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课前准备: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课前组织学生背诵《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水调歌头中秋》《清平乐六盘山》《重别周尚书》《无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导课
刚才大家背诵的《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的`三个神话传说。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2课《开天辟地》也是一篇神话传说,请大家齐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一人一个自然段,出现错误互相订正。如果能够帮同桌改正一处错误,自己就加上一分。之后教师抽查文中的重要段落。
2、同桌读生字词。教师抽查。
3、在文章中,由一个自然段概括出了整篇文章的内容,你找到他了吗?(生答,齐读,教师板书)
4、文章中哪些段落讲到了开天辟地,哪些段落讲到了化生万物呢?(生答,师板书)在这篇文章当中,用四个自然段来讲了开辟天地这件事,我们把这四个自然段叫一个意义段。同样,6、7自然段也叫一个意义段。向学生渗透划分段落的知识。
三、阅读理解
1、课文是怎样写盘古开辟天地的呢?请你认真读一读文章的2—5自然段,找出描写盘古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对盘古的评价。(生读,作笔记,交流。)
2、盘古大神就这样支撑着九万里长空,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长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以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生读)多了不起呀!盘古用自己的生命改天换地,这我们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评价他,你会想到什么。(生答)把我们对盘古大神的感激和崇敬融会到读书中去,你肯定会读的更好。(指名读,填空读。)
3、其实这一部分内容,也就是我们背诵过的“首生盘古。垂死化身……”(生背)整篇古文你能背下来吗?(生背)
在这篇文章中,哪些内容是我们课本上没有的?(学生找出来,说一说)你瞧,这段古文用206个字介绍了比课本上500多字还要丰富的内容。
其实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用8个词来概括,他们是:混沌不分……(生读,背诵),这也是我们课本读背4的内容。(指名背)
四、我国有四大神话故事是《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教师为大家找到了其中的一篇《夸父逐日》,现在给你5分钟时间,如果你能背过,就给自己加上2分,如果能读熟就加1分。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2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课文,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指名读下列词语
混沌一团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神力 身躯 化生万物
3、借助上面的词语,说说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英雄盘古,以自己的神力开辟了这个黑暗混沌的世界,并用自己的身躯苦苦支撑在天地之间。当天地不再合拢时,他才含着微笑倒下了。那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师:天和地还没有分开之前,宇宙到底是怎样子的?(学生发言)
3、抓住重点词语:混沌一团 大鸡蛋等让学生想像宇宙当时的情景。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1、小组读,想一下盘古是怎样的一个神?从那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特点?(提问学生)
2、找出文中的盘古开辟天地的动词,并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3、让学生体会到开辟天地的艰难,以及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
四、齐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1、师:天和地之后,盘古是不是从此高枕无忧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学生自由发表)
2、从那些语句可感受到盘古的意志坚定呢?盘古在你心中树起了怎样的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五、分组读第六、七自然段
1、当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时,盘古已经在天和地之间站了几千万年,这时的盘古已经——学生答:精疲力竭。临死的.时候,他面带着微笑,把他的身躯奉献出来,化生出万物。面对他这样的举动,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触,说给大家听。
2、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让学生体会盘古面对死亡毫无畏惧,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
3、当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时候,想像一下世间万物的美好。
六、齐读最后一段
让学生明白具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在平时的作文中,也可以参照一下课文的写法。
七、延伸
说说你们还积累哪些神话故事,把它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八、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神力 身躯
混沌一团 化生万物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6~8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盘古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一分钟
我们班同学平时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会说天()地()的成语吗?
课件出示:翻天覆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顶天立地
昏天黑地
改天换地
生齐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开天辟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没有我们看见的花草树木,没有山水鸟兽,甚至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
齐读题目。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啊,再读。(好像没有把力量读出来)范读,再齐读(很有力量)。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二、精读指导
(一)说清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
同学们,你们看,看到这四个词语,我们就像看到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能用上这四个词语用几句连贯的'话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学生交流)
(这篇课文讲了天地还是混沌一团的时候,有个叫盘古的大神醒来,他拿起斧子和凿子开天辟地,最后他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走进盘古开天辟地时那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
1.课件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指名读。
同学们,你们看,盘古是怎么劈的,怎么凿的?揭示猛劈猛凿。(点红两个猛)狠狠地劈,狠狠地凿。
指导有感情朗读。
2.从这里,你想到盘古怎么样?
