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相关的词语,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它们。
3、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句中的停顿,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时语气的表达。通过范读、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热爱和兴趣。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的河流辽河、军河队沈阳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
2.学生准备
查找小河的来历形成及对人类有哪些好处相关资料。收集辽宁沈阳都有哪些河流,他们对家乡沈阳的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课前老师让收集有关河流的资料,你们收集了么?(生汇报)
(课件播放小河经过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动画)
(一)、导入
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它穿越高山、平原;浇灌田野、森林。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她在唱自己的歌,她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通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记号,然后在组内解决。
2、学生互动,拿出汉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老师检查学生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坎坷
干涩
乳汁
哺育
崇高
浇灌
寂寞
嘴唇
播种
分享
4、课件出示汉字,生认读。一类字让学生自己能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及相关的词语。
5、指导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认为男鞋、易错的字。如哺灌。评比欣赏。
(三)、理解课文
1、指名学生大声读课文,划出全文共有几个小节。
2、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画面)师:我是一条小河,一条奔跑的小河。听,哗啦哗啦,那时我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乐的小河、绿色的小河)
(1)第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句话的朗读。)
猜一猜,它可能都走过哪?(生介绍自己了解有关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资料。可以读查到的资料:还可以画出来。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来。)
他走的路确实够远的了。练读这句话,读出路远的感觉。
指名同学读,然后评价。
(2)还知道了什么?
你们从哪知道的?用书上话来回答。(生补充黑板画)
有和他同样感受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诗是要读的,那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见了很多很多小伙伴。指名朗读前三句。评价。
(3)它可能唱着星星、月亮还可能唱什么?身边除了有小鸟花朵以外,还可能有什么和他作伴?
(4)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做一首小诗。(略)
(5)下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指名同学读。(读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惫、不怕严寒酷暑的感受)
(6)配乐,师范读后学生评价。
老师在读的时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的奔跑,身边还有小鸟、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物,就能读好。
(7)课件动画配乐。齐读。
4、第二节你还读明白了什么?指几名同学汇报。
(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么?你有过寂寞的时候么?给同学们说一说。
(2)那小河可能在什么时候会寂寞呢?(答案不唯一)
(3)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寂寞的感觉。
(4)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河从寂寞又变成快乐的呢?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想一想你读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和同组同学交流交流。同学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区大地干裂,田里颗粒无收,人们没有水喝,就像唐僧他们路过的火焰山一带一样等。)
(6)失去生机的黄土沙石;口渴得要命的小动物见到了小河一定乐坏了。小河帮助了别人一定也乐坏了。咱们也像小河一样,把快乐送给小伙伴吧!在小组里读一读,把快乐送给他们。
(7)指名同学读。赛读。表演读。
(8)比较第一、二节句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节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节下面的句子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了解总起句的作用。)
5、学习第三、四小节
思考:刚才学习诗歌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读、画、联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小节。
(1)自己画出这两个小节的总起句。小组内交流还知道了什么。
(2)生汇报,其他同学适时给予补充。从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快乐。
(3)(课件出示小河流动的'动画,经过地方的美景。)同学们边欣赏美丽的画面,教师边过渡:有人说它是江河湖海的儿子;也有人说它是水里鱼儿的家。他经过的土地绿树成荫,一片生机;他经过的田野,大地葱绿,瓜果飘香。好像他不知忧愁,总是用自己的身躯拍打石子发出悦耳的轻唱,好像他不知疲倦,无论严寒盛夏,永远向前。因此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说它是一条奔跑的小河。
齐读最后一小结,说说你们是怎么样理解奔跑的?
