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偏旁“辶”,掌握带有偏旁“辶”字的书写顺序以及“耳”的笔顺。
3、通过阅读浅显易懂的识字儿歌,使学生快速识记本课生字,并学会运用这种有趣的'方法识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走之旁,掌握带有走之旁字的书写顺序。
教学准备
图片、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儿歌吧!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组有趣的识字儿歌,快来读一读吧!
二、认读儿歌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三、识记生字
1、这两组儿歌中藏着9个生字宝宝,谁能快速地找到它们?找到后圈上它,再多读几遍。
2、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你真棒!能从生字结构中发现秘密。老师真高兴,因为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会读书,都是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孩子。
3、好,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
4、淘气的生字宝宝把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四、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把生字按结构归类,说一说不同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灾、实:上下宽窄相同。
(2)客:上窄下宽。
2、交流。
怎样写好这些字?找同学到前面写一写,其他同学评一评。认识新偏旁“辶”,并学会书写最后一笔平捺,带有“辶”旁的字书写顺序是先里后外。板书“耳”字的笔顺,比较4个横的长短。
3、学生练习写字,每字写3~5个。
五、拓展识字
1、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收获呢?(指名说说)
2、像这样的识字儿歌你能试着编一编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平小学张立华)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2
目标预设:
1、会认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规范书写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
2、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动物图片。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图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1、会认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整齐、规范书写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
2、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展示搜集成果,引入新课
1、夏天来到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看看夏天里的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呢?前两天,同学们画出了夏天的'美景,并写下了一个关于小动物的词语,一个句子,一首儿歌,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吧!
2、生展示搜集资料
二、学习新课、自主识字
1、出示词语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幅夏天的图画,小朋友们瞧瞧,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画)。
(2)生观察后,回答。师相机出示词语及其拼音(蜻蜒、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交流识字方法
(1)你们觉得图上的动物可爱吗?愿意把它们的名字记下来(愿意)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2)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生汇报识字情况:师指名“小老师”领读,并要求“小老师”提醒小朋友们生字的字音及字形。
3、读生字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
(3)去拼音读生字:这些字没有拼音了,你们还认识吗?(男女分读)
4、归纳生字特点
(1)观察小动物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些字都有“虫”字旁)。
(2)开动脑筋,想一想记这些虫字旁的字的办法。
5、现在,请小朋友帮生字卡片找朋友,让它们组成词语,并读一读。(生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
6、做游戏认生字。师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生找出相对应的生字卡片,读一读。
三、读儿歌巩固识字
1、把生字放入儿歌中,你们还能认识吗?(能)但是在读儿歌之前,我们还得认识3位小朋友。(课件出示生字:展、运、网)认识它们,就能读儿歌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读认认吧!
2、生交流汇报: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3、“开火车”轮读
4、生自由读儿歌
5、全班齐读儿歌
四、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蚂蚁)小蚂蚁刚才悄悄地告诉老师,它特别想让小朋友把它的名字写一写,你们愿意吗?(愿意)
1、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2、师范写
3、生练字,师巡视。
五、拓展性学习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虫”字旁的生字,比比谁认识“虫”字旁的生字最多。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3
《识字一》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比鲜16个生字。会写“日、月、口、田”4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折和横折钩。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6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特别是翘舌音。
⊙教学准备
情境图的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生字娃娃,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二)看一看
1、生字宝宝在哪里呢?它们可调皮呢,竟然藏在画中。(课件出示情境图)
2、小朋友看看图,图上有什么?