(1)向往光明。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想象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以及创造崭新新世界的决心。
(2)力量大。
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体会盘古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与高大的身躯,这也是盘古能够开天辟地的条件。
他还是一个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来,让我们像盘古一样爆发一次。(生齐读)(很有气势)
3.同学们,你们看天地出现了。引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读过了有什么感觉?是啊,这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4.同学们,再仔细读读,你发现了什么?(对偶,许多对应的反义词,近义词)
(三)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顶天立地的图)天和地分开后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老师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现了,还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站在中间。他就是盘古。
2.(课件出示第三~五自然段)(指读)
盘古顶天立地了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几千万年),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词语形容他?(坚定不移)
盘古为了人们有一个光明世界,坚定不移的顶天立地了几千万年。
3.同学们,天不能再高了,地不能再厚了,而盘古也不能再长了,天地就这样形成了。而这时盘古也倒下了。(指读第六自然段)
听了朗读,有没有什么地方特别让你感动?
精疲力竭(引导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含着微笑倒下去
(引导体会盘古高尚的思想,伟大的献身精神)他胜利了,成功地把宇宙分开了;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他死的无怨无悔。
齐读。
指导背诵。
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呀!面对死亡,盘古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乐观。
(四)学习七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生自由朗读。
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自读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有时候伟大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盘古的身体化成了万物)。
同学们,能从这里的某一句或两句谈一谈为什么你觉得盘古伟大吗?(生答)
2.(课件播放音乐)同学们,盘古悲壮地倒下了,他死而无憾,虽然他不是真实的,但我们不得不说,他就是一个英雄,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真英雄。因为:(教师引读)
3.九个变成了,句式多整齐,想象多丰富啊,也许只有这样的句子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盘古虽然悲壮地倒下了,但世界不会忘记,天地不会忘记,人们也不会忘记,他仍然活在天地当中。不信,你看,那风和云就是盘古呼出的气;你听,那轰隆的雷霆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你感受到了吗?那奔腾的江河就是盘古流淌的血液。
4.背诵第七自然段。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1.就这样,承接上文。这样指上文讲述的盘古所做的一切。
2.朗读体会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的作用。
3.指导背诵。
三、总结全文
1.开天辟地是个神话,演变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为人们熟知,并赋予了他新的内涵,在这里开天辟地还是开辟天和地的意思吗?(学生交流)
2.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信念,相信在学习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开辟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四、课外作业
回家后,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讲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12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向往光明
顶天立地
坚定不移
化生万物
造福人类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标:
1、熟悉“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感受中国神话无穷的魅力,熟悉盘古开天辟地、化生万物的献身精神、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温习导进:
1、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同学们还记得故事情节吗?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出示:齐读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3、教师引读:开辟了,化生出
板书:开辟天地化生万物
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哪段直接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呢?(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时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师巡视,指名回答
3投影出示: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1)指名朗读,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其他生边听边想象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突出“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再读读这句话,特别留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启发。想象)
(3)师小结描绘
同学们的想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神力无穷!
(4)再次朗读:谁能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5)男生齐读。
4、引读其他句子:
(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
(2)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3)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读。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气力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劈开来了,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变的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盘古的身体,这样。
(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轻易啊!所以留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来试一试?
(3)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用个成语来概括,这就叫――顶天立地(教师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读出其高大宏伟)
3、引读第5自然段
4、教师过渡: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在天地间苦苦支撑了几千万年。“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这句话你读懂了吗?
四、学习“化生万物”
1、教师渲染:说得好啊,盘古就是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师引读: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
2、师:以后你们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都可以想一想,这山,这水,这风,这云,这日月雷电,都是盘古身体的每部分变的,我们读书要学会通过文字,往想象出生动的画面,这样才算真正的读懂了故事,读懂了故事里的人物,现在你熟悉盘古了吗?他是怎样的一个神?
3、引导背诵:
同学们,这段文字不光内容感人,而且文字也十分优美,你不看屏幕或稍微看几眼就把它记住吗?那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把它记下来呢?
五、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
1、盘古就是这样无私,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吧(读最后一段)
2、让我们永远怀念为宇宙献身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六、布置作业
(1)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2)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你有什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1、 朗读感悟课文。
2、 复述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课件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2、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02-24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01-15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04-17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04-17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反思04-21
教学设计优秀(优秀)10-22
优秀的教学设计06-16
优秀的教学设计07-06
教学设计优秀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