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12-11 09:57: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

  2、学生自学:

  ⑴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⑵ 自学检查。

  ⑶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⑷ 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⑸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

  四、课后思考

  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

  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

  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

  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

  ⑴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 交流读懂了什么。

  ⑶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⑴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⑶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⑷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⑸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⑹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第三次对话:

  ⑴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 用“一……就……”说话。

  ⑶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四、教师小结

  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

  【板书设计】

  井底之蛙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怎样教好文言文?这确实是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教研教改课题。《中学语文教学》辟专栏开展讨论是远见卓识之举,通过讨论必将对文言文教学产生有益影响。从前一阶段的讨论文章看,有反对串讲法的,有主张诵读法的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即因文设计教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它应与现代文教学一样教无定式,但又有法。这是因为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是丰富多彩的:①有不同的文体:论、说、疏、诗、词、曲②有不同时代的文章:上自上古的神话、古代的《诗经》,下至近代的各种文言作品,其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③有不同作家的作品,各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文言课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千篇一律,久之,学生便会腻味厌倦,觉得学文言文枯燥无味而放弃学习。我们只有根据课文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之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笔者因文设计的几种主要教学课型。

  1.串讲课型。

  对于初学文言文,或遇到文字艰深的篇目,设计以串讲法为主的串讲课。

  如教初一册中的《论语六则》,考虑到学生才学文言文,加之这些孔子的语录含义深奥,我便设计成串讲课。

  使用串讲法应从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该串的串,该讲的讲。一般可先提示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然后再一句句、一层层、一段段边串边讲,或讲中有串,最后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全篇。在教学中,要将串通和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忽视讲解,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望文生义,对文义理解较浮泛;如果忽视了串通,会使学生掌握课文支离破碎,半通不通,语不成章。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课堂的呆板,可以辅以提问或学生试讲,以活跃课堂气氛。

  2.评点课型。

  对文字障碍不大的课文,设计以评点法为主的评点课。

  如教《六国论》,全篇文字浅显,但用词精当,论证深刻,宜适当进行评点。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这一小节,可先总评:这几句是指责赂秦者不爱惜用血汗创造的祖业土地。割地如草芥,仅得一夕安寝,是极论弊在赂秦。然后略点出:今日明日,言割地之频;五城十城,言割地之多;一夕,言时间之短,起视又至,言秦之无厌。这些,都是强调弊在赂秦。

  采用评点法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每段的评点都要有所侧重。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评点时才能抓得准,点到要害处,一语中的,画龙点睛。一般地说,应当抓住以下这些地方来评点:

  (1)抓题旨。

  所谓题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国论》中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些都是题旨所在,评点时应当首先抓祝。

  (2)抓难点。

  有些是词语难懂,如《登鹳雀楼》中的依穷;有些是关键语句,如《鸿门宴》中写刘邦轻车简从到鸿门谢罪,和项羽相见,有一段辞令: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卩。从全文来看,这是情节转折的关键。刘邦表白不自意,一方面说自己并无野心,能先入关破秦,事属偶然;另一方面不露声色地巧妙地恭维项羽,迎合项羽高傲的心理。这娓娓动听的辞令,使项羽解除了思想戒备,把事情缘由和盘托出,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这些地方,教师予以评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3)抓重点。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而确定重点。重点的地方就应评点。

  3.学生试讲课型。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经教师提出疑点和难点并有一定的预习之后,可大胆地进行试讲。如高五册中的《促织》《治平篇》等课文。学生试讲后,教师要加评价,肯定讲得好的地方,指出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

  4.自译归纳课型。

  有些课文,含古汉语知识较多:有通假字,有一词多义,有词类活用,有使动和意动,有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这样的课文,可提出具体要求布置学生自读自译,在自译的基础上,归纳文中有关古汉语知识,最后教师再归纳、订正和补充。

  如《论积贮疏》,这是一篇课外自读教材,我让学生按要求自读自译课文,归纳文中的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用之亡(无)度至?(纤)至悉大命将泛(?fěn?)何得不蹶(缺)畜(蓄)积足恃罢(疲)夫羸老南田每(亩)卒(猝)然殴(驱)民归之农衡(横)击直为此廪廪(懔懔)(2)名词活用为状语:民且·狼顾(3)形容词用如名词:怀敌附·远(4)使动用法:·怀敌·附远殴民而·归之农(5)意动用法: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6)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未·之尝闻莫·之或止莫·之振救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胡以相恤·胡以馈之·何为而不成·何招而不至。