指名一一说出,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字:
日、月、水、火、山、石、田、土。
3、这儿还有一幅画呢。(课件出示一个人)这个生字宝宝是“人”。
师范读,学生跟读,请生读,正音再齐读。
4、这个人身上也藏着许多生字宝宝,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看图猜字:手、头、足、口、牙、耳、目。
(三)认一认
1、我们一起来叫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指名读,纠正读音,学生组词。
4、读读字,看看图,想一想,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实物的样子。)
(四)玩一玩
1、生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啦,首先我们来抢答。老师出示一张卡片,能读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如果有错,及时纠正。)
2、齐读:人、手、头、足、口、牙、耳、目。
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老师拿出卡片,一名学生大声读,另一名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出对应的位置。
3、我们来开火车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每个小朋友看着卡片大声读字,再说一个词。
(五)总结延伸
让学生回家把所学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我们的生字宝宝想你们了,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老师出示卡片,学生齐读或开火车读。)
2、这4个生字宝宝还要小朋友们把它们写出来,写漂亮呢。
齐读:日、月、口、田。
(二)指导写字
1、日。
(1)出示生字卡片“日”,引导学生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投影上范写“日”,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教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
(3)学生描两个,写一个。(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2、月。
(1)出示生字卡片“月”,学生观察。
(2)教师在投影上范写“月”,教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钩,引导学生比较横折与横折钩。
(3)学生先描两个,再写一个。
3、口、田。
(1)出示“口”与“田”,小组讨论该怎样写。
(2)学生交流,尝试练习。
(3)投影反馈,师生评议。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儿童内心的需要,教师牵着学生问,牵着学生学,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的一个个指令。探究性学习努力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求、自得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在开放的课堂中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从而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出示夏季风景图)快来找找这些小动物吧,说说他们在那里干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景图,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小动物吗?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想来读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快快把语文书打开,小朋友自己先去读读。
自由读、开火车读儿歌。
2、请小朋友们一边朗读儿歌,一边找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做出记号,把你会认的动物名字读给小朋友听,不会认的请你的小伙伴或小组长帮助。
反馈:划出了哪些小动物,读给大家听听。
3、(出示动物词卡)瞧!这些小动物都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哪个小组想开火车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现在老师把这些小动物的拼音帽子去掉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
4、图贴词,贴完后领着小朋友读一读。
5、根据收集的材料小组合作了解这些小动物。
指名介绍。
6、观察这些字,从字型上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
生:都是虫字旁的字。虫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认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字,探讨研究课文中一些生字的规律,发现虫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三、朗读儿歌,感知内容
1、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把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全记住了。这么美丽的动物,他们在夏天忙碌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快快打开课文读一读,然后找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那一行读给四人小组中的伙伴们听一听,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指名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继续识字:
(课件出示)
⑴ “蜻蜓半空展翅飞”:
认识生字“展”,你能学学蜻蜓半空展翅飞的样子吗?
⑵ “蚂蚁地上运粮食”:
认识生字“运”,给找几个朋友好吗?
⑶ “蜘蛛房前结网忙”:
认识生字“网”,蜘蛛为什么忙着结网,你还知道什么网?
3、小组合作演一演其它三句。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句子。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从理解到模仿再到迁移、创造。
四、引导创新
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们去观察观察其他的小动物,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吧。老师先来说一句“青蛙河上捉虫忙”,谁来接着说一句?
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棒,只要多到大自然中观察,多看看课外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动物朋友!
学生在课内外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教师及时提供机会,让学生发出形形色色的设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沟通了语文和生活,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问题思考】
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实现探究性学习?
