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15个生字,其中7个生字要求会认,8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火红的高粱所构成的丰收的热闹情景,以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且富有童趣。课文的重点是通过想象课文描绘的几种景物的形象,理解有关词语,体会秋景的美丽。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上课时,应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朗读训练上。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自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句话。再读课文、欣赏秋天,自己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想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同时,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读、填空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①教学开始,创设氛围
②演示课文内容及相应景色
2、录音(音乐),学生画画时,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灵感。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生答)。
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一路笑迎着我们走来了。她来到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她来到田野,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色。她灵巧的双手把山野装扮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欣赏秋天美丽的图画吗?
2、课件演示:学生欣赏秋天的景色
3、师:看谁看得最认真,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生答)
4、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小朋友们想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分组读课文及几个词语)
3、师:小朋友把课文读得真准,为了表扬你们,老师带你们做个游戏。
(出示布景:一棵树,树叶飘零)
师:这可是一棵秋天的大树,每一片飘落的叶子多像金黄的蝴蝶,你们喜欢这些树叶吗?不过呀,要捉到些美丽的“黄蝴蝶”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每只黄蝴蝶身上都有一个本课的生字,谁把生字读准了,这个黄蝴蝶就会飞到你的手心上来。
4、学生捉黄蝴蝶,认字并组词
5、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三、精读课文,欣赏秋天
1、我们再来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然后读给你周围的小朋友听。你那组哪个小朋友读不好的,大家帮帮他。
2、学习练读
3、检查、欣赏、指导朗读
(学生读一句,课件出示相应句子和画面)
①课件演示:出示第一句话及山野画面。理解“山野”的意思。
(提示:你喜欢不喜欢秋天?用喜悦、兴奋的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
②课件演示:出示第二句话及梨树、苹果、稻海、高梁画面
(提示:这些果子可爱吗?表演动作、指读、范读、齐读、分组读)
③课件演示:出示第三句话
(提示:这是个什么句子?读会读?)
④课件演示:出示第四句话和大雁飞行的画面。
(提示:看,快些往天上看,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赞美、自豪的语气),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4、师生配合读。小朋友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看课件上的图和文,师生配合读)
5、你喜欢这幅美丽的图画吗?为什么?
(引导从颜色美,动态美的角度说出喜欢的原因。)
然后带着喜悦的心情读读第一句话
6、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背出来。(字隐去,学生背诵)
四、写字指导
让学生说说该怎么写,针对实际情况老师再行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回家把课文背给父母听
2、仔细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就把它画下来吧?可以画秋天的田野、小河、校园等。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检查背课文
二、扩展课文,歌颂秋天
1、读背儿歌《秋天到》
2、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去仔细观察,看看秋天里有些什么?现在你们把画拿出来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你觉得自己画得怎样。也可以评别人的。
3、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而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想说什么呢?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还想做些什么?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三、品尝秋天的果实
1、说说你所熟悉的水果
2、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也将得到甜美的果实。让我们品尝一下劳动的果实吧!
(学生品尝水果),这些果实甜不甜?用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的。
四、说说秋天给你的印象
1、词语来表达
2、欣赏关于秋天的儿歌散文等,挑自己喜欢的自由诵读,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一、设计理念
1、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本课第一课时设计的学习生字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学为主,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挥优生的积极性,也让学习发展慢的学生有一个认识、巩固的过程。
2、教学设计中重视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教学思想。而且始终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己能学会的生字自己学,自己喜欢的句子选着读。
3、设计也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把课内与课外的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外的学习纳入教学管理的轨道,而不放纵自流。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秋天。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四、学习准备
1、课文插图的课件制作,包括字、词及句子练习。
2、生字卡片。
五、学习时间:
两课时
六、学习流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引入谈话。小朋友,虽然天气还很热,但秋天却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秋天,那可是个美好的季节,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郊游,观赏一番秋天的美景,好吗?