  通过这样归纳,就能系统掌握课文中的古汉语知识。并以此文为例,让学生学会对其他课文中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归纳。

  5.诵读课型。

  对诗、词、赋和精美的散文,宜采用以诵读法为主的诵读课。如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评点之后,让学生当场诵读、背诵。又如《出师表》《陈情表》《过秦论》等,也应多诵读或要求背诵。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能力: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知识: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六年级学生通过低年级相同主题内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已经能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看到环境与生活的关系,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意识,抱有能在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愿望。但是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小,生活圈的闭塞,他们对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得环境问题还缺乏了解与认识,更不懂得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要达到的就是让学生从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对全球环境的忧患意识,并能实践之于日常行动中。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悦之余,又让人想到了悲伤之处,那就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如此,农村亦是如此。如今,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也在发生着让人忧心的变化。工厂建起来了,但是,排出的污水使河水变浑了,排出的浓烟使天空变灰了;漂亮的房子建起来了,但是耕地被占用了。经济发展了,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让土地盐碱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思想让人们乱砍乱伐,过度开发,造成森林资源在减少,土地沙漠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学生们正悄然经历着这些变化。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有感悟、有启发,教师就要从生活中入手,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习“地球的奉献”,从生存环境、资源、空间等方面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习“我们唯一的家园”,从比较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唯一的家园,懂得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学习“重负的大地”,从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数据来说明,用实例打动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通过搜集和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资源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地球。

  教学重点

  培养热爱地球、关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搜集关于“人口”、“环境”、“资源”现状的相关资料;制作;了解本地的环境现状、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小组搜集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现状的相关资料。分小组通过看、听、问、查等多种方法和途径调查了解本地的.环境现状、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地球的奉献”“我们唯一的家园”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重负的大地”“我们家乡的环境”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

  活动一 地球变挤了

  1.研讨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漫画,思考并交流:(1)漫画中有些什么?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漫画时,你有什么感受?(2)漫画的主题是什么?漫画中表现的问题是什么?请为漫画取一个名字。(3)凭借你的想象,给漫画中的“地球”和“人”各配上一句台词,并加以解释。

  2.[播放视频:地球变挤了]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讨论:世界总人口和中国人口现状如何?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板书:重负的大地 拥挤——人口增长过快)

  【设计意图:感受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活动二 地球变穷了

  [播放视频:贫瘠的地球]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地球变“穷”了?

  小结:在这唯一的地球上,资源是有限的。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影响。(板书:贫瘠——资源日益匮乏)

  【设计意图:了解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原因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活动三 地球变脏了

  1.[出示图片:肮脏的地球]

  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进行讨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谈谈当前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原因及其后果。让学生感受到空气越来越污浊、河水越来越臭、大地越来越脏,认识到酸雨的形成、河水的污染、土地的破坏正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板书:肮脏——环境严重破坏)

  2.[展示图片: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结合呈现的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说说本地当前环境受污染的现状、原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我们的建议与行动,并将好的建议提供给有关部门。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活动四 地球与人类的对话

  1.开展人地之间的对话活动,让碧水蓝天重返我们的生活。全班分为两大组,分别代表人类和地球互相给对方写信。

  2.阅读教材中活动天地板块的小资料,了解世界环保节日。

  (1)说一说设立这些节日的目的以及今年这些环境节日的主题。

  (2)为其中的某个节日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含义。

  【设计意图:了解地球母亲的痛苦及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程度;人类已认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其后果,正在为此采取积极的措施。】

  板书设计

  重负的大地

  拥挤——人口增长过快

  贫瘠——资源日益匮乏

  肮脏——环境严重破坏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

  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召公(shào)弭谤(mǐ)瞽献曲(gǔ)瞍赋(sǒu)矇诵(méng)耆(qí)隰(xí)阜(fù)

  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弭:消除,阻止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译文: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译文:

  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译文: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为:治

  译文:

  (省略句,例子如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

  (一)解析第一段内容

  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浏览第二段

  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

  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

  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

  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的: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什么要广开言路?

