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纸活动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折纸的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折纸的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纸的活动教案1
活动内容:
折纸“水蜜桃”
活动目标:
1、尝试看图示步骤图学习折“水蜜桃”。
2、养成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
3、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纸家长与幼儿各人手1份;
2、“双三角”折纸角”步骤提前与孩子们进行难点练习;
3、折纸步骤及范例1份
活动流程:
1、教师结合水蜜桃折纸步骤图,向家长和幼儿完整示范双三角形的折叠步骤,引导幼儿理解步骤图上的箭头、虚线表达的`意义。
2、幼儿与家长各自选纸一张,看步骤图尝试折出双三角。
3、在折好的双三角的基础上,教师逐一示范水蜜桃后三个步骤的折叠方法,请家长和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学习折叠,完成折纸。
4、家长指导幼儿将折好的水蜜桃涂色。
5、欣赏折好的水蜜桃,引导家长和幼儿一同把折好的水蜜桃填充到主题墙上。
折纸的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看图折纸,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2、压折四角,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3、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重点;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难点: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
活动准备:
1、折好的手表作品
2、手工彩色纸。
3、《手表》制作步骤示意图,手表一块。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折纸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东西,猜猜是什么?仔细听:有家兄弟真奇怪,哥哥短,弟弟长,一天到晚转圈圈。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除了时钟可以看时间,还有手机、手表也能看时间。
3、今天老师带来一块手表,出示范例,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发现示意图折纸的方法。
1、在折手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折纸符号。出示折纸图谱,教师在幼儿探索发现的基础上,教幼儿认识折线,箭头,曲折线。
2、按折纸符号幼儿自己理解。
三、请小朋友尝试按照折纸步骤。
1、教师按顺序出示示意图,并用简单的语言给与提示。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完成作品。
2、让幼儿看图折纸基本的方法。
3、重点:第四步,在中间留出一个正方形凸起并两边曲折的方法。
4、难点:第五步,把三角形压实折痕两边再向中心折出表带。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来辅助幼儿理解。
5、第一遍作品完成之后,老师给与幼儿肯定和表扬,并让幼儿看着图示再折一块手表。
6、不会折的幼儿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折的?(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7、折好手表后,画出表面时间,装饰表带。
四、展示作品后把手表带在自己的手上。
1、把幼儿折好的手表作品展示在手表店里(黑板上),看看谁的手表折的平整、设计的好看。
2、自己喜欢哪一块手表。
3、带上自己的手表,看看时间是几点了。
折纸的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蜗牛的图示进行折纸。并添加辅助内容组成春天的画面。
2.并激发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兴趣,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幻灯片一套,步骤图示一套、范作
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幼儿折纸、蜡笔、钩线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轰隆隆”雷公公把许多小动物叫醒了,把小草变绿了,把小花变红了,那是什么季节来了呀?
春天美不美?美在哪里?(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范作)老师把变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看我是怎么变的?请了谁?(折纸、绘画的方法,请了小兔蜗牛花……)
这里的许多东西我们都学习过用折纸的方法表示,那么小蜗牛的折法学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讲解演示
1.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认真仔细地观察学习
老师每出示一步,先请幼儿讲讲折法,然后演示。对于幼儿讲不清楚或不太懂的地方着重讲解。
重点演示变双三角和变头尾的几步。
2.出示示意图再次演示一遍。
3.变成春天的画:春天不但是小蜗牛出来了,还有许多小动物和花朵,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材料,请你先折小蜗牛,然后添加一些你喜欢的东西,可以是折的,也可以是画的,把他们变成一副美丽的春天图。
三、幼儿练习、播放背景音乐
1.提醒幼儿先学习折蜗牛,看清楚每一步的`步骤,重点双三角。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2.鼓励幼儿大胆组画,画面干净漂亮。
3.提醒幼儿用胶水先刮一刮。
四、共同欣赏
1.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共同欣赏,请个别幼儿说说(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见)
2.共同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折纸的活动教案4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有着极强的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及时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累科学经验,指导其学会一定的科学方法,将使幼儿的科学素质得到早期培养,有意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次活动,通过“如何使纸船不被打湿”的实验,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让幼儿体验乐趣。
二、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使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油画棒)不吸水的特性。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五大盆水、油画棒每组一盒、毛巾、纸制作的纸船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水中玩纸船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纸船、激发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纸船可以在哪里玩?玩久了纸船会怎么样?
(二)教师出示纸船设疑,引发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纸船:“老师这里有两艘纸船,我们看看,哪一艘湿得比较快。
2、教师引导观察纸船使用的纸不一样,幼儿大胆猜想结果。
(三)师幼共同实验,了解油画棒的排水性
1.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提问:为什么涂了油画棒的纸船没打湿,没涂油画棒的纸船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将水滴在涂了油画棒和没有涂油画棒的纸上进行对比:没有涂油画棒的纸吸水快,涂油画棒的纸吸水慢。
2.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油画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画棒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护小纸船,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
五、幼儿动手制作小蜡船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用蜡笔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雨衣,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腊。
六、自由在水中玩蜡船,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鼓励孩子想出更多保护小纸船的不被水打湿的方法。
折纸的活动教案5
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案设计:
一、目标:
1.学习用双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鱼。
2.使用的记号笔、蜡笔、水彩笔等美术工具和材料,对小鱼进行装饰。
二、准备:
小鱼范例若干、大小不同正方形纸若干、背景图鱼池一张、胶棒三、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兴趣昨天晚上老师折了许多小鱼,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给这几条小鱼找些朋友好吗?
【折纸的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折纸活动教案05-20
活动教案01-19
绘画活动教案11-27
教学活动的教案02-14
主题活动教案02-01
小班活动教案02-02
美术活动教案11-03
安全活动教案11-17
冬至的活动教案11-24
冬至活动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