你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看来把小数点对齐就能快速地帮我们把相同数位对齐了。不会出现像的情况。 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通过我们探究这几道小数加法题,你觉得计算小数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还掌握了方法背后的道理。

  2、小数减法 师:顺利地解决了第1个问题,再来看第2个问题,是用减法计算的,你们会计算吗?

  (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找一名做得快的同学到讲台上板演。) 6.45~4.29

  (2)汇报:

  师:你们和他的计算结果相同吗?(相同) 师: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3)完成下面两道题,并且验算。

  7.2~0.8=

  5.64~1.78=

  (4)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师:回顾我们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过程,说说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师:将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新发现?

  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的是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减。

  三、巩固应用

  1、改错。

  2、解决问题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判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四、回顾整理

  真是个生活中有心的孩子。同学们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旧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智慧!

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

  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示练习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二、复习铺垫

  1.口算。

  5.2+2.8 3.63+6.37 0、72+0.28 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复习加法运算定律。

  (1)口算2.2+3.3=?3.3+2.2=?结果相等吗?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2)卡片(2.6+3.9)+6.1=?2.6+(3.9+6.1)=?

  结果相等吗?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追问:以前学习的这两个运算定律中,加数的范围是什么数?

  3.做教材有关复习题。(卡片出示)

  指名两人小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卡片出示:加减混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探究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说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

  (2)出示例6。

  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在例题先算的一步下面画横线。按照刚才说的顺序,这两题能计算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组织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评讲时提问:你能把做题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吗?

  (2)追问:谁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

  4.教学加法简便运算。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一些必须的支出。老师家在八月份就有很多支出,我把它编成了一道应用题,请大家帮我算一算。

  (2)出示题目:

  老师家在八月份支出水费21.37元,电费75.6元,物业管理费78.63元,共支出多少元?(小黑板)

  (3)学生读题后提问:你发现这些数字都是些什么数?

  你会列出算式吗?( 21.37+75.6+78.63 )

  (4)学生独立试做,老师巡视,发现不同算法的学生请他板演。(可能)

  A、21.37+75.6+78.63 B、21.37+75.6+78.63 =175.6(元)

  C、21.37+75.6+78.63

  =(21.37+78.63)+75.6

  =100+75.6

  =175.6(元)

  (5)学生讨论: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为什么?应运了什么运算定律?

  小组交流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第三种算法比较简便,利用整数加减法中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第三种方法简便,可以直接口算。)

  教师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当我们拿到一道题目时,首先要观察题目,看能不能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然后再下笔做题。

  (6)完成例7请一名学生板演,评讲时突出:利用结合律先算的一定要加括号。

  (7)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连加计算简便?

  五、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做在书上。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2.做练习四第4题前两题。

  板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分析练习四第5题。

  读题。提问:这道题要分几步做?为什么要用两步解答?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4.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题前两题,第4题后两题,第5题。

人教版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元彩色笔:元钢笔:10元订书机:元转笔刀:元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

  生:xxx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

  (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

  (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如何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10-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

  (4)学生互查。

  (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 = += +3=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小数的加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4-16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5篇06-12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5篇)05-0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02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07-07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2-20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1-14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07-08

整式加减教学设计02-09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