  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三)浏览第三段

  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

  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十、讨论题。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

  十一、小结全文。

  《召公谏厉王》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十二、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什么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写“汇、刮”,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2) 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刮”

  2. 准备教学课件。

  3. 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2、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二、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 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

  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

  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____涨满____

  小鹿 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_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

  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

  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①学生自己试背。

  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五步,背诵这句话,巩固立桩背诵法。

  (3)书写“挡”字。

  第一步,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步,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步,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4)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5)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面“春”“秋”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完成表格练习。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两段组段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随文指导学写 “刮”字。重点体会“刮”字左宽右窄,竖勾要长且直。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总结点题。

  第一步,自己准备。

  第二步,学习动情地背诵。

  第三步,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收束全课

  利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汇挡 献 刮

  春 夏 秋 冬

  ↓

  季节 → 树木 → 其他景物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

  “晒、池、浮、黑”

  四个字,会认读“碰、雹”。区别“落、打、飘”的词义。

  2、能说出水的几种变化形态,初步了解水的变化过程。

  3、激起小学生爱水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写有“云、雨、雹、雪”四块卡片,四个带有箭头的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谜语揭题

  1、学生猜谜:谜底是云、雨、雪、雹子

  2、揭题:我是什么

  激起学生注意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读课文,请给自己提提读懂课文的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自己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标上段落序号,想想课文说了什么?)

  2、检查有几个自然段,再检查生字。会认读“晒、池、浮、黑、碰、雹”。

  自主确定学习小目标

  三、再读课文

  1、读了课文,你猜出了“我是什么?”

  (师在在黑板的左下角板书:水)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原来我就是“水”啊!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呀!(板书:水),它还会变呢!你们愿意做小水珠吗?(愿意)那好,今天咱们都是可爱调皮的小水珠了。

  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四、精读其中一段(随机出示:)第一段

  1、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段,看看我们能变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自由读)

  2、师:变成什么了?谁来说?那,是怎么变的?

  指名一生读,说说你喜欢云的什么?

  生:喜欢云的变化多端。

  生:喜欢云的美丽。

  3、反馈,多姿多彩的云朵被大家所喜欢。我们知道,当它穿着白衣服的时候,我们叫它

  (白云);穿黑衣服的呢?叫黑云;披红袍呢?(红云);红云出现在早上时,叫──;出现在傍晚时,叫──你知道天上还有什么云?乌云、彩云(高中低)。现在我们都变成云,,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漂亮衣服吧!

  (出示云的各种图片)

  4、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可以一人读,表演读,或几个人合作读。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谁能读出这种喜欢。

  5、自由读──指名读。(评价:一般:谁能读这种喜欢。好:从你的朗读中我想你一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很得意。谁愿意挑战他?特别好:瞧,你读得乐滋滋的样子一定很喜欢。

  6、学着他们的样,自由再读──男女赛读──大家齐读。

  积累词语

  自主选择学习形式

  五、精读第2段

  1、随机出现第2段中的1、2句、第3句或第4句。

  师:老师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看课件理解,学生练读。

  3、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出不同的语气、速度等。)理解:“落、打、飘”。

  4、指导读雨落得温柔,冰雹打得野蛮。雪花飘得轻逸。

  理解、朗读相结合

  六、根据课文第一、二小节,再结合板书说说水的变化

  小结:看,雨、雪、雹子回来后又将变回水的模样,水就这样不断地循环变化着,现在你明白,雪孩子为什么能化成云,云里为什么能落下下雨了吧?不过,要想真正认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们还得去它的家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这些,大家可以在下节课再学习。

  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选择学习形式。

  七、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冲、晒、池、浮自己读一读。

  2、交流写字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范写。

  4、生写,老师巡视。

  八、(机动)出示与生字有关的文章让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九、作业

  水还有哪些变化?课后画画,再写上几句话。

  把课文内容和说话练习结合在一起,既理解水循环的线路,又激起新的疑问。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琴、丁、真。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

  3、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

  1、“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 en in”、音节“yi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已学会了拼音,这节课我们要学课文了。出示图片(小溪);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生:小溪;

  师:谁来读这个词语!(小溪)

  生:三人;

  师:清清的小溪水哗啦哗啦地流着,喜欢吗?跟着老师一同去这条小溪游一游好吗?。

  齐读课题;

  (三)、感知内容,学习儿歌

  1、听,整体感知:

  1)过渡:师:仔细听听课文的录音,听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生听录音;

  3)生反馈:

  4)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小溪啊!就像魔术师,神奇极了!

