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趣味折纸》优秀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趣味折纸》优秀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趣味折纸》的教学设计1
理论依据:
根据中班幼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抽象化,对几何形状也能有抽象的认识和归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辅助幼儿加深思维的抽象化,发展幼儿类比的思维,给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他们的精细动作还未发育成熟,所以需要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的、巧妙的设计相关课程,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加强幼儿对手部小肌肉的控制。所以,通过折纸活动可以满足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它不仅给孩子带来了直接的'情感体验和视觉享受,增强了孩子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思维能力,同时也带给了孩子极大的乐趣。
设计思路:
1、通过观察形状,启发幼儿的思路,充分发展幼儿的类比想象力。
2、运用多种方式固化幼儿的想象,让他们的作品更真实可视。
3、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操作折纸作品并展示作品,满足幼儿表现美和展示美的愿望,更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养成仔细、耐心的习惯。
2、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通过观察折纸的形状,能大胆的想象并修饰自己的折纸作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正方形的折纸(多种颜色、不同大小)若干张、油画棒、勾线笔、胶棒、画纸人手一张、范例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折纸经验和绘画经验。
活动进程:
一、开始部分
听郊游的音乐入场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变个小魔术,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喜欢的方形纸,跟我一起变吧。
2、(请小朋友先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看,我把它变出两个角)折好的小朋友举起来我看看。
3、问:你折的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自由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幼儿通过添画,把它变的更形象)
4、幼儿折纸。
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画纸上,并进行适当的装饰。
5、展示并讲评作品。
《趣味折纸》的教学设计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青蛙。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青蛙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青蛙折纸上进行装饰。
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四、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青蛙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看,这些小青蛙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一个小青蛙?为什么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青蛙?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青蛙吗?
2、鼓励幼儿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师:我们怎样把一张白纸变成一把可爱的小青蛙呢?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制作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教师演示并提示步骤要点,在幼儿折纸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趣味折纸》的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气球娃娃,并注意配色协调。
2、通过气球娃娃的设计和装饰,增进幼儿对废旧包装材料的认识。
3、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气球娃娃、吹好的`气球(带小棒)、毛根、报纸、包花纸、广告纸、即时贴、蛋糕盆、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小气球)“有个小气球,它有个愿望,它想让自己穿上漂亮的裙子跳起舞、戴上花帽子唱起歌,有一天,它的愿望终于实现啦!看,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气球娃娃了。
二、幼儿欣赏、造型刺激。
1、出示气球娃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气球娃娃的五官以及装饰所用的一些废旧材料。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示范创作气球娃娃,重点引导幼儿注意气球的颜色与裙子、帽子所选的包装纸的配色协调。
3、造型刺激,欣赏更多的气球娃娃造型。
三、大胆想象、动手创作。
1、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2、教师适当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幼儿一定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1、评选最有创意的气球娃娃、最具人气的气球娃娃。
2、把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或走廊内,布置环境。
【《趣味折纸》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0-25
趣味数学教学总结11-13
折纸活动教案05-20
折纸的活动教案05-26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11-03
《学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09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1-1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25
教学教学设计11-17
an教学设计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