是啊!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最后投入大海母亲的怀抱。不愧是一条弃而不舍的小河;也正是由于他奔跑,才有这大地的生机;真是一条播种希望的小河。让我们再读课文,去聆听,去体会。
课件动画配乐。生自由加动作朗读课文。
(四)、课件播放:辽河介绍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的为小河的乐观、坚韧、执著所感动了。老师把我们家乡的母亲和辽河带来了,你们听播放课件。
(五)、总结
看了辽河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是啊!辽河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了;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河那样,乐观面对困难、不断努力,将来有一天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反垄断法》第17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 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低买高卖)
(二) 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掠夺性定价)
倾销:具有市场竞争地位的企业把其产品价格定在生产成本之下,在其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滥用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这一行为之所以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它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而不具有合理性。但如果行为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而达到损害市场竞争的程度,则这一行为即可以被认定为限制竞争行为,受反垄断法的调整。
(三) 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拒绝交易)
(四) 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特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独家交易)
(五) 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搭售)
(六) 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差别待遇)
(七)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
(一)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以及3)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的情形。
2、经营者集中的类型
1)横向集中
是指因生产或者销售具有可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关系中的企业之间的集中。
2)纵向集中
是指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经济阶段,彼此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集中,亦即某种产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合并或者上游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合并。
3)混合集中
一般指既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即跨行业的企业合并。
3、法定情形
《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的【禁止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一) 经营者合并;
(二) 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 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审查
1、申报制度
1)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分为事前申报制度和事后申报制度。
我国《反垄断法》采取的是事前申报制度: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前向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2)经营者集中申报豁免(经营者集中为改变其整体对外市场份额状况的情形)
《反垄断法》第22条: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行机构申报:
(一) 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的;
(二) 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本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2、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因素
《反垄断法》第27条: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二)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三) 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 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影响;
(五) 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国务院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3、经营者集中的豁免
《反垄断法》第28条后段: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一方面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同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经常存在竞合现象,但是各种专门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已经提供了特殊保护;
另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竞争关系、保护公平交易的一项基本法律,它还可以在知识产权法提供的特殊保护之外为知识产权提供附加性或兜底性保护。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但是知识产权已经规范的侵权行为,应当直接使用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只有对那些缺乏特别法规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才需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裁判。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形式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体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当行为的`实施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并能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者。
2、客体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体是指经营者通过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竞争秩序。
3、主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指经营者事实不正当竞争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4、客观方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事实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
(一)概念
市场混淆,又称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标识,致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产生混淆,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减损他人商业标识的市场价值的行为。
(二)市场混淆的特征
1、主观方面:市场混淆的目的是开展竞争,市场混淆人具有主观过错(故意),其目的在于使交易对方为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产生混淆或者误解,误认为是特定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来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注意:如果不具有竞争目的或者与市场竞争无关的混淆,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
2、对象方面:商业标识是市场混淆的客体或者对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示范条款》第2条——典型商业标识:商标、商号、特殊标记、商品外观、商品或服务标示、知名人士或者众所周知的虚构形象。
3、内容方面:市场混淆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使用与他人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包括冒用行为和仿用行为
4、后果方面:市场混淆或者淡化他人商业标识。
(三)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市场混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 假冒他人合法商业标识行为
2、 仿冒知名商品其他标志的行为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设想】
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既来自自身,又来自其它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人生的感悟。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1、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2、感知内容: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彩的工笔画,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认识作者在我面前展现的紫色的、绚丽多彩的紫藤萝,必须听一听全文的内容,从中感受到那花的色泽,花的神采和花的气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 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②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③ 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可以在听读的基础上简要回答。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教师领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对文章进一步理解做铺垫。
二、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大体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好文章总有眼睛似的精彩片段,研读好的章节、段落,其实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贴近了。
2、自主探究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
① 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②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③ 赏析语段中好句子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归结起来,本文主要内容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⑴ 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 生命的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⑵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⑶ 赏析语段中的好句子,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了解的一些社会事例,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彻悟,对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的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做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学生可以找出多处,指导学生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三、体验反思
1、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一一作答,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2、拓展延伸:
⑴ 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指导: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
⑵ 用一株实物花(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 _____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象一首深沉的歌,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面: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的为自己的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象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四、延伸作业
1、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2、抒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白杨礼赞》精彩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与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重点把握文章5、7两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及反问、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朗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推进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
幻灯片:
的白杨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5-7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词的写法与读音。并运用圈点勾画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形态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要旨
1、在学生回答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后,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第5段,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2、抛出问题: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由此导入第7段。赏析本段,要求学生将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
幻灯片: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3、抛出问题:读到这里,难道同学们还觉得本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4、讲解什么是象征
幻灯片:
象征是……
四、课外拓展,领会象征
1、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幻灯片:
绿色——长城——
2、听歌曲《白桦林》从中感受象征的含义
幻灯片:
《白桦林》歌词
……
3、课后阅读散文《白杨》,理解文中内容及象征手法,并与《白杨礼赞》做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
树人
北方农民哨兵
上进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徐远敏(板书),你们可以叫我徐老师。初次与你们见面,我本该先自我介绍一下,可我这个人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优点,更没有多少的缺点,让你们马上记住我,难呀。你能记住我了吗?为什么?