(出示课文插图制作的课件)
2、看图说话。谁,怎么样了?告诉我们什么?(可以模仿二册课文中的《四季》来说话,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
3、引出课题。是呀,秋天,田野上,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火红的高粱昂起了头;果园里,苹果绽开了笑脸,梨头压弯了树枝;天空中,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南方。这不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4、读课题。认一认生字: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请课文后面的红苹果帮忙。指名读一读,大家评一评。
2、合作学生字。课文中的8个生字请你分这样几步学习:
(1)看清音节读准音。
(2)去掉音节记住形。(想办法用最简单的方法记住它。)
(3)找个朋友组组词。(能多组几个的就更好。)
(以上三步,可以考虑同桌或小组互动。)
(4)生字学习反馈。
第一步:读准生字的音。刚才我们又认识了8个汉字朋友,你都能把它们认出来吗?(指名看卡片读生字。)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再来做一个交朋友的游戏吧。(做一做上节课学的“交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和生字交上朋友。)
第二步:记住生字的形。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加一加:图、梨、笼、浪、燃、劳。粱和勤比较特殊,让学生多读一读,可以强化记忆。
第三步:给生字找朋友,在扩词练习中理解意思。
第四步: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通顺。
三、作业练习
1、书写练习:
(1)描一描课后的8个生字,边描边想: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么摆。
(2)老师范写。那几个字你认为写的时候有困难,想让老师指导一下。老师选几个辅导书写。
(3)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2、朗读练习:写完字,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从古到今,有多少作家、诗人为赞美美丽的秋天写下了诗歌,请你去收集一首,读好它,明天朗诵给大家听。看谁是我们班的朗诵高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你记住了吗?指名检查学生认识记忆生字的情况。
2、读读下列词语,想想它的意思。
二、美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大声朗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朗读句子,通过师生欣赏、评议、感悟秋天的美丽。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是一个重点句,要进行朗读与语言文字的训练。
(1)你为什么喜欢读这句话?
(2)是呀,它把秋天的景物描写得非常美丽,这句话中那些词语很美呢?(课件出现: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
(3)“金黄、红红、金色、燃烧的火把”写不但出了秋天的主色调,而且相同的颜色,能用不同的词语表示,使句子更加优美。
4、秋天真美呀,谁使秋天变得这么美丽?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变地像一幅画?有感情地读第四句话,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三、注意积累,练习朗读
1、这么美的课文,想把它记在心里吗?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记。(背下来、表演表演、和小伙伴合作对背表演)
2、指名背诵或表演。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让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唱歌组——唱秋天
朗诵组——诵秋天(就是朗诵课外收集的诗歌)
五、作业
1、同桌互背课文。
2、到校园里捡几片落叶,想想可以做什么,就做一件作品。(课后开一个秋叶作品展览会。)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秋天的图画》是本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表现自然景物为主。“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描绘出的山水画,它表现大自然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通过看图和诵读课文,让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喜悦。教学本课,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雁“排成‘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迷人的秋天姗姗而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又是美丽的季节。老师带你们走进秋天去看看吧!(播放彩图:美丽的秋天)你们看到了什么?
2、课文对秋天的描写更加精彩,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先认真观看课文插图。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为了渲染秋天的“美丽迷人”,课始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把丰收的热闹景象与人们喜悦的心情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秋天的图画”有了鲜明的视觉印象,为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播放课件,生字为红色),感受秋天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生字,了解秋天山野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高粱举起的火把……大雁排成“人”字形,好像在赞美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迷人的彩图,为后面学习生字,精读课文,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巧记生字
1、用课件出示课文全部生字(带拼音):图、梨、笼、颊、浪、粱、燃、勤(劳)。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巧记生字真有趣。
(1)猜谜识字:花园四角方,冬字站中间,神笔来画画,秋天一幅画(图);青竹竿,十多节,头上顶着红结结(高粱)。
(2)偏旁归类识字:a、笼:竹字头,龙下身,两字合,红灯笼;b、浪:洒水泼水三点水,石头激起浪花花,稻海掀起金波浪;c、燃:火苗点起会燃烧,燃烧火焰冲云霄。d、颊:左边夹,右边页,苹果露出红脸颊。
3、有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他们找出来。
4、再次出现生字(无拼音),读一读,看谁都认识。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设计意图:通过读生字、猜谜识字、归类识字等形式,巧妙地熟记8个生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问题。
(1)仔细看图,思考:秋天山川田野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的?(“山野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用“金黄”、“红红”、“金色”和“火把”分别写了梨、苹果、稻子和高粱的颜色,这四句话既有观察:粮食、水果的样子,又有想象: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金色的波浪、燃烧的火把。从而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山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朗朗上口地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1)哪一句是问句,是怎样回答的?
(2)从回答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了哪些景物?
(蓝天;大雁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
(3)大雁排成“人”字去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南方?
(4)哪一句是作者通过观察、想象做出的描绘?
(“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3、学生分别戴梨、苹果、稻子、高粱、大雁头饰,边表演边读(或背诵)课文,感悟秋天的美丽。(学生评议谁表演得好)
4、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再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或背诵)课文。朗读要表达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5、课堂小练笔(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观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录音、小表演、小练笔,一方面欣赏语言美,另一方面感受秋天美丽迷人,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带给人们的丰收喜悦。)
五、延伸课堂,实践体验
1、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秋天的美,用笔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2、观察秋天,制作秋天的礼物:采集野果,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写一段话来描写秋天的景物。
4、把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采集的野果,写的习作、日记、诗歌,在班级举办“我爱秋天”的展览。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眼中有物,心中有情的朗读课文。喜爱秋天。
教学准备:
挂图、生词卡片、小黑板、学生准备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挂图激趣导入:
师: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你都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看到了梨树、稻子、高粱……我知道现在已经是秋天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秋天的图画》师板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课文,你们想不想去读一读呢?那么,本册教材与前两册不同,不再全篇课文注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应该怎么办呢?