【分析研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低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激发和调动这些潜能,保护学生创新的萌芽──好奇心和求知欲,尽量想办法创设好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情纳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在介绍小动物的环节时我用富有激情的话语“你想当哪个小动物?快快戴上头饰自豪地来介绍介绍吧!”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确定恰当的探究任务
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作指导,在开展探究和做评价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迷失方向,零碎、发散的思维才能得以集中。设计和制定每一课的探究目标和任务,师生必须要对探究的主题进行界定。一定的任务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归宿。课堂上提出的探究任务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足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本课的生字大部分是虫字旁的,因此在学习小动物的名字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这些字,从字型上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可以讨论,探究才能顺利展开。在探究中,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情,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思维方式来确定探究内容,而应让学生分享学习的决策权,引导他们按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目标。
三、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课堂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摒弃烦琐的分析讲解和穷追猛打似的提问,注重加强学生自学探究,给时间、给机会、给指导,教师努力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合作,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将的机会让给学生,大胆放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读、自悟、自我表现。如在鼓励创新的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说一说“谁在哪里干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大胆尝试,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愉悦,不但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新。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激发儿童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绘本阅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对子特点,引导学生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形式。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的这节课,用一句话来形容“快快乐乐学语文”。课件出示《识字七》,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学过的《识字三》,大家跟老师一起做拍手游戏。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试着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完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
再请同桌互相读读,读得好给赞,读得不好纠正。
二、师生交流,掌握生字。
1、文中藏着生字宝宝,你认识吗?我们来认一认它们吧!拿出你的笔,跟老师一起边读边圈。(课件出示课文,学生跟着老师边读边圈二类生字)
2、认完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学生齐读)
3、生字宝宝真淘气,它们一个个跑出来了,你认识哪个就请大声读出来。
4、大家读得真好!我讲个字谜,你来猜猜看,是上面哪个字?“一位小朋友,带着虎帽做作业。”是哪个字呢?(学生回答)对,“虚心”的“虚”字,我们以前还学过一个字“虎”,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虎”字头。你们也可以像老师这样编字谜来识字。文中还有带“虚”的词,请你帮老师找一找。(学生找“虚心”“虚伪”)
5、课件出示“赢”,看看这个字,伸出小手数一数,它是由几个字宝宝组成的。请你在田字格中摆一摆。(分别拿出“赢”的几个部件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我们可以用编儿歌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谁来试试?(学生试答。老师提示“亡在上,口在中,月贝凡并排站。”)大家千万别把“赢”字下半部分中间的“贝”字丢掉了,“贝”在古代代表钱币、财富,农民伯伯辛勤劳动,赢得了千家赞。(课件出示“千家赞”)谁能用“赞”组词。
6、真棒!我们认识了9个字宝宝,老师现在要检测一下大家认准了吗?(出示苹果字卡,指名读,贴在黑板的苹果树上。)
7、在汉字树上,有两个字宝宝要分一分:(课件出示“冷和淡”)你发现了什么?两点水的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举例子,如“冰、凉、冻”这些字都带有两点水,它表示凉凉的、冷冷的,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请跟着老师边说边写。
“冷”——两点水,小个子,令字是个大个子,最后一点别落下。
“淡”——三点水,占左边,上边火,捺变点,下边火,捺拉长。
“冷”和“淡”,点真多,再看“热”,四点底,上边宽,下边窄。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卡,认真完成书写训练。(学生练字,教师巡视。)
三、交流朗读,积累反义词。
1、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学生读完老师接着读“是对非,长对短”(课件点红。)红色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答反义词)老师接着引导:“是是对的,非是不对的”,(拿出铅笔)这是长的',(拿出粉笔)这是短的,生活中,每个都有自己的长处,就是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就是缺点。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文中还有一些反义词,请大家来读一读。(出示词卡,学生认读,贴在黑板上。)
3、本文是一首好听的二歌,叫对子歌。让我们也来拍手读读。①老师带着学生拍手读。②师生互动拍手读。③同学互相拍手读。
四、绘本阅读,理解词语。
1、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奖励一个故事。(课件同步播放。)
2、小朋友们,小兔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它分别请教了谁?(学生回答,老师贴图)。你想把我们今天学的这几个词语送个谁?