  2、二读课文,熟悉课文

  1)师:想读读课文吗?听清老师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生指读自由朗读;

  3)女孩子检查,男孩子读正确了吗?(相互检查)

  4)男孩子做小老师,也来检查。

  5)每组一人朗读,全班做小老师;(评价)

  3、精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出示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

  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生答:并说明原因;(颜色、季节、特点)

  3)师:冬天的小溪结冰了,滑溜溜,太阳一照亮晶晶。真美!喜欢冬天小溪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出示词语:滑溜溜亮晶晶

  师:谁会读这两个词语;(生:约三人读)

  出示鹅软石,这块鹅软石怎样?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生答)

  师:这就叫滑溜溜。能用“滑溜溜鹅软石”说一句完整的话吗?(适时评价)

  出示图片:看!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我们可以说亮晶晶的露珠;

  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钻石、水晶、蓝宝石、水滴、星星)

  “滑溜溜、亮晶晶”能再说几个和它们相似的词语吗?我会说:明晃晃;

  生: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

  师总结: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表扬自己。让我们把这两个词语送入课文第一小节,谁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齐读)

  4)师过渡:冬去春来,小溪弹琴了,丁冬丁冬,好听吗?喜爱春天小溪的同学站起来。

  师:读得真好听,三个生字宝宝也凑着热闹听你们读课文了,你认识他们吗?

  生:请小朋友自己学习这三个生字。小喇叭准备;

  (1)生自学

  (2)反馈,

  (3)生当小老师带学。师随机指导

  (4)“琴”——什么琴?

  师: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声音真动听。认识这些琴吗?(图片词语,学生开火车朗读)

  (5)师:“丁冬”——是象声词,门铃响了什么声音?

  生答:“丁冬”;

  师:还有什么会发出“丁冬”声音?

  生答:

  “丁冬丁冬”敲钉子;

  敲小碗“丁冬丁冬”,

  泉水“丁冬”……)

  师:真聪明!象声词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水声:哗啦;打雷声:轰隆隆;啄木鸟:笃笃;小鸡:唧唧;青蛙:呱呱;)

  字形:换部首(订、盯、钉、顶)

  书写;写三遍;

  (6)“真”——

  提醒学生中间部分有三横。

  小明回答问题正确,老师说,小明真棒;

  今天气温40度,妈妈说:天气真热;

  得到了一张小奖券,我真开心。

  师:春天,小溪弹琴,丁冬丁冬,(生)真好听。

  4、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师:这么美的课文,这么美的小溪,让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美美的读一读;

  2)生自读;

  3)师: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读了。

  4)谁还愿意来读;(学生个别表演读三至四人)(注意小节之间间隔时间稍长)

  5)女生表演读、男生表演读;

  6)全班齐读;(能背得请背出)

  (四)启发想象,自编儿歌。

  1、师:老师陶醉在你们美妙的朗读声中,谢谢你们!带给我美的享受。冬去春来,春去夏至,小溪又是怎么样的?看,这是夏秋两季小溪的部分画面,它有时平静安宁、有时活泼调皮、有时愉悦快乐、有时深思遐想,根据她的特点,选择一个季节,开动你的小脑筋,也编一首儿歌好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学生交流;

  (五)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六)、指导书写。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观察笔顺;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口头书写。领写员领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词句,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进入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准备荷花塘的资料片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荷花塘情况。

  3.观察身边的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先后出示“荷叶”、“圆圆”,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2.让学生说说荷叶生长的季节、地方。

  3.补充资料,播放图片。

  4.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

  2.让学生在众多的动物卡片中,找出文中的小伙伴,并板书。

  3.生自读课文,读后评一评自己读得怎么样。

  4.小伙伴们都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

  三、学习生字

  1.圈出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汇报学习情况。

  4.读生字卡片。

  5.读含有生词的句子。(有课文中的句子,也有课外的句子)

  四、兴趣表演,理解课文

  1.让学生分小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读自演。

  2.各队自愿表演,说说自己队把荷叶姑娘当成什么,谈感受其它小队评一评。

  3.扩展练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把荷叶当成什么。

  五、巩固字词

  1.读文中4个句子。(例如:小水珠躺在荷叶上。……)

  2.读有生字的练习短文。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

  2.学生猜谜,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生字

  1.读生字卡片。

  2.做“找朋友”游戏。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师边听边板书)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展开讨论:在读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完成板书)

