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班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童谣的内容。
2、通过了解童谣的内容知道春天是一个温暖、适合生长的季节。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后,温暖的春娃娃来到了大地上。春娃娃带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滋润的春雨,还带来了暖和的阳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小弟弟也脱掉了厚厚的衣服出来玩啦!
二、欣赏童谣内容。
师:你们看,小弟弟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幼:草地上。
师:春天的草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绿色的。有很多小草。
师:大地上长出了很多小草,就像绿色的头发。小结:草地长出绿头发。
小弟弟的小脚丫轻轻地踩在草地上,好像在用脚趾为草地梳头发(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小结:我用脚趾梳梳它。
师:地上的小草摇啊摇,一脸又高兴又舒服的样子。高兴了会怎么样呀?(会开心地笑)小结:小草痒得咯咯笑。
师:小弟弟也咯咯开心地笑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小草们正在亲亲他的小脚丫呢!小结:亲亲我的小脚丫。
三、完整欣赏童谣。
师:春娃娃的到来让大地上长出了许多绿色的小草,像许多绿色的头发。春娃娃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和我们一起分享,叫《绿头发》。
老师鼓励幼儿一起完整念诵童谣。
【活动延伸】
春娃娃还带来了许多好看美丽的礼物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和好朋友们一起出去到大自然里找一找吧!找到了以后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起来说一说。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5以内的等量匹配,体验操作成功的乐趣。
2、感受小熊和朋友间的友谊,体验过生日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小动物过生日导入活动
(一)、直接导入
1、“看,这是谁呀?小熊要过生日啦。”
2、“小熊去年3岁?今年几岁呢?今年长大一岁,4岁啦。”
(二)、猜猜小熊的朋友及它们带来的礼物,感受朋友间的友谊、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小熊请来了他的好朋友们,这是他们的影子,猜猜是哪些小动物呢?为什么?”
2、小动物们还带来了礼物呢?猜猜小蜜蜂会送什么礼物呢?这里有一把魔镜,我们来照照看。”(是蜂蜜)“我们把蜂蜜拿出来,一共几瓶蜂蜜?(3瓶)那我们用几个点子来表示?
“蜂蜜甜甜的,小熊喝了会感到怎样?”(很甜蜜,很幸福很快乐)
3、“那小猴会送什么礼物呢?”“我们还是用魔镜照一照吧。”(围巾)把它取出来,还有没有了?小猴送了几条围巾?5条围巾用几个点子来表示呢?5“这可是爱心温暖牌围巾,小猴希望在冬天的时候小熊带上了就不怕冷了。”
4、“小兔也等不及啦,我们赶紧照一照吧”小兔说他送的是这个,两个点子表示两束鲜花,我们把它取出来,看是不是两束花。(它希望小熊每天都有好心情)
(设计意图:直接动物形象导入进入过生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问年龄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回顾,魔镜照礼物有神秘感,更能吸引幼儿。)
二、进行5以内的.等量匹配
(一)、帮小熊插蜡烛、许愿
1、“朋友们给小熊准备了这么好的礼物,小熊呢早早地把蛋糕准备好啦,我们要在生日蛋糕上插上什么呀?(蜡烛)那我们赶紧帮小熊插上蜡烛吧,可是应该插几根呢?(4根)”
2、“蜡烛插好啦,我们一起唱一唱生日歌祝小熊生日快乐。”
(二)、帮小熊分蛋糕,5以内数量匹配
1、“吃蛋糕咯,小熊把生日蛋糕分成了几块?1、2、3…许多块,数都数不清啦。请你们帮小熊分蛋糕吧。这里有四个点子表示小猴想吃四块蛋糕。请你们把蛋糕分贴到盘子里,有几个点子就分几块蛋糕。”
4、“我们来看看蛋糕分好了没有?”
(设计意图:通过插蜡烛,分蛋糕等操作活动,让幼儿正确进行10以内的数量匹配,操作后评价是为了检查和纠正幼儿的操作,再次巩固10以内的等量匹配。)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动物们都很开心,你们开心吗?拿着你分好的蛋糕回教室跟小朋友分享吧。”
(设计意图:感受小熊和朋友间的友谊,体验过生日带来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人,七个八个九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午餐后带孩子散步时,我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这首童谣,随着我的歌声,彤彤也跟唱了起来,她开心地学唱,打断了我的歌声,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跟她在一起玩的同伴,在她得带动下,居然也唱了起来,但歌词却改成了“一个两个三个小朋友,四个五个六个小猫咪……”更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小朋友居然在同伴唱的时候学着小猫咪的叫声,同时又发出了一个声音“小矮人是什么?他是什么样呢?”
是啊,我的孩子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都是务农的农民,不识字,更别提带孩子们看童话故事了,讲童话故事了。在外打工赚钱的爸爸妈妈更是没有时间关心呵护这孩子,所以孩子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提问让我既心酸又惊喜。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啊,孩子们对这首童谣很感兴趣,而且从他们的感受中可以感觉到他们不但在开心地学唱,还沉浸在自己创编表演的快乐中。《纲要》中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活动《十个小矮人》。江苏省晓庄学院的史爱华教授说道:“幼儿的音乐教育就是给孩子带来快乐。”
《十个小矮人》是一首欧美童谣,音乐的韵律简单,节奏明快,音乐形象诙谐有趣。大部分幼儿对“小矮人”,没有一点点生活经验,但从他们的提问中,让我捕捉到了一个信息,他们对“小矮人”的形象产生了好奇。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
2、初步尝试创编歌曲,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3、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
能够记清楚歌词中数字的逻辑顺序
【难点】
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小矮人图片、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图片
2、歌曲《十个小矮人》CD
3、PPT、小熊玩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伙伴,他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播放小矮人在森林里边唱边玩的画面)
(开始部分教师直接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优美的大森林里,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初步的听觉感受,于是,开始便将画面与即将学习的歌曲联系起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幼儿的画面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了美得熏陶。)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歌曲《十个小矮人》
(1)观察小矮人的形象,学说“小矮人”
教师提问:森林里可爱的小伙伴是谁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矮矮的小人”)
教师:这些可爱的矮矮的小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矮人
(幼儿学说“小矮人”)
(因为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形象没有接触过,并且“矮”也是个相对词,因为我在帮助幼儿理解“小矮人”时,我在设计PPT时,把小矮人和高高的树设计的比例相差很大,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能够让幼儿直观的看到矮矮人与我们的不同,通过幼儿自己观察,得出结论,他是矮矮的小人,并学说“小矮人”。)
(2)学习歌曲
教师提问:小矮人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
我数三、二、一,你们把眼睛睁开,找小矮人好吗?
(教师数三、二、一)幼儿找小矮人
教师有节奏地说唱幼儿找到的小矮人
教师:小矮人都找到了?一共有几个小矮人朋友呢?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唱歌词,配班老师用琴声伴奏)
“是吗?小熊也要来数一数”
(教师抱着小熊,边唱边数,幼儿试着歌唱)
“原来森林里住着十个小矮人”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08-12
小班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教案[精选]09-28
【精选】小班教案09-30
(经典)小班教案12-11
(精选)小班教案12-13
小班教案【经典】10-10
小班教案(精选)08-01
小班教案07-21
小班游戏教案11-26