小鸟(冷淡)
蜜蜂(虚伪)
小兔(虚心) 小鱼(诚实)
彩虹(热情)
3、还剩一个“骄傲”,送给谁?(送给学生、)都没人要“骄傲”为什么呢?引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其实“骄傲”还有另一种意思,表示好的,如“考试得了100分,很骄傲。”
4、课文中有一句话,我们把它送给小蜜蜂。引出“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五、随堂训练,巩固知识。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棒,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我来考考大家。
1、填空。
2、找找古诗中的反义词。
六、布置作业,结束新课。
请同学们回家找找古诗中的反义词。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6
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但书中只出示了一幅公园景色的图画,文中出现的一组组数量词又很抽象,为了激活儿童大脑中的事物形象,增强形象性、生动性,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第一课时中讲第一和第三小节,同时又针对农村孩子盼着走出大山开眼界的特点,特创设了到大海、到大城市的公园去旅游的两个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了画中情,让儿童在美的景物中,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中直观认识事物,认识汉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滩、舰、军、帆、溪、竿”8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同表达熟悉的事清。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激趣导人
1、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6》,看看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认识吗?会用数量词来说一说吗?(师出示双肩背包,生用数量词说后,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背上)
师:xx同学的包里还有许多东西呢!用学过的数量词说一说。(师出示帽子,生回答后,随机戴在前面同学头顶上,师再分别出示面包、火腿肠、汽水)
2、师:大家猜一猜,xx同学带着这么多好吃的,打扮成这个样子,他要去十什么呢?(生自由猜测:上学、旅行、十活、远足……)那问问xx同学他要十什么?(答旅游)
师:大家也想去吗?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大山,到外面去开开眼界。好,我们的教室是本次旅行的旅游车,你就来当司机(背包的同学),老师是导游。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1、观察公园美景,识字(文中第三小节)
(1)师:同学们坐稳了,开车,我要带大家到大城市去开开眼界。本次旅行的第一站是“公园”,同学们看,我们已经到公园喽!(师贴出公园挂图)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公园里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小组合作观察,欣赏美景,并用数量词说一说)
(2)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园的美景?(一组同学到黑板挂图前介绍,同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量词介绍相同的景物。如:一孔石桥,还可以怎么说?一座石桥等,这样可拓宽学生思维,以免对文中数量词产生负“定式”效应)
(3)师:谁想用自己的话说说公园的美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打开书,看识字6,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小节是描写公园美景的?看谁找得对。(指名读第三小节)
(5)师: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这一小节,注意本小节中藏着两个生字娃娃,用“△”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记住。(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6)指名读第三小节,小组对读。
(7)师:谁能到这幅图中找到文中描写的景物?(指名汇报:读一句,找一处景物,同时,当同学说“一道小溪”时,师激趣识字。“小溪”很调皮,跑到老师讲桌上,谁来找到它?生找到“小溪”卡片,贴在景物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怎样记“溪”,追问:“你还会说‘一道……’?”同样的方式学“一竿翠竹”的“竿”字)生汇报到一群飞鸟时,追问:“你还知道‘一群……’?”生比赛说,看谁说得多,激发兴趣。
2、创设大海情境,识字
过渡:公园真美,下面我要带着你们去个更美的地方!坐好,开车,下一站,我们到哪儿呢?一会儿就知道了。听,什么声音?(师与司机模拟大海的声音,生猜大海声、风声、波浪声)那么,下一站我们到哪儿?(大海)
(1)师:同学们,广阔无边的大海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师出示大海挂图)快,我们赶紧跑到海边,看看,海上有哪些景物,用上数量词说一说(生看图用上数量词描述大海景物)
你们见过大海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海上还有哪些景物?(生自由地用上数量词说海上景物)
(2)师:找一找,文中哪一节是描写海滩美景的?(生找一找,读一读)
(3)师:下面自己读这小节,自学6个生字娃娃,看谁学得快。
(4)把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认识哪个读哪个。
(5)把书扣在桌子上,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自学得怎样?(师指景物,生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并在情境中识字,训练正确使用数量词)
1)师指海鸥:谁见过?(生说海鸥样子)谁来到讲桌上把调皮的'“海鸥”找到,放飞大海(生找词语卡片,贴在图旁,并识记生字“海”、“鸥”,想怎样记就怎样记)。齐读海鸥,问:“一……海鸥?追问,你还知道一只什么?看谁说得多。”
2)师指沙滩:沙滩什么样?(生随便谈对沙滩的认识)
感受沙滩:闭上眼睛,伸出小脚丫,踩在沙滩上,感受一下,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软软的,痒痒的,热乎乎的……)
师:刚才同学们踩沙滩时真开心,那么“沙滩”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上来找到它好吗?(生找卡片并识字“滩”)追问:“一片海滩,你还会说一片什么?”