  四、兴趣朗读、体会情感

  1.让学生选最喜欢的一个小伙伴,说说为什么?读给大家听。

  2.把描写最喜欢的小伙伴的句子,加入适当动作读一读,演一演。

  3.引导学生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五、学习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一说识字方法。

  3.师范写生字。

  4.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5.选择展示、集体交流。

  六、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说说荷叶是同学们的什么?用“是”说句子。

  2.展示图画作业。

  3.欣赏荷叶的美丽画面,朗读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14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躺

  小蜻蜓 停机坪 立

  小青蛙 歌台 蹲

  小鱼儿 凉伞 游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 喝水 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xǔ bànfǎ

  旁边 许多 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一、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目的:引导学生感悟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再说话写文章时,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提高表达效果。

  过程:1自己读一读这4个句子,感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出示另一组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打比方”或“把物当作人来描绘”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节日的北京,人多极了,鲜花也很多。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里的人们都情绪高涨。

  夜深了,这个山村寂静极了。

  汹涌的海浪猛烈地向岸边扑来。

  3我也能用这两种表达方法写句子。

  二、认识修改符号,并练习正确使用。

  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修改符号。

  过程:

  1.认识修改符号。

  (1)引导学生看例句和说明认识删去、删改、增加、调换这四种修改符号,

  (2)了解他们的作用和用法。

  2.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用错的字、词、标点。

  (1)完成书上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修改符号些正确,并且要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来检查修改得是否正确。)

  (2)同住两个同学互换互查。

  (3)老师给以正确的答案。

  (4)扩展联系。老师再提供几个病句,加大练习量。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目的:积累有关理想的格言,树立远大理想,勇敢地去实现理想。

  过程:1自己出声的读一读句子,试着理解句子的含义。

  2大声地读你能理解的句子,通过读表达你的理解。

  3与全班同学交流你理解的句子。(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提升认识。)

  4说说理解了句意之后的感受。(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大声的诵读句子。

  6鼓励学生背诵句子。(要求不要太高,能背几句都可。)

  阅读平台

  目的: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感情,并鼓励学生能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过程:1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诗歌。大体了解诗歌的内容。

  2再读诗歌,想一想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在小组中讨论:《儿童和平条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说说你读后想到了什么?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诵读诗歌。

  4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并展示合作诵读。

  语文大课堂

  ──我们向您致敬

  目的: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爱国精神这一主题,通过办小报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的语文综合能力及合作精神。

  过程:

  1.教师总结本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倡议开展办小报活动。

  教师导语激情: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后,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平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崛起、祖国的尊严、祖国的荣誉,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我们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奋发有为,开创未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传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收集和了解热爱祖国的杰出人物的事迹,来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吧!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作办小报的前期准备工作。

  (1)确定本次小报的主题,选定要赞美的人是谁。(教师可给学生提示范围:可以是伟大的领袖、可敬的爱国志士、杰出的科学家,也可以使优秀的体育明星、狼洞模范、教育工作者、义务工啄着等等。)

  (2)依据组员的特长,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

  3.搜集相关资料,如有关者个人的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

  4.举办“名人事迹报告会”。

  (1)把搜集到的人物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在小组里进行交流,人人动口。(注意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要筛选有价值的资料。)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目的是让同学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历史上更多的杰出爱国人士的事迹。)

  (2)交流前提出要求:

  ①想好重点介绍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说。

  ②听别人介绍时,要听清楚介绍的重点,听后要相互评一评。

  (通过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5.在交流的基础上完善本组的内容。

  6.小组合作,一齐动手办一起介绍名人的小报。

  (1)确定主题,选好题目

  以“我们向您致敬”为大题目,根据本组准备的内容确定小的题目。

  (2)发挥各组员特长,合理分工。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动脑。

  准备资料安排版面设计制作

  7.把小组制作的小报向全班展示,并作介绍。进行评价。可评出最佳小报、最佳版面设计、最佳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肯定学生的闪光之处。激发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写活动作铺垫。

  8.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1)引导学生回顾办小报的全过程,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2)说说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把这个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要求:写活动过程时要抓住最有趣的地方来写;写感受要把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4)写好后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征求意见。再进行修改。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十篇

2.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十篇

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9篇

4.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锦集十篇

5.【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十篇

6.【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十篇

7.【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十篇

8.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十篇

9.【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