生:1、小苹果身上的都是本课出现的生字,你就可以借助生字宝宝头上的拼音来认识它。
2、也可以问问同伴或老师。
2、生初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
3、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试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灯笼、梨树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高粱、燃烧
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勤劳
4、师:生字宝宝和别的生字组成了新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点燃、劳动、烧着、海浪、水波
三、感悟秋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宝宝,真了不起,就连高粱、苹果、梨树、稻海都在为你们高兴呢!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讯息,大家猜猜,他们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秋天来啦!
师:对,好朋友都热情的'邀请我们去看看美丽的秋天呢!那么,我们就快点出发吧!
生读课文中的这四句话
1、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梨树结的是梨,为什么说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生:苹果树上结的是苹果,为什么说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生:为什么不说稻子而是说稻海?
生:稻子怎们能翻起波浪呢?
生:举起东西是人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生生释疑,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2、你们想不想品尝香甜的梨和苹果呢?(美读课文)
3、谁来读一读?
4、评价:自评、互评、生评
5、师适时范读
6、生评价教师
7、师:为什么你觉得老师能够把课文读出感情呢?
8、生答
9、师:对,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只要能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把课文读出味道。
10、再读,有感情
四、扩展:画一画
欣赏了这么优美的秋景,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呀?你还知道秋天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呢?
五、展示:评一评
六、作业: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收集能够代表秋天特点的事物,或制作一些艺术品,为语文原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1、2两句话。体会对秋天的景象的赞美之情。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喜欢秋天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秋天呢?(丰收的季节,浪漫的季节,天气凉爽)
2、预设:秋天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观看图片,练习说话:
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都成熟了。有,有,还有。
3、是啊!秋高气爽,人们都很喜欢。秋天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出示句子: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4、引导学生,读出欣喜的情感。
5、真是美啊!秋天色彩斑斓,瓜果遍地。有个小朋友写了一篇关于秋天的图画。
板书:秋天的图画
6、读课题。
7、小朋友画的秋景图是怎么样的呢?快让我们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2、检查反馈:
(1)课文一共有4句话。
(2)用各种形式读难读的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图画、梨树、灯笼、脸颊、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1、自读课文。
难读的词语会读了,老师相信你能把课文读流利了。
三、抓重点句,细读品悟。
1、小朋友读得真认真,让我们再轻轻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句话直接写出了秋天的景物,拿起笔,把它划下来。
2、反馈。(出示)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3、把句子读正确。
2、你觉得这四句话里哪一句最美,反复地读这一句,再想想:为什么美?美在哪?
3、以学定教,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预设一:
①个别读。
②看,梨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梨,像什么啊?(可让学生把东西代到句子中说说)
③是啊,多美啊!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预设二:
①个别读。(评价:你喜欢它一定能把它读好的。)
②红红的苹果像什么?为什么说苹果像脸颊呢?什么时候我们的脸变得红红的?
③真诱人啊,让我们读一下。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预设三:
①个别读。(评价:你喜欢它一定能把它读好的。)
②为什么把稻田说成稻海呢?(稻田一块连着一块,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③你们看到过波浪吗?(出示波浪图)看,这就是波浪。波浪在怎么样啊?
①是啊,秋风吹来,金色的稻谷一起一伏的,还真像是金色的波浪呢!你能读好吗?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预设四
①个别读。
②高粱像什么?(火把)为什么说高粱像燃烧的火把呢?(出示火把图)
③多么喜悦的颜色啊!快把你喜悦的情感读出来吧!
6、这句话老师这样写,你看行不行?
梨像黄的`灯笼,
苹果像红的脸颊。
稻海像金色的波浪,
高粱像燃烧的火把。
①学生自己读一读。
②比较原文。有什么不同呢?(把“像”换成了“挂起”“露出”“翻起”“举起”)
①读句子中的词语:“挂起”“露出”“翻起”“举起”
②T:这些词语都是人做的动作,他它们放在梨、苹果、稻海、高粱中,把它们当做人来写,都写活了。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句子。
四、感情背诵
1、这么美的饿句子,这么美的景色,不光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先试着背背吧!
2、反馈:四人合作背诵——一个人背诵——集体背诵。
1、把第一句也连起来吧!咱们一起来背背。
秋天来啦,
秋天来啦,
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词语。
2、分析“波浪”二字,偏旁、笔顺、字的间架结构。
3、师范写。
2、生描红、临写。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09-19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0-06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04-14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5篇[经典]11-05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5篇12-03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范例15篇]12-29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0-13
《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1-14
《秋天的图画》教案11-03
秋天的图画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