3)师指军舰问:这是什么?那么“军舰”这两个字你认识吗?(生找卡片,贴在图旁边,并写“军’、“舰”两个生字)追问:“一艘军舰,你还会说‘一艘……’?”
4)师指帆船问:这是什么?(生找卡片,并记生字)结合图说说帆船的样子。
5)师:看到这样美丽的大海、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法?谁愿意跟老师说说心里话?
3、多种形式读文,感悟
(1)打开书,把描写大海和公园美景的课文读一读。(自由读)
(2)男女生比赛读。(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
(3)师生对读。(第一小节,师读数量词,生读景物词,第三小节反过来读)
(三)寓教于乐,巩固识字
1、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指一名女生当老师领读,喜欢哪个词语就读哪个。
2、去掉拼音你会读吗?指一名男生当老师领读。
3、“生字娃娃”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认识吗?(打乱顺序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4、小组竞赛“攀登词语智慧山”。(各小组自选一个最喜欢的字,练习后,接龙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为冠军。为了锻炼反应能力,看哪组举手快,哪组就先登词语智慧山)
(四)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后,我们静下心来写两个字:“海”、“沙”。
1、出示“海”、“沙”,指导观察。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观察两字的异同)
2、指导写“海”,师示范指导,生书空,描一描,写一写,引导组内欣赏。
3、生尝试自己写“沙”,让学生先观察,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师再针对性的纠正后,生再写一个,找出写得好的在大屏幕上展示。
(五)游戏扩展,学以致用
1、游戏:我指你说
师:本次旅游大家收获真不少,不但看到了公园、大海的美景,而且还学会了这么多生字。快,赶紧登上旅游车,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指你说”,看看我们的旅游车上有什么,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个本。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块黑板。
(2)全员参与,自主游戏
找你最好的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吧!
2、发出倡议,课外延伸
师:本次旅游到此结束,司机开车,回家楼!回家后可以跟父母继续玩这个游戏,看看你家里都有什么?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好,到家,下车时要注意安全!(生:老师,再见)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通过儿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与气候。
教学难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会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字的方法。
2.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于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我请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图,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图上都有什么呢?(出示彩图)
出示生词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
3.他们在干什么呢?能不能用比较精彩的.语言告诉老师?打开书57页读读。
出示生词卡片: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粮食、游得欢、接网忙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游戏:找朋友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带拼音读词读句:谁认识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练练吧!(自由练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抽读生字卡片。(打乱次序)
5.学生摆字卡。(边读边摆成3排)
6.学生找字卡。(识字大王、识字小老师)
7.游戏:拍手找朋友:图文结合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戏:捉迷藏这些生字躲到了课文里,大家还认识吗?
三、朗读感悟,兴趣学习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要求:(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共有几句话,作上记号。
请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
请挑一句你最喜欢的,赶快练练吧!
2.合作学习:请把你喜欢的这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展示读。反复练读这三句。
4.表演读:星星创作奖神秘奖品奖给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组。
要求:每组挑一句最喜欢的,边读边表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时间1分钟。
5.全班展示:全班配合读,小组表演。
6.小组比赛读。
7.拍手连读。
8.游戏:找尾巴全班拍手读,一人排顺序。
读课文或边儿歌:
小蜻蜓展翅飞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宫殿
小蚂蚁运粮食
小蝌蚪游得欢
小蜘蛛结网忙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分类学习法:这么多生字怎么学更轻松呢?孙老师教你们一的好办法,就是分类学习法。
2.小组讨论法:这些字可以分成两类,哪两类呢?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第二类:展、运、网
(1)学习第一类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1)编儿歌:蜻──青青小虫天上飞
2)虫+熟字:虫+青、虫+廷、虫+胡、虫+丘、虫+引、
虫+马、虫+义、虫+科、虫+斗、虫+知、虫+朱
编儿歌记生字:虫和青,蜻蜓的蜻;虫和廷,蜻蜓的蜓
(2)学习第二类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去掉拼音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蚂、蚁。
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下面的提不要写成横。
右边的马、义要写得瘦长一些。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会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凉爽的秋天来到了,秋天的景象真美呀,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这美丽的景象好吗?