谢谢你们,能记住我。
走进这幢房子,我就感觉自己像似一个灰姑娘(灰姑娘的故事听过吗?我现在就是灰姑娘),魔术棒给了我一次和你们三(5)小朋友交流和学习数学的机会,我真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今天也一定要记住我们三(5)班的每一个同学,你叫什么?谁能介绍一下我们三(5)班的一些情况。我们班共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人?
我们通过交流相互都有些了解了,相信接下来数学学习会让我们成为知己。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师生问好!
二、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需要。(约5分钟)
1、如果我把这四苹果分给他们两个,我可以怎么分?
生:每人两个。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公平。
师:这种分法,数学上叫什么分?
生齐说: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谁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均分。
生:4 2=2(教师板书)
2、我再想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2÷2=1(师板书)
4、我再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后面两个小朋友,(师用小刀切出苹果)每人又得到几个?用哪个式子表示
生:1÷2=0.5(师板书)
5、半个,可以用0。5表示,还可以用怎么表示呢?(学生40妙钟没有学生发言,但在思考,教师也没有引导,)
6、师:你们想知道数学上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吗?生:想
7、师:数学上还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板书1/2)
师:谁知道它怎么读?
生:一分之儿;
生:二分之一;
师:它叫二分之一,我们应该从下往上读(师在分数旁边画上一个箭头)
生齐读
师:这个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生;没有平均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生重新再说一遍)
生:我把窗户……
生:我把文具盒……
6、师:图形、黑板、铅笔,其实就是把什么平均分成两份?
生:物体、东西
师:其实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的它的1/2。
7、如果我把这个一排同学人数看作是一个东西,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生:1/2。
师:那这个1/2里有多少个人?
生:4个。
师:如果我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这个1/2里又有多少人。
生:1/2
生:18人。
三、认识其他分数(约8分钟)
1、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不只只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有时候可能要分成3份、4份……更多的份数。
师:现在,我要把这个圆形平均分给四份(教师对折,再对折),我取其中的一份,用一个什么分数来表示?
生齐答:1/4
师:如果取其中的两份,又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生:2/4
师:你知道我要出哪个分数?
生:3/4
师,那我要取几份?
生:3份
师生齐叫出4/4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分数?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都是平均分
生:他们都是把圆形中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问题:是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都是4?
生:因为他们都是把圆平均分成了四份
生:分子一个比一个多。
师:为什么?
生,分子代表他们取的份数,所以才会这样
师:那也就说分子表示的是……
生:涂色部分的份数。
生:所取的份数。
2、如果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1/8(板书)
师:5份又是几分之几?
生:5/8(板书)
师: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又是多少?
1/100(板书)
师板书29/100,它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9份。
3、师:现在,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生:2/5,3/9、23/50……
师:我们能把所有的分数都说出来吗?
生:不能,有无数个。
目的:1、认识其他的分数;2、让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感悟:学生在观察比较1/4、2/4、3/4、4/4的特点中,知道了分子和分母所表示的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很成功,在后面的练习中得到了验证。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全班36个人,3/4的人得到了发言,学生参与面广。
四、巩固练习(约8分钟)
1、师: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那我要考考大家,哪些小朋友是真正了解分数?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
3/4 2/3 3/5 1/2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3、看到这个图,你会想到哪些分数?
五、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约5分钟)
1、今天,我们通过分一分,认识了分数这个新朋友。那我们回顾头来看看,分数与我们的老朋友除法,有没有联系?
4 ÷ 2 =2
2 ÷ 2 =1
1 ÷ 2 =1/2
1 ÷ 4 =1/4
1 ÷ 8 =1/8
学生观察后:
生:有联系。
生:分子就的被除数,分母就是除数。(教师用箭头表示)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了吗?
师:如果,我写一除法式子,你知道等于多少吗?1 ÷ 8
生齐答:1/8
师:板书2 ÷ 3等于多少
生:2/3
师:真得等于2/3吗?这个知识大家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以后我们也会学到。
2、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六、课堂总结(3分钟)
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钟声马上要响起,魔力马上就要消失了,在最后的这一分钟的时间里,我想做一个调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静静地想一想。
师:有收获的请起立?用一个分数怎么表示?
生:36/36
师:我采访几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
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分数。
生:用分数表示必须要平均分。
……
师:谢谢,你们的收获,你们的快乐,就是我这次灰姑娘之行的最大收获。你们的表现,我也非常的满意(板书1/1)。下课,朋友们,再见!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7-13
教学设计方案10-0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29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0
《争吵》教学设计方案07-18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08-27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2-02
(优选)教学设计方案11-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9
教学设计方案【精】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