二、欣赏学生作品:
1、全班共同欣赏学生画的秋天,示例:这是咱们班一个同学画的秋天。你瞧……
2、小组内互相欣赏。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其它小朋友,把喜欢的.词句儿歌读给其它小朋友听。
3、学生看图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
2、学生试读,把认识的字读给同学听。
3、探究学习:你是怎么样认识这些字的?
4、合作学习,自学生字。
5、反馈自学情况:
A、先请四个小朋友合作读,再请一个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B、把生字去掉拼音再连词读,先自已小声练习读一读,再开火车读。
C、指名连词读、单个读。
D、去掉词语中不是生字的字,引导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检查。
E、出示全文引导认读,看这些字藏到了文里边,你还认识不?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范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学生模拟练读。
2、指名读,并进行鼓励性指导
A、语言指导,示例;你听,他这个“大雁南飞”读得不错。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纱似的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来学着他的口气读一读,做一做动作。
B、语言描述,引入情境;我们来到了一望无际的田边,田野里一片金黄……再到果园里瞧一瞧,呵,果树上……吸一口空气,连空气中也甜丝丝的。
C、谁能读一读“五谷丰登”和“瓜果飘香”这两个词
D、学生练习读词语
3、引导读全文:小朋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咱们班的小朋友也收获不少,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热爱,美美地读一读吧。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臼”笔顺。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
主要板书:识字一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默写词语、朗读字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
2、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
3、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
4、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
5、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
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 )的柿子,( )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霜”、“稻”、“丰”、“收”扩词。
六、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与秋天的什么有关?第二组词语属于哪一类?第三组呢?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
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
3、学生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梁、稻”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
2、体会“飘香”的意思。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
4、指名认读。正音。
5、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2、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在习字册上练写。
3、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识字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
2、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学生遵守规则和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识字二。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阅读韵文,默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投影,指导学生看图学字词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
(1)、这是什么地方?谁在指挥?
(2)、马路上有什么?
(3)、马路边上有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1)、图文对照自由朗读。
(2)、指名认读词语。
(3)、开火车读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3、读课文。
4、指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二、再次看图,理解课文。
1、理解词语“警察”。
2、在图上让学生分别找出“黄灯、红灯、绿灯”。简介这三种信号灯的由来和作用。
3、说说图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4、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5、看一看,马路旁边有哪些单位。
三、说话练习
1、提供句式:
马路上有(),有(),有()。
马路两边有(),有(),有()。
2、要求以“大街上……”为开头说一段话,可参照以上的句式。
四、学写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街”、“通”的写法。
3、学生练习。
4、作业
复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朗读课文
1、提示:不能大这些词语读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2、训练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
2、学习“尸”旁。
3、重点指导:商、局。
4、学生练写。
四、作业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灯()绿()街()体()
局()房()邮()
2、抄写词语。
3、组词。
文()气()挂()邮()
交()汽()蛙()油()
[识字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
1、教具:
生字卡片,成语图片。
2、学具:
生字卡片,课外对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接题
1、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里,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大家都爱他。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他有新的认识。
2、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篇课文。
板书:
《识字3》
直接入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划出生字,互相问问。
2、指名分节读,评议: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纠正字音,能够读通课文。
三、逐句赏析
1、第一节:
⑴ 我们怎样学这节比较好?
(读准字音,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⑵ 随学生的回答进行学习:
生字:
雾 霜 朝 霞 夕。
词语:
和风细雨 晨雾 秋霜 晚霞 朝阳
⑶ 小结学法。
2、第二、三节:
⑴ 分工自学:
哪几组愿意学第二节?哪几组愿意学第三节?
⑵ 提出自学要求:
① 学生字,读句子,理解成语。
② 汇报员汇报:
我们组学会了问题是
③ 学生自学,师了解自学情况,根据小组情况具体指导。
⑶ 反馈每小节:
请一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随机出示相关生字,词语。
3、图片理解成语:
⑴ 齐读黑板上所有词语。
⑵ 通读课文:
齐读。
⑶ 词图互配:
① 出示图片:
鸟语花香﹑山清水秀﹑和风细雨等。
② 指名搭配,说说词义。
第一节里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因此选这节进行学习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的能力。这些成语都有很美的`意境,它们的意思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通过图片,让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意境有一个大概的表象,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四、拓展(我说你对)
五、展示台
过渡:我们自己也会对对子:
1、小组对对子。
(出示学具卡片)
2、全班交流: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补充课堂内容,对对子有更深的理解。初步培养收集对子的兴趣。
3、巩固生字:
⑴ 给每人一副生字卡片:
① 自由识字,找找比较像的字。
② 听音游戏:
师报生字,生找卡片。
⑵ 反馈:
全班抽读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用学具卡片,游戏等多种形式,变枯燥的识字活动为有趣的,让学生快乐的学,在游戏中记住生字。
六、书写指导
1、出示和语两个生字:
读一读。
2、同桌互说左右结构的字怎样写才好看。
3、范写。
4、练写。
5、机动:
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培养学生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等的能力,比直接让学生临摹来的有效。分析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学会了分析,才是真正掌握写字的要领。
6、你在看电视时认识了哪些字?
7、从今天起,准备一个小本子,把从电视上认识的字收集在本子上。期末评一评,谁认识的字最多。
七、总结
【课后记】
学生对对子不太熟悉。不会查资料。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臼”笔顺。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
主要板书:识字一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默写词语、朗读字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
2、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
3、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
4、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
5、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
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 )的柿子,( )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霜”、“稻”、“丰”、“收”扩词。
六、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与秋天的什么有关?第二组词语属于哪一类?第三组呢?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
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
3、学生描红。
4、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梁、稻”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
2、体会“飘香”的意思。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
4、指名认读。正音。
5、 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2、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在习字册上练写。
3、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识字二
教学目标:
1、学会1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
2、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识字二。
作业安排:
课内:抄写字词、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口头组词、说话。
课外:阅读韵文,默写生字词。
作者邮箱:weilili_318@163。com
[识字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2
《识字一》教学设计
《识字一》教学设计
作者:ygr发表时间:20xx—4—29阅读次数:5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
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识字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
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三、指导读韵文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认读课后词语。
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五、作业:
教后记:
[识字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识字一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理解词义,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过年”又叫“春节”,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指名答)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把春的讯息撒满大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吧!
二、看图识字读词
1、看图说话:
从这幅图中你收到了哪些春的`讯息?
(指导用“春天来了,__________”的句子表达)
2、师相机出示词语卡,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借助拼音读一读。
3、看看藏在这些词语里的生字有你会读的吗?
(小老师教读,集体跟读,注意纠正字音)
4、同桌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
(复习归纳记字方法,如:形近字比较“万”──“方”,形声字“歌”,根据字形记忆“柳”、“舞”会意字“鸣”等)
5、抽读生字并组词。
6、自由读词,集体读词。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体会词义
1、“开火车”轮读生字。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词语,齐读词语。
3、小游戏:
我读你做。
(请生一人读词语,其余学生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如:百花齐放,师引导“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朵花,那百花齐放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四、书写生字
1、生观察字形和结构。
2、生口述笔画笔顺,师范写。
3、生描红并独立书写,同桌交流。
五、扩展训练
1、收集春天的图片和词语交流。
2、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
【识字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识字》教学设计10-26
识字的教学设计12-05
识字教学设计11-21
识字教学设计11-24
识字教学设计08-23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01-09
《识字二比一比》教学设计11-28
《识字2》教学设计12-19
《识字